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目标】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重点难点】重点:结合时间轴和地图梳理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脉络,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难点:基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新中国成立之初(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为结束旧中国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2)外交方针: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首先是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收回对中国主权影响最大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③“一边倒”: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3)外交成就①与苏联等国建交(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②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③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条件。④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指两国还没有正式建交,由代办担任驻该国的最高代表,权限有限)。(4)新中国外交的特点:①平等性。②革命性。③结盟性。④过渡性:从革命型外交(强调意识形态)向国家型外交(强调国家利益)过渡。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两只拳头出击,争取中间地带(1)背景: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的支持和援助,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友谊和信任,也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2)外交成就:①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②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3.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1)背景:①国际:美苏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霸权衰落,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②国内: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50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恶化,应对苏联威胁的需要;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需改善中美关系;(2)成就:①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全方位、不结盟1.背景:(1)国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2)国际: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2.成就:(1)发展与大国关系:①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③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2)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两国领导人为磋商重大问题举行的会晤,往往采用工作访问的形式),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3)与发展中国家合作: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4)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外交(1)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中共十九大以来的外交(1)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3)中国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4)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3.中共二十大提出的对外思想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4.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特别注意】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1)根本原因: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权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目的和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2)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权的性质,特别是阶级属性(意识形态);(3)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4)国际形势的变化。习题巩固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史学界亚非拉史研究力量维厚,建立了深厚的学术积累。1979年以后,非洲、拉美以及日本以外的亚洲史研究开始萎缩,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亚非拉史研究重新兴起热潮。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与亚非拉关系的变化 B.外交政策方针的调整C.第三世界地位的变化 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2.有学者在论述新中国外交时,认为中国已从“70年代前的‘体制外’国家和80年代的‘游离性’国家,转变成了‘体制内的负责任大国’”。该学者旨在强调现代中国()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治理 B.外交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C.多边外交理念趋于成熟 D.外交方针随着世界形势不断变更3.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叶,中国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了一次建交高潮。到1965年年底共近有50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比1955年年底同中国建交的23个国家增加了几乎一倍。这说明当时新中国()A.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一五”计划成就令世界瞩目C.外交僵局已基本打破 D.外交政策的重心与目标变化4.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对外交政策进行大调整,使得我国对外关系实现重大突破。这期间中国取得的外交突破有()A.中法正式建交 B.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C.中美正式建交 D.与亚非拉国家建交高潮5.右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 B.新中国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新中国推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D.冷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在不断增强6.1949年底,周恩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声明“人民解放战争业已获得了决定性的全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正式要求联合国立即取消“中国国民政府代表团”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力。赖伊以电文并非来自联合国会员国为借口,拒绝向大会散发电文副本。这表明()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B.新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联合国处于美苏大国的控制下 D.新中国力争获得国际社会认可7.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