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弥勒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弥勒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弥勒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弥勒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弥勒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题卷(本卷共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成功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第一眼就看到地球。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A.圆形 B.弧形 C.球体 D.椭圆形【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球体,故选C。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小明用乒乓球制作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读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2.从图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A.地轴是真实存在的B.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C.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约4万千米D.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2.B3.D【解析】【2题详解】地轴是假想的地球自转轴,A错误;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B正确;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要走约4万千米,不能从地球仪上获取该信息,C错误;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最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不能从地球仪上获取该信息,D错误;故选B。【3题详解】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半圆,A错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错误,D正确;地球仪上经线有无数条,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①③两点所在区域的面积相同 B.②点位于①点的东北方向C.③点所在区域的季节与④点相反 D.④点所在纬线有阳光直射现象5.图中④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A.60°N,15°E B.60°S,15°W C.15°N,60°E D.15°S,60°W6.图中四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4.A5.C6.C【解析】【4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又所有纬线中,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故③点所在区域的面积大于①所在的面积,A错误;②点(45°N,45°E)位于①点(15°W-0°,15°N-30°N)的东北方向,B正确;③点位于赤道以南,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故③所在区域的季节与④点(15°N,60°E)相反,C正确;④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故所在纬线有阳光直射现象,D正确。故根据题意,选A。【5题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④点(15°N,60°E),故选C。【6题详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③点位于赤道以南,在60°E-75°E之间,故③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①②④位于北半球,故选C。【点睛】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暗室里,用固定的发光灯泡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四季的更替 B.昼夜更替现象C.五带的形成 D.气候的演变8.P点此时正处在()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答案】7.B8.A【解析】【分析】【7题详解】读资料和图示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能够产生昼夜交替现象,B符合题意。A、C、D选项所述皆为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8题详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将到达白天的是晨线,将到达夜晚的是昏线,因此可知图上P点位于晨线上是日出时刻。故选A。【点睛】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时间的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影长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9.南北回归线之间任意一点,一年中阳光直射()A.0次 B.1次 C.2次 D.3次【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来回移动,除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外,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都有两次直射,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某兴趣小组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根据“演示结果示意图”可观察到的结果是()①直射时光线散布在地面的面积大②斜射时光线散布在地面的面积大③光线直射在地面时亮度大④光线斜射在地面时亮度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示可知,直射时光线散布在地面的面积小,斜射时光线散布在地面的面积大,光线直射在地面时亮度大,光线斜射在地面时亮度小。故选B。11.某同学用线绳量出自制小地球仪上赤道的长度是10cm,则这个小地球仪的比例尺大致是()A.1:400000000 B.1:80000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D.【答案】A【解析】【详解】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又某同学用线绳量出自制小地球仪上赤道的长度是10cm,即图上距离是10厘米,赤道周长实际约4万千米。故这个小地球仪的比例尺大致是1:4000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0千米,故选A。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①②③④的地形类型依次是()A.①高原②丘陵③山地④平原 B.①山地②高原③丘陵④平原C.①高原②丘陵③平原④山地 D.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13.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平原显示的是()A.蓝色 B.绿色 C.褐色 D.黄色【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是面平边陡的高原;②处是海拔高、地势陡峭的山地;③处是海拔较低且有一定坡度的丘陵;④处是低而平的平原,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B正确,故选B。【点睛】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14.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例为()A.5:5 B.4:6 C.3:7 D.2:8【答案】C【解析】【详解】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约为3:7;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15.某大洲自述:“七兄弟中我性格孤僻,远离其他兄弟,离群索居,为了不让人了解我的真实面目,我用白色的铠甲将自己层层包裹。”该大洲是()A.欧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远离其他兄弟,离群索居”,说明该大洲与其他大洲距离较远;“用白色铠甲将自己层层包裹”,说明该大洲被冰雪覆盖,据此可知,该大洲是南极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关于地球上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B.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C.赤道穿过的大洲自西向东依次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D.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它的面积近于其他三大洋面积的总和【答案】D【解析】【详解】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A错误;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B错误;赤道穿过的大洲自西向东分别是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赤道没有穿过欧洲,C错误;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它的面积接近其他三大洋面积的总和,D正确。故选D。17.昆明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研学旅行考察活动,同学们在西山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该发现说明()经查阅资料获知,三叶虫生活在距今5.4亿年前的海洋A.三叶虫生活在陆地 B.三叶虫在迁徙中灭绝C.发生了地壳运动、海陆变迁 D.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答案】C【解析】【详解】在西山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这说明了西山地区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属于海陆变迁。