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生物_第1页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生物_第2页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生物_第3页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生物_第4页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年真题合集+答案解析】2024年教资高中生物2019年下半年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流线型的身体有利于在水中生活B.间作套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抗生素的使用催生了耐药菌的出现D.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的半保留复制成为可能2.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者厌氧,后者好氧B.两者最适生长温度完全相同C.前者有细胞壁,后者没有细胞壁D.前者属于原核生物,后者属于真核生物3.细菌视紫红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相似,能够吸收光能,并在光的驱动下起到质子泵的作用。质子泵可以引发质子浓度差,从而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研究者用含有ADP和磷酸等物质的人工小泡开展研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添加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暗处可以生成ATPB.添加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光下可以生成ATPC.添加细菌视紫红质和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暗处可以生成ATPD.添加细菌视紫红质和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光下可以生成ATP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的膜系统简单B.无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C.胚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变化具有周期性D.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5.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核仁的细胞将不能正常形成核糖体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C.细胞内的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D.核孔是某些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选择性通道6.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研究者将适量且等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入两个保温瓶中密闭。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且环境条件适宜。多次测定有关变量,绘制成图1所示的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1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煮熟的种子B.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C.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的种子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7.下列关于鸟类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B.鸟类都有求偶、筑巢、产卵、孵卵等行为C.鸟类的繁殖行为受下丘脑——垂体——性腺的调节D.雄鸟的求偶有利于雌雄两性的性器官发育同步8.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准确地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的一段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剪切(见图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f图2A.该技术可被用于基因敲除B.向导RNA可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C.Cas9的作用是破坏DNA特定位点核苷酸之间的氢键D.向导RNA与目标DNA之间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结合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毒在侵染细胞时,其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B.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吸附、侵入、合成、装配和释放等过程C.一些动物病毒在外壳外面具有包膜,包膜由蛋白质或糖蛋白构成D.在艾滋病病毒繁殖时,逆转录形成的DNA需要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1·210.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流感病毒,目前未发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例。下列关于对该病毒的研究、预防、诊断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应及时隔离是保护易感人群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病人痰液或血液中的病原体C.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H7N9型病毒的基因不需要提供引物D.用DNA分子做探针,利用分子杂交原理可检测H7N9型病毒11.某研究者研究不同的光照强度、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3A.光照强度等于1时,35℃条件下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光照强度大于7时,25℃和15℃条件下植物总光合速率相同C.光照强度大于7时,5℃条件下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最高D.光照强度等于8时,15℃条件下植物释放氧气的速率比其他实验组的更大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B.性激素、尿素、血红蛋白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后通常被溶菌酶分解D.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13.油菜素内酯被认为是第6类植物激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其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等。下表所示是相关实验的研究结果,据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2346油菜素内酯浓度(mg/L)00.10.20.30.40.5芹菜幼苗平均株高(cm)162038514220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油菜素内酯的浓度、幼苗的株高等B.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油菜素内酯浓度为0.3~0.4mg/LC.在调节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芹菜幼苗的初始生长状况、培养幼苗的各种条件等14.下列关于全球陆地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的季节性变化明显B.草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雨水的影响比较小C.苔原植被的种类以小乔木和苔藓、地衣为主D.荒漠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分收支平衡15.下列实验材料或试剂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是()。A.用蒸馏水代替层析液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B.用斐林试剂代替甲基绿染色观察DNA的分布C.用0.14mol/LNaCl代替2mol/LNaCl溶解DNAD.用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6.某水库现有浮游植物76种、沉水植物11种、浮游动物52种、底栖动物9种、鱼类33种。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B.该水库物种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17.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有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F₁早个光腿片羽早×光腿片羽含光腿片羽3/16、光腿丝羽3/16毛腿片羽1/16、毛腿丝羽1/16光腿片羽3/8毛腿片羽1/8A.光腿对毛腿为显性、片羽对丝羽为显性B.光腿和毛腿、片羽和丝羽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C.光腿和毛腿、片羽和丝羽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控制光腿和毛腿、片羽和丝羽的基因分别在两对不同的常染色体上18.现有高产不抗病和低产抗病的玉米,若要利用它们培育出高产抗病的玉米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杂交育种C.基因工程D.细胞融合19.栖息地破坏是很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变成小种群时,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频率不会在世代间发生显著变化B.近亲繁殖将导致有害基因纯合的概率增加C.种内斗争会加剧并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D.基因多样性降低会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增加20.研究者分别测定了5种沟酸浆属植物的花蜜产量、花蜜中蔗糖相对浓度、每朵花产种子的数目、蜂鸟采蜜的次数及茎枝上的分根数,实验数据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推测正确的是()。物种花蜜产量(μL)花蜜中蔗糖的相对浓度每朵花产种子的数目每朵花蜂鸟采蜜的次数每克茎枝上的分根数R4.9316.62.20.220.673E4.9419.8250.740.488N20.2517.1102.51.080.139V38.9616.9155.11.260.091C50.0019.9283.71.750.069A.