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试题20230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A.化石 B.遗址 C.传说 D.文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化石,远古时代的化石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A项正确;“遗址、传说、文字”都不是主要依据,排除BCD项。故选A项。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粟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前,半坡居民种植粟,这是原始农业发展的体现,D项正确;元谋人、北京人均是旧石器时代,没有农业,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3.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项正确;黄帝炎帝时期没有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排除A项;黄帝炎帝时期没有治理水患,排除B项;炎帝黄帝时期没有建立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4.在下面示意图中,对应时间点的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是()A.①夏朝建立③夏朝灭亡 B.①夏桀即位④东周建立C.①夏朝建立②商朝建立 D.①商朝建立③商朝灭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在毫;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公元771年,周朝灭亡。综上,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5.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C.利簋 D.三星堆青铜面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司母戊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6.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鲁国朝拜当时强国晋国的次数远高于周天子,说明的是当时周王室衰微,B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A项排除;春秋时期的显著特征是诸侯争霸,C项排除;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D项排除。故选B。7.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C.齐桓公称霸中原 D.百家争鸣的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形成,地主阶级势力增强,B项正确;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排除A项;齐桓公称霸中原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百家争鸣的出现是思想上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8.《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 B.孟子C.墨子 D.韩非【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法家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韩非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故D符合题意;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排除A;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主张实行“仁政”,排除B;战国时期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故选D。9.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A.王室衰微的表现 B.商靹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统一的意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并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项正确;王室衰微的表现是春秋时期,排除A项;商靹变法的背景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秦灭六国的过程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0.给下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兴衰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观察题干方框内的内容可知,第9课到第15课的内容与秦汉时期有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故最合适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主题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1.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是()①统一文字②焚书坑儒③修建长城④严刑苛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繁重的徭役例如修长城、驰道、阿房宫等大型工程,此外秦朝还实行严刑峻法,例如砍头、断脚、连坐等残酷刑罚;此外秦朝还加强思想控制焚烧书籍,坑杀儒生,C项正确;统一文字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一项举措,有利于政令通行,不属于秦朝速亡原因,排除A项;同理,排除B项;同理,排除D项。故选C项。12.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在刘邦项羽争霸过程中,项羽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符合题意要求,故选A项;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13.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A社会政治清明 B.经济恢复发展 C.中央集权加强 D.农民负担沉重【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这反映了汉初经济的凋敝,由材料“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可知,这反映了汉朝经济得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社会政治清明、中央集权加强、农民负担沉重与题干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4.西汉文景时期,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这反映了当时()A.摒弃秦朝政治制度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D.儒学居于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采取的治国思想是“黄老的无为而治”,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因此根据材料“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可知B项正确;汉朝对秦朝的政治制度是继承和发展,排除A项;汉武帝统治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排除C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D项。故选B。15.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光武中兴”时期所采取措施的是()A.下令释放奴婢 B.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裁减官员,惩处贪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汉武帝采取措施,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ABD项不符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16.“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他”指的是()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可知,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是一位出使西域的使者,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的是张骞,B项正确;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但他本人没有出使西域,排除A项;班超在东汉时出使西域,但丝绸之路在西汉就形成,排除C项;甘英,东汉人,主要贡献是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17.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通 B.班超经营西域C.海外贸易的发展 D.文成公主入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漆器以及开渠、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的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乐器、歌舞等传入中国,A项正确;班超经营西域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海外贸易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排除C项;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汉名医华佗的成就的是A.能实施外科手术 B.发明“麻沸散”C.创编“五禽戏” D.编写《本草纲目》【答案】D【解析】【详解】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创制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著作,故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19.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8年赤壁之战,孙吴联军打败曹操军队,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C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战役,排除A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的交战,处于两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20.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答案】C【解析】【详解】220年、221年和229年均属于公元3世纪前期,故C符合题意;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1.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当时最主要是指()A.魏 B.蜀 C.吴 D.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吴政权正式形成,三国分立局面正式形成,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C项正确;魏在北方,蜀领有今天四川等地方,晋266年~420年,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三国时期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短暂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处于东晋统治时期,此后东晋后出现宋、齐、梁、陈的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后,先后形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ABD与图中信息无关,排除。2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慨。该古都是今天的()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南京【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定都建业,也就是今南京,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建康,建康即今南京,从420﹣589的170年里,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即今南京,D项正确;元明清定都北京,大顺定都西安,东汉定都洛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发展了畜牧经济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畜牧经济的发展和北魏实力的增强,排除B、D项。