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构建与积极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关系构建与积极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关系构建与积极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关系构建与积极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关系构建与积极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系构建与积极取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讲人:

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目录241绽放生命之花——热爱生命,关注心理健康适应全新环境——积极面对,学会自我调适学习相处之道——友善待人,建立和谐关系3探寻庐山面目——认识自己,探索自我意识5领悟爱情真谛——学会爱人,认识亲密关系目录796为爱保驾护航——知性懂爱,守护青春健康学海奋勇行舟——三省吾身,改善学习效果8坦然面对人生——管理情绪,积极应对挫折善于化危为机——洞察困扰,干预心理危机绽放生命之花——热爱生命,关注心理健康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切的财富和成就,都源于杰出的智慧与健康的心理。——[瑞士]荣格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轮椅女孩”徐瑞阳的别样人生徐瑞阳2岁时被确诊为脊肌萎缩症(一种遗传性神经疾病,会造成运动神经元退化、肌肉萎缩、肌肉无力),医生当时断言她活不过4岁。然而,她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活出了自己的别样人生。我心向“阳”,自有芬芳上小学前,徐瑞阳就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会写500来个汉字,写了3本日记。因为手没力气,一开始学写字时她连笔都握不住,笔掉了,就捡起来继续写。一个简单的“人”字,她整整写了两天。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轮椅女孩”徐瑞阳的别样人生上学后,在普通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翻书和举手,对她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翻书时,她要用手指轻轻把书扒开一点,再用下巴压住书中间的缝隙,才能翻到下一页;想举手时,她只能用牙齿先咬住食指,再通过头部的晃动把手甩到桌面上,才能完成举手的动作。久而久之,她的食指关节处被咬出了两个又厚又硬的茧子。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她一路披荆斩棘。进入高中后,徐瑞阳的成绩一直保持在文科前三名。2019年,她以607分的成绩考入四川外国语大学。在这背后,她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与汗水。徐瑞阳说:“人生很短暂,命运很无常,要把握好自己手中的每分每秒,找到自己的热爱,然后去实现它,做一个快乐的人。”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轮椅女孩”徐瑞阳的别样人生生命的意义就是尽可能地感受这个世界徐瑞阳的父亲徐俊波说:“为什么不把它当成一个幸运的事情呢?四百万分之一,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孩子,这是老天给我们的独特礼物。”“如果不能延长孩子的生命,就帮助孩子扩展生命的宽度。”他们不仅用最“冷酷”的方式让徐瑞阳学会了自己用筷子、读书、写字……同样也靠着一个轮椅和一个背篓,带孩子去了很多地方。徐瑞阳爬过长城,下海潜过水,也曾穿越热带雨林……残疾的身体不仅禁锢不住徐瑞阳的心灵,也阻挡不住她探索世界的步伐,她已经去过大半个中国,游历过十几个国家。对她和她的家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尽可能地感受这个世界。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轮椅女孩”徐瑞阳的别样人生和其他青春洋溢的女孩一样,徐瑞阳的朋友圈有漂亮的风景、精致的美食、可爱的自拍。她也有自己的偶像,不乏爱美之心。她说,“要把自己过成一朵花”。大四时,徐瑞阳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同时收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推免拟录取通知,最终她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徐瑞阳表示,完成学业后,如果能留校做研究再好不过了,如果一时实现不了,从事翻译工作也是比较合适的。她说:“希望将来可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利用所学知识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外国友人听到中国的声音。”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轮椅女孩”徐瑞阳的别样人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见过徐瑞阳抱怨生活,她好像从来没有烦心事。后来,有人好奇地问她:“难道你真的对生活没有一点不甘心吗?”徐瑞阳听后淡淡地笑了,回答道:“有,可是我想起来它仿佛又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便没有那么讨厌它了。”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轮椅女孩”徐瑞阳的别样人生正如徐瑞阳所说:“你身体和别人不一样,这是一个既定事实。咱们不能够改变它,咱们只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去适应它,甚至把它当作你的一个人生财富,运用它让你成为更好的人。如果我没有得这个病,我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的,我可能会因为贪玩,荒废了学业,我可能就遇不到这么好的家庭,遇不到这么多关心我、爱我的,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屈不挠,勇敢追梦。她用坚持、认真、乐观谱写着生命的乐章。(资料来源:央视网,有改动)学习目标本章你将学习到:与生命有关的知识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应对心理问题关注心理健康热爱生命目录第一节

热爱生命热爱生命一、生命的含义生命是什么?目前,学界并不存在统一的、广泛认可的生命定义。主流观点认为,生命是一类能够维持体内平衡,具有生命周期及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能进行繁殖、进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生命包罗万象,花朵是生命,树木是生命,动物是生命,人是生命……本书对生命的探讨主要限定于“人的生命”这一范畴。人的生命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此外,人不仅追求生命的延续,而且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力求在生存和意义中找到平衡,达到和谐与完满。概括来说,生命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3个属性。热爱生命一、生命的含义生物性。生物性主要指人在生物学方面的特点,即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如食欲、求生欲等)。它是人生命的最基本特性,是人的社会性、精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作为一种生物体,与其他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其生存与发展必定从属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并受到某些自然的生物规律(如生、老、病、死)的制约。01社会性。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在与他人的沟通、交往和互动中建立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获得肯定、支持和归属感,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02热爱生命一、生命的含义精神性。满足了生存需求后,人们往往会对生命有更高的追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见图1-1)指出,生存的需求只是人的低层次需求,而人的高层次需求在于自我实现。正是这种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不断追求,让人类的生命拥有无限可能,并迸发出无限活力。03图1-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热爱生命二、生命的特征生命的不可逆性。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直至衰亡。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生命没有倒回去重来的可能。02生命的有限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的生命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然而,正因为生命有限,人们才更应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01热爱生命二、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体。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独特性,进而去接纳它、珍视它,并不断地完善它、发展它。04生命的不可再生性。正所谓“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享受人生中的每一天。03热爱生命课堂活动体悟生命的意义请结合如下活动对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做一次评估和展望,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思考如何过好未来的每一天。(1)自制带有生命刻度的纸条,如图1-2所示。10岁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90岁100岁图1-2“生命刻度纸条”示例热爱生命课堂活动体悟生命的意义(2)在自己当前年龄对应的位置画线,并撕掉画线位置左边的纸条;思考过往生命中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并写在撕掉的纸条上面;和同学分享自己关于这一时期的人生感悟。(3)预测自己生命结束的时间,在生命刻度相应的位置上画线并撕掉画线位置右边的纸条;预想自己的“墓志铭”,将其写在撕掉的纸条上;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墓志铭”,并谈谈自己为什么要以此作为自己的“墓志铭”。热爱生命课堂活动体悟生命的意义(4)预测自己退休的时间,在生命刻度相应的位置上画线并撕掉画线位置右边的纸条。(5)将剩下的纸条分成3等份,撕下睡觉所需要的时间(约占1/3),以及吃饭和娱乐活动所需要的时间(约占1/3),最后留在手里的是自己可以把握和奋斗的时间。热爱生命课堂活动体悟生命的意义(6)看看自己还剩多少时间,并与同学交流自己打算如何利用这些时间。(7)在下列横线上写下你的活动感想。热爱生命三、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个人人都要面对的永恒哲学问题。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会寻找生命的意义。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每个人都可能会追问自己“我是谁”“我有何价值”“我工作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等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热爱生命有研究者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一种能给予个体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有一些独特的目标或使命,生命的意义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其在每一天、每一个时刻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和回答也有所不同。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命意义负有责任,人们应该在生活中主动探索和发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而不是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认为,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而且,人类天生具备一种寻找生命意义的内在动力。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热爱生命课堂活动最想做的事假设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24小时,请认真思考你最想做的事情有哪些,并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列出你最想做的10件事,如表1-1所示。热爱生命表1-1最想做的事顺序(从重要到不重要)想做的事1

