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苏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苏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苏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苏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苏教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基础对点练]学问点一可逆反应1.下列对可逆反应的相识正确的是()A.SO2+Br2+2H2O=H2SO4+2HBr与2HBr+H2SO4(浓)=Br2+SO2↑+2H2O互为可逆反应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C.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D.在确定条件下SO2能被完全氧化成SO32.下列关于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条件相同B.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于同一体系C.只要时间充分,反应物的转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方向相反学问点二化学反应的限度3.下列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确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所用时间的长短无关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行变更的4.已知反应:NO2(g)+SO2(g)⇌SO3(g)+NO(g),起始时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O2、2molS18O2,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O2中不行能含18OB.有1molN18O生成C.S18O2的物质的量不行能为0.8molD.SO2、SO3、NO、NO2均含18O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学问点三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5.如图是N2(g)+3H2(g)⇌2NH3(g)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t2时,反应体系中NH3的浓度达到最大值C.t2~t3时间段,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t2~t3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相等且不再发生变更6.如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的浓度变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2B+CB.0~2min内,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C.起先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D.2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学问点四化学平衡状态的推断7.确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⑤v正(C)=v逆(D)⑥v正(B)=2v逆(C)A.①④⑤⑥B.②③⑥C.②④⑤⑥D.只有④8.如图所示是425℃时,在1L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更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中t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B.图①中t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图②中的逆反应为H2(g)+I2(g)⇌2HI(g)D.图①②中当c(HI)=3.16mol·L-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9.将确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视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不能推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A.v正(NH3)=2v逆(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10.确定条件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若N2、H2、NH3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平衡时,N2、H2、NH3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和0.08mol·L-1,则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①c1∶c2=1∶3②平衡时,H2和NH3的生成速率之比2∶3③N2和H2的转化率不相等④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1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综合应用练]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可降低蛋白质变性的反应速率B.2SO2+O2eq\o(,\s\up7(催化剂),\s\do5(△))2SO3反应中加入18O2,达到平衡后SO2中不行能有18OC.试验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作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D.炼铁高炉尾气之谜告知我们,“二氧化碳与焦炭生成一氧化碳”是一个可逆反应不能全部转化12.Ⅰ.在恒温条件下将确定量X和Y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和Y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更状况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Y表示):__________________。(2)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Ⅱ.以下是关于化学反应2SO2+O2⇌2SO3的两个素材:素材1:某温度和压强下,2L容器中,不同时间点测得密闭体系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素材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时SO2的转化率:(SO2的转化率是反应的SO2占起始SO2的百分数,SO2的转化率越大,化学反应的限度越大)依据以上的两个素材回答问题:(3)依据素材1中计算20~30s期间,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4)依据素材2中分析得到,提高该化学反应限度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依据素材1、素材2中分析得到,要实现素材1中SO2的转化率需限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1.答案:C2.答案:C3.解析: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任何可逆反应都有确定的限度,A项正确;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项正确;可逆反应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有不同的反应限度,当外界条件发生变更时,反应限度可能发生变更,反应限度与所用时间的长短无关,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D4.答案:C5.答案:D6.解析:依据题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A的浓度慢慢减小,B、C的浓度慢慢增大,说明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又0~2min内,Δc(A)=0.2mol·L-1,Δc(B)=0.2mol·L-1,Δc(C)=0.1mol·L-1,依据相同时间内各物质的浓度变更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2B+C,A项正确;0~2min内,v(A)=eq\f(0.2mol·L-1,2min)=0.1mol·L-1·min-1,B项正确;起先时,C的浓度为0,因此该平衡是从正反应方向起先建立的,C项错误;2min时,c(A)=0.2mol·L-1,c(B)=0.3mol·L-1,c(C)=0.1mol·L-1,因此A、B、C的浓度之比为2∶3∶1,D项正确。答案:C7.解析:①由于A为固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更,说明混合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②由于该可逆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故②无法推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③与②相同,无法推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④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记之一;⑤由于v正(C)=v正(D),故v正(C)=v逆(D)是反应达平衡的标记;⑥由于v正(B)=2v正(C),故可知v正(B)=2v逆(C)是反应达平衡的标记。答案:A8.解析:图①中t0时,H2、I2、HI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未保持不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答案:B9.解析:A项,v正(NH3)=2v正(CO2)=2v逆(CO2),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项,反应正向进行则压强增大,总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项,恒容,混合气体的密度ρ=eq\f(m(气),V),反应正向进行时,m(气)增大,V(容器)不变,气体的密度增大,因此密度不变,说明m(气)不变,反应达到平衡;D项,反应物是固体,NH3的体积分数始终为eq\f(2,3)。答案:D10.答案:D11.解析: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故“新冠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可降低蛋白质变性的反应速率,故A不选;2SO2+O2eq\o(,\s\up7(催化剂),\s\do5(△))2SO3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加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