故C符合题意,选C。18.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下列诗句不是描述天气的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答案】A【解析】【详解】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多变;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稳定。选项BCD描述的内容时间短,变化快,都应是天气,而选项A描述的内容时间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应是气候。故选:A。19.2022年3月我国多个地区降冰雹,对车辆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冰雹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A选项天气符号表示晴天,排除;B选项天气符号表示冰雹,正确;C选项天气符号表示阴天,排除;D选项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排除;故选B。读下图“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0.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等温线与经线方向大体一致B.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C.同纬度海洋气温都高于陆地D.气温从极地地区向赤道地区逐渐降低21.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答案】20.B21.A【解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大体一致,故A错误;北半球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半球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因此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降低,故B正确;冬季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故C错误;气温从极地地区向赤道地区逐渐升高,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21题详解】从图中看出,甲区域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形。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22.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属于全年多雨型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可知,A是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是夏季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C是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的地中海气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某种气候在全球的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阴影区域所示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24.下列关于该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该气候的分布 B.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东海岸C.该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该气候分布地区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答案】23.C24.A【解析】【23题详解】由图可知,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区,该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A排除;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B排除;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D排除;故选C。【24题详解】由图可知,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A正确;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错误;该气候雨热不同期,C错误;该气候分布地区冬季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误;故选A。【点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热带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大致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季风和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与南、北纬50°之间的大陆东岸,最典型的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寒带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25.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 B.靠近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C.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D.北半球人口分布不均匀,南半球人口分布均匀【答案】D【解析】【详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这些地区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故ABC正确,南北半球人口分布都不均匀,D错误。故根据题意,选D。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6.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A.Ⅰ B.Ⅱ C.Ⅲ D.Ⅳ27.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A.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主要是发展中国家”C.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④地区主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答案】26.B27.B【解析】【26题详解】结合图例读图甲,II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过快,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7题详解】②巴西、③非洲大陆、④印度人口增长较快,属于II类国家;IV类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分布在①欧洲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28.世界上有超过半数的人信仰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影响。读下列建筑景观图,关于图中各建筑景观所代表的宗教,搭配正确的是()A.①-伊斯兰教 B.②-基督教 C.③-佛教 D.④-道教【答案】C【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基督教的教堂,②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③和④为佛教的佛塔,故C符合题意。故选C。29.不利于形成与发展聚落的是()A.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 B.沿河沿湖C.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 D.地势高峻的山地【答案】D【解析】【详解】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落形成的条件一般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A不符合题意;沿河沿湖,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B不符合题意;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C不符合题意;地势高峻的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D符合题意。故选D。30.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景观图片中,能反映全年干旱环境特点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世界各地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地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C排除;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A正确;北冰洋沿岸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建造雪屋保暖,D排除;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B排除。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2年3月30日,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打包收拾、强化体能,进入“回家”倒计时。材料二: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材料三:“太阳光照示意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智能化路灯景观图”。(1)3月30日当天,太阳直射在____半球,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____附近(填代号)。