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台梭利教学法第一章蒙台梭利教学法概述
第一节蒙台梭利一、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概述第二节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内涵一、蒙台梭利教学法概念二、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原则1.玛莉亚·蒙特梭利是谁?
2.蒙特梭利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最根本的差异是什么?
3.蒙特梭利的教育目的?
第一节蒙台梭利一、玛莉亚·蒙特梭利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市1896年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1907年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是幼儿教育之母1952年5月6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岁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蒙台梭利教育的6大理论1、环境适应论
2、独立成长论
3、生命自然发展论
4、吸收性心智5、工作人性论
6、奖惩无用论蒙台梭利的主要著作《教育人类学》(1908)《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蒙台梭利手册》(1914)《童年的秘密》(1933)《新世界的教育》(1946)《发现儿童》(1948)《吸收性心智》(TheAbsorentMind)《教育之重建》(ReconstructionInEducation)《家庭中的儿童》(TheChildInFamily)蒙台梭利著作被译成37种语言文字,影响世界。不同时期的蒙台梭利不同时期的蒙台梭利第一阶段:1870-1883少儿期历时13年第二阶段:1884-1896青年期历时13年第三阶段:1897-1901致力特殊儿童时期历时5年第四阶段:1902-1907研究正常儿童的时期历时6年第五阶段:1908-1913创建教育法的阶段历时6年第六阶段:1914-1952推广教育法阶段历时39年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概述(一)对儿童个体发展的研究1.儿童潜能的发现和有吸收性的心智2.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敏感期(二)对儿童工作的研究只有透过“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比如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等,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这里的工作是指那些身心协调、手脑结合的活动。(三)蒙台梭利教育实验蒙台梭利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实验与观察(四)纪律教育:秩序的发现纪律和自由是相对的概念。(五)教师与家长提供者观察者指导者第二节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内涵一、蒙台梭利教学法概念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最核心的要意是指教育要挖掘儿童的潜能,尊重儿童的创造性,通过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给予孩子自由,协助孩子自我发展。蒙台梭利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孩子的学习经验是透过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接触所得来的,而非由老师一一传授。也就是说,蒙台梭利老师不再担任直接教授的角色,而是位环境的准备者,让孩子浸身环境中,依其本身的兴趣和速度发展。蒙特梭利博士相信,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即使在结束蒙台梭利教室的课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仍能持续不断地学习,因为他具有一股发自内心对于知识的好奇与热爱,不断激发他的学习动机。二、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原则一是遵循幼儿成长的自然法则二是蒙台梭利教学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让幼儿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三是以自我人性化为动机的自由学习原理、允许儿童做长时间的、有价值的专注。四是根据儿童的各个敏感期为其提供相应的条件五是支持儿童直接同环境接触,通过大量的成系统的教具和众多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孩子各得其所,通过感官体验学习知识。六是坚持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儿童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七是教学以儿童为中心。教师根据儿童生命和心智成长的内在需要进行启发和引导,儿童自我学习、了解问题与发现问题,总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八是创设不同形态的学习环境,混龄教育,让孩子根据自身内在潜力而进行选择。
“教师”的根本态度是要热爱儿童!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与尊重生命发展的科学教育方法.
“我们照顾孩子的原则应该不是要求他们学什么,而是不断地让那盏智慧的灯,不断地在孩子心里燃烧!”----蒙台梭利【技能实训】项目一:搜索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实践案例要求:(1)多采用网络等现代化搜索方式。(2)对蒙台梭利教育案例进行评析。(3)学习蒙台梭利教育实践。项目二:参观蒙台梭利教育课堂要求:任选一个班级。体验完整的蒙台梭利活动。(3)详细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第二章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1.掌握蒙台梭利的儿童观。2.了解蒙台梭利的教师观。3.理解蒙台梭利的教学观。回忆讨论蒙台梭利的生平和对世界幼儿教育的贡献第一节
蒙台梭利儿童观一、儿童的秩序感二、敏感期三、有吸收力的心理四、儿童的工作儿童观是成人对儿童的看法及态度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是形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开展教育实践的前提。蒙台梭利儿童观是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的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的观点,又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和实验研究以及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命哲学的理论加以阐述和发挥的。一、儿童的秩序感儿童具有双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的,这种秩序感与儿童对他所在环境的体验有关;还有一种是内部的秩序感,它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及这些部分的相对位置。这种敏感必可以称为“内部定位”。——玛利亚•蒙台梭利(一)外部秩序感蒙台梭利认为外部秩序是各种物品与环境的关系,即每种物品在环境中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可以追溯到他出生的第一个月一个6个月大的小女孩呆在一个房间里,一位妇女走了进来并把阳伞发在了桌子上,这个孩子看了一会儿阳伞,然后哭了起来。那位妇女以为她要阳伞,就把阳伞微笑的送到她的面前,但小女孩推开阳伞哭闹的更厉害了。正当妇女和小女孩都焦躁不安时,小女孩的母亲把阳伞拿走并放到了另一个房间里,小女孩立即安静下来。使她不安的原因是那位妇女把伞放在了桌子上,这严重打乱了这个小女孩原有的物体有序排放的记忆。(二)内部秩序感关于内部秩序感,蒙台梭利认为大自然已经给儿童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敏感性,这一特性能使他感受到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一位英国保姆请假离开一段时间,她找了个能干的保姆顶替她几天。但这个替代保姆再给小孩洗澡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无论什么时候,小孩一洗澡就会变的绝望和不安,直到原来的保姆回来,小孩才又开始喜欢洗澡了。经过比较她们发现,第一个保姆给小孩洗澡时,是右手靠近他的头,左手靠近他的脚;第二个保姆恰好和她相反。这种情况反映了内部秩序敏感期的力量,在这段时间里,大自然正在发挥着创造作用。(三)儿童秩序感的培养1.物品摆放的秩序性例如:室内活动区域按顺时针方向有序地摆放。从日常生活练习领域——感官教育领域——数学教育领域——文化艺术教育领域。活动区域材料用具的摆放井然有序。2.蒙氏教具本身的秩序性如长捧:由10根从100cm递减到10cm长的红色角棒组成,角棒粗细相同,长短不同,可用来帮助幼儿认识长短、比较长短