2

3

4

5

6

7

8

9

10热爱生命(二)探寻生命意义的途径关爱他人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做有意义的事热爱生命1.做有意义的事01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完成一项有挑战的工作任务、创作一件艺术作品等,都能让人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对人生产生一种意义感。这种意义感源自个体对做一件事的投入和专注,也在于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他人或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益处。因此,大学生在感到空虚、迷茫时,先不要忙着追问和质疑人生的意义到底为何,行动起来,去投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吧!热爱生命2.关爱他人02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发自内心地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可以让个体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从而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有人愿意为家庭幸福而奋斗,有人愿意投身公益,无私地帮助他人,有人愿意从事能够为他人带来帮助的工作。可见,多帮助他人,多为他人考虑,能提升个体的生命意义感。热爱生命3.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03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个体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人们不能改变造成自身痛苦的处境,但仍然有选择用怎样的态度来承担痛苦的自由。面对不可避免的痛苦,选择有意义的应对方式,也是意义感的来源。不管结果如何,“直面困难,在苦难之中披荆斩棘、摸索前行”的坚韧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弗兰克尔认为,如果人能勇敢地接受苦难的挑战,即使在最后一刻生命都仍拥有意义。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寓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相约星期二》是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真实地讲述了其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在生命最后阶段的每个星期二与其相约谈话,将自己生命在消逝过程中的体验、感悟进行传递的故事。莫里教授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是一种凶险、无情的疾病,发病后,患者的四肢肌肉逐渐萎缩、无力,继而出现吞咽、进食困难,最后则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扩展资料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寓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莫里教授生命的最后阶段,面对每况愈下的身体,以及挥之不去的死亡威胁,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直面,他逼视着自己的肌体一步一步走向衰亡,并用心去体验生命是如何在一分一秒中消逝的。在此过程中,他充分地感受恐惧、痛苦等负性情绪,并从中超脱出来,赋予生命以积极意义,将自己从痛苦中探寻的“生命真理”传递给他人。扩展资料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寓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莫里教授用自己直面死亡的过程,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并告诉人们应如何有意义地生活。他的观点和弗兰克尔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那就是,生命的意义寓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觉察,来感受生命的存在;可以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在充满爱的关系中、在不断地奉献中、在苦难的磨砺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发现生命的意义。如下是《相约星期二》一书中一个引人深思的片段。扩展资料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寓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米奇:“如果你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怎么做?”莫里:“24个小时?”米奇:“24个小时。”莫里:“我想想……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扩展资料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寓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米奇:“就这些?”莫里:“就这些。”扩展资料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寓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太普通了,毫不奢侈。这个答案让米奇感到有些失望。米奇原本猜想莫里的答案会是,飞去意大利与总统共进午餐,或去海边,或想方设法去享受奇异、奢侈的生活。没想到在床上躺了几个月,连脚都无法动弹的莫里,他的回答竟然是极普通的一天,在这一天里莫里找到了那份完美。随后,米奇也意识到了,莫里的回答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所在。(资料来源: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英汉对照[M].张滨江,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扩展资料热爱生命四、拥抱关系,奋力成长人无法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从出生那刻开始,个体就处于特定的家庭关系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开始向外界拓宽关系——结交朋友、发展爱情、组成家庭、投入工作等;年迈时,个体需要在关系中获得满足,以避免空虚、落寞。可以说,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关系之中。也正是在各种关系之中,人们体验着生命的意义,绽放着生命的光芒。热爱生命,就是要拥抱生命中的各种关系,在关系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热爱生命(一)与自己的关系——接纳自己,关爱自己在很多人看来,“关系”需要建立在“我”和“他”之间,像一座桥梁一样,联系着自己和外部世界。而事实上,生命中最核心的关系是每个人与自己的关系。个体如何与自己相处,便会如何与世界相处——对自己和颜悦色,便会对世界和颜悦色;对自己喜怒无常,便会对世界喜怒无常;如果不能认可自己,那么也很难去认可他人;如果无法尊重自己,那么也很难去尊重他人;如果不会爱自己,那么也同样没有能力去爱他人,爱这个世界。就如同照镜子,人们得先对自己微笑,才能看到镜中的笑脸。个体和世界的关系源于和自己的关系。要想拥有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生命的意义,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与自己成为朋友,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理解自己、关爱自己。热爱生命(二)与他人的关系——彼此独立,相互依存父母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常常会影响他们对自己的看法,进而内化为其人格的一部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常常会成为他们与其他人互动的“模型”。可以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他们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无法决定父母以何种方式与孩童时期的自己相处。但在成年后,每个人都有自由也有能力选择更好的方式与父母相处。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大学生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1.与父母的关系热爱生命1.与父母的关系要区分自己想要的人生和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边界”,他人无权干涉。即使是和父母相处,也应有边界感。因此,对于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大学生要表示尊重,但不能一味顺从。人生是自己的,自己永远都有权决定自己应该过怎样的人生。突破父母给予的限制,想清楚自己想要过怎样的人生,是个体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挑战。热爱生命1.与父母的关系要尝试理解父母,放下对父母的过高期待。每个人的行为模式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成因,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也有环境因素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要看到并理解人的复杂性,多设身处地地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父母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都经历了什么,他们是不是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爱我们,我们对他们的期待是不是太高了。