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获得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在2018年底前,北斗导航系统还是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只有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和东半球部分地区。下图为北斗三号系统导航星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地理事实和现象有()①直观感受天圆地方②月食现象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下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 B.地球是球形的 C.月球是球形的 D.地球是不透明的3.2018年底前,在北斗导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城市是()A.曼谷(13°N,100°E) B.纽约(40°N,74°W)C.悉尼(33°S,151°E) D.里约热内卢(22°S,43°W)【答案】1.B2.C3.A【解析】【1题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上四个事实中,能够证明地球形状的地理事实有月食现象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②③正确;天圆地方是人们对地球形状的不正确认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①④错误。故选B。【2题详解】图中的月食的轮廓,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不透明的圆形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完整月球时,便形成的月偏食,所以圆弧的形成与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B.地球是球形的和D.地球是不透明的三者有关,而与C月球是球形的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在2018年底前,北斗导航系统还是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只有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和东半球部分地区。以上四个地区中,曼谷(13°N,100°E)可以覆盖得到,A正确。而纽约(40°N,74°W)位于西半球,悉尼(33°S,151°E)和里约热内卢(22°S,43°W)位于南半球,都覆盖不到。排除BCD,故选A。【点睛】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超级月亮”是月亮位于近地点时刚好出现满月,从视觉上感觉“又大又圆”。由于2022年中秋前后月亮恰好在近地点,因此走得比较快,赶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奉上“天文学满月”。本满月最圆时刻在北京时间9月10日17:59,当天,上海所在的东经120°附近月亮升起的时间约为18:24,两者只相差了半小时左右。这意味着,当月亮刚升起来,市民就将看到一轮十分标致的圆月,正所谓“出道即巅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此次“天文学满月”发生在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这时地球运动在()A.T1段 B.T2段 C.T3段 D.T4段5.“天文学满月”这一天,河南郑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以上都有可能6.本满月最圆的时刻,与上海月亮升起时间两者之间相差了半小时左右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四季变化 D.纬度位置不同【答案】4.B5.A6.B【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此次“天文学满月”发生在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这时地球运动在夏至(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最长)和秋分(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之间,位于图中的T2段。故选B。【5题详解】9月10日“天文学满月”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夏至(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和秋分(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之间,位于北半球的我国河南省郑州市昼长夜短。故选A。【6题详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了时间差异;本满月最圆的时刻,与上海月亮升起时间两者之间相差了半小时左右,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故选B。【点睛】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由于各地获得的太阳的光热不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下图为济南南部山区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甲的位置,正确的是()A117.9°E36.1°N B.117.7°E36.3°NC.117.9°W36.1°S D.117.7°W36.3°N8.图中四点雨季可能出现瀑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9.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①A位于B的西南方向②图中最高点在B山顶处③AB两山顶高差为398米④小河在丁村交汇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7.B8.A9.C【解析】【7题详解】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该区域为济南南部山区,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结合图中的经纬线读图可知,甲点的经纬度约为(117.7°E36.3°N),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有河流经过可能出现瀑布,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读图可知,A位于B的东北方向,①错误;最高点在B山顶处,为590米,②正确;A点的海拔为398米,B点的海拔为59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92米,③错误;小河在丁村的交汇,④正确,②④正确,C正确,故选C。【点睛】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手机里有很多地理知识。下图为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新的“蓝色弹珠”采用的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卫星云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0.启动页背景地理卫星照片()A.显示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B.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C.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D.是地球形状最直观确凿的证据11.地球之所以被称为“蓝色弹珠”,是因为()A.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地球表面全海洋 D.地球表面全是陆地12.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贝同学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它的平均半径大约4万千米 B.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它上面有很多实在存在的经纬线 D.它的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答案】10.D11.A12.B【解析】【10题详解】人造卫星可以从宇宙拍摄地球的照片,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全貌,故是地球形状最直观确凿的证据。故选D。【11题详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由于每个半球上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因此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故A正确。故选A。【12题详解】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A错误;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B正确,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都是人们绘制出来的,在地球仪并不是真实存在的,C错误;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错误;故本题选择B。【点睛】古代的人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作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通过多方面的观察,逐渐发觉“天圆地方”,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特别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首次证明了地球的球体形状。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是使人一看就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了。读甲、乙两幅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与上图资料对应的地理学习内容是()A.交通运输 B.板块构造 C.资源分布 D.天气状况14.该地相对湿度大,会给降水形成提供可能。与图示天气现象对应的天气符号是()A. B. C. D.15.在卫星云图上,表示云区的颜色是()A.红色 B.白色 C.蓝色 D.绿色【答案】13.D14.D15.B【解析】【13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显示的数据涉及到相对湿度,风力及风向,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显示的是天气状况内容。故选D。【14题详解】该地相对湿度大,会为降水形成提供可能,以上四种天气符号中,A表示晴天,B表示的是多云,C表示的是霜冻,D表示的是大雨,故选D。【15题详解】在卫星云图上有白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基本颜色,它们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可能性越大。故选B。【点睛】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1月3日发出警告称,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正在融化。读非洲示意图和乞力马扎罗山雪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6.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赤道雪山”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17.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川融化的原因是()A.空气污染严重 B.无极昼极夜 C.全球气候变暖 D.人为开采冰川【答案】16.A17.C【解析】【16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上终年被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正确;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人类活动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燃烧煤炭、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另一面,人们砍伐森林、破坏植被,使得绿色植物对温室气体的吸收率降低,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川融化。所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川融化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C正确;空气污染严重、无极昼极夜、人为开采冰川等都不是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点睛】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叙述中,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得出的是()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D.