茎枝上的分根数与花蜜的产量呈正相关B.如果蜂鸟数量下降,对C繁殖的影响比R的更大C.R、E主要进行有性生殖,N、V、C主要进行无性生殖D.花蜜中蔗糖的相对浓度是影响蜂鸟是否采蜜的重要因素21.下列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A.课程标准是在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其要求比大纲更高B.教师应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规定实施教学,不必考虑更高的教学要求C.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侧重于知识方面的要求D.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且对学习成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22.图4示意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过程,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起点和完成课程学习的终点分别对应的点是()。图4A.a,bB.a,cC.b,cD.b,d23.在学习“染色体组”概念时,有学生认为染色体组的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种类的数目相等。经过教师的教学组织,学生意识到原来的认识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该教师这种教学突出体现的概念转变的基础是()。A.新概念的有效性B.新概念的合理性C.新概念的可理解性D.对原有概念的不满24.巴甫洛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其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即训练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证据。据此判断,下列案例符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是()。A.将绘制概念图作为课后作业B.定期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C.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讲解与演示结合指导学生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25.某校的生物考试结束后,教师把总成绩排在前1/3的学生划分为甲组,中间1/3的学生划分为乙组,后1/3的学生划分为丙组。在随后的考试质量分析中,教师发现,第五道选择题的标准答案是“C”,甲组有60%的学生选择了“A”,丙组有70%的学生选择了“C”。据此可以确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本次考试信度不高B.本次考试成绩不呈正态分布C.第五道选择题的区分度为负值D.第五道选择题的难度值大于0.5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6.VX神经毒剂是一种有机磷毒剂,可以与乙酰胆碱酯酶迅速结合。CAC图5问题:(1)乙酰胆碱(Ach)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神经递质,它在神经元的胞质中合成,贮存在中,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Ach被释放,并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下去。(6分)(2)在正常情况下,Ach发挥作用之后,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见图5),从而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由图5可以看出,在Ach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可以被重复利用的物质是(填“A”或“C”)。VX神经毒剂可以迅速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从而导致积累。(6分)(3)已知丁酰胆碱酯酶也可以与VX神经毒剂结合,并且对人体无明显的副作用,因此可以作为yX神经毒剂的解药。丁酰胆碱酯酶在人体内的含量非常低,但是可以通过(填生物技术名称)大量生产。(3分)27.为研究植物之间的信息是通过地上还是地下部分进行交流,有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将11株盆栽豌豆等距排列,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1~6号的根部不联系(图6)。用高浓度的甘露醇(一种天然糖类,模拟维管植物F干旱刺激的常用物质)浇灌来刺激6号植株,15min后,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结果如图7所示。根部不联系根部联系①②③4⑤6⑦89⑩0高浓度甘露醇浇灌图6图7问题:(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需要另外一组实验,用清水替代甘露醇浇灌6号植株,该处理的作用是。(3分)(2)当6号植株接受刺激后,与9~11号植株相比,6~8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气孔开放度这种变化的适应意义是。(6分)(3)在对6号植株进行干旱诱导后1h,再次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发现实验组6~11号植株的气孔大多数都关闭了。推测6号植株遭受干旱胁迫的信息在植株之间传递的可能机制是。(6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8.材料:某教师在做“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的教学设计时,通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分析认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学生不易理解,课标中的要求是“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据此,该教师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进行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通过分析图表总结生长素发挥作用时的特点,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合作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学习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后,学生能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但对于生长素作用的认识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大多数学生认为生长素的作用就是促进生长。为了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概念并加深学生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该教师决定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证明生长素不仅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由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这一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实验过程较长,想要在一节课内达到预期的效果有较大的难度。所以,该教师决定带领学生在课前进行实验,并制成录像,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相关问题,提高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拟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播放探究视频并展示课前实验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让学生绘制柳树茎切段在不·7。同浓度生长素下的生根数量柱形图,判断图中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茎生根的影响。通过同样的实验方法,画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茎、芽的生长的影响曲线。结合三幅图,总结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同一器官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得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并解释身边的现象。最后设置如下的思考问题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1)选取的插条有何要求?为什么?(2)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各是什么?如何控制?(3)曲线呈现下降趋势是否代表抑制?如何判断是促进还是抑制?问题:(1)根据材料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12分)(2)分析该教学设计的优点。(8分)29.材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创设特定的场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体液调节”一节中,某教师采取的情境教学的教学片段如下。(一)导人课前2分钟演讲,从困扰学生的真实烦恼“青春痘”入手,演讲同学介绍了“青春痘”的引发原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二)主要激素的生理功能1.胰岛素呈现资料:早在1886年,为了研究胰脏的消化作用,科学家将狗的胰脏切除,结果狗的尿量大增。同时发现,切除胰脏后,狗排出的尿招引了许多蚂蚁。分析狗尿,发现切除胰脏的狗尿中含糖很多。另外两位科学家将狗胰液管结扎待胰脏萎缩,只剩胰岛保持正常时,将萎缩的胰脏取出,用等渗盐水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另一只切除胰脏而患病的狗,结果切除胰脏的狗血糖下降,不再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分析问题:胰岛素在哪里产生?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得出结论.....2.甲状腺激素呈现资料: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行动迟缓、精神萎靡、身体发育停滞。若给此狗移植甲状腺,则上述症状消失。用含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的饲料喂蝌蚪,蝌蚪在长时间内都不发育成青蛙而变成大·8。蝌蚪。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蝌蚪,蝌蚪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成小型青蛙。分析问题:甲状腺激素产生于哪个部位?研究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得出结论...3.