经常进行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并理解自己的父母,也能够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热爱生命2.与恋人的关系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承载了人们对关系最亲密、最浪漫的期待和幻想。健康的恋爱关系会给个体带来很多的快乐和成长(有时也需要很多付出),而一段不健康的恋爱关系则可能会成为一场“噩梦”,并且严重地影响个体的总体幸福感。恋爱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更加亲密的人际关系。如何在恋爱中获得成长是个体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处理与恋人的关系时,大学生要明确以下几点。在与恋人的相处中,只有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双方的关系才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并成为个体成长的助力。热爱生命2.与恋人的关系每个人的择偶标准不同,头脑中都有一套关于爱情和伴侣“应该怎样”的假设。而人是不完美的,理想化的伴侣是不存在的。大学生如果用理想化的标准去要求伴侣,就很容易失望和焦虑,这也是很多伴侣产生矛盾的根源。0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经历和情感。在恋爱中,大学生应学会接纳对方的缺点,尊重彼此的个性和生活习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一起成长。02好的爱情,需要“亲密有间”。在恋爱中,大学生要有边界感,在尝试靠近对方的同时,也应尊重对方说“不”的权利。03热爱生命3.与朋友的关系交友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个体不仅能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还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拥抱与朋友的关系,就是愿意敞开自己,真诚、用心地投入到与朋友的关系中,彼此看见,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热爱生命友谊的力量超乎想象心理学家安托露丝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三重关系”理论,即婚姻、家庭、朋友是人生的三大护航舰。刊登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则显示,与和家人待在一起相比,和朋友共处能够带给人更多快乐。友谊的快乐不比亲情少主持该研究的心理学教授内森·哈德森认为,之所以友谊带来的快乐超过亲情,可能是因为在两种关系中,人们所做的活动不同。友谊是人与人之间自发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在与朋友相处时,人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分享彼此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会感到更自在、舒适、快乐;而家人是由血缘决定的,在与家人的关系中,人们更多地要承担责任,有时还会因一些生活琐事产生矛盾。扩展资料热爱生命友谊的力量超乎想象从心理获益上看,友谊能使人远离孤独抑郁、舒缓压力、增强幸福感。经典著作《儿童心理学手册》中明确指出,有朋友的儿童青少年比没有朋友的人,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以及更高的合作精神、利他倾向、自尊水平;有朋友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体验到主观幸福感,而没有朋友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友谊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扩展资料热爱生命友谊的力量超乎想象至少要交3类朋友与其他很多关系一样,友谊的质量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相关专家认为,人一生中至少要交3类朋友。(1)比自己年龄大的忘年交。他们往往拥有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智慧,能够为我们解答诸多生活困惑,并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2)比自己年轻的朋友。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会逐渐被“经验”束缚,而年轻的朋友可以让人摆脱束缚,跟上时代,重新获得活力。与年轻人为友,可以让人变得年轻。扩展资料热爱生命友谊的力量超乎想象(3)与自己处于相同人生阶段的朋友。同龄朋友之间通常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且更易相互理解。在遇到困惑和挫折时,人们更倾向于向同龄朋友倾诉,而这种倾诉有助于压力的缓解。朋友之间通常会存在一种互惠机制。在一段让人感到舒服的友谊中,两个人都能从中获益、有所满足。这样的友谊才能长久。(资料来源:《生命时报》,有改动)扩展资料热爱生命4.与其他个体的关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人生中,除了要爱护自己、家人、恋人、朋友之外,大学生还需要学会平等地对待其他个体的生命,尊重他们生命的独特性,欣赏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特别是在给予他人帮助的过程中,个体不仅能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同时也在绽放生命的光芒。人只要存在,就需要和其他人建立关系。个体需要在关系中,也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成长、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热爱生命请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想一想自己在哪些瞬间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并和周围的同学讨论以下问题。(1)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2)这些瞬间有没有共同的特征?(3)你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瞬间的感受是什么?讨论角课堂小结第一节热爱生命生命的含义生命的特征生命的意义拥抱关系,奋力成长第二节关注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一、健康与心理健康传统的观点认为,无病即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更加全面,对于心理健康也愈加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3个方面的良好适应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并由此提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10条标准。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一)健康的含义关注心理健康(一)健康的含义01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0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0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04应变能力强,能够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05免疫功能正常,能够抵御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关注心理健康(一)健康的含义0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0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0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0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骨骼健康,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关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的完好状态,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正常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即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饱满的生命活力,能够良好地适应环境,并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关注心理健康20世纪50年代,人格心理学家坎布斯提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具备如下4种特质:①具备积极的自我观,即拥有良好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状态②能够恰当地认同他人,既能保持自主意志,又能对他人意志保持开放性③能够面对和接受现实,以勇气改变能够改变的,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靠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④主观经验丰富,可以细腻地觉知自己、他人、事物与环境,灵活应对各类问题此外,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人的成长、发展与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与否只能反映一个人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况。(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关注心理健康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意志健全自我意识完善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情绪健康智力正常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心理健康(一)智力正常1智力正常是指个体具有在经验中学习知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准确应变的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思维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乐于学习;其智力结构中的各要素,即个体应具备的各种能力,能够协调地被应用到大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并正常地发挥作用。关注心理健康(二)情绪健康2情绪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稳定、态度乐观、心情愉快。具体来说,大学生情绪健康的表现如下:①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②情绪稳定,既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③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能在不同的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情绪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景相符合。