3.蒙氏教学中的秩序性(1)有序的练习如使用勺练习“舀”的动作:大勺舀米→小勺舀玻璃球→小勺分纽扣。(2)有序的展示方法如教师展示切香蕉的方法是:①把切香蕉的托盘从橱柜里取出,搬运到桌子上。②分别取出砧板、小碟、牙签盒和刀,摆放好后洗手。③取一张餐巾纸铺于砧板上,把香蕉平放于餐巾纸上。④拿刀,按画在香蕉上的控制线切香蕉,切好后把香蕉一块一块放进小碟中。⑤取毛巾把刀刃擦干净后,把刀合上放好。⑥取切好的香蕉块剥皮后放于另一小碟中,插上牙签并把香蕉皮丢掉。⑦收拾整理用具,并放加原处。⑧洗手,品尝香蕉。
4.蒙氏工作常规的秩序性维持作息时间的规律性和地点相对固定性二、敏感期敏感期是指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中某事物的感知极其敏锐,产生无法抗拒的冲动,而且相应器官的机能也急速发展的时期。敏感期最早是由荷兰生物学家德佛里在研究动物时发现的。(一)敏感期含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蒙台梭利曾以蝴蝶幼虫为例对敏感期加以说明。她说有人做过实验,某种蝴蝶刚孵化出来的幼虫最初只吃小树枝顶端的嫩芽,原因不是它生来知道自己所需的嫩芽位于小树枝的顶端,而是因为它生来最初的日子里对光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性,而这种对光的强烈的感受性自然地引导幼虫以独特的方式爬往明亮的地方,最后到达小树枝的顶端,从而得以享用嫩绿的幼芽。但是,当蝴蝶的幼虫不再需要择食嫩芽的时候,它对光的敏感也就消失了。也就是说,蝴蝶幼虫对光的敏感时期结束后它就可以吃较为厚硬的树叶了。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二)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1.语言敏感期(0-6岁)
2.秩序敏感期(2-4岁)
3.感官敏感期(0-6岁)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5.动作敏感期(0-6岁)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7.阅读敏感期(4.5-5.5岁)8.文化敏感期(6-9岁)(三)敏感期的意义“老妈妈正在火炉旁打毛线袜子。由于年事已高,眼神不济,经常脱针而不察。等到织完之后,袜子上有多处脱针,因此袜子就不耐穿。与此同理,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错过了敏感期的某一部分,但还是可以长大成人。然而未能够充分发挥本身具备的能力,本来应该获得的强而有力的完整形象将成为遥不可及的幻想。”-----蒙台梭利三、有吸收力的心理儿童拥有独自学习的能力,他有一颗能够吸收各种知识的心灵。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儿童阶段形成的,而且是在人生头三年形成的。——玛利亚•蒙台梭利什么是“有吸收性的心理”呢?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种能自然吸收外界各种有益于自身成长的能量的心灵,这是一种天赋禀性。她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即是收性心理的作用。蒙台梭利认为“吸收性心理”是儿童吸收抚育自己的双亲、家族、教师等社会关系的人格、吸收社会环境中的有效成份并形成自己心理的原动力。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儿童正是依靠这种具有吸收性的心理,获得关于周围的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模式。如蒙台梭利她认为语言的获得只有3岁以下的孩子才能轻松地完成,即使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多种语言,3岁以前的孩子也能轻松地掌握,这就是童年期所特有的吸收性心理所使然。相反,成人由于不具备吸收性的心理,无论学习如何努力,他们都很难完全掌握一门外语。四、儿童的工作(一)儿童工作的意义蒙台梭利对儿童的“工作”和“游戏”进行了区分,她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将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称之为“游戏”。蒙台梭利所谓的工作既不是以往成人所谓的游戏,也不是成人所从事的工作,它是自发地选择、操作教具并在其中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身心的发展必须通过“工作”而不是“游戏”来完成。工作促进了儿童人格的形成以及智力与意志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从无意识的工作→心智工作→有意识的活动性、创造性与建构性的工作,都是为了沟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展开人类的自然秉赋,使自己得到良好的发展。(二)儿童工作与成人工作的区别儿童是“为工作而生活”,成人是“为生活而工作”。工作的目标、性质、分工等方面不一样。(三)儿童工作应遵循的法则1.秩序法则2.独立法则3.自由法则4.专心法则5.重复练习法则(四)成人应该为儿童工作提供的帮助1.避免干扰儿童的工作2.为儿童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第二节
蒙台梭利教师观一、蒙台梭利教师的精神准备二、蒙台梭利教师的角色三、蒙台梭利教师守则蒙台梭利不仅注重孩子的发展,而且非常重视教师素养的提高。蒙台梭利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提出要树立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改变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角色关系。蒙台梭利要求她的教师必须受专门的训练,以便实现她所提倡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身体的发展。为此,她将教师这一名词改称为“指导员”。一、蒙台梭利教师的精神准备(一)研究自我,做好心理准备“要想教育别人,那首先要看清自己”蒙台梭利教师首先就要自我反省,摒弃对儿童的专制。他们要努力去除自己内心的傲慢和愤怒,学会谦虚和宽容。(二)热爱儿童,相信儿童“教师和儿童之间的积极的关系是教育唯一成功的基础。”为此她称教育为“爱的艺术”。(三)耐心等待,不要急于
干涉儿童蒙台梭利说,生命的成长必须有“爱”的感觉,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得来的。儿童正是因为爱他的周围环境才产生了一种压制不住的冲动,在整个的敏感期,将自己和周围事物连接起来。这种爱不是一般理解的情绪感觉,而是一种爱的智慧,通过爱来吸取外界事物并且建构自己。正是这种爱,使儿童对周围环境有那样的热情和细致的观察态度,而成人则往往表现冷淡,视而不见二、蒙台梭利教师的角色1.观察者“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家的耐性,也就是必须有强烈的兴趣观察孩子”2.环境的创设者3.工作的示范者4.沟通者三、蒙台梭利教师守则(1)在没有获得孩子接纳之前,决不要任意触摸他。
(2)决不在孩子面前或背后刻意批评他。
(3)诚心地辅导孩子发挥他的长处,使他的缺点自然而然地减至最低。(4)积极地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持之以横地管理维护。(5)随时协助解决孩子的要求,并倾听、回答孩子的问题。(6)尊重孩子,让他能在当时或在其后发现错误而自行订正;然而孩子有损坏环境,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则必须立刻予以制止。
(7)孩子在休息、观看他们工作、回想自己的工作和考虑做何选择时,都要尊重他。不要打搅他,或勉强他做任何活动。
(8)协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工作项目。
(9)要不厌其烦地为孩子示范他先前不愿意做的工作,帮助他克服困难,学习尚未熟练的技能。为了达此目的,必须准备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关爱、有明确规律的环境,配合以温馨和蔼的语气和态度,使孩子时时感到支持与鼓励。
(10)以最和善的态度对待孩子,并将你最好的一面自然地呈现出来。第三节
