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市级名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A.5.6gB.8.8gC.4.4gD.4.8g2.实验室需要将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B.装瓶过程中溶液有滴洒,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附着有少量水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量筒刻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墙里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二氧化碳和干冰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4.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正确的是()A.芒果苷不属于有机化合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C.芒果苷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D.每个芒果苷由48个原子构成5.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有机物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46.根据你所学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Na+,Cl-,Cu2+,SO42-,在pH=12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B.除去Fe粉中含有的少量Cu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D.加热100g饱和石灰水,溶液质量减少7.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B.胆汁7.1-7.3C.胃液0.9-1.5D.胰液7.5-8.08.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I中蜡烛熄灭、实验II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实验III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温度降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C.实验IV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通过上述四个实验不能得出灭火的三个原理9.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发生爆炸,爆炸主要物质为苯。下列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A.苯比水密度低B.主要泄漏物苯的沸点低C.苯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具有很强的挥发性D.在生产工艺中,甲苯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H2)甲烷(CH4)可燃气体10.为打赢“蓝天白云保卫战”,某地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缓解用电需求C.秸秆用药物腐败还田D.关停或搬迁环境污染型企业11.某化学小组将书本实验(图1)改为在球形管中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球形管中b、c处放置的是无色酚酞试液浸泡后晾干的滤纸条。具体操作如下:I.在球形管中放入各药品,连接仪器;II.挤压c处胶头滴管,放置一段时间;Ⅲ.挤压a处胶头滴管,放置一段时间。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正确的说法有_____①操作II时c处滤纸不变色,说明水不能够使酚酞变色②操作Ⅲ时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b、c处滤纸条都变红③图2实验能够说明空气不能够使酚酞变色④从图1、图2实验可知是氨气分子使无色酚酞变色⑤从图2实验得出结论是:氨气与与水能够发生反应⑥图2实验中,如果在a处先装一些氧化钙,滤纸条变色的时间会缩短⑦图2实验比图1实验具有环保、节省药品的优点A.3个 B.4个 C.5个 D.6个12.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的年代 B.铁元素质量分数C.碳元素的化合价: D.金属的活动性13.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B.任意排放生活和工业废水不会污染环境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D.大量使用天然气符合“低碳生活”理念。1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条变成黑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向燃着的纸箱浇水火熄灭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C将装有40mL氧气的注射器,端口密封,挤压活塞气体被压缩氧气分子体积变小D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活性炭具有吸附性A.A B.B C.C D.D15.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表示不一致的是A.甲烷——CH4B.生石灰——Ca(OH)2C.水银——HgD.食盐——NaCl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局部。请认真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若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Y=_____。由原子序数为8和15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表中的稀有气体元素有_____种,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全部写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纤维素_____(选填“属于”、“不属于”)糖类物质。葡萄糖在植物体内会部分转化为纤维素。植物体内的葡萄糖来源于光合作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鉴别棉线和羊毛线的方法是_____科学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最终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X、Y、Z、W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②反应生成的Z、W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18.(8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2)磁铁矿是早期司南(如图)的材料,磁铁矿中所含铁的氧化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3)我国C919大型客机去年惊艳亮相,客机上大规模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锂合金、铁钛合金、纳米陶瓷等先进材料,其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_________(选填序号)。A合金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4)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FeS2)等。工业上用黄铁矿制取硫酸而不用于炼铁,不用于炼铁原因是:①冶炼中产生SO2污染环境;②______________。(二)制取碱式硫酸铁碱式硫酸铁是-种废水处理剂,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少量FeS及SiO2)制备碱式硫酸铁晶体[Fe4(OH)2(SO4)5·6H2O]主要流程如下:(1)废渣应研磨成粉末,目的是_____。(2)“酸溶”过程中生成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过滤后洗涤,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4)“转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三)碱式硫酸铁晶体的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晶体样品25.38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查阅资料]①碱式硫酸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46)200°C完全分解生成Fe2O3、H2O和Fe2(SO4)3;②Fe2(SO4)3在500°C完全分解为Fe2O3、SO2、SO3和O2;③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SO3和H2O。.(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___。(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______。(3)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测得装置B、C和D中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温度/C室温220520B装置/g200.00203.78207.78C装置/g200.00200.00xD装置/g100.00100.00101.60①如图中m1=____________。②表格中x=_____________。③将最终的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减少0.32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张南同学所在的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想探究老师带来两包未知粉末A、B,A、B分别是NH4HCO1和NH4Cl中的一种,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相关空白:如何区分这两种粉末?张南同学猜想是:A是NH4HCO1粉末,B是NH4Cl粉末小岗同学猜想是:A是NH4C1粉末,B是NH4HCO1粉末为了验证猜想,三名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张南同学的实验:分别取A、B两种粉末于试管中,观察颜色,发现粉末颜色一样,则两种粉末的颜色均为___。张南认为用观察颜色的办法无法区分A、B两种粉末。小岗同学的实验:取A粉末,加入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闻到有氨味(或刺激性气味),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正确,张南同学的猜想正确。请对小岗同学的实验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___。小南同学的实验。分别取A、B两种粉末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加入A粉末的试管有___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证明此物质是NH4HCO1.得出结论:张南同学的猜想正确。根据张南、小岗和小南三名同学所做区分两种物质的实验,我们总结出,在区分两种物质时,关键是利用两种物质___的不同点,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在鉴别物质时的一般思路是,先利用___方法鉴别,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得出结论,可以再利用___方法鉴别。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也为3:1,10.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218=1.2g,则CO和CO2中总的碳元素的质量=1.2g×3=3.6g,设生成的CO的质量是x,CO2的质量为y,则x+y=20.8g−10.8g,1228×x+1244×2、D【解析】