关注心理健康(三)意志健全3意志健全是指个体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明确的目标,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而不会冲动行事。关注心理健康(四)人格完整4人格是个体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总和。人格是个体独有的心理特征,是在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一定的稳定性。人格完整是指个体所想、所说、所做协调一致,个体人格结构的要素完整统一,即个体在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动机等方面均衡发展,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关注心理健康(五)自我意识完善5自我意识完善是指个体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做到不卑不亢,即既不会因自己某些方面强于他人而自傲,也不会因某些方面弱于他人而自卑;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也不回避自己的缺点,能够自我悦纳,做到自尊、自强、自爱,但又不狂妄自大;面对挫折与困难,能够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而非自暴自弃。关注心理健康(六)人际关系和谐6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的伙伴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具体表现如下:①乐于与人交往,既能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又能结交知心朋友;②能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③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④宽以待人,乐于助人;⑤交往态度积极,交往动机端正。关注心理健康(七)社会适应能力良好7适应能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环境,包括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与人际环境等;能够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都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即使突然遭遇意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进行自我调节,顺应环境变化并保持心理平衡。关注心理健康(八)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8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个体在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这些行为表现形成了个体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关注心理健康(八)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8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匹配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经常表现出严重偏离相应年龄的心理行为特征,那么其心理可能是不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活跃、朝气蓬勃、勤学好问、独立自主,面对困难时能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如果大学生表现出严重偏离相应年龄的心理行为特征,如过于老成、过于幼稚、依赖心理过重等,那么其心理可能是不健康的。关注心理健康心灵贴士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为人们提供了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也为人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关注心理健康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如图1-3所示。也就是说,良好的心理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在许多情况下,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三、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图1-3心理从“正常”到“异常”的连续谱关注心理健康(一)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由现实因素引发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的情绪反应可控,能够正常地学习、生活和工作,但效率有所下降。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人际冲突、失恋困扰、就业焦虑等都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适予以消除。关注心理健康(二)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指由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发的、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通常体验着较为痛苦的情绪,这种痛苦情绪体验会对个体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严重心理问题,大学生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寻求心理辅导或进行心理咨询。如果任由其发展,那么这种心理状态就会逐渐转化为心理障碍,进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一定威胁。关注心理健康(三)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可分为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等。神经症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都属于神经症类疾病。人格障碍是指一些适应困难的人格类型。具有人格障碍的人往往难以适应社会生活,难以与他人和谐相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患者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其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患有精神病的患者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生活和学习,必须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22年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其中,“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涯规划和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生活满意度较高报告指出,有78.52%的大学生无抑郁风险,而相比于抑郁,焦虑更可能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仅有一半的大学生无焦虑风险(54.72%)。分析发现,男生抑郁风险略高于女生,而女生焦虑风险略高于男生;城镇户口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高于农村户口,重点院校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风险也比非重点院校的大学生更高;本科生的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高于专科生。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在对生活满意度的分析中,报告指出,大多数大学生都达到“基本满意”及以上水平(74.10%),而一部分大学生很难评判自己对生活是否满意(17.24%),仅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生活不满意(8.66%)。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调查从睡眠、压力源和无聊3个方面评估了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大学生上学日的睡眠时长平均为8个小时,接近8成大学生的睡眠时长在7个小时及以上(79.14%),大部分大学生(53.80%)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好。而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显示,睡眠质量较好的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得分均显著低于睡眠质量较差的大学生,且抑郁和焦虑风险也较低。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在压力源方面,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业负担重”“想念家人”和“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这3个方面。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较高的压力是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因素,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压力源,有针对性地制订缓解压力的干预措施。无聊是“由于觉察到生活无意义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报告指出,大学生较高的无聊得分与更高的抑郁和焦虑风险有关。在大学期间,应该鼓励大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升学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报告指出,有50.44%的大学生打算读研。有读研打算的大学生的焦虑风险显著高于没有读研打算的大学生。尽管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备考和学习,但如果备考学生存在过度焦虑的情况,需及时干预。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健康良好的恋爱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报告指出,有27.61%的大学生处于恋爱状态,有41.93%的大学生处于单身且不想脱单的状态,有25.40%的大学生处于单身想脱单的状态,其余学生未报告。报告显示,恋爱中的大学生抑郁得分最低,焦虑得分也较低;单身想脱单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得分更高。此外,恋爱中的大学生无聊得分最低。因此,健康良好的恋爱关系可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剂良药。