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19.下列属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A.国防兵源不足 B.劳动力短缺C.居住条件差 D.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答案】18.A19.C【解析】【18题详解】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A正确;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迅速,B错误;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先慢后快,不均匀,C错误;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的关系,无法从图中得出,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环境破坏、资源减少、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饥饿贫困、就业困难等)C正确。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为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ABD与题意不符。故选C。【点睛】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可采取生育控制政策。人口增长过慢采取鼓励生育政策。20.读图,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一清真寺—伊斯兰教—世界上信奉该宗教的人数最多B.②一教堂—基督教—该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③—佛塔—佛教—该宗教经典为《古兰经》D.白色人种均信奉基督教【答案】B【解析】【详解】据图可知,图①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但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而不是伊斯兰教,A选项说法错误;图②是基督教的教堂,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B选项说法正确;图③是佛塔,但《古兰经》不是佛教的经典而是伊斯兰教的经典,C选项说法错误;白色人种并非均信奉基督教,比如非洲北部、亚洲西部的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二、材料题(共4题,共40分)21.2022年9月3日7时44分,我国在甘肃酒泉(39.44°N,98.31°E)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2星发射成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此结合下图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A点所在的经纬度____;C点在B点的____方向。(2)B点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A、B、C、D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两地,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的是____地,四季分明的是____地。(3)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2022年9月3日遥感三十三号02星发射成功,此时地球运行到图右图的哪一段____位置之间(填数字序号),此时,我们家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4)当太阳直射左图D点所在的纬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答案】(1)①.(23.5°N,30°E)##(30°E,23.5°N)②.西南(2)①北温②.A、D③.C④.B(3)①.②③②.昼长夜短(4)冬至【解析】【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设置试题,共四大题,涉及经纬度的填写、方向的辨析、地球的五带识别、东西半球范围、地球公转示意图的辨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会分析所给题干和地图的能力和会合理组织语言,提炼已学知识,解答题型的素养。【小问1详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经纬网图中的A点经纬度是(23.5°N,30°E)或(30°E,23.5°N);依据所给的经纬网图分析可知,C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小问2详解】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之间,B点纬度大致为45°N,属于北温带的范围;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A、B、C、D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A、D;C点位于0°纬线上,即赤道上,而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温带地区四季分明(23.5°—66.5°之间),故图中的B点四季分明。【小问3详解】依据所给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②处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日期约为6月22日前后,③处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日期约为9月23日前后,故2022年9月3日遥感三十三号02星发射成功时,地球运行到右图的②③位置之间,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小问4详解】依据左图的经纬网图分析可知,D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因此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正处于冬至。22.某地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下图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等高距是_________米,①地形是_________,①处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米。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有利于城市形成的是_________,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_。(2)甲乙两地水流速度较缓的是_________。(3)近年来,该地区实行大规模退耕还林,由此会导致图中沙洲面积变_________。【答案】(1)①.100②.陡崖③.200—400④.④⑤.①(2)乙(3)小【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等高距,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就是高的海拔减去低的海拔。①地形是陡崖,该处海拔最低在100—200米之间,最高海拔在4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为200—400米。图中①是陡崖、②靠近山顶、③是山脊、④是平原,最有利于城市形成的是④地,地势平坦、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适合攀岩的是①。【小问2详解】甲乙两地水流速度较缓的是乙,乙地地势低平,坡度缓。【小问3详解】近年来,该地区实行大规模退耕还林,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改善,河流含沙量减少,由此会导致图中沙洲面积变小。23.读图,定成下列问题。(1)大洲A与大洲B的分界线是____。大洲E与大洲F合称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____。(2)北极圈自西向东依次穿过____洲、____洲和北美洲。(3)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洋,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洲。(4)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围绕的大洋是____洋。欧洲西临____洋,北临北冰洋。【答案】(1)①.苏伊士运河②.巴拿马运河(2)①.欧②.亚(3)①.太平②.大洋(4)①.印度②.大西【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海陆分布图为资料,涉及大洲分界线、七大洲的分布和面积、四大洋的面积和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A亚洲与B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它沟通红海和地中海;E南美洲与F北美洲合称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它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小问2详解】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读图可知,北极圈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小问3详解】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小问4详解】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围绕的大洋是印度洋,完全位于东半球。欧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24.南通某中学的地理课堂以“发现世界”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小组一:发现气候分布规律(1)同学们发现,____(纬线名称)之间主要是热带____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____气候四种热带气候类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____。小组二:文学之旅资料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老舍《济南的冬天》(2)材料一中提到了济南,济南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图中能反映该气候类型的是____(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____。(3)阅读资料1和“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中C)。老舍先生觉得“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怪事”。这是因为伦敦____。小组三:古城之旅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7.68.212.214.818.821.123.123920.816.814.41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结余经费管理办法
- 修路对外招标管理办法
- 202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浙江省物理高二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安徽省合肥一中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冲刺期末的课件
- 2025届广西柳州市名校物理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阜平一中2025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粒缺伴发热指南解读课件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浅析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综述6100字】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单词表默写纸
-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PPT全套完整课件
- 新华书店读者问卷调查表
- JJG 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
- GB/T 15088-2009道路车辆牵引销强度试验
- 熠搜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推介
- 高中区域地理:极地地区南极、北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