故选C项。25.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哪一项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北方各民族的交融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科学家勇于探索实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内容,加之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实践和创新。BCD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不是”,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就可排除非原因的选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内容,加之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实践和创新。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__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答案】①.221②.280【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秦朝,定都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27.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东到辽东;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起点是从________出发。【答案】①.临洮②.长安【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起点是从长安出发。28.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________,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北魏孝文帝即位后,494年迁都________,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答案】①.殷②.洛阳【解析】【详解】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29.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王羲之,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答案】①.论语②.兰亭集序【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语》一书中。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30.东汉时,宦官____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南北朝的杰出科学家________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答案】①.蔡伦②.祖冲之【解析】【详解】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三、问答题(7分)(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作答,按第31题计分)31.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变法的原因。秦国增强经济实力的措施有哪些?概括秦国实力增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答案】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注重兴修水利,修建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作用: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解析】【详解】原因根据题干,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变法的原因可从工具的使用,统治者的重视等方面分析,如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结合所学可知,秦国增强经济实力通过商鞅变法,内容为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注重兴修水利,修建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秦国实力增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就是商鞅变法的作用,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2.东汉后期政治上出现了怎样的状况?东汉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影响?【答案】状况: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衰亡过程:①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②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③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获胜,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220年,曹丕废汉自立,建立魏,东汉灭亡。影响:①使东汉末年的割据状态走向局部的统一;②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③促进了北方生产的恢复和江东开发,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发展;④加强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与交融。【解析】【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于是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东汉衰亡的过程是,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作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的小自耕农的数量日益减少,流民增多,流民过多最终导致黄巾起义的爆发,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此此外东汉末期各地军阀已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皇帝手中没有实际的兵权,加之地方税收被军阀截留,已经变成傀儡。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获胜,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220年,曹丕废汉自立,建立魏,东汉灭亡;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促进了局部的统一;为新的大一统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北方生产的恢复和江东开发,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与交融。四、材料解析题(共3道试题,计33分)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汉字之源】(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思想之光】材料一: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李定一《中华史纲》(2)材料一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文史之萃】信息卡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信息卡2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4)信息卡1中的这段话是谁说的?信息卡2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中医之宝】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5)材料二中提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6)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答案】(1)商周时期;小篆。(2)创办私学;百家争鸣。(3)汉武帝(刘彻)。(4)孟子;《史记》。(5)张仲景;“治未病”理论。(6)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青少年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开拓创新。【解析】【小问1详解】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图1是甲骨文,发现于商周时期。问题二:依据图2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各国文字为小篆。【小问2详解】问题一: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创办了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被誉为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小问3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小问4详解】问题一:依据信息卡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孟子所说。问题二:依据信息卡2“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小问5详解】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编写《伤寒杂病论》。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张仲景的“治未病”理论。【小问6详解】开放题,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言之有理即可。如: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青少年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开拓创新。

34.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文物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班固《汉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两个措施。材料三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材料四:(3)材料四中图3水利工程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图4是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请写出它的名字。材料五: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若你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5)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变化: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使用。(2)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盛世局面:文景之治。(3)图3:都江堰。图4:耧车。(4)原因: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的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著作:《齐民要术》。(5)因素: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统治者的重视;恰当的经济政策;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左图所示铁制农具,右图牛耕,反映了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使用。【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可知这是秦朝实行的统一度量衡和车轨,再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在经济上还统一货币为半两钱。根据材料“周云成康,汉言文景”可知,盛世局面是文景之治。【小问3详解】根据图3可知,这是都江堰的图示,图4是汉代的耧车,播种的工具。【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