生长激素呈现资料:多媒体投影两幅照片:一幅是身高1.23m乐观迎高考的高中生的照片;另一幅是因患“脑垂体瘤”而导致“巨人症”的、身高2m的巨人的照片。提出问题:他们的生长速度为何与常人不一样?引发“侏儒症”“巨人症”的原因是什么?切除垂体后,幼年狗生长立刻停滞,如果每天注射生长激素,狗又开始逐渐生长。分析问题:产生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什么?研究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得出结论…..最后,总结对比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及主要生理功能。(三)课外探究课后组织学生选做“动物激素来饲喂小动物”课题研究,并通过研究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问题:(1)具体分析资料中教师创设的情境类型。(10分)(2)结合材料分析情境创设的一般要求。(10分)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1902年,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3.巴甫洛夫的感慨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1849-1936)是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他的学生们在消化液的神经调节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他们也曾认为小肠中盐酸导致胰液分泌属于神经反射。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发现与他们的结论大相径庭,于是他们做了重复实验,结果却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一模一样。巴甫洛夫对学生深表遗憾地说:“自然,人家是对的。很明显,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机构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包括5个教学环节:引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冲突;探究:根据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构迷思概念;解释:学生阐述概念的认知,并尝试解决最初的问题;迁移:学生运用新旧知识和概念解决新问题;评价:教师通过实践练习评价学生概念及应用能力的掌握。要求:(1)按照“5E教学模式”设计针对“促胰液素的发现”教学内容的基本教学环节。(10分)(2)设计“探究”环节的具体教学过程。(20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30.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促胰液素的发现”的内容如下:促胰液素的发现1.囿于定论的沃泰默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在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法国学者沃泰默(Wertherimer)通过实验发现: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2.另辟蹊径的斯他林和贝利斯英国科学家斯他林(EHStarling1866-1927)和贝利斯(WMBayliss1860-1924)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却大胆地作出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9·10·参考答案及解析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与水生生活相适应,因此,有利于生活在水中;不是任何间作套种都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只有能互相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养分、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物间作套种才能提高作物产量;抗生素的使用催生了耐药菌的出现;因为DNA的双螺旋结构,才使DNA的半保留复制成为可能。故本题选B。2.A[解析]题干考查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区别。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醋酸杆菌是好氧型;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7℃,醋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因此二者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二者都是细菌,都有细胞壁;都属于原核生物。故本题选A.3.D[解析]由题意可知ATP的合成需要能量,细菌视紫红质能够吸收光能,并在光的驱动下起到质子泵的作用,质子泵可以引发质子浓度差,从而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ATP的合成也需要原料如人工小泡以及ATP合成酶。故本题选D。4.B[解析]题干考查生物膜系统相关知识点。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所以膜系统简单;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具有周期性;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故本题选B。5.D[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没有核仁,但是仍然能够形成核糖体;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所以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并不是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用于建造细胞自身,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的去向是细胞外;核孔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故本题选D。6.D[解析]若Y表示瓶内温度,a曲线上升,表示释放了热量,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因此a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若表示种子的质量,b曲线是水平,表示质量不变,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量应该降低;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c曲线逐渐减少,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c表示萌发的种子;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a曲线升高,表示产生了二氧化碳,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故本题选D。7.B[解析]题干考查鸟类的相关知识点。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环境不断变化,自然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即使到了今天,迁徙的行为仍在这些鸟类中形成和消失;不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所不同,如有些鸟类不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但都必须要具备求偶、交配、产卵的行为。故本题选B。8.C[解析]基因敲除是用含有一定已知序列的DNA片段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基因发生同源重组,整合至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的一种外源DNA导入技术。该技术可被用于基因敲除;向导RNA可通过转录形成,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Cas9蛋白是一种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向导RNA与目标DNA之间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结合。故本题选C。9.A[解析]HIV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会进入宿主细胞;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吸附、侵入、合成、装配和释放等过程;动物病毒核心壳外被一层含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膜称为包膜;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因为其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遗传,所以需要通过逆转录酶进行逆转录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核DNA上。故本题选A。10.D[解析]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应及时隔离是控制传染源;借助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病人痰液或血液中的病原体;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H7N9型病毒的基因需要引物;用DNA分子做探针,利用分子杂交原理可检测H7N9型病毒。故本题选D。11.A[解析]光照强度等于1时,35℃条件下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大于7时,25℃和15℃条件下植物净光合速率是相同的,总光合速率不同;光照强度大于7时,5℃条件下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不是最高的;光照强度等于8时,15℃条件下植物释放氧气的速率比5℃、35℃实验组的更大,与25℃相等。故本题选A。12.A[解析]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液吸水造成组织水肿;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后通常被吞噬细胞吞噬;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故本题选A。13.D[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幼苗的株高不是自变量;由表中数据可知,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在0.2~0.4mg·L-¹之间;根据表格中数据,在调节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油菜素内酯生理作用只显示促进作用,没有显示两重性;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芹菜幼苗的初始生长状况、培养幼苗的各种条件等。故本题选D。