蒙台梭利教学观一、发现和解放儿童二、强调环境三、对儿童人格的尊重一、发现和解放儿童(一)儿童是什么1.儿童是独立的个体2.儿童是成人之父3.儿童是爱的源泉儿童是每一个人的温情和爱的感情汇聚的唯一焦点(二)解放儿童1.纪律并不是压制儿童真正的纪律是积极的、活动的、主动的、内在的和持久的。2.给儿童选择的自由“有准备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给儿童以最多的自由和活动的权利,并在组织得井然有序的自由活动中让儿童自然而然地受到纪律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它植根于儿童心灵深处并逐渐地养成习惯”二、强调环境(一)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二)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新的教育应当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三者之间都应发挥作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是儿童生活所需的物质环境。如按儿童生理学、心理学及卫生学要求所设计的生活用具及生活环境,具有独特意义的蒙台梭利教具及工作室环境,充满自然生机的可供儿童做充分运动的户外环境。第二是幼儿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教师家长的尊重、关爱及同伴交往的和谐。“儿童之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而是给儿童提供了活动和发展的一种环境。”“所谓儿童之家是指能够提供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这种学校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情况和客观的环境来定。不过它必须像个家。”由此可见,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与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相联系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环境。(三)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第一,准备一个能充分发挥孩子节奏及步调,适合他们感知空间的生活与学习的场所。第二,尊重与关爱孩子,给他们有安全感的环境。第三,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工作和活动的场所。第四,这种环境是有限制的、有秩序的,有环境所需的规则与纪律。第五
,要有艺术性、体现美的环境。三、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们所学的暂时放在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地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的等待,他一定会看见孩子的全新转变。”——玛利亚·蒙台梭利(一)尊重儿童作为个体生命的独立发展权孩子是成人的附属品、私有物吗?儿童是一个具有自己意识的独立的生命体。“一个生命的内在个性与自我,是自然而然发展的,非我们能左右,我们能做的仅仅是为他扫清生长过程中影响自我实现的障碍。”(二)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步调“行动的节奏,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改变的旧观念。它几乎就像一个人的体形,是一个人的特征。当别人的行为节奏与我们接近时,我们就会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迫去适应别人的节奏时就会感到痛苦。”——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这样解释我们对节奏的感受:当我们和一个局部瘫痪的人一起走路时,我们就会感到一种痛苦;当我们看到一个患有中风病的人用颤抖的手缓慢地把杯子举到唇边时,他颤抖的动作和我们的行动自如形成的强烈反差也会让我们痛苦。假如让我们去帮助他们,我们就会设法用自己的行动节奏去代替他们的节奏,以此来缓解我们内心的不适。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所限,行动的节奏远远跟不上成人。如果成人打乱她的节奏,只能扰乱儿童自身发展的步调,带给儿童强烈的自卑感。例如:在儿童之家,一个个头较小的儿童看到一群儿童围在一起观看圈子中间的物品,他很想知道他们在看什么,可是他挤不进去,踮起脚尖也看不到。这时,他悄悄走到一把小椅子跟前,缓慢而又笨拙地搬动它。突然,一位助教老师快步走过来,将这个可怜的孩子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并骄傲的说“看吧看吧”,然而这个孩子并没有高兴而是流露出失望和悲哀。因为,他马上要体验的成功的乐趣就这样被老师毁坏了。(三)保护儿童的尊严儿童的心灵很容易受伤,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儿童“始终处于自己的尊严感中”而不是“单调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技能实训】项目一:设计一份幼儿园班级环境规划书要求:(1)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2)班级任选。(3)考虑到适宜性、舒适性、美观性原则。【思考练习】(1)你如何理解蒙氏教育中的敏感期,说说它们对儿童发展的意义。(2)什么是“有吸收性的心灵”?你认为这一概念的局限性是什么?(3)一位合格的蒙台梭利教师应该是怎样的?(4)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需要注意什么问题?(5)请你谈谈“工作”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第三章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实施第一节蒙台梭利教育教学内容一、“动”的教育二、感觉教育三、写字与算术教育第二节蒙台梭利教育教学方法一、个别授课与团体活动
二、撰写主题活动计划三、准备教具【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什么是“动”的教育。(2)掌握蒙台梭利教育具体的教学方式。(3)深刻理解“准备教具”的概念。第一节蒙台梭利教育教学内容一、“动”的教育“动”的教育,又称“肌肉教育”,就是教导幼儿“动”。具体来讲,“动”的教育就是指通过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的实际生活动作训练,来培养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其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帮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学会照顾环境,并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从而顺利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动”的教育的另一层含义在于幼儿主要通过可操作的活动来进行学习与成长。(一)“动”的教育的意义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全部要点在于联合手和脑的动作。她把身心协调、手脑结合的活动(或称“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关键和指南。‘老实呆会儿’“顽皮捣蛋”、“不听话”幼儿一旦有了目标,他们便会朝着目标发展自己的运动,成为一个积极的工作者。(二)“动”的教育的内容1.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与幼儿自己相关的,主要是自我服务,包括穿脱衣服、梳头、刷牙、洗手、洗脸、刷鞋、洗手帕等;另一类是与环境有关的,主要是管理家务的工作,包括卷小毯子、扫地、拖地板、擦桌子和椅子、擦亮门手柄、打扫走廊、削土豆、剥豌豆、摆餐桌、端菜、洗盘子、开关门窗、整理房间等。2.园艺活动蒙台梭利主张对幼儿进园艺和农业教育,引导孩子观察生命现象,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教育而具有预见力,引导孩子们学习具有耐心的美德和有信心的品格,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感情,使儿童沿着人类发展的自然道路前进。3.手工作业蒙台梭利主张幼儿进行专门的手工作业,例如,绘画、泥工等。这种活动既符合儿童的兴趣,又有利于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绘画的具体做法是:幼儿可以先用手指触摸各种几何图形的轮廓,再把这些形体放在纸上,把它们的轮廓勾画出来,然后用颜色笔给形体轮廓涂色。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幼儿会由涂得不规则变成涂得正确和均匀整齐。对于这样的绘画工作,儿童往往乐此不疲。这也为写字做了准备。至于泥工,即要儿童将泥土塑成常用的生活用品、各种器具或各种动物的小模型。4.肌肉训练蒙台梭利把在儿童之家实行的帮助儿童发展肌肉的训练方法称为“体操”。她的“体操”概念是广义的,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样化,主要有4类活动:锻炼下肢的各种运动、自由体操、教育体操和呼吸体操。锻炼下肢的各种运动包括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运动,如行走、掷物、上下楼梯、起立、跳跃等动作的协调,为此她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设计了一种“走线”(包括直线、椭圆形线与八字形线)的平衡练习;利用各种器械如平行木栅、摇椅、球摆、螺旋梯、绳梯、跳板、攀登架等,可以锻炼上下肢、手的抓握以及身体的平衡,以使幼儿的动作达到灵活的程度。自由体操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指导的、在口令下做的体操,如齐步行进操,不仅练习节奏感,而且练习平衡;另一类是自由的游戏活动,如玩皮球、铁环、装有豆子的小包和风筝等。教育体操实际上与自然教育和实际生活练习联系在一起。一类如栽种植物和饲养动物、锄地、搬运物品等都是有益的体育锻炼活动。另一类是增强手指协调动作的练习,如:穿衣、脱衣、解扣子等。为此,蒙台梭利设计了专门的教材供儿童练习。呼吸体操的目的是调节呼吸运动,并有助于养成孩子正确的说话习惯。