实验室需要将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所需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及体积,再用量筒分别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然后在烧杯中混匀,最后装瓶,则有:A、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溶液已经配置好,具有稳定性、均一性,装瓶过程中溶液有滴洒,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附着有少量水时,会使加入的水的量偏多,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量筒刻度,实际量取的6%的氯化钠溶液比理论值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主要步骤及误差分析,主要步骤包括计算、量取、混匀、装瓶,在实际操作中造成浓溶液体积误差、量取水的体积误差,都会引起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误差,注意引起误差的原因及结果的分析。3、B【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选项解释错误,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和干冰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解析】

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详解】A、芒果苷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B错误;C、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8):(16×11)=228:18:176,可见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选项C正确;D、芒果苷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是对化学式意义的考查,重点是从宏观与微观进行的设计,抓住化学式反映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之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亮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错误;B、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错误;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正确;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错误。故选C。6、D【解析】

A、pH=1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Na+、Cl-、Cu2+、SO42-,在pH=12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但不能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含有SO42-,还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加热100g饱和石灰水,会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故选D。7、C【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其中呈酸性的是胃液。故选C。8、B【解析】

解:A、实验Ⅰ中蜡烛因为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实验Ⅱ中因为氧气充足,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没有降低温度灭绝空气,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图示实验,没有能总结出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和隔离可燃物这两个原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

A、苯比水密度低,描述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苯的沸点低,描述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苯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描述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甲苯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H2)甲烷(CH4)可燃气体,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描述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10、B【解析】

A、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缓解用电需求不合理,因为火力发电燃烧煤炭污染环境,做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C、秸秆用药物腐败还田,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D、关停或搬迁环境污染型企业,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①操作Ⅱ时c处滤纸不变色,说明水不能够使酚酞变色;②操作Ⅲ时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b处滤纸条不变红、c处滤纸条变红;③挤压a处胶头滴管前,滤纸条不变红,而装置内充满空气,因此图2实验能够说明空气不能够使酚酞变色;④由于b处滤纸条不变红,故从图1、图2实验可知是氨水使无色酚酞变色;⑤从图2实验得出结论是:氨气与与水能够发生反应生成溶液呈碱性的物质;⑥氧化钙能与氨水中的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氨分子运动加快,滤纸条变色的时间会缩短;⑦图2实验比图1实验具有环保、节省药品的优点。其中正确的有①③⑤⑥⑦,故选C。12、C【解析】