14.D[解析]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的季节性差异极不明显;草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雨水的影响比较大;苔原带因冰冻层接近地表,夏季水分不能下渗,土壤表层滞水,土温更低,加以全年风速很大等,限制了乔木的生长,苔原植被由苔藓、地衣、多年生草本和矮小灌木组成;荒漠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分收支平衡。故本题选D。15.D[解析]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所以蒸馏水不能代替层析液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斐林试剂是用来检验还原糖,不可代替甲基绿染色观察DNA的分布;0.14mol/LNaCl中DNA溶解度最小,2mol/LNaCl中DNA溶解度最大,所以不可以用0.14mol/LNaCl代替2mol/LNaCl溶解DNA;大蒜根尖和洋葱根尖分生区都可以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故本题选D。16.C[解析]生物与生物间(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或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或一个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并不能体现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种类数目的多少,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由于浮游动物个体较小,需用显微镜观察,故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显微镜计数法。故本题选C。17.D[解析]通过分析,光腿片羽早×光腿片羽否,后代出现毛腿、丝羽,说明光腿对毛腿为显性、片羽对丝羽为显性;光腿和毛腿、片羽和丝羽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子代中,雌性个体、雄性个体光腿:毛腿都是3:1,说明控制光腿和毛腿的基因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性后代片羽:丝羽=1:1,雄性个体都是片羽,因此片羽和丝羽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故本题选D。18.B[解析]杂交育种能将不同植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故本题选B。19.B[解析]种群变小,种群数量减少,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速度加快,会在世代间发生显著的变化;种群变小,近亲交配的机会增大,导致有害基因纯合的概率增加;种群变小,导致种内斗争减弱;种群变小,导致种群基因库变小,基因多样性降低,可能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减少。故本题选B。20.B[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花蜜产量从上往下呈增长趋势,每克茎枝上的分根数呈下降趋势,所以茎枝上的分根数与花蜜的产量呈负相关;每朵花蜂鸟采蜜的次数,物种R是低于物种C的,每朵花产生种子的数目,物种R也是低于物种C的,所以如果蜂鸟数量下降,对C繁殖的影响比R的更大;R、E主要进行无性生殖,N、V、C主要进行有性生殖;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花蜜中蔗糖的相对浓度与蜂鸟是否采蜜并无必要的联系。故本题选B。21.D[解析]教学大纲结构简单、体系扼要,课程标准是在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结构体系更为系统、精准,两者均是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各有侧重,无高低之分,A项表述不准确;课程标准的规定仅是教师实施教学时的重要参考之一,除此之外,还需在考虑学生认知、具体实施条件等的基础上做出因地适宜的调整,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标要求,B项错误;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均需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学习来拓展,大纲则侧重于知识方面的要求,C项表述不准确;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且对学习成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D项正确。故本题选D。·61··62。22.C[解析]学生在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认知积累(a),以此为基础进行生物学习的,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其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以b为起点,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现了极大的提升(c),但课程结束后,随着知识的迁移、实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会有继续的提升(d),因此,在图示的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进阶图中,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起点和完成课程学习的终点分别对应的是b、c。故本题选C。23.D[解析]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是:对原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初步阶段、冲突阶段和解决阶段。题干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触发对原概念的不满,进而建立正确的概念,这种教学突出体现了概念转变的基础为对原概念的不满。故本题选D。24.B[解析]巴甫洛夫最早提出强化的概念,强化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以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惩过程,所以B选项定期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符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故本题选B。25.C[解析]区分度是指该项题目对不同水平的答题者反应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即水平好的得高分,水平差的得低分,题干中程度差的反而成绩较好,说明区分度不够。故本题选C。二、简答题26.(1)小泡;胞吐;受体(2)C;乙酰胆碱。(3)基因工程。[解析](1)乙酰胆碱是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移位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由于该酶存在于胞浆中,因此乙酰胆碱在胞浆中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乙酰胆碱通过胞吐这一跨膜运输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进行信息传递。(2)由图5可以看出可以被重复利用的物质是C;VX神经毒剂可以迅速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从而使乙酰胆碱酯酶无法分解乙酰胆碱,导致乙酰胆碱积累。(3)丁酰胆碱酯酶在人体内的含量非常低,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27.(1)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较低;减少水分的散失。(3)信号分子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解析](1)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由图7可以看出,当6号植株接受刺激后,6~8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比9~11号植株的低;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来浇灌刺激6号植株,此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失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植株的气孔开放度降低。(3)信号传递至细胞内部引起级联反应,使信号放大,影响细胞代谢或基因表达。三、材料分析题28.(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力目标:进行“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通过分析图表总结生长素发挥作用时的特点,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合作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新授:课前进行实验,并制成录像,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绘制柳树茎切段在不同浓度生长素下的生根数量柱形图,让学生判断图中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茎生根的影响;用同样的实验方法,画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茎、芽的生长的影响曲线,结合三幅图,总结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同--器官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从而得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巩固:最后设置问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9.(1)①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在学习生长激素时,借助多媒体展示两幅不同的照片,从而进行对比,提出相关教学问题。②借助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课后组织学生选做“动物激素来饲喂小动物”课题研究,并通过研究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③借助问题创设的情境教学:在学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时分别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出结论。④借助语言创设的情境教学:课前2分钟演讲,从困扰学生的真实烦恼“青春痘”入手,演讲同学介绍了“青春痘”的引发原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2)①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所以从困扰学生的真实烦恼“青春痘”入手,介绍了“青春痘”的引发原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②设计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练习:课后组织学生选做“动物激素来饲喂小动物”课题研究,并通过研究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理解。