二、感觉教育感觉教育,也称感官教育,通过对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官进行训练来实现。为了对幼儿的每一种感官单独进行专门训练,使幼儿的每一种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进行各种感官训练。她将外部世界对幼儿感官具有吸引力的刺激系统组织起来,设计和制成一套既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又能激起幼儿兴趣的教具材料,称为“感官练习材料”(又称“蒙台梭利练习材料”),通过让儿童操作教具,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和有秩序的感官训练活动,达到训练其感官的目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通过这些训练,可使幼儿区别物体的光滑与粗糙、冷与热、大与小、厚与薄、长与短,以及颜色、味道、声音等,增长基本的物理经验,发展基本的感觉。感官练习材料的特点和使用要领(1)教具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是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高低等)有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2)每种教具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3)教具具有控制、纠正错误的功能。(4)教具的设计具有系统性。例如,在进行感官训练时,可以先让幼儿识别物体的相同属性,再识别物体的不同属性,最后识别相差较小的物体属性。三、写字与算术教育她认为幼儿天生就具备学习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具有吸收力的儿童心理特点一致的1.写字及阅读教育第一阶段掌握和运用书写工具的肌肉运动机制练习,即练习执笔、用笔的机械动作,训练儿童的肌肉机制和握笔能力。教材是为书写做准备的图画教材。第二阶段建立字母符号的视觉——肌肉感觉印象和建立书写的肌肉运动记忆的练习,即掌握字母的形体。教材是一些贴有砂纸剪成的单个字母的硬质卡和字母表。第三阶段拼字练习,即练习写字组词。教材是字母表。2.算术教育算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孩子学会数数、数字练习、用书写符号表示数、数的记忆练习、从1到20的加减乘除法、10以内的算术运算等。她利用儿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字问题和游戏活动等方式进行算术教学,并将其与感觉教育联系起来,为儿童提供了多种练习计数的机会和方法。数钱、换零钱0的教学。我们需要一直等到孩子们指着写有0的盘子分隔问:“我要在这里面放多少呢?”我们回答:“一个也不用放,0就是没有。”第二节蒙台梭利教育教学方法一、个别授课与团体活动(一)个别授课个别授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差异、水平差异以及学习的进度差异等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儿童之家”的幼儿是混龄上课,所以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的授课主要是以个别授课的形式进行的。1.个别授课的特点与方法个别授课有三个特点:简洁、明了和客观。“简洁”,就是教师上课少说废话。“明了”,即教师在讲课时必须删除一些不合事实的内容,不讲含糊不清的话。“客观”就是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讲课内容的真实性。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三段式教学法,即命名、辨别、发音。第一阶段
命名:“这是…”第二阶段
辨别:“给我…”第三阶段
发音:“这是…”2.教师对幼儿的观察、示范、指导教师只有观察、了解了幼儿,才能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水平准备适合的活动环境和教具材料。蒙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幼儿的示范者。指导的第一层含义是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成熟程度选取相应的工作材料,然后促使他们通过工作,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指导的第二层含义是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时,还应该对幼儿的困境进行反思,引导幼儿自己去进行活动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和指导,但不能直接教幼儿方法,也不能采用奖罚等手段,更不能代替幼儿去活动。指导的第三层含义是一旦幼儿表现出对某项工作的兴趣后,教师就不要打断他,但是当幼儿错误使用教具或者打扰他人时,教师必须对他进行约束和引导。(二)团体活动团体活动,也即团体教学,是与个别授课相对的。它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或知识程度把若干学生编成一个团体;然后以团体为单位,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进行团体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纪律和集体秩序的保障教师要从内心征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起集体纪律的观念,使孩子内心自律,外在有序。2.蒙氏团体课的流程第一步,走蒙氏线。第二步,教师演示教具。第三步,幼儿自由工作。第四步,教具材料归位。二、撰写主题活动计划活动名称活动来源幼儿园组织的主题活动要围绕幼儿的发展进行,因此这些活动应该是基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了解而选择的,一般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日常生活体验、教师的经验等。活动时间
主题活动时间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幼儿的兴趣持续时间、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环境、幼儿的生活经验等等。教师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和需要,对活动时间进行弹性调整。活动目标每一个主题活动都要有一个总的活动目标,这个活动总目标要要依据本地、本园的实际来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要遵循幼儿受教育的“敏感期”,同时要贯彻《纲要》和《指南》等国家纲领性文件的精神,也要符合蒙台梭利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活动思路主题活动设计表环境创设主题活动实施与记录主题活动反思主题活动名称主题活动来源主题活动目标资料的搜集家园共育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日常生活区:语言区:美术区:音乐区:
感官区:科学区:作品展示区:……走线音乐表3-3子活动的实施记录表执教人: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活动名称: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活动预设与调整:表3-4主题活动反思表_________________主题活动反思
执教人:
时
间:三、准备教具(一)教具准备的原则和要求(1)蒙氏教具的准备要能满足主题活动的需要,并能根据实际活动的开展情况灵活处理。(2)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3)蒙氏教具准备与提供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二)蒙氏教具的摆放1.蒙氏教具的摆放要有秩序2.蒙氏教具的摆放要科学3.蒙氏教具的摆放要便于幼儿取放操作(三)蒙氏教具的结构及其教育目的1.感官教育教具(1)视觉教育教具。插座圆柱体教具组成:4组带有圆柄和圆穴的圆柱体,每组10个(第一组:高度均为5.5公分,直径最大的是5.5公分,以后的直径以0.5公分等差递减;第二组:高度和直径都逐渐下降,皆从5.5公分每隔0.5公分递减;第三组:直径逐渐增加,高度逐渐下降,最小的直径是0.5公分,以后的直径每隔0.5公分逐渐增加,最大高度是5.5公分,以后每隔0.5公分逐渐下降;第四组:直径均为2.5公分,高度从5.5公分,以后每隔0.5公分逐渐下降)。粉红塔教具组成:10个粉红色木质的正方体(最大的正方体棱长为10公分,然后是9公分,以此类推,最小的棱长为1公分)。棕色梯教具组成:10块棕色的木制长方体(长度均为20公分,横断面由10CM×10CM到1CM×1CM递减,每一个横断面和粉红塔的一个面大小相同)。长棒教育组成:10根红色的木棒(宽2.5公分,高2.5公分,长度从10公分开始,每隔10公分增加一支,最长的最100公分。)彩色圆柱体教具组成:4组圆柱体(除圆柱体上没有小圆柄外,彩色圆柱体的大小结构与插座圆柱体组组对应:红色组对应第一组,黄色组对应第二组,绿色组对应第三组,蓝色组对应第四组)。色板 共有3盒。第一盒有红、蓝、黄三色,各含2枚同色色板,合计6枚:第二盒有红、蓝、黄、绿、橙、紫、灰、粉红、棕9色以及黑、白两色,各含两枚同色色板,合计22枚;第三盒有9色,各含7枚浓淡序列色板,合计63枚 几何图形拼图橱 包含33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分别装在6个抽屉里 三角形组合 共有5盒,包括1个三角形盒,2个长方形盒,1个大六角形盒以及1个小六角形盒:内装有绿、黄、灰、蓝、红各种形状的三角形 几何立体组