A、人类最早使用的是铜,其次是铁,铝的使用较晚,故A错误;B、铁元素质量分数是:生铁>氧化亚铁>氧化铁,故B错误;C、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0、+4,化合价由低到高,故C正确;D、金属的活动性是:镁>锌>铜,故D错误。故选C。13、A【解析】

A、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可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成为新型“绿色能源”,选项A正确;B、任意排放生活和工业污水容易造成水体污染,污染环境,选项B错误;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选项C错误;D、天然气为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大量使用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选项D错误。故选A。14、D【解析】

A、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条变成黑色,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木材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生成水,选项A错误。B、向燃着的纸箱浇水,利用的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选项B错误。C、将装有40mL氧气的注射器,端口密封,挤压活塞,气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选项C错误。D、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5、B【解析】

A.甲烷——CH4,选项正确;B.生石灰——CaO,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选项错误;C.水银即金属汞Hg,选项正确;D.食盐即食盐——NaCl,选项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78P2O53氦元素、氖元素、氩元素【解析】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7。(2)氟离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因此Y=8。(3)由原子序数为8(氧元素)和15(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五氧化二磷,可以表示为P2O5。(4)表中的稀有气体元素有3种,它们的名称分别是氦元素、氖元素、氩元素。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属于6CO2+6H2OC6H1206+6O2分别灼烧闻气味X、Z7:6【解析】

(1)纤维素是多糖,属于糖类物质;(2)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06+6O2;(3)羊毛线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没有,故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4)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①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X、Y、Z、W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X、Z,分别是碳、氮气;②根据方程式,反应生成的Z、W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8):(3×16)=7:6。18、Al、Fe、CuFe3O4C含铁量相对低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合理的答案均给分)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入BaCl2无现象(合理的答案均给分)防止H2O2分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使生成的气体能全部被相应装置吸收,减少实验误差21.60206.40【解析】

(一)(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由于金属越活泼,人类认识和利用的越晚,所以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Cu;(2)磁铁矿是早期司南(如图)的材料,磁铁矿中所含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3)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铁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纳米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涉及到的材料是合成材料。故选C;(4)赤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磁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黄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黄铁矿中含铁量相对较低,因此不用于炼铁;(二)制取碱式硫酸铁(1)废渣应研磨成粉末,目的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酸溶”过程中FeS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S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因为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故过滤后洗涤,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入BaCl2无现象;(4)“转化”为硫酸亚铁与过氧化氢、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该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防止H2O2分解;(三)碱式硫酸铁晶体的热分解实验(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加热前,通入氮气是为了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防止空气影响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通入氮气是为了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出,被相应的装置吸收,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防止倒吸,故填使生成的气体能全部被相应装置吸收,减少实验误差;(3)①碱式硫酸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46)200℃完全分解生成Fe2O3、H2O和Fe2(SO4)3,故m1即为碱式硫酸铁的质量减去生成水的质量,从室温到220℃时,B装置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水的质量,故生成水的质量为:203.78-200=3.78,m1=25.38g-3.78g=21.60g;②Fe2(SO4)3在500°C完全分解为Fe2O3、SO2、SO3和O2,D装置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1.6g-100g=1.6g,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设Fe2(SO4)3在500°C完全分解为SO2的质量为x,x=6.4g,y=8.0g表格中x=200.00g+6.4g=206.40g;③最后剩余固体为Fe2O3,碱式硫酸铁晶体的质量减去生成的水、二氧化硫、三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