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特色的综合课程创造力实践探究项目文献综述4100字】_第1页
【基于区域特色的综合课程创造力实践探究项目文献综述4100字】_第2页
【基于区域特色的综合课程创造力实践探究项目文献综述4100字】_第3页
【基于区域特色的综合课程创造力实践探究项目文献综述4100字】_第4页
【基于区域特色的综合课程创造力实践探究项目文献综述41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区域特色的综合课程创造力实践研究项目》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27152《基于区域特色的综合课程创造力实践研究项目》文献综述 177541.有关创造力内涵的研究现状 1170712.有关综合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 2278273.有关金融素养培育的研究现状 3229704.国内有关金融素养培育全学段综合课程建设的研究进展 432604参考文献 5本课题以“学生创造力”、“综合课程”、“金融素养”等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并将研究的时间锁定在2011年至2022年期间,共收集整理了225篇文献资料(其中学术期刊180篇,硕博论文145篇),相关文献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有关创造力内涵的研究现状创造力培养教育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自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德于1950年在科学研究领域引人创造力的概念以来[1],迅速引起了来自不同行业专家和学者的注意并展开深入研究。我国创造力培养教育的研究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陶行知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倡创新教育,同时强调创新中实践的重要性[2]。而在1970-1990年,真正的教育改革才开始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目标,直到1993年,才提出教育要向提高学生素质接轨的这一教育观念被明确提出。有关创造力定义研究方面,唐永富等(2021)认为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3]。刘洪宇等(2021)认为创造力拥有丰富的内涵,也有着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等特点[4]。有关创造力内涵及意义方面,石晓彦(2019)认为创造力的培养不仅对个体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也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帮助我国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5]。杨小洋(2016)认为创造力既是一种建构的力量,也是一种破坏的力量,它对新颖事物的思考和突破本身就是一种反叛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突破传统,挑战权威,动摇现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并重新构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价值新方向[6]。斯巴格纳等(2015)认为创新活动的出现本身就是我们不满现状的积极进取,是人通过主观意识来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必须要建立在适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导向下[7]。苏庆伟等(2014)和上述观点类似,他认为创造力应该是对人类有益的,创造发展时所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可以在学生中促进创新力的培养,这其中包括合作意识,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8]。陈侠(2013)认为创造力发展的目标导向,不仅仅是个体的创造力的发展,而是包括一个整体的创造力发展,个体创造力的发展无法推动维持群创造力的跃进,但必须维持住一个底线,那就是个体的发展不应该危害到整体[9]。综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都强调培养和提高创造力的应该是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创造力发展的价值观是最合适的,有良好的创造力往往可以让学生在与其他群体相比时凸显出巨大的优势,可以在普通中寻找特殊,可以在普遍中寻找创新,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上得到良好的突破,提出新颖的看法,打破以往的规律,有利于个人的长久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创造力只是前提,要想更好的发挥创造力的作用,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正确的意识约束和指导下进行创造,才能保证个人发展的正确方向。2.有关综合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自20世纪中叶以来,学科之间的交互融合使得专家学者对于综合课程建设的研究逐渐丰富,赫尔巴特的“相关综合课程论”提出了教材要互相综合关联[10]。在我国,随着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需要主动研究和探索创新的教学时方式和教学内容,综合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需求而开发的新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在综合课程建设方面,李小红等(2019)认为综合课程是促进学生主动研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重要课程,实践教育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1]。沙国禅(2019)认为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落实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12]。邬冰(2018)认为综合课程是指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整的综合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跨学科结合[13]。在综合课程开展的意义方面,龚学大(2019)认为综合课程是促进学生主动研究和实验研究的重要课程,综合课程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水平,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整体实践学习内容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技能[14]。陈成良(2021)认为综合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教育学科,他并非独立,而是和其他学科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灵活地结合起来,善于将该课程与学校主题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课程的能力,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增强该课程的学习效果[15]。林春燕(2021)认为综合课程的开展使得传统课堂闭塞的情况得到改观。在传统小学课堂上,学生多是被动听讲,课堂形式单一,而综合课程不同,它是通过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使学生走出被动听讲的课堂,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实践方式去学习[16]。综上,综合课程是一门智慧统整性兼生成性的课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综合课程的研究更加偏向于综合课程建设的意义方面,综合课程使传统教学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因而,探索综合课程的建设与开展符合当下教育趋势,符合学生发展需求与成长特点。