③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坚持启发学生思维的原则: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④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和创设教学情境。四、教学设计题30.(1)引入: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通过资料分析沃泰默的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提问学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果,他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结果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然后有人提出质疑:如果胰液的分泌是通过神经调节,就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一旦反射弧遭到破坏,反射就无法进行,那胰腺就不能分泌胰液。为了证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沃泰默又进行了实验三: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提问: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实验现象?学生回答:神经被切除,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无法传到胰腺,因此胰腺不会分泌胰液。观看实验结果:胰腺可以分泌胰液。与大家猜测的是不一样的,沃泰默是怎么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通过这三个实验得出胰液的分泌既不是盐酸的直接刺激,也不是神经系统的调节。那究竟是什么在调节胰液的分泌?进而展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他们大胆地作出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提问学生:这个时候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从而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解释:通过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我们证明了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才是促进胰液分泌的原因,之后,他们就将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促胰液素,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迁移:提出问题:激素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评价:让学生自主探讨激素是什么物质。(2)探究:通过资料分析沃泰默的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提问学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果,他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结果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然后有人提出质疑:如果胰液的分泌是通过神经调节,就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一旦反射弧遭到破坏,反射就无法进行,那胰腺就不能分泌胰液。为了证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沃泰默又进行了实验三: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提问: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实验现象?学生回答:神经被切除,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无法传到胰腺,因此胰腺不会分泌胰液。观看实验结果:胰腺可以分泌胰液。与大家猜测的是不一样的,沃泰默是怎么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通过这三个实验得出胰液的分泌既不是盐酸的直接刺激,也不是神经系统的调节。那究竟是什么在调节胰液的分泌?进而展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他们大胆地作出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63·64起胰液的分泌。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提问学生:这个时候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从而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2020年下半年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表现在()。A、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B、磷脂分子是流动的,蛋白质分子是不流动的C、磷脂分子不流动,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不流动的,流动性由抗原决定簇决定2细胞色素C是一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溶于水呈红色,不能透过半透膜。在图1所示的U形管中,中部d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的水溶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图1A、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b侧为红色B、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b侧为无色C、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D、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3猫科动物有高度特化的尿标志信息,动物通过感知前兽留下的痕迹来避免与栖息于此的“对手”遭遇。下列动物行为所依赖的信息类型与上述不同的是()。A、候鸟的长途迁徙行为B、雄性动物的领域标记行为C、雌性昆虫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性D、雄鼠的气味使幼鼠的性成熟提前4关于大豆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物质与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的种类不断减少B、种子所含有的能量不断增加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D、种子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含量在增加5图2为发生在哺乳动物消化道内的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图中的Y最可能表示的是()。图2A、RNAB、淀粉C、脂肪酶D、麦芽糖酶6拟南芥、果蝇、秀丽隐杆线虫、马蛔虫等是常用的实验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拟南芥是自花传粉植物,易获得突变株B、果蝇有三对足、两对翅,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C、拟南芥、果蝇等因为基因组小,因此经常作为遗传学的常模实验生物D、秀丽隐杆线虫和马蛔虫是线形动物,由结构相似的体节构成7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可用于水果保鲜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C、赤霉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D、生长素既能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8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棕猴(基因型为Bb)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一些白猴,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雌雄异株的植物进行异花授粉,两次套袋,一次是去雄,一次是授粉结束后C、纯合甜玉米与纯合非甜玉米间行种植,由亲代植株结的籽粒判断性状的显隐性D、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9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NADPH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的B、ATP的合成是在类囊体薄膜上C、所有的光合色素都能转化光能D、如果温度为0℃,则光合作用停止10现在人类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乳腺生物反应器合成和分泌抗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理论基础是基因重组B、缺C、受精卵个体比较大,是基因工程的首选细胞,但使用前要进行性别鉴定D、乳腺生物反应器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不需要细胞器的参与11下列关于生物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米有缺粒,是因为传粉不足B、有些黄瓜只开花不结果,是因为只有雄花没有雌花C、蕨类比苔藓要高大,是因为生活在陆地上D、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是由光照引起的12有性生殖生物进化的速度更快,原因是()。A、繁殖速度快B、产生的后代数量多C、后代具有更加稳定的遗传性D、后代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变异性13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群落中生物的数量就是生物个体数量B、种群数量只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C、年龄组成也能影响种群的数量D、在某片林区发生火灾以后,长出植物属于初生演替14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日本生物学家叫大隅良典。他研究出来的细胞自噬原理就是细胞内的一些膜,会把细胞质吞噬,吞噬以后,经溶酶体处理。由此可推知()。A、自噬体和溶酶体的功能是一样的B、通过细胞自噬能够加快废旧细胞器的处理速度C、膜吞噬细胞质有特异性D、细胞自噬的机制发生问题以后,细胞内的能量转化的效率会提高15图3为洋葱鳞片叶细胞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N区域的空间大小和C的选择透过性有关B、M的颜色加深和原生质层的半透性有关C、C指的是细胞壁,M指的是细胞质,N指的是细胞液D、用根尖的分生区也能做这个实验16关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的合成与释放,不正确的是()。