由10个蓝色的基本几何学立体和11块投影板组成(2)触觉教具触觉板共分4组:(1)粗糙面(砂纸)和光滑面(木质)各占一半的木板1块(2)粗糙面、光滑面交互组合的木板1块(3)由五级粗糙面组成的木板1块(4)由两组五级组糙面组成的木板,每2块成1对,共10块板温觉板由木板、金属板、石板、毛毡板各2片组成,共8片 重量板 随质料不同而有相异重量的3组重量板,每种10片。
布盒温觉瓶 由8个可辨别温度差异的金属筒,内装热水、温水、冷水、冰水,各2瓶 。神秘袋
布制的袋子,里面装着性质相同或相异的各种物品 (3)听觉教具杂音筒红色、蓝色2个木箱中,各有6个木制圆筒,内装不同材料。摇动时可发出强弱程度不同的声音 音感钟 分控制组、操作组,各13个钟,合计26个钟,包含8个全音,5个半音。附五线谱板、音符盒、钟槌,止音棒等 (4)味觉教具:味觉瓶内装4种基本味道(甜、酸、咸、苦)的溶液各2瓶,共8瓶 (5)嗅觉教具:嗅觉筒2个木箱中,各放6个塑料制的圆筒,内装有各种不同的自然香料或调味品。2.数学教育教具数棒由10支木棒组成,每隔10厘米分别涂上红蓝两色,从10厘米到100厘米长 0~10的认识砂纸数字板以砂纸制作0~9的长方形板,共10片,放在一个木盒中 0~10的认识纺锤棒箱由2个木箱及45根纺锤棒构成 0~10的认识筹码与数字卡 圆形红色筹码55个及1~10的数字板 0~10的认识彩色串珠盒1~10的串珠各55根,每个基数以不同颜色表示 十进位的练习金黄色串珠组1颗“1”的珠子,1串“10”的串珠,1片“100”的串珠,一块“1000”的串珠。数字卡1、10、100、1000 十进位的练习百珠链 10串“10”(10个珠)串成的串珠:可整齐排列成一块百位正方板 连续数的认识(2)千珠链100串“10”串成的串珠:可重迭形成一块千位立方体 平方链
一木架,以铁钩挂着以下各色链珠:1颗红珠;2串绿珠;3串粉红珠;4串黄珠;5串浅蓝色珠;6串紫色珠;7串白色珠;8串棕色珠;9串深蓝色珠。 连续数的认识立方链一木橱,分成不同格次排放材料:最上层放立方块;次层有铁钩,悬挂成串链的立方链,而相对于每一立方链,有随立方链递增(减)的横格,排放其需要的平方板及平方链(含数字卷标) 连续数的认识数学教具塞根板两块木板各分5格,共10格,每一格印有10~90数字和一个空格,另有9块数字板,印有数字1~9。45串10的金黄色串珠,9颗“1”的金黄色珠子 连续数的认识银行游戏 银行游戏必须准备的教具包括金黄色珠组、1组大数字卡和2组小数字卡,并准备装珠的小托盘。
四则运算 邮票游戏木制的长方形盒子,隔成6个小格,各放入正方形筹码(即邮票),绿色为1、蓝色为10、红色为100、绿色为1000以及绿色小人(只用于除算)和圆形小筹码 四则运算 数学教具(5)减法蛇 1~9的彩色串珠一盒、黑白代替珠一组、“10”的金黄串珠一盒和灰色串珠一盒 四则运算 数学教具(6)加法板板上数字1~10是红色、11~18是蓝色。在10与11之间有一红色直线分开;另有蓝色定规、红色定规 四则运算 数学教具(7)减法板
板上数字1~9为蓝色,10~18为红色,另有红色定规9支、蓝色定规9支及原木定规18支 四则运算 乘法板乘法操作板为一直、横各有10个洞的木板以及100颗红色珠、一个红色筹码、1~10的数字卡一组 四则运算 除法板除法操作板为一直、横各有9个洞的木板,81颗绿珠:最上面有一排较大的圆穴,可放绿色小人 四则运算 分数小人分数小人座一组,1、1/2、1/3、1/4的字卡一组 分数圆形分数嵌图板 从1~10等分分割的10个圆(红色),分别嵌在两个座台,以及代表各个分数的卡片 分数几何单项式 由7个漆着白、黄、绿三色,大小不同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放置在一个木盒里组成 二项式 由8个漆着红、蓝、黑三色大小不同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放置在一个木盒里组成。
三项式
由27个漆着红、蓝、黄、黑三色,大小不同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放置在一个木盒里组成
3.语言教育教具砂纸字母板立体字母活动字母箱双字母砂纸字母板4.日常生活教育教具衣饰架5.科学文化教育教具教育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类、植物、动物等),历史知识(物种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等),地理知识(地形地貌、地球、洲际等),文化知识(节日、礼仪、民族及其服饰等)等。教具的种类很多,如卡片、金属嵌板等。金属嵌板种类丰富,有地图类、动物类、植物类等。地图类:中国地图嵌板、亚洲地图嵌板、世界洲际地图嵌板等。动物类:鸡的嵌板、龟的嵌板、鱼的嵌板、青蛙的嵌板等。植物类:树的嵌板、花的嵌板等。【技能实训】项目一:认识蒙台梭利教具要求:(1)正确分辨蒙台梭利各领域教具。(2)初步比较蒙台梭利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差别。(3)初步学会操作。第四章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及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学会操作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2.掌握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3.通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化的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状况4.掌握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特点第一节日常生活教育概述教育目的:(1)进行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为儿童在幼儿园的基本生活做准备(2)培养儿童的秩序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培养儿童独立操作的技能,并且能够自我订正(4)培养儿童的专注力,为智能学习打好基础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一)日常生活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的专注力(二)日常生活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三)日常生活教育有助于儿童秩序感的形成(四)日常生活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二、日常生活教育的内容(一)基本动作是指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而设置的活动。主要包括:携带物品的整理、东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穿衣、脱衣、叠衣服、穿鞋、脱鞋、洗脸、洗手、衣饰框、洗手帕、喝水、吃饭、刷牙、剪指甲、擦汗、洗脚、洗澡、整理书包、入厕、叠被子、擦鞋子、擦嘴巴,其他。(二)自我服务是指为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而设置的活动。主要包括:携带物品的整理、东西洒落时的处理、照镜子、梳头发、擤鼻涕、穿衣、脱衣、叠衣服、穿鞋、脱鞋、洗脸、洗手、衣饰框、洗手帕、喝水、吃饭、刷牙、剪指甲、擦汗、洗脚、洗澡、整理书包、入厕、叠被子、擦鞋子、擦嘴巴,其他。(三)照顾环境是指以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无生命的物体为对象,让孩子学习美化、打扫、整理环境的方法,并掌握照顾、饲养、管理动植物的相关技巧。(四)社交礼仪如谈话礼仪、动作礼仪等。日常生活教具用途名称独立衣饰筐:包括大钮扣、小钮扣、系带、按扣、安全别针、拉链、皮带扣、生活训练鞋钮结、蝴蝶结等照顾环境洗碗盘用刷子、室内用小扫把、鸡毛掸子、拭布、喷雾水壶、海绵、水桶等动作抓五指抓(小皮球)、三指抓(大弹珠)、二指抓(小弹珠)倒倒米、倒水、倒茶舀舀杂粮、舀弹珠夹夹弹珠、夹木珠、衣夹、筷子夹协调训练挤挤海绵、针筒移水转转螺丝、转瓶盖刺串珠、穿线板、缝工用纸组切刀子、刨刀三、日常生活教育教具的特点及设计要求(一)日常生活教育教具的特点1.教具的真实性2.教具具有可操作性3.教具与环境相融洽4.教具具有安全性特征(二)日常生活练习教具的设计原则1、安全性与真实性原则2、民族性与地方性原则3、标准性与审美性原则4、时代性原则5、数量限制性原则第二节日常生活教育的实施蒙台梭利教具操作守则1、每次只演示一种活动,目的性要明确。2、精确动作,以孩子的节奏进行演示。3、简化动作,以孩子理解的方式和理解的语言进行演示。4、动作要步骤化,拆分动作要根据需要进行,并加以说明。5、进行操作演示时,最好使用少的,简单的语言加以说明,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去享受发现的喜悦。6、操作教具的顺序,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也是阅读的顺序)。7、老师操作的时候要避免镜面教学。8、操作演示时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反应,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9、适当的时机引导孩子进入操作程序,如孩子完全可以做这项工作,就要离开,但老师要不停地观察孩子,即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出现,反之,你要立刻消失。