(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有改动)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四、学会应对心理问题030102向亲友倾诉寻求心理咨询向辅导员求助关注心理健康(一)向亲友倾诉与家人或者身边关系较好的同学、朋友分享情绪、倾诉感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心理调适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们沟通交流,释放情绪和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01关注心理健康(二)向辅导员求助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大学生身边的重要资源。他们一般都接受过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而且其人生经验比较丰富,可以给予大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引导大学生多维度、多视角看待问题。02关注心理健康(三)寻求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咨询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向有心理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帮助,挖掘求助者本身的潜在能力,改变求助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进而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求助者心理良好适应和协调发展的过程。03关注心理健康(三)寻求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咨询者共同讨论并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恢复健康心理状况,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咨询的功能由干预性功能延伸到发展性功能,即由“解决心理问题”扩展到“开发潜能,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成长”。03关注心理健康(1)你了解心理咨询吗?你是否有过心理咨询的经历?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你愿意主动向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吗?为什么?(2)请与同学分享你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并讨论这些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讨论角关注心理健康(三)寻求心理咨询大学生在生活、情感、学习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下3种途径向专业人士求助。(1)找学校的心理老师求助。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机构主要负责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大学生可以向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老师寻求帮助,也可以参加该机构定期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等。03关注心理健康(三)寻求心理咨询(2)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社会上许多机构,如医院的心理科、卫生部门、高校及心理学科研机构等,都设有免费的心理援助热线。心理援助热线具有及时性、匿名性、自控性、经济性、方便性等优势,能够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为公众提供帮助。大学生可以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通过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建议。(3)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寻求帮助。如果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大学生可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寻求帮助,定期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03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人们缓解心理压力、深化自我认识、消除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大学生要想利用好心理咨询这一方法,首先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不同于日常安慰心理咨询和朋友之间的相互安慰有着根本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安慰他人时,总是会劝说他人尽早忘却不快乐的经历。而心理咨询师不会这样简单地劝说求助者忘却过去,他们会帮助求助者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积累生活智慧,以使求助者更好地应对日后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心理咨询不同于日常安慰,就在于它不仅要让求助者开心,更要促使求助者不断成长。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适用于精神正常的人许多人认为,接受心理咨询的人通常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这是对心理咨询的严重误解。其实,心理咨询的适用对象是精神正常的人,具体包括以下4类对象:①想要更好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开发自身潜能的人群;②因遇到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而产生心理援助需求的人群;③因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心理援助需求的人群;④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扩展资料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会尽量保护隐私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原则。它既是咨访双方确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的前提,也是咨询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这一原则要求心理咨询师不得在没有经过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将求助者在咨询场合下的言行和相关信息泄露给任何单位或个人。所以,求助者不必担心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时会泄露个人隐私。当然,保密也有例外。如果求助者的想法、行为或行为意向有可能伤害到自己或他人,或者国家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司法协助,那么心理咨询师有权将有关情况报告给相关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强调助人自助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助人自助要求心理咨询师致力于为求助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求助者“自救自助,自主人生”。如果求助者本人拒绝接受改变,或者缺乏消除心理问题的内在动力,那么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支持就是无效的,或者难以产生好的效果。所以,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求教育他人,而求开导他人,以增强求助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意志做出决策,使他们从“他助”转向“自助”,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很难立竿见影很多求助者认为,只需要做两三次心理咨询,就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进而解决心理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事实上,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包含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求助问题的澄清、求助问题的分析、求助者的个人探索、咨询目标和方案的探讨与确定、咨询效果的评估、咨询方案的灵活调整及咨询结束等环节。短程的心理咨询需要几周时间,中程的需要几个月,而长程的则需要几年,因为习惯的养成、心灵的成长、个性的完善等都是需要时间的。扩展资料关注心理健康课堂小结第二节关注心理健康健康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学会应对心理问题结语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里,要想活出精彩人生,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大学生就必须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并主动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勇敢面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课后实践在班级内开展一次以“关注心理健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意义,以及关注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活动要求】(1)全班同学自由分组,每组4~5人,并选出一名组长。(2)各小组成员共同搜集资料并讨论演讲内容,然后由一名成员按照讨论结果撰写一篇演讲稿。演讲题目可根据主题自拟。演讲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演讲比赛——关注心理健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课后实践(3)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润色、确定演讲稿,并投票选出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参赛。(4)各小组代表按抽签顺序依次在班级内进行演讲。任课教师和各小组组长作为评委对各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分。(5)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相互交流在此次活动中得到的启发,并为自己制订一个“心理成长计划”。演讲比赛——关注心理健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谢谢观看关系构建与积极取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讲人:

目录241绽放生命之花——热爱生命,关注心理健康适应全新环境——积极面对,学会自我调适学习相处之道——友善待人,建立和谐关系3探寻庐山面目——认识自己,探索自我意识5领悟爱情真谛——学会爱人,认识亲密关系目录796为爱保驾护航——知性懂爱,守护青春健康学海奋勇行舟——三省吾身,改善学习效果8坦然面对人生——管理情绪,积极应对挫折善于化危为机——洞察困扰,干预心理危机适应全新环境——积极面对,学会自我调适2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王通既然不能驾驭外界,我就驾驭自己;如果外界不适应我,那么我就去适应他们。——[法]蒙田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无家可归”游戏——这是一个新的家张某,某高校大一新生。新学期开学后,张某每天晚上都会给父母打电话,向父母哭诉,嫌寝室吵闹,住不习惯等。同时,她与班里其他同学关系也比较疏远,不知道该如何跟同学处好关系。当一个新的集体建立起来后,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个体往往无法立刻融入集体,从而导致其在学习、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应。本次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找到家的温暖,从而产生对新集体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学会接纳与适应。请同学们按照以下规则和程序开展游戏。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无家可归”游戏——这是一个新的家(1)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站立,主持人(教师或学生组长)站于圆圈中间,学生面向主持人。(2)主持人根据学生人数说出一个数字,学生根据该数字自由组成临时家庭。例如,45名学生,主持人说6的时候,6名学生自动组成一个临时家庭。当7个临时家庭组成后,会有3名学生没能组成临时家庭。(3)主持人可选择不同的数字,重复游戏。(4)游戏结束后,学生共同探讨:①没有家时的感受和被接纳后的感受;②在临时家庭中的感受。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无家可归”游戏——这是一个新的家经过高中3年的努力拼搏,学子们告别了中学时代,满怀期待与喜悦地迈进大学校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能否适应新环境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所面临的第一个严峻挑战。入学伊始,有的大学新生独自一人带着行李前来报到,办完入学手续后还主动参加迎新志愿服务;有的大学新生由一家人陪着前来报到,办理入学手续、整理行李等皆由家人包办;有的大学新生在看到宿舍条件后,觉得不满意,想要申请退学……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学习目标本章你将学习到:心理适应的相关理论知识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目录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适应概述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第一节适应概述适应概述一、适应的含义适应一词来源于生物学。在生物学上,适应是指有机体为满足自身需要或增加生存机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改变。在心理学上,适应是指个体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通过不断调整身心,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12适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适应与环境的变化相伴随适应概述(一)适应与环境的变化相伴随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没有环境的变化,就谈不上所谓的适应问题。既然环境总在发生变化,那么个体就会经常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问题。01适应概述(二)适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由于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个体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一次不适应的问题得到解决后,这种平衡状态很快又会被新的不适应问题打破。例如,大学生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但毕业后走进社会,又要面临新的角色转变,需要适应新的职场环境。因此,大学生需要不断调整认知和改变行为来重建新的平衡,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所以,适应只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适应过程一直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之中。02适应概述二、适应的心理机制行为选择认知调节态度转变010203适应概述(一)认知调节1.外部评估外部评估是指个体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及其可能对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外部评估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外部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自身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之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做出判断。如果个体能够在这一阶段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能够为下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个体就很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适应概述2.内部评估内部评估是指个体在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判断的基础上,对自身内部状态进行了解与判断的过程。这实际上是重新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包括对因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内部不平衡的估计,对出现适应困难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对已有经验的检索与比较,对原有行为方式效果的审视与判断,等等。适应概述(二)态度转变认知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情绪情感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行为意向发生变化。当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都发生变化时,则必然引起态度的变化。态度的转变还会受到个体自身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对目标的期望水平等的影响。例如,由于放假期间作息不规律,小叶开学后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节奏,上课时迟到了好几次,并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之后,小叶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于是下定决心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态度转变适应概述(三)行为选择行为选择是一个比较和决策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原有行为模式的调整与改变。行为选择是以认知调节和态度改变为基础的,受思维方式和态度倾向的直接制约。如果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倾向是积极的,那么个体的行为选择也会是积极的;如果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倾向是消极的,那么个体的行为选择也会是消极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受到自身理想信念、性格特征等的影响。行为选择适应概述(三)行为选择此外,在个体从不适应到重新适应的过程中,同化与顺应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同化是指个体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继续沿用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例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吸、吞咽母乳,其在第一次喝水时也会采用吮吸、吞咽的方式。顺应则是指个体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调整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例如,婴儿开始吃块儿状辅食时,会先采用吮吸、吞咽的方式。当发现吃不下去时,婴儿便会尝试改变方式,逐渐学会咀嚼后再吞咽的进食方式。行为选择适应概述(三)行为选择个体从不适应到重新适应的过程如图2-1所示。图2-1

个体从不适应到重新适应的过程适应概述三、适应的分类积极适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使自身得到发展的过程。任何环境变化中都既存在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也存在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因此,个体要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及环境的特点,客观看待环境变化,并从中寻找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积极因素,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01(一)积极适应适应概述消极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消极“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认同环境变化中的消极因素,压抑自身潜能,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最终,个体未发挥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从而被环境所改变。例如,有的大学生因初入大学时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从而全面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进而自暴自弃。02(二)消极适应适应概述四、适应与发展适应与发展相互依存、密切相关,适应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积极的适应。关于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任务,中西方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国学者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对于21世纪青少年教育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4项任务。适应概述四、适应与发展学会做人:大学生要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明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01学会做事:大学生要有敬业精神,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应付各种情况和各种环境的工作能力;能够不断积累做事的相关经验。