BD酶C图4A、能够循环使用的是CB、如果D酶由于某种原因失效,那么下个神经元依然可以正常兴奋C、除了乙酰胆碱外,去甲肾上腺素和一氧化碳也能做神经递质D、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的时候,突触小泡里面的乙酰胆碱经过胞吐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7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动物所用的技术是核移植技术B、在细胞传代过程中,细胞可能会发生突变,产生不死性C、在传代过程中,分散细胞需要用胃蛋白酶进行消化D、在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细胞杂交中,形成的细胞筛选的方法一样18南极冰藻是南极一种复杂的藻类植物,磷虾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以磷虾为食,而磷虾下降了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的种群密度不会随着磷虾的种群密度的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和其他生物组成了群落D、南极生态系统中全部的能量都来自南极冰藻所固定的全部的太阳能19关于制作酸奶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酸奶需要酵母菌B、在发酵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C、酸奶的酸味来源于乳酸D、将牛奶煮沸后立即加入酸奶发酵的菌种20下列不需要无菌操作的是()。A、接种B、稀释涂布C、倒平板D、配制培养基21缺。缺。23缺。24缺。25缺。二、简答题。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简答。(一)植物的根既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图5图626问题:(1)图6中①、②、③、④依次对应图5中,图6曲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6分)(2)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3分)(3)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明显减少,脱落酸和含量大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进叶片等器官程。(6分)(二)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蛙皮肤颜色由颜色颗粒决定,并做了如下实验:(1)暗色蛙放在明亮处,亮色蛙放在暗处现象:暗色蛙皮肤变亮,亮色蛙皮肤变暗。(2)两种蛙蒙上眼睛,随即放在明亮处和暗处现象:都变暗。(3)切除暗色蛙的垂体,放在明亮处或暗处现象:肤色变亮且一直保持。(现象:肤色变暗,不久后恢复。27问题:(1)蛙的肤色变化受控制,是长期的结果。(6分)(2)研究人员进行实验时,需要控制环境因素;实验表明肤色受调节。(6分)(3)研究发现蛙的皮肤与下层组织之间疏松,且存在多条血管,说明了皮肤的功能。(3分)三、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材料: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改进实验:①市场上的活性干酵母进行复水活化替换新鲜酵母;②用500mL的厚玻璃瓶和钢管替换锥形瓶和玻璃管,用带活塞的橡皮塞替换原来的橡皮塞;③放置澄清石灰水的500mL锥形瓶替换成50mL锥形瓶;④可以调节供氧速度的自动化仪器泵入氧气替换气球供氧;⑤对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教师采用学生实验替代了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部分,采用了学生闻一闻是否产生酒精气味的方式来进行。质量分数酵母菌为10%的培养液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图728问题:(1)分析材料中教师进行实验改进的具体措施及其意义。(8分)(2)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物实验一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12分)(四)材料:教师提问反射弧的定义,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教师继续提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什么?此时学生回答神经中枢是大脑和脊髓,教师继续追问:大脑和脊髓都是它的神经中枢吗?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初中内容,同时让学生画膝跳反射示意图。图829问题:(1)根据材料中图8所示的学生绘制的反射弧示意图,分析学生存在的错误概念。(8分)(2)结合本材料分析概念转变的一般策略。(12分)四、教学设计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回答。(五)某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部分内容如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9世纪末,达尔文(C.Darwin,1809-1882)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了实验探究其中的原因。实验发现,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金丝雀草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如果去掉胚芽鞘的尖端或用锡箔纸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那么胚芽鞘还会弯向光源生长。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会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刺激”,使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使得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生长。30某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部分内容如下:19世纪末,达尔文(C.Darwin,1809—1882)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要求:(1)根据上述材料设计并绘制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10分)(2)设计使用上述示意图的教学过程。(20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亲水性的头部朝向外侧,疏水亲脂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是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另外,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作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综上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故正确答案为A。2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有:(1)具有一层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细胞色素C(红色)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b侧仍是无色的。并且a侧浓度较b侧高,所以从b侧向a侧运输的水分子比从a侧向b侧运输的多,导致a侧液面升高,b侧液面下降,则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故正确答案为B。3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1)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这些物理信息往往发挥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比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他昆虫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外激素等来传递信息。有些“肉食性”植物就是这样,如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猪笼草就是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蜜汁来引诱昆虫,从而进行捕食。(3)行为信息:动物为了识别、威吓、挑战和传递情况,采用特有的动作行为表达的信息。比如,地甫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蜜蜂可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将食物的位置、路线等信息传递给同伴。题干中,猫科动物传递的信息为化学信息。A项:候鸟的长途迁徙属于先天性行为,依赖的是物理信息。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B项:雄性动物的领域标记行为依赖的是化学信息。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雌性昆虫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性依赖的是化学信息。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雄鼠的气味使幼鼠的性成熟提前依赖的是化学信息。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本题考查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过程基本上包括种子吸水、贮存组织内的物质水解和运输到生长部位合成细胞组分、细胞分裂、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等过程。A项: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因被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减少,但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如产生的丙酮酸就是中间产物,使得有机物的种类增加。A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少部分用于种子萌发,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种子所含的能量不断减少。B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种子萌发代谢会增强,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C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D项:种子鲜重增加的原因是种子吸水。D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本题考查酶。