10、不要刻意打断孩子的操作。蒙台梭利教具操作守则11、操作教具之前,老师要确保教具的完整性(包括教具的摆放顺序)以及对教具的熟悉,操作教具不能混乱,要培养孩子的秩序感,秩序孩子内在的一种安全感。12、操作教具是请排除任何导致孩子走神的物体,你的头发要扎起来,还要戒指,耳环等小饰物。13、操作教具前请告诉孩子教具明确的名称。14、操作教具时确保老师的手不会挡住孩子的视线,孩子能清晰的看清动作的演示。不能给孩子感觉只看到你的手在动。15、每次工作要用工作毯确认工作范围,工作毯要防水,颜色最好是纯色的,不要混淆孩子的注意力,因为3岁多的孩子就有了自我意识,此时要培养孩子根据工作来选择工作毯。16、鼓励孩子尽可能的重复工作。17、时刻观察孩子对教具的操作能力,知道孩子的需求。18、随时做好操作记录。19、操作教具时,不要因为孩子出现错误而去责怪他。一、基本动作练习与创造性操作活动(一)走线活动活动准备:蒙氏线。适合年龄:3岁以上。直接目的:(1)发展幼儿肢体与大脑控制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2)学习正确的走线姿势。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与独立性。操作过程:(1)教师介绍活动。(2)幼儿脚踩在线上,身体直立,眼睛直视前方。(3)慢慢的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方,后脚脚尖接着前脚脚跟,顺着线走,两脚交替前进。(4)幼儿前后两人距离适中,不要太近以免相互影响。(5)行走时速度缓慢,沉着稳定的走。错误纠正:双手自然下垂,脚尖先正前方迈出,不能向内或向外迈步。注意事项:教师注意幼儿行走时的间距与速度。*创造性操作活动:(1)头顶小沙袋、手拿托盘进行行走,即持物走线。(2)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锻炼幼儿走的变化,可以运用体育游戏锻炼幼儿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走线。例如,喜洋洋运粮食。有小河,要过小桥,即走平衡木等。(二)大把抓(三)玻璃杯倒米(四)用刀子切菜(五)用勺子舀豆(六)用镊子夹球教具准备:两个碗,其中一个装有小球;6-10个小球;镊子;一个托盘。适用年龄:2岁半或者2岁半以上的幼儿。直接目的:锻炼手部肌肉和夹的动作。间接目的:加强手的书写能力;从左到右的顺序。(七)三指抓教具准备:托盘、弹力球、装弹力球的碗。适用年龄:4-5岁。直接目的:学会用拇指、食指、中指协调持物,控制小肌肉的力量夹往物品。间接目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独立性与认真做事的态度。基本操作:(略)错误纠正:三指协调用力,每次只能抓一个。(八)二指捏木扭(九)穿珠活动准备:长线、各种木珠。直接目的:掌握二指捏、穿珠的技巧。间接目的:增强手指灵活度,培养耐心和认真做事的态度。基本操作(略)(十)转螺丝(十一)挤海绵教具准备:托盘2个相同款式的小碗一块吸水性海绵防水围裙。适用年龄:3岁。直接目的:(1)训练幼儿手指抓握的力量。(2)当海绵不再滴水时,在将海绵移过去。间接目的:(1)培养幼儿的专注力、独立性、秩序感。(2)培养动作的协调能力。(十二)夹夹子(十三)剥花生二、照顾自己工作练习与创造性操作活动(一)衣饰框组直接目的:三指抓和手眼协调能力,锻炼手部肌肉,独立穿衣,自信,处理接连的能力。间接目的:锻炼手部活动自如的能力,为写字和握笔做准备。(二)洗手教具准备:围裙、带把的水壶、碗、液皂盒、毛巾、海绵和盛海绵的碟子。适用年龄:2岁半或2岁半以上的幼儿。直接目的:锻炼幼儿洗手的能力,照顾自我的独立性,培养幼儿秩序感。间接目的:有顺序的行为和逻辑性思维。(三)叠餐巾活动准备:带控制线的餐巾2块、托盘、工作毯、手绢。适用年龄:3岁以上。直接目的:学习叠餐巾。间接目的:培养文明用餐的习惯。三、照顾环境工作练习与创造性操作活动照顾环境工作练习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清理、整理工作:工作用的地毯的准备及清理、摆放鞋子、衣服、书包、教具、图书、玩具、扫地、桌子、椅子、床铺等。擦洗:桌子、椅子、窗户、托盘、教具、杯子,以及洒水时用抹布擦等。庭院工作:捡拾落叶、扫垃圾、拔草、松土、剪枝等。照顾动植物:浇花、晒太阳、施肥、喂金鱼、给金鱼换水等。用餐:清洗餐具、水果削皮等。(一)擦桌子活动准备:清水一盆,抹布一块,脏水桶。适用年龄:4-5岁以上。直接目的:学习擦桌子的方法,培养按秩序做事的良好行为。间接目的:形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二)扫地活动准备:适合幼儿使用的笤帚、簸箕,碎布头。适用年龄:4岁以上。直接目的:学习正确的扫地方法。间接目的:培养做事情的秩序感。四、生活礼仪工作练习与创造性操作活动生活礼仪工作练习主要包括一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谈话礼仪:打招呼、道别、邀请、感谢、道歉、欢迎、应答、慰问病人、打电话、问路等。第二是动作礼仪:开门、关门、敲门、与他人接触、递交物品、咳嗽、打喷嚏、打哈欠、倒茶、入席等。(一)握手活动准备:房子的图片、工作毯。适用年龄:3岁以上。直接目的:懂礼节。间接目的:(1)学习与他人交往的社会性。(2)自我运动技能的调整。(二)敲门活动准备:房子的图片、工作毯。适用年龄:3岁以上。直接目的:学习敲门的行为规范。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稳重而有气质的开关门。(三)挪动椅子活动准备:椅子。适合年龄:3岁。直接目的:学会搬放椅子的正确方法。间接目的:训练手指、手臂肌肉的力度以及协调能力。(四)走路的礼仪活动准备:用地毯围成一个有限的空间。适合年龄:3岁。直接目的:学会怎样在有限的空间里走路。间接目的: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五)进餐的礼仪活动准备:勺子,碗,碟等餐具和餐巾。适合年龄:3-4岁。直接目的:学会进餐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间接目的:学会专心进餐。第三节日常生活教育案例解析案例一案例解析:相同事物具有同一种属性,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幼儿只是机械的记住一种事物的操作方法,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不会解决。教师嫌讲解太麻烦,直接帮助完成。蒙氏日常工作的原理,就是使幼儿能够解决日常生活的常见问题。所以,教师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可以在操作“拧”的基础上,设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案例二案例解析:日常生活中可操作的事,对幼儿来说是幼儿感兴趣的。教师布置环境没有幼儿参与,幼儿会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相反,幼儿参与到其中,照料的植物是可操作的,对于幼儿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并且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作用,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案例三案例解析:蒙氏日常生活就是让幼儿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幼儿成为正常人。教师在遇到幼儿不能用蒙氏教具操作的原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就要对基本操作活动进行扩展设计,结合幼儿的情况,让幼儿在实践中训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案例四案例解析:幼儿知道插话是不对的,但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时候运用,也不知道想要表达自己想法时应该怎样做。通过情景设置让幼儿知道别人讲话时,不打断别人讲话,不插话,需要打断别人讲话时,知道等别人讲完一句话以后,再说“对不起,打扰一下”,然后在别人允许的情况下说出你要说的事情。案例五案例解析:蒙氏日常生活就是让幼儿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有了新伙伴,有了新老师等等。这些都是在幼儿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师如果是一个有心人,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观察,并从中找出问题。如果教师不善于观察,那么就要设计情景,以检验幼儿对此的理解。当然,教师做了有心人,是蒙氏教师的工作观。【技能实训】项目一:为新到蒙氏教室的幼儿设计日常生活活动,使其尽快熟悉蒙氏工作室的工作(提示:蒙氏工作室的基本工作)(1)搬椅子、搬桌子。(2)铺卷工作毯。(3)端托盘。(4)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5)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6)室内静走、绕工作毯走。(7)走线.持物走线,走线音乐的选择。(8)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要求:(1)熟悉蒙氏工作室的工作流程。(2)能够照顾自己,照顾环境。(3)尽快融入到幼儿中。项目二:利用筷子,设计幼儿用手夹的操作工作,增强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要求:(1)设计情境,通过情境来完成手部夹的动作练习,增强幼儿练习的趣味性。(2)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自信心。(4)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项目三:结合社交礼仪,设计综合的礼仪活动,指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礼仪要求:(1)设计情景,通过情景来完成教学目的,增加练习的趣味性。(2)提高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懂礼仪的道理。(3)培养幼儿社会性活动。项目四
