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提升训练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提升训练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提升训练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提升训练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提升训练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一、选择题1.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2.[2023江苏无锡检测]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其原因是()A.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袭扰 B.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C.长城的修缮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 D.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3.[2023江苏盐城期中]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在其东部,则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稳定当地藏族部众,积极利用这一地区忠于明朝的“土达”,让其拥兵管束。明朝此举旨在()A.保障对外交往路线畅通 B.促进农耕游牧文明交融C.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 D.控制西藏地区宗教事务4.[2023江苏盐城期末]“明永乐朝的海上活动,起初主要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惠帝,但演变到后来,却变成宣扬国威和搜求奇珍异宝。搜求的方式不外发动各国进贡,或交易取得。”对材料中的这场“海上活动”表述正确的是()A.首航得到朱元璋的支持 B.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C.有利于平息倭寇骚扰 D.财政负担大未能持续5.[2023江苏扬州检测]明代宦官魏忠贤被宠信时,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下一任皇帝继位后,魏忠贤被治罪,最终自缢而亡。这反映的实质是()A.宦官拥有决策权 B.宰相制度被废除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宦官获得批红权6.[2023江苏徐州期末]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A.政治地位提升 B.成为法定机构 C.具有决策权力 D.有效制约皇权7.[2023江苏淮安期末]1644年,紫禁城史无前例地出现过三个皇帝。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于4月25日自缢殉国。6月3日,李自成举行登基大典,但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6月5日,多尔衮率清军进占北京。10月30日,清顺治帝行定鼎登基礼。以上史事相关的正确结论是()A.李自成登基标志着大顺政权建立 B.明思宗自缢标志着明朝灭亡C.顺治帝定鼎标志着清朝开始建都 D.多尔衮入京标志着清朝统一8.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各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积极招募抗倭力量,连续重创倭寇。他们的这些努力()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B.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秩序C.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9.“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发布这份檄文的起义军为()A.张角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C.黄巢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10.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11.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12.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A.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C.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 D.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二、综合题13.[2023河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万历年间)京城内外盗贼生发,各该巡捕兵备官,虽不系本管地方,有能协力捕获者,纪录擢用。——《明神宗实录》(宣德年间)严京城捕盗之禁。时京城多盗,都御史刘观等议于五城兵马司各增官军一百人与同捕捉,每五十家置巡更铺一,遇夜以十人守之,有盗贼及违夜禁者皆听捕以闻。上从其议,命英国公张辅同五军都督府按地方遣军助之。——《明宣宗实录》(天顺年间)以京师内外多强盗,命都察院出榜申谕诸人擒捕,若得实其原捕及首告人,赏钞二千贯仍给贼眦,官旗、军校升一级,民匠加赏银十两。——《明英宗实录》(弘治年间)先是,京师奸民马纪,夜聚诸恶少马聪等,持刀入民妇家,逼而淫之,劫其财复,抱持以出,诸恶少递淫于通衢。至晓,舁入酒肆,不纳,弃而去之,为逻者所获。——《明孝宗实录》(1)根据材料,概括其反映的明朝京城治安状况,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明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一、选择题1.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解析]明初中书省总管天下文治,没有对其权力进行制衡,导致丞相擅权,故B项正确;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君主专制指君主独揽国家大权,不受限制和约束,且其在明朝之前已经逐步强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2.[2023江苏无锡检测]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其原因是()A.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袭扰 B.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C.长城的修缮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 D.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部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定局面,其原因是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故D项正确。3.[2023江苏盐城期中]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在其东部,则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稳定当地藏族部众,积极利用这一地区忠于明朝的“土达”,让其拥兵管束。明朝此举旨在()A.保障对外交往路线畅通 B.促进农耕游牧文明交融C.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 D.控制西藏地区宗教事务[解析]根据材料“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稳定当地藏族部众”可以看出,明朝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采取了卫所制度,扶持当地人等措施,来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西北地区的控制,未涉及对外交往,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笼络藏族部众,为管理边疆服务,排除D项。4.[2023江苏盐城期末]“明永乐朝的海上活动,起初主要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惠帝,但演变到后来,却变成宣扬国威和搜求奇珍异宝。搜求的方式不外发动各国进贡,或交易取得。”对材料中的这场“海上活动”表述正确的是()A.首航得到朱元璋的支持 B.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C.有利于平息倭寇骚扰 D.财政负担大未能持续[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海上活动”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不计较经济效益,结果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故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得到的是明成祖朱棣的支持,而非明太祖朱元璋,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与平息倭寇骚扰无关,戚继光等人的抗倭斗争平息了倭寇骚扰,排除C项。5.[2023江苏扬州检测]明代宦官魏忠贤被宠信时,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下一任皇帝继位后,魏忠贤被治罪,最终自缢而亡。这反映的实质是()A.宦官拥有决策权 B.宰相制度被废除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宦官获得批红权[解析]“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反映的是宦官专权,“魏忠贤被治罪,最终自缢而亡”反映宦官权势衰落,宦官权力来自皇帝的信任,反映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项正确;宦官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宰相制度被废除,排除B项;皇帝拥有批红权,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6.[2023江苏徐州期末]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A.政治地位提升 B.成为法定机构 C.具有决策权力 D.有效制约皇权[解析]根据材料“阁臣品秩不过五品”“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可知,内阁由明朝永乐时期“不过五品”到嘉靖年间“成相之尊”表明明朝内阁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故A项正确;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排除B项;内阁没有决策权力,排除C项;内阁的权力是皇帝赋予的,不能有效制约皇权,排除D项。7.[2023江苏淮安期末]1644年,紫禁城史无前例地出现过三个皇帝。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外城后,明思宗于4月25日自缢殉国。6月3日,李自成举行登基大典,但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6月5日,多尔衮率清军进占北京。10月30日,清顺治帝行定鼎登基礼。以上史事相关的正确结论是()A.李自成登基标志着大顺政权建立 B.明思宗自缢标志着明朝灭亡C.顺治帝定鼎标志着清朝开始建都 D.多尔衮入京标志着清朝统一[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1644年明思宗自缢标志着明朝灭亡,故B项正确;1644年,李自成于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同年,大顺军灭亡明朝,排除A项;1644年10月,清顺治帝行定鼎登基礼,标志着清王朝由地方政权开始转化为统治全国的中原王朝,排除C项;“多尔衮入京标志着清朝统一”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8.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各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积极招募抗倭力量,连续重创倭寇。他们的这些努力()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B.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秩序C.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解析】明朝时期,倭寇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作出重大贡献,故D项正确;戚继光、俞大猷抗击的是倭寇,而不是欧洲殖民者,排除A项;戚继光、俞大猷是明朝将领,排除B项;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排除D项。9.“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发布这份檄文的起义军为()A.张角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C.黄巢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解析】从题中的关键词“明朝”分析,可以判断该檄文是李自成起义军讨伐明朝统治者的,故D项正确。10.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解析】明成祖统治时期,不断地南征北战,且派郑和六下西洋,造成国力耗费巨大,到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和西洋宝船,实行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可见明朝统治政策的调整,旨在缓解财政压力,故A项符合题意;B项只能体现手段而非目的,C、D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未体现,均排除。11.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解析】从“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结果“威逼北京”到“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结果“不再构成边境威胁”的变化可知,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的生存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说明诸王守边是为了加强防御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明朝前期”和“明朝后期”说明明朝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不同,不能说明采取了堵疏并用的政策,故C项错误。12.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A.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C.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 D.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解析】内阁权力来自皇帝的授权,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本质上说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并未取代六部,故A项错误;内阁本来就是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