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催化作用的实质就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在较低能量水平上进行,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酶不会发生改变。题图中,Y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代表酶,故A、B两项错误。由于X由两分子相同的物质构成,而C项中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产生了甘油和脂肪酸,为两种不同的物质,故C项错误;D项中的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产生两分子葡萄糖,故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6本题考查各种生物类群。A项:拟南芥是自花传粉植物,其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易获得突变株,有利于突变体库的建立。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果蝇属于昆虫,有三对足、两对翅,其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为完全变态发育。B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拟南芥、果蝇等基因组小,经常作为遗传学的常模实验生物。C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秀丽隐杆线虫和马蛔虫均属于线形动物,二者的身体不分节;而由结构相似的体节构成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D项错误,与题意相符,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7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A项:乙烯的生理作用为促进果实成熟,刺激叶片脱落,抑制茎的伸长,不能用于水果保鲜。A项错误,与题意相符,当选。B项: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为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分化;延缓叶片衰老;促进组织分化。B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为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C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时,促进生长,促进发芽,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抑制发芽,疏花疏果。D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8本题考查遗传规律。A项:棕猴(基因型为Bb)雌雄个体之间随机交配,子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猴是性状分离的结果。基因重组涉及至少两对等位基因。A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对雌雄异株的植物进行异花授粉,需要做套袋处理,但不需要做去雄处理。B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纯合的甜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可由亲代植株结的籽粒情况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如果甜玉米植株上出现非甜玉米籽粒,则非甜为显性性状;如果非甜玉米植株上出现甜玉米籽粒,则甜为显性性状。C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D项:高茎与矮茎豌豆杂交,其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出现,是不同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基因自由组合涉及至少两对等位基因。D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9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产生NADPH和ATP,A项错误,B项正确。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实现光能的转化,C项错误。温度为0℃时,酶的活性会降低,光合作用会减弱,但不一定停止,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10本题考查基因工程。A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缺C项:受精卵个体比较大,是基因工程的首选细胞,由于只有雌性哺乳动物才能分泌乳汁,在使用前要进行性别鉴定。C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D项错误,与题意相符,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1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和光合作用。A项:玉米的果穗上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花分为单性花和两性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是两性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是单性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雄花没有雌蕊,结不出果实。B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蕨类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所以其植株一般比苔藓高大。C项错误,与题意相符,当选。D项:白萝卜的地上部分为绿色,地下部分为白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地下部分没有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合成)形成,地上部分见光,能形成叶绿素,即白萝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是由光照引起的。D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2本题考查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中,由配子结合而产生的后代,同时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有性生殖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多种多样,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适应性。D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A项:选项有问题。B项:种群数量不仅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B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的数量。C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D项: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具有演替较快的特点。在发生火灾后的林区所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4本题考查细胞自噬。自噬体是指内源性物质包括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而被损伤的细胞器、过量储存的糖原等,被细胞自身的膜(如内质网膜)包裹形成的结构。细胞自噬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落的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更新的基础代谢过程。A项:自噬体和溶酶体各有分工,相互协作,其功能是不同的。A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细胞自噬能够加快废旧细胞器的处理速度。B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C项:膜吞噬细胞质及部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并不是只吞噬某一种结构,不具有特异性。C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细胞自噬的机制发生问题后,细胞代谢减慢,细胞内的能量转化的效率会降低。D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5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实验。A项:C指的是细胞壁,不具有选择透过性。N区域的空间大小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A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由于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使细胞可以吸水或失水,从而导致M颜色变浅或加深。B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C项:C指的是细胞壁,M指的是细胞液,N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间隙。C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央大液泡,不能用作本实验的实验材料。D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6本题考查兴奋的传递。A项:由题图可知,物质C能够循环使用。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如果D酶由于某种原因失效,那么下个神经元会持续兴奋(持续兴奋≠正常兴奋)。B项错误,与题意相符,当选。C项:去甲肾上腺素和一氧化碳可以做神经递质。C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的时候,突触小泡里面的乙酰胆碱经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A项:试管动物主要采用的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A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在细胞传代过程中,细胞可能会发生突变,获得不死性,可无限传代。B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C项:多数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胃蛋白酶在此环境中会失去活性。C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其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细胞核融合或形成新的核膜,而植物细胞杂交成功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两者筛选方法不同。