02学会与人相处:大学生对待他人要态度真诚,尊重他人,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03学会学习:大学生要热爱学习,知道如何学习,并能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04适应概述四、适应与发展能力培养:大学生应培养智力,以及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01情绪管理:对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大学生应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来调适这些情绪。02从独立性的养成到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大学生应学会独立,同时学习如何与他人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为健康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做好准备。03西方学者提出的“七向量发展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七向量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如下。适应概述四、适应与发展成熟人际关系的建立: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会欣赏、包容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04自我认同的实现:大学生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对自己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并能够客观看待他人对自己的看法。05目的感的培养:大学生要能够根据自我定位确定合理目标、制订相应的计划,并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06品格的塑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做到言行一致。07课堂小结第一节适应概述适应的含义适应的心理机制适应的分类适应与发展第二节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一、生活适应问题多数大学生是远离熟悉的家人、家乡到异地求学的,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生活上难免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具体来说,大学生常见的生活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生活环境不适应,如不满意宿舍条件,不满意校园环境,不满意食堂饭菜,不适应集体生活,不适应语言环境(普通话和当地方言),等等。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一、生活适应问题2缺乏生活常识和独立处理日常事务的经验。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大学生的日常起居、生活琐事都是由父母安排和操办的。他们习惯了父母的照顾,养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一时无法适应衣、食、住、行等全靠自己安排的独立生活。此外,由于之前没有独立处理日常事务的经验,加之对学校的职能部门和规章制度缺乏了解,部分大学生在需要处理事务或寻求帮助时找不到渠道,如不知道如何补办学生证,不知道如何报销医疗费,等等。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一、生活适应问题3缺乏理财经验。在上大学之前,多数大学生的生活开支是由父母负责的。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理财经验,没有计划消费的意识,很多大学生在刚拿到生活费时容易过度消费。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出现了消费失控的现象,甚至开始贷款,以贷养贷。部分入学不久的大学生会产生“回归心理”,即开始留恋过去的同学和朋友、过去熟悉的生活环境,觉得当下的生活枯燥乏味。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心理或产生过类似的想法?你是如何应对的?讨论角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李某是重庆市某高校一名来自北方地区的大一新生。与李某同住一个寝室的其他同学都是重庆人或四川人。她们直爽、热情,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这让李某很快适应了寝室的集体生活。李某的室友们在一起交流时多用四川方言,很少用普通话。李某有时想加入她们的谈话,但有些话又听不懂,也不好意思提出来。为此,李某苦恼不已。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学能够生活在一起,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在集体生活中,大学生要注意求同存异,学会尊重彼此。在本案例中,本地同学在一起交流时应兼顾外地同学的感受,多用普通话交流,以体现出对外地同学的尊重,拉近彼此的距离。同时,外地同学也可以借着交流的机会,多向本地同学请教,学习当地方言。典型案例二、学习适应问题(一)缺乏目标,动力不足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在中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考入理想的大学。考入大学的目标实现以后,如果没能及时确定未来的职业理想及人生目标,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容易产生松懈心理。此外,部分大学生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可能会在对书本知识的钻研上投入大量精力,而较少对“我上大学是为什么”“我以后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等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都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从而“游戏人生”,进而挂科、重修,甚至延迟毕业。(二)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每一个大学新生都可能面临的问题。中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教师牵着走”,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学习。而大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则是“教师引着走”,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初入大学,在中学阶段习惯了由教师全方位管理的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而容易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此外,在大学,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使用的教学媒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难免会使大学生应接不暇。(三)缺乏协作意识,不善于分享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在中学,学生多是自己一个人学习,且所有学生都有着同一个目标——考大学。此外,高考又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斗。这使得很多学生逐渐养成了较强的竞争意识,而缺乏协作意识,排斥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而在大学,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很多课后实践都需要多人合作来完成,需要大学生们相互分享学习资料。(四)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但是,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理中“松绑”后,许多大学生一时无法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很多大学生会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以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但是,如何做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对不少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三、人际关系适应问题首先,大学与中学的生源不同。中学生大多来自同一地域,文化背景相差不大,相互之间比较容易沟通。而且,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较重,人际交往相对单纯。大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的差异。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难。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三、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其次,每个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性格特征等都各不相同,因此相处时难免会产生摩擦或冲突。例如,有的大学生没有住校经历,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总希望获得他人的照顾和帮助,却对他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需求,常常因生活琐事与寝室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有的大学生敏感多疑或胆小怯懦,不愿与人交往,害怕和教师交流,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有的大学生性格不合群,经常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等等。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三、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以上问题都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在新的环境中迅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经常“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在宿舍里面不声不响”,这将对其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小王跟寝室的室友大吵了一架,原因是自己的电脑被室友用了。小王找朋友诉苦:我就是不喜欢他人碰我的东西,不喜欢他人用我的东西……室友也感觉很委屈,由于有一份文件需要马上提交,自己的电脑又坏了,想着跟小王关系不错,所以就用了一下小王的电脑,并且提交文件后马上就关闭了,没有看小王电脑里的其他文件。寝室人际关系冲突是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常见形式之一。寝室中既有公共空间,又有私人空间。人与人之间即使关系再亲密,也应该有一定的界限感,尊重彼此的私人空间和隐私。典型案例四、心理适应问题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中学时,很多学生都是深受父母、教师关注的“焦点人物”及学习上的佼佼者。而在“高手如云”的大学,很多学生原本具备的优势可能会不复存在,从而由“焦点人物”转变为“普通人物”。