(2)读“太阳光照示意图”,此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A、B、C三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点;这一天,在昆明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____。A.满山银装素裹B.河流进入枯水期C.学生即将迎来寒假D.人们多穿单衣(3)通常情况下,昆明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一天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1)①.北(半球)②.甲(2)①.夏至②.C③.D(3)D【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光照示意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智能化路灯景观图”和相关资料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图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小问1详解】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顺着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位置从冬至日到夏至日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分;南北半球相反。故3月30日当天,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甲附近。【小问2详解】读“太阳光照示意图”,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正值北半球的夏至;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由A、B、C三点的经度位置可知,C点位于最东面,故先看到日出的是C点;昆明位于北半球,为夏季,故这一天,在昆明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人们多穿单衣。【小问3详解】昆明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一天就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间,为冬至,故选D。32.读“湖北省某村庄地形及小龙虾养殖区图”和“攀岩运动照片”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等高距为____米,从地形部位看,甲为____,乙为____。(2)图中河流AB的流向为____,该处形成河流的原因是____﹔若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AB河段的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3)一户外运动俱乐部欲举办攀岩活动,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地点是____地。(4)图中高速公路CD段工程建设需要____。【答案】(1)①.50②.鞍部③.山脊(2)①.自西北向东南②.此处是山谷③.1.5(3)丙(4)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等高距和相对高度的含义、方向的判定、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小问1详解】图中等高距为50米,从地形部位看,甲位于两个山峰的中间部位为鞍部,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小问2详解】该图可按照一般定向法判断方向,故图中河流AB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该处形成河流的原因是此处是山谷,发育河流﹔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比例尺为:1:150000,若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AB河段的实际距离是1.5千米。【小问3详解】一户外运动俱乐部欲举办攀岩活动,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的地点是丙地,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小问4详解】图中高速公路CD段跨越河流和公路,工程建设需要架设桥梁。故选:A。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小说叙述了19世纪英国人费雷亚·福特先生因和朋友打赌,而在八十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材料二:货雷亚·福特“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1)费雷亚·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洲是欧洲、非洲、A____洲。A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c____。(2)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①____洋、印度洋、②____洋。(3)费雷亚·福特在全世界最大的半岛d____,领略到了独特的异域风情。(4)图中环游地球路线经过了五带中的____带和热带。【答案】(1)①.亚②.白令海峡(2)①.大西②.太平(3)阿拉伯半岛(4)北温【解析】【分析】本题以费雷亚•福特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为材料,涉及世界的海陆分布、大洲的分界线、七大洲和四大洋、五带的划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费雷亚•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洲是欧洲、非洲、A亚洲,B为北美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c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①大西洋、印度洋、②太平洋,其中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小问3详解】由图中字母位置可知,d位于中东地区,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该地主要是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小问4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到北回归线为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北极圈到极点为北寒带。由图中路线位置可知,环游地球路线图主要位于赤道和北纬60°之间,故图中环游地球路线经过了五带中的北温带和热带。34.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我国领导人和尼泊尔领导人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读“世界局部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七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板块;珠穆朗玛峰由____和____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2)七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____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图中②处火山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____地震带;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地中海进行了大胆猜测,地中海将会逐渐____(扩大/缩小)。(3)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的海拔为-422米,其与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是()A.8426.86米 B.9070.86米 C.9270.86米 D.8626.86米【答案】(1)①.太平洋②.亚欧板块③.印度洋板块(2)①.地壳②.环太平洋火山③.缩小(3)C【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局部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板块构造学说内容,板块运动影响,海拔与相对高度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小问1详解】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包含太平洋的大部分,是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珠穆朗玛峰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小问2详解】)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由图可知,②处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及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将会逐渐缩小。【小问3详解】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即两地的高度差。由图及题干可知,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的海拔为-422米,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86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848.86-(-422)=9270.86米,C正确;故选C。35.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其气候特征与____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相符。(2)⑥地是____气候,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3)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是____(填序号);欧洲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____风(风向)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受____因素影响,亚欧大陆内部形成了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1)①.热带雨林气候②.赤道附近③.甲(2)①.寒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