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设计照顾环境的活动,指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对环境的关注要求:(1)结合幼儿园的实际,例如自然角、饲养区等,完成教学目的,增强幼儿对生活环境的关注。(2)提高幼儿照顾环境的能力。(3)体验幼儿之间沟通、分享的成果。第五章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及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学会操作蒙台梭利感官教具。(2)掌握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原则、内容。(3)通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化的蒙台梭利感官教育。(4)掌握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的特点。第一节感官教育概述一、感官教育的含义所谓的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激传讯给大脑讯息,再经由大脑传递给感官,使孩子产生知觉,发展他的观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感官教育包括了视觉教育、嗅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以及触觉教育等五觉教育。二、感官教育的意义(一)感官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二)感官教育是智能发展的前提(三)感官教育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四)感官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三、感官教育的原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二)因人施教的原则(三)自我教育的原则(四)操作的顺序性原则(五)强烈的对比原则(六)小组或个别教学的原则四、感官教育的内容(一)视觉教育1.教育物的大小、粗细、长短、高低、胖瘦具体说明:以圆柱体及彩色圆柱体教导幼儿辩别高低、胖瘦、大小。以粉红塔教导幼儿辩识大小。以棕色梯教育幼儿分辩粗细厚薄。以长棒教导幼儿认识长短概念。2.教育物的颜色具体说明:以色板来教育幼儿学习颜色的种类、深浅。3.教育物的形状具体说明:以几何图形并图橱教育幼儿认识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不规则曲线。以几何学立体组教幼儿认识基础几何学立体。如球体、椭圆体、蛋形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角体、四角椎体、圆锥体、三角锥体。利用绿、黄、灰、蓝、红,教导幼儿组合成更大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的组织与分解。综合上述特性的应用,教育颜色、长度、面积、体积间的关系。其内容则以二的三次方的倍数,二项式、三项式来教导分解与组合。(二)触觉教育1.皮肤觉教育幼儿认识物的粗细、质感。具体说明:使用的教具有触觉板,教育幼儿感觉粗、滑分级的不同。布盒教育幼儿辩别布的种类、花纹和质感。2.温度感觉教导幼儿认识物的热温冷或冰。具体说明:温觉瓶教导幼儿对热、温、冷水的辨别。温觉板,教育幼儿物体本身给予的温、冰、凉等温度的差异。3.压觉教导幼儿认识物的轻重,所使用的教具是重量板,目的是在教导幼儿辩识重的、轻的。4.实体认识的感觉教导幼儿认识物的大小软硬粗滑和形状等,所用的教具有,神秘袋,让幼儿不靠视觉全由触摸以得知物的属性。(三)听觉教育教导幼儿辨别音的强弱、高低、种类(乐音的音色)。具体说明:其内容有听筒又叫发声筒,用来教导幼儿认识杂音(噪音)的强弱配对。音感钟让幼儿认识乐音的高低。(四)味觉教育教导幼儿用舌头辨别味觉,以教导幼儿辨别甜、酸、苦、咸等味道。(五)嗅觉教育教导幼儿鼻子感觉的教育,教导幼儿辩别香水、辣、咖啡、凉、茶叶特味道。五、感官教育的目的(一)直接目的从生物学角度,0-3岁是儿童感觉的发展期,而3-6岁是感觉的形成期,此时若能把握住机会帮助幼儿感官的自然发展,将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自我教育。(二)间接目的1.认识物性2.发展感官知觉3.帮助概念形成4.建立逻辑思考能力之基础5.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有秩序感的直接目的六、感官教育的学习方法三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命名——本体的认识(先由物体──名称)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辨别——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实物)。第三阶段:发音——类似物间的辨别(实物的确认和辨异)七、感官教具的基本操作方法感官教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就是配对、序列、分类。配对,就是通过视觉的观察和判断之后,从众多量中,找出相同性,以达到配对关系。这不仅能使幼儿学会一对一对应的关系,也强化了等于的概念和思考。序列,就是经由教具本身的特质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粗到细、从细到粗依序排列。而其中都有相关性,让幼儿学会辩识大与小的不同。同时也训练幼儿逻辑思考的能力。分类,就是从一群物体中寻找出其相异性,然后归纳出相似性。这样的过程可培养孩子具有思考、分类和归纳的能力。因为这是人类思考中最简单的逻辑思考元素,因此在分类的过程中将无形的培养孩子思考观察和判断的能力。八、感官教具的特征(一)孤立性(二)错误控制(三)美观(四)序列性(五)由简单到复杂(六)尺寸第二节
感官教育的实施一、视觉教育
(一)插座圆柱体组基本练习方法为:1.配对在插座圆柱体中,每一个圆柱有且仅有一个与之完全相合的圆穴,这里的配对即“将圆柱插入圆穴”或“以圆穴找圆柱”的操作。2.序列四组圆柱体的高度、直径按一定规律具有渐次性变化的趋势。这里的序列操作,即比较、辨别插座圆柱体的高度或(与)直径,依据顺序确定阶段。创造性操作练习方法有:1.归位练习在序列操作的基础上,请幼儿闭上眼睛(或戴上眼罩),教师从顺序摆好的队列中随意取出一个放在儿童面前,将剩下队列整理好,请幼儿睁开眼睛(或摘下眼罩),找到选出来的那一个原来的位置,并把它放回原处;教师也可将选出来的一个藏起来,请幼儿指出位置后放回。2.记忆练习配对和序列均可通过增大教具间或时间的间距进行伴随记忆的练习,间距越大,感官练习的困难程度也越大。3.组合练习蒙台梭利教具具有双重结构化的特征,某些教具在组内或组间的构造维度上尺寸相同,教师给幼儿适当提示,启发幼儿自主观察,通过认真思考,利用教具间尺寸相合的性质,进行相互结合的操作,在插座圆柱体中,可在四组圆柱体的基本操作结束后,进行二至四组结合的以圆柱找圆穴的配对操作。插座圆柱体主要有一下几种基本操作:1.插座圆柱体粗细组的嵌入练习2.插座圆柱体大小组名称练习3.插座圆柱体高矮组序列练习*创造性操作活动:1.配对的创造性操作2.序列的创造性操作(二)彩色圆柱体彩色圆柱体的基本操作练习有:1.彩色圆柱体高矮组序列练习2.插座圆柱体与彩色圆柱体的结合练习*创造性操作活动:1.同高低、同粗细、同大小的圆柱配对2.特殊配对3.用彩色图卡做配对游戏4.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5.记忆的练习(三)粉红塔基本操作:(1)三阶段教学:最大的和最小的。(2)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搭高。*创造性操作活动:1.粉红塔积高练习——造塔2.记忆练习3.配对练习(四)棕色梯基本操作:顺序排序*创造性操作活动:1.棕色梯积高练习2.记忆练习3.配对练习4.与粉红塔混合进行序列和配对的练习5.日常中练习(五)红棒(长棒)基本操作:顺序排序记忆练习三阶段教学长短(六)色板1.色板1:认识红、黄、蓝2.色板23.色板3*创造性操作活动:1.涂色练习(色板1)2.给彩虹涂颜色(色板2)3.识字练习:色板34.调色练习5.构图练习(七)几何图形嵌板橱组1.圆形橱2.四边形屉与实心卡片对应练习(八)几何学立体组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命名练习2.立体与投影板的配合*创造性操作练习:1.立体的相互组合2.听名辨物(九)构成三角形组
1.构成三角形之长方形盒12.构成三角形之长方形盒23.构成三角形之三角形盒4.构成三角形之大六边形盒5.构成三角形之小六边形盒(十)二项式
(十一)三项式
二、触觉教育
(一)触觉板1.触觉命名练习2.触觉板排序练习(二)布盒
基本操作:命名练习配对练习(三)温觉板
基本操作:命名练习排序练习配对练习(四)重量板
基本操作:命名练习排序练习配对练习三、听觉教育
听筒基本操作:命名练习排序练习配对练习四、味觉教育:味觉瓶
五、嗅觉教育:嗅觉筒
第三节
