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巴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巴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巴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巴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中市巴州2023年上半年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初一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B.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C.都实行焚书坑儒 D.都是因暴政而亡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实行“焚书坑儒”,隋朝没有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秦朝修筑了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秦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秦朝被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最后隋朝被推翻,秦朝和隋朝都是因暴政而亡,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2.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请问这种机制是A.分封制B.科举制C.重文轻武D.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联系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隋朝创立了科举制,不重家世门第,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才能是选拔官吏的标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也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们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有()①都重用人才②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重视发展经济④都注意减轻农民负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二十多年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推行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他的统治称为“贞观之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重用人才。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发展经济,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他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①②③④项都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共同之处,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武则天。唐朝时期,有三位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4.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如图)。这一伟大工程()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北京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这一伟大工程发挥着贯通南北交通的作用。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D项正确;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最南端到达余杭,排除B项;隋朝大运河明是隋炀帝的政绩之一,排除C项。故选D项。5.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珍宝、经典、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说明唐朝()A.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B.喜欢少数民族的文化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根据题干“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珍宝、经典、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论著等。”可知,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C项正确;文成公主入藏不能说明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排除A项;文成公主入藏所带的嫁妆不能说明唐朝喜欢少数民族的文化,排除B项;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太宗时期,唐玄宗时期开创开元盛世,排除D项。故选C项。6.唐朝的强盛,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成就最高的是()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的强盛,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辞赋主要是汉代文学的主流,排除;C项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时期,排除;D项词主要在宋代、曲主要在元代,排除。故选B。7.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A.统治者不是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 B.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政权无力与之抗衡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实行开放民族政策,北方少数民族大多数归附中原政权,C项符合题意;唐代统治者后期不是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唐代后期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都是导致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8.下图为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开元通宝完全相同。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唐朝开元通宝日本和同开珎A.审美观念一致 B.文明相互借鉴 C.文明交流频繁 D.铸银水平相当【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明显是仿造唐朝开元通宝的形制和重量,说明当时中日之间文明交流频繁,C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日本借鉴学习中华文化,并没有体现中日两国审美观念一致或铸银水平相当,AD排除;题干反映了日本借鉴中华文化,但没有反映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借鉴,无从得出相互借鉴,B排除。故选C。9.后晋成德节度使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吾。”这反映了当时()A.外戚宦官专权 B.重文轻武C.节度使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局面延续 D.统治者懦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材料“后晋节度使所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反映出当时节度使拥兵自重,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项正确;外戚宦官专权与节度使不符,排除A项;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排除B项;统治者懦弱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安史之乱”和西汉“七国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赋税徭役沉重 B.内地实力强大 C.地方势力强大 D.朝政腐败【答案】C【解析】【详解】西汉初期由于分封诸侯,导致七国之乱,唐朝中叶由于节度使权力过重,导致安史之乱。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和西汉“七国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地方势力强大,C项正确;赋税徭役沉重不是安史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内地实力强大不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排除B项;朝政腐败不是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1.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的诗感情真挚,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诗仙”,排除;C项是“诗佛”,排除;D项是“诗魔”,排除。故选B。12.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官僚、地主反对最激烈的一项是A.保甲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变法中,方田均税法要清丈土地,从而使大地主、大官僚无法藏匿土地,逃避赋税,所以是遭到反对最激烈的一项,故选C;保甲法、农田水利法和青苗法都没有涉及到赋税缴纳,不是遭到反对最激烈的一项,排除ABD。13.宋代有诗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反映出宋代A.重农抑商B.积贫积弱C.重文轻武D.商业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受到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重农抑商、积贫积弱、商业繁荣,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4.“宋金都在边界附近设立榷场,这种榷场贸易也十分发达……实际上,除榷场外,民间私相贸易的数量极多。南宋运往金朝的有茶叶、丝织品、瓷器、金属制品和书籍等,金朝运往南宋的有畜产品和药材等。”材料描述的情形可能出现在A.澶渊之盟后 B.宋金和议后 C.岳飞抗金时 D.靖康之变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宋金都在边界附近设立榷场……南宋运往金朝的有茶叶、丝织品、瓷器、金属制品和书籍等,金朝运往南宋的有畜产品和药材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宋金和议后双方在边界设立榷场,维护了边境和平,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正确;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之间,排除A;岳飞抗金时,南宋和金之间是战争关系,排除C;靖康之变后南宋和金之间是对立、战争关系,排除D。故选B。15.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后不禁夜市;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这些措施()A.加强了开封的城市治安管理 B.推动了交子等纸币的广泛使用C.使市场汇集了各国精美商品 D.有利于打破对商业活动的限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后不禁夜市”“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可知,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打破对商业活动的限制,促进了宋朝商业的繁荣,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故选D。16.宋朝人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提到宋与西夏交战时的一段情景:“(岷州、河州)五月,寒甚,换棉衣、毛褐、絮帽乃可过。”由此可见()A.宋朝人已经开始穿棉衣来过冬 B.棉是宋朝人过冬的唯一衣料C.宋朝时穿棉衣过冬已全国普及 D.只有交战时军人才能穿棉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情景说明宋朝人已开始穿棉衣御寒,从北宋至南宋初,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说明了穿棉衣的可能性,A项正确;题干体现不了棉布是唯一衣料,排除A项;题干中也体现不了棉衣的普及性,排除C项;题干也看不出只有交战时军人才能穿棉衣,排除D项。故选A项。17.如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户数变化情况,这说明()A.政治中心南移 B.城市生活繁荣C.中央集权加强 D.南方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南方人口户数远少于北方,到两宋时期南方人口户数已经超过北方,这反映出我国南方人口呈上升趋势。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经济重心南移与南北方的户数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表格能够说明南方经济发展即经济重心的南移。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D。18.