D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8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项: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而不是一种生物。A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企鹅以磷虾为食,所以企鹅的种群密度会随着磷虾的种群密度的下降而下降。B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区域的其他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群落。C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D项:南极生态系统中全部的能量除了来自南极冰藻所固定的全部的太阳能,还有其他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D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9本题考查制作酸奶。A项:制作酸奶需要乳酸菌。A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乳酸,在发酵过程中不需要通入氧气。B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酸奶的酸味来自乳酸。C项正确,与题意相符,当选。D项:将牛奶煮沸后,需要冷却再加入酸奶发酵的菌种,否则高温会杀死菌种。D项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0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接种、稀释涂布、倒平板均需要无菌操作;配制培养基不需要无菌操作,因为培养基配制完成后要进行灭菌处理。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21缺。22缺。23缺。24缺。25缺。26(1)D、A、C、B两重性(2)细胞分裂素(3)乙烯衰老和脱落27(1)基因自然选择(2)光神经一体液(3)呼吸28(1)①用市场上的活性干酵母替换新鲜酵母,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缩短实验时间,有利于课堂教学实验的开展。②用500mL的厚玻璃瓶和钢管代替了锥形瓶和玻璃管,并用带活塞的橡皮塞代替了原来的橡皮塞,这样做的好处是厚玻璃瓶和钢管的质地坚硬,不易破碎,与活塞配合使用,密闭性更好;带活塞的橡皮塞使得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更加容易进入锥形瓶,以便检测气体。③用50mL的锥形瓶放置澄清石灰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反应结果更加快速明显。④用专门的仪器代替原来的气球,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通氧,确保氧气的供应,降低实验操作难度,提高实验成功率,同时价格也不会很高。⑤采用学生闻一闻气味的方式代替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官,使其对实验结果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且提升学生灵活进行实验的意识。(2)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完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或者教材中的实验设计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生物学实验教学改进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转变教学理念。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关注实验安全问题,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材料中教师的所有操作都是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的,试剂的选用、仪器的操作等都遵循了实验的安全性原则。②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规范操作,以引导学生思维为出发点,以探究性学习为实验过程的手段,探究的程度与步骤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只有几步。材料中教师采用学生实验替代了演示实验,采用学生闻一闻气味的方式来进行。③有据可依原则。以教学大纲为教学知识目标,以课程标准中的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教学方向,深入了解学生,合理改进实验。④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条件,主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实验步骤的可操作性,从而判断设计的实验是否可行。材料中教师采用专门的仪器通氧,成本不会太高,既可以满足学生需求,又可以使得实验更加严谨,更好地开展。⑤保证实验效果良好。比如实验材料方面,尽可能选用方便易得、方便实验操作的材料。材料中教师就是很好地替换了相应的材料和仪器,使得实验有序合理地开展。29(1)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根据学生绘制的反射弧示意图,发现此图中缺少神经中枢,并且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不在大脑。另外,图中感受器和效应器标注错误,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髌骨下面的韧带,效应器位于伸肌。(2)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引发认知冲突是促使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和动力。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策略来引发认知冲突:①通过特殊文本引发认知冲突。一种是批驳性文本,也就是直接呈现学生的错误概念,然后予以批驳,接着再呈现正确的科学概念。材料中,教师组织学生画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暴露出学生对于概念理解上的不足,即错误概念,此时教师就可以展示正确的示意图,根据正确概念进行指正。另一种是非批驳性文本,在这种文本中,首先呈现与错误概念无直接关系的新现象、新事实,以此来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相关的原有的错误概念,进而促使学生对原有的错误概念与新信息之间的异同点作出比较,由此引发认知冲突。②通过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讨论与对话引发认知冲突。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冲突是由他人的不同观点引发的。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由于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都会受到自身条件、认知水平的局限,尤其会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因此,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往往会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较深刻,有的则完全错误。这样,学习者之间就会产生不同观点的对立、交锋,从而引发学习者的认知冲突。教师按照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组织分组讨论,不同的学生认知是不同的,经过交流讨论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冲破错误的概念,建立新的概念。材料中,教师组织学生画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在学生之间就会产生交流,在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中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冲破错误的概念,建立新的概念。总之,只有通过引发认知冲突,学习者才易于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实现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30(1)(2)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教师让学生回答"春色满园关不住,。2.教师设问:(1)这是植物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环境中哪种刺激引发了红杏出墙?(3)红杏出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益处?“红杏”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是怎样进行调节的?让我们一起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过渡语)环节二:新课讲授(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1)观察图片,认识胚芽鞘结构材料:金丝雀草。展示胚芽鞘图片:尖端和尖端下部。教师作背景介绍:单子叶植物尤其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叫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它还能进行光合作用。(2)分析达尔文实验第一,展示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第二,教师解释锡箔纸——不透光。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第四,教师描述各组的实验处理(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归纳实验现象。第五,教师逐步设问,引导学生分析和推测,教师归纳: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的尖端,发生弯曲的是尖端下部;②植物弯向光源生长需要胚芽鞘尖端和单侧光。第六,教师设问:为什么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而弯曲的却是尖端下部?尖端和尖端下部可能有什么联系?第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作出推测: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像动物的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环节三:巩固提升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导入中遇到的问题。环节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教师进行补充完善。环节五:课后作业(1)课后查阅资料,思考:如何证明这种刺激是从尖端传递到下部的呢?(2)通过对达尔文实验的学习,你对于生物科学探究有什么感悟?2022年下半年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