感官教育案例解析案例一案例解析:对于幼儿来说,其注意力是不容易分配的,也不容易集中持久,这是幼儿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如果刺激过多,幼儿反倒是不知道哪一个重要,对于刺激物没有选择,注意力也分散,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所以适当的减少刺激反而能够让幼儿安心完成工作,工作能力也相应的得到提高。案例二案例解析:幼儿心理发展有一定年龄段的特点,对于感官教具的操作,幼儿不只是停留在操作的层面,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与现实生活的情景相比较。同时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三案例解析:教具的变化极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教具的不断变化中找出操作上的乐趣。幼儿在仿佛的推倒再建的过程中,操作动作更娴熟,创造力逐步发展,同时在跪下、起立的搭建过程中,大肌肉也得到锻炼。案例四案例解析:教师不应该只是满足与幼儿操作几次后就会说“这是光滑的。这是粗糙的。”还应该注意幼儿自发的在环境中的探究,引导幼儿在环境中寻找新感觉。蒙眼练习是幼儿比较愿意操作的,这样能更好的辨别感觉的区别,经常这样练习后,幼儿就能够掌握生活中粗细的变化了。案例五案例解析:通常在混龄班中,年龄小的孩子可选择色板1进行三原色的辨别练习,年龄大的可选择色板2、色板3进行练习,但是也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于有颜色分辨能力的幼儿要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目的地练习。【技能实训】项目一:利用构成三角形原理,设计等分的操作活动,使幼儿进一步明确生活中有许多等分的原理。提示:圆的等分,例如,生活中饼的等分,苹果的等分、方形的等分等等。要求:(1)设计情境,通过情境使幼儿在感受分享的社会性交往中,学习等分。(2)结合日常生活中,切切组合,培养幼儿手的操作能力,和手眼的协调能力。(3)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项目二:利用味觉原理,设计幼儿感知味道的工作,增强幼儿味觉的敏锐性。提示: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区角活动,设计情境。要求:(1)设计情境,通过情境来完成味觉的练习,增强幼儿练习的趣味性。(2)提高幼儿味觉的敏锐性,能够分辨出生活中的不同味道。(3)知道不同器官对自己的不同作用,懂得保护的原理。项目三:利用感官教育原理,设计综合性的操作工作,增强幼儿对感官教育的理解能力提示: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区角活动,设计情境。例如,娃娃请客。幼儿到娃娃家做客,把一块圆形的饼进行等分,把方形的蛋糕进行等分。饮料说出不同的味道,娃娃家花开的香味等等,使幼儿能够综合运用感官教育。要求:(1)设计情境,通过情境来完成练习,增强练习的趣味性。(2)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与感官相联系的。(3)知道不同的感官对自己的重要,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第六章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及案例解析【教学目标】(1)学会操作蒙台梭利数学教具。(2)掌握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原则、内容。(3)通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化的蒙台梭利数学教育。(4)掌握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的特点。第一节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概述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或成人指导下(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幼儿积累大量的有关数学的感性经验,主动建构表象水平上的初步数学概念,学习简单的数学方法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特别是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幼儿好奇心、探究欲、自信心,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二、我国传统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育基础理论的缺乏(二)教学过程中受教学模式的影响有忽视幼儿数学教育实践的倾向(三)幼儿数学教育课程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具有小学化倾向三、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一)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现状我们对于蒙台梭利思想的研究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1.数学教育虽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的经典内容,但对于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非常少。2.对于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思想的精华缺乏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在具体指导教学经验时往往流于形式。3.实践环节中教具未发挥应有的作用。4.师资方面良莠不齐,虽经过“专业培训”,但缺乏扎实的基础理论,所以在具体操作指导方面教师的作用不显著,尚未真正的领悟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精神。(二)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观1.数学来源于生活2.由秩序感衍化出的数学教育3.数学发展的关键期(三)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直接目的: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孩子通过操作感知数量,掌握逻辑性的数量关系,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系统地进行数学的学习。间接目的:蒙台梭利生活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她的教育一定是为世界的安定与和平做努力的。所以她更注重培养幼儿对整体文化的吸收与学习,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形成完美的人格。(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内容蒙氏数学内容从广度上主要涵盖三个领域:算数、代数、几何三大方面。深度上贯穿了数前基本概念联系、数量概念的练习、十进位法I的练习、十进位法II的练习,十进位法II的并行练习,平方及立方概念的引入、几何形与体的认知等等。所有内容的学习凭借数学教具的操作,使内容更具形象化、具体化,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帮助儿童解决了数学难学的疑问。(五)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特点1.以感官教育作为学习数学的前提与基础2.具体抽象事物,赋予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机房管理规章
-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精讲(统编版)
- 西京学院《信息检索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商务应用文写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新型玻璃
- 西京学院《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幼儿园小班儿歌《晒太阳》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组织行为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初中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 电厂运维安全员职责
- 艺术收藏科普知识讲座
- 期权策略及案例分析
- 平面镜成像-说课
- DB1306-T 102-2021 天花粉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 Unit5PartALet'stryLet'stalk(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版)
- 中心供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策略
- 国开2023秋《人文英语3》第5-8单元作文练习参考答案
- 高三一模总结主题班会课件
- 《艺术概论》教案-第五章 艺术接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