1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刚进入大学时,大学新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一段时间后,一旦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消失,他们就又会产生强烈的怀旧感。2四、心理适应问题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的身份角色逐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他们的成人意识、自由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大大增强,渴望主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命运。但是,在学习、生活、经济和心理上,他们还难以彻底摆脱长期形成的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3轻松感与空虚感的矛盾轻松感与空虚感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和激烈的高考竞争,很多大学生觉得进入大学后应该“歇歇脚”“喘口气”,可过了一段轻松的日子后又觉得不如在高中时充实。尤其看到很多同学在努力,想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时,他们的内疚感和负罪感油然而生。4四、心理适应问题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入大学前,很多学生都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在他们的想象中,大学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校园风景如画,教师博学儒雅,同学彬彬有礼,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学术气氛,大学生活快乐而美好、轻松而自由。然而,进入大学,经过短暂的兴奋期后,很多大学新生渐渐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可能会使一些大学新生产生失落心理。5渴望友谊与自我封闭的矛盾渴望友谊与自我封闭的矛盾。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新生都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亲朋好友,他们渴望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收获友谊。但不少大学新生在新的环境中,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和勇气,不愿向新同学和新教师敞开心扉。6五、环境的总体认同适应问题环境的总体认同适应问题主要是指“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是指初到异地他乡的人由于对当地的基本情况和文化氛围不了解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进入大学前长期在一个地方学习、生活,受其所在地和中学校园文化的影响较大。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置身于一个汇聚了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其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可能会对新环境适应不良,进而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心理或歧视心理。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心灵贴士请你相信,你所面对的问题是所有大学生都普遍面临的问题,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一样。你不是最差、最惨的那一个,事情也没有发展到最糟糕的地步。你遇到的这些问题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遭遇的,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既然无法避免,那就积极面对,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慢慢成长。一般来说,我们遇到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心灵贴士(1)可以直接控制的问题。我们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此类问题,因此,遇到此类问题时必须积极行动。(2)可以间接控制的问题。我们可通过寻求帮助或借助外界力量解决问题,因此,遇到此类问题时必须好好利用自己的资源。(3)无能为力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以平和的态度接纳问题,或者换一个角度重新认识问题。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课堂活动你的适应能力如何你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如何?请通过《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自我测试,以评估自己的适应能力。《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由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环境的总体认同6个方面构成。扫一扫右方的二维码,开始测试吧!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课堂小结第二节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心理适应问题环境的总体认同适应问题第三节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一、正确地调控自我(一)培养理性认知,树立合理信念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困扰,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即认知)。人们的认知有非理性和理性之分。其中,非理性认知(即不合理信念)是指歪曲现实且缺乏客观性的认知,它常常是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而理性认知则能够帮助个体正确看待现实,是个体适应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初入大学,大学生所遇到的不适应问题,大部分源于他们对现实产生的非理性认知。例如,对于寝室位于一楼这件事,小悦觉得一楼光线不好,非常吵闹,并且十分不安全,经常担心有人闯入,以致半夜常常惊醒。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是由阿尔伯特·埃利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发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评价和产生的信念B(belief)。扩展资料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情绪ABC理论如图2-2所示,A指事情的前因,C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相同的前因A,却因为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认知、评价及信念(B1和B2),最终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例如,同样是面对考试失利这件事情,小明认为考试失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只要从这次失败中汲取经验,下次就能做得更好,因此他并不感到气恼,反而更加用功学习。小亮则认为考试失利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到非常难过,并开始自暴自弃。扩展资料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情绪ABC理论扩展资料图2-2情绪ABC理论图示情绪ABC理论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存在不合理的信念,才让个体经常受到困扰。经过研究,他总结出了3种不合理信念。(1)绝对化的要求。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件事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信念,这种信念中通常有“必须”“应该”等字眼,如“我必须获得成功”“他必须那样做才可以”“我应该被周围的人喜欢和赞许”“我必须考第一名”等。扩展资料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情绪ABC理论(2)过分概括化的评价。过分概括化的评价是指个体倾向于以一件或几件事的结果为依据,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整体评价。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通常会引发自责、自卑、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例如,面对某一次失败或某一次极坏的结果,一些人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者他人稍有过失,就认为这个人一无是处。所以,埃利斯特别强调:“要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扩展资料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情绪ABC理论(3)糟糕至极的预期。糟糕至极的预期是指个体对可能出现的结果总是有负面预期,乃至灾难性的预期,即总是认为结果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对危险、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担忧是很正常的,但过分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如时刻担心上街时可能会出车祸,乘坐飞机时可能会遭遇劫机;考不上研究生,人生就没有希望了;等等。这种杞人忧天式的不合理信念只会使个体提心吊胆、忧心忡忡、焦虑不已。扩展资料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面临着多方面的环境变化。为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环境、不断成长,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二)主动融入环境,适应角色要求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积极探索校园环境要积极探索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文化环境。大学生不仅要熟悉校园中教学楼和办公楼的位置、生活服务区域的设置等,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感受校园的文化氛围。大学生要积极探索校园环境,主动融入大学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不断提高个人能力。(二)主动融入环境,适应角色要求大学生心理适应的调适方法认清自身角色要认清自身角色。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同时,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中学生变为大学生便是一种角色的转变。大学生要认清自身角色,明确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