3.有关金融素养培育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有关金融素养培育的研究资料较少,更多地则是侧重于对学校学生金融素养培养的研究,对于现阶段中小学生金融素养培养的相关理论及实证都相对匮乏。在梳理了有关金融素养培养的文献资料后,大致总结如下:金融素养具有多维度重要作用。Furtuna(2007)研究认为金融素养较低的学生在面对金融化决策时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学生金融素养水平较低这一状况,将限制他们在未来进行金融活动时做出明智决定的能力[17]。VanRooi(2011)在研究中也发现金融素养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对自身财务决策,那些缺乏金融知识的人更有可能依赖家人和朋友作为他们财务决策的主要来源,那些金融素养水平较高的人则能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财务[18]。刘丹等(2013)认为金融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金融素养可以帮助消费者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做出合理的金融活动,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财富积累[19]。马千云(2019)指出金融素养不仅仅影响个人金融决策,也会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金融素养水平低的人对于自身钱财不能合理规划,从而导致自身的经济效益受损,最终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0]。综上,现阶段对于学生金融素养培养的研究相对匮乏,但不可否认金融素养培育的重要性,通过专家学者的相关论述可知,金融素养的高低对于金融决策的制定起着关键性作用,金融素养高的人会制定出科学决策,可以为未来的消费及投资需求做更充分的准备,可以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注重学生金融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金融决策能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4.国内有关金融素养培育全学段综合课程建设的研究进展国内有关金融素养培育全学段综合课程建设的研究相对匮乏,但国内对于学生金融素养提升研究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积极开展了相关的活动,活动形式内容很有借鉴意义。同时在学术研究层面文献较少,多数建议对策只是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多从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来进行提升研究。在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层面,中国银保监会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和诚信教育活动,银保监会通过组织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给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意识和信用意识,最终达到提升学生金融素养的目标。在学术研究层面,周晓春(2018)在研究提升学生金融素养的方案中,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着手。在学校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金融,在家庭中,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其次要有规划的进行金融意识培养教育[21]。刘伟等(2014)在分析对学生进行金融教育的必要性后,提出学校在面对提升学生金融素养问题上应该创设金融综合课程以提升学生金融素养[22]。鞠书婷(2019)等在研究中指出学校和家庭对于培养学生金融素养存在教育缺失,在学校的应对措施中分别对普通学校和财经类学校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目标[23]。综上,虽然国内有关金融素养培育全学段综合课程的建设仍属于起步阶段,但针对学生群体在校园以及走出社会后可能遇到的金融困境,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金融素质教育的课程,以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方法,金融素养培育全学段综合课程的建设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J.P.吉尔福德,洪丕熙.关于创造力研究:回顾和展望[J].全球教育展望,1986(1):25-34.[2]熊贤君.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J].教育研究,1999(11):5.[3]唐永富,苟振华,李继星.区域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德阳模式——五大体系建设激发中小学教育创造力[J].教育科学论坛,2021(32):25-31.[4]刘洪宇,陕昌群,张晓容,杨娟娟,田娇阳.区域推荐STEAM课程培养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实践研究——基于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量表的数据研究报告[J].中学生物学,2021,37(07):64-66.[5]石晓彦,赵玉琥.对制约农村中小学创造力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22.[6]杨小洋.真正接教育“地气”的创造力[J].人民教育,2016(21):20-23.[7]斯巴格纳,苏智欣,王俊烽.美国中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世界教育信息,2015,(14):54-58.[8]苏庆伟,吴秀荣.构建中小学创造力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10):43-46.[9]陈侠.“多元文化提升创造力”心理效应的教育思考[J].四川教育,2013(11):42.[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1]李小红,姜晓慧,李玉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程实施:结构、水平与类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7.[12]沙国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施[J].人民教育,2019,(7):78-80.[13]邬冰.试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2018,(3):44-47.[14]龚学大.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J].中外交流,2019,(17):280.[15]陈成良.“行知理论”指导下的生活化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打造分析[J].2021(7):15.[16]林春燕.谈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8):2.[17]Furtuna,F.(2007).Collegestudents’personalfinancialliteracy:Economicimpactandpublicpolicyimplications.UndergraduateEconomicReview,4(1):1.[18]VanRooij,M.,Lusardi,A.,&Alessie,R.(2011).Financialliteracyandstockmarketparticipation.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01(2):449-472.[19]刘丹,丁赛,覃若曦,陈菊花.金融素养、金融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