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③南方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南方城市商业发达;都能说明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北宋都城在北方,无法反映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说明宋代的手工业发达,无法反映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19.10至12世纪是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下列正确反映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10至12世纪是我国的辽宋夏金元时期,根据所学可知,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西北的西夏和东北的辽,①正确;1125年辽被金灭,北宋与西北的西夏和东北的金并立,②正确;1127年南宋建立,与西北的西夏和东北的金并立,④正确;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1125年辽被金灭,1127年南宋建立,辽和南宋没有并立,排除③,排除ABD项。故选C项。20.“有的事件是正义的,但可能不具有进步意义。下列事件与之相符的是()A.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B.安禄山发动叛乱 C.蒙古和南宋结盟灭金 D.文天祥抗元斗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文天祥组织义军,联络各地抗元力量,继续坚持斗争,1278年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文天祥在被押送北上途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后坚决不降,英勇就义。文天祥抗元虽然是正义的民族间反抗斗争。但妨碍了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所以不具备进步意义。D项正确;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具有进步意义。排除A项;安禄山发动叛乱,是一场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内乱,不是正义的。排除B项;蒙古和南宋结盟灭金,是正义的反抗压迫的正确,有利于国家统一。既是正义的,又具有进步意义。排除C项。故选D项。21.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唐,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下列四幅疆域图,属于元朝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元朝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而四幅疆域图中只有图C上有“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信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2.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由此可知行省的设置A.推动了教育公平 B.削弱了君主权力C.结束了藩镇割据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和所学知识可知钱穆认为元朝行省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行省是元朝行政机构,并不是教育机构,题干也没有体现教育公平,排除A项;行省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不是削弱君主权力,排除B项;北宋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已经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23.《元史·百官志》记载某机构:“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该机构的设置说明元朝A.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设立统一的边疆管辖机构C.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D.中原地区和西域联系加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称为宣政院辖地。宣政院是元代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的机关。材料中机构是宣政院,说明元朝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故选C;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并非统一的边疆管辖机构,排除B;材料反映元朝设立宣政院,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排除D。【点睛】24.下列史实与下图人物相关是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②接受汉族儒臣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③整顿吏治,注重农桑④建立元朝并统一全国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图片人物是忽必烈。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汉族儒臣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实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而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是成吉思汗。所以与下图人物相关的是②③④,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5.写于元末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制度完备,男女平等C.民族交往不断发展 D.元朝的音乐水平很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胡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指少数民族,此诗简意“有少数民族懂汉语,汉人有懂少数民族的乐器”反映元朝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其他边疆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经过长期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此诗反映了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一全国、男女平等、音乐水平,故排除ABD项。故选C。二、材料题26.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自高宗永徽(唐高宗年号)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新唐书》卷五十材料二……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阙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材料三“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材料四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意:比不上)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元史·地理志》(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永徽以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什么(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统治者为解决地方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3)“一代天骄”是指谁?(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5)据材料四,分析“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了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所学知识写出元朝时期地方管辖西藏的机构名称【答案】(1)节度使。(2)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3)铁木真。

(4)元朝(元代)。(5)行省制度;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可知,唐朝永徽以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节度使。【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二“方镇阙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并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概括出措施即可: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可知,“一代天骄”是指建立蒙古政权的铁木真。【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三“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和所学,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所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元朝。【小问5详解】根据材料四“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可知,“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所学,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行政管辖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27.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粮取给于道路焉。材料三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故有谚语曰“苏湖熟,天下足”。(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经济的富庶。其与哪位皇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隋朝经济繁荣的必要前提。(任答两点)(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唐朝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请举出一例进行来证明。(3)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相关,请列举两例新的生产工具。(4)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任答两点)(5)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简述出现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任答两点)(6)唐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及经济非常繁荣,这对我们今天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答案】(1)隋文帝(杨坚)。国家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任答两点)(2)贞观之治;日本遣唐使来华。(3)曲辕犁;筒车。

(4)出现著名的商业大都市;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早市;出现交子。(任答两点)(5)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原因: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任答两点)(6)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贸易等。(其他符合题意的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安定繁荣局面。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所以,材料一反映的隋朝的经济富庶,其与隋文帝有关。结合所学,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安定繁荣局面,所以隋朝经济繁荣的必要前提是国家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和所学,材料二中所描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唐朝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等,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农业生产上新的生产工具是曲辕犁;筒车。【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三“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可知是表现是出现著名的商业大都市;根据材料三“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可知表现是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早市;根据材料三“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可知表现是出现交子。【小问5详解】根据材料三“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