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东洲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抚顺市东洲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抚顺市东洲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抚顺市东洲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抚顺市东洲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70分)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试题(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1.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A.元谋人 B.河姆渡人C.半坡人 D.山顶洞人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是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汉武帝3.《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4.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5.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A. B.C. D.6.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最终局势的是()A. B.C. D.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A.人民大力拥护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8.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A.公元3世纪初期 B.公元3世纪20年代C公元2世纪初期 D.公元2世纪20年代9.“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 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10.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11.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12.某同学在学习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时笔记上由“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向食,死者过半”的记录。这一记录最可能是分析休养生息政策的A.背景B.内容C.影响D.启示13.成语“草木皆兵”、“东山再起”源于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14.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15.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结果是()A.江南经济的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16.依据图示,判断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7.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A. B.C. D.18.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 B.“兼爱”“非攻”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19.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分封制的实行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20.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涿鹿之战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2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这两次战役的共同点是()A.都发生在我国北方 B.结果都是以少胜多C.都是曹操军队取得胜利 D.都是曹操军队人数占优势22.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下列反映魏国重视农业生产的是A.开发西南地区 B.发展海外贸易C.加强与台湾的联系 D.大力兴修水利23.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对时代产生重大影响的战役。下列战役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4.西晋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但短命 B.都大封同姓诸王导致国家衰亡C.都是篡位夺权建立的朝代 D.之后中国出现上百年的分裂25.晋武帝(司马炎)为稳固司马氏的统治,大封同姓诸王,后来又让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手握封国的军政大权,势力日益强大。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最终导致“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从中,我们获得的历史启示是()①实践证明分封制的弊端②管好国家要有合适的制度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④统治者的才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6.“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①中原人大量南迁②社会比较安定③统治者的重视④自然条件优越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7.《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A.江南气候条件优越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江南生产技术先进 D.江南劳动力资源丰富28.观察下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东晋南方地区()材料文献建安初,关中百姓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元帝为晋王,课督农功……《晋书·食货志》(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股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农业超过北方C.出现民族交融趋势 D.经济得到开发29.关于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开发表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B.粮食产量提高,农业实行多种经营C.南方手工业快速进步 D.洛阳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30.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权将南京作为都城,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这六朝中,最后的王朝是A.陈 B.梁 C.齐 D.宋二、材料分析(40分)3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请完成下列问题人物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思想文化措施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A,统一文字汉武帝BCD,举办太学(1)请填出表格中相关的空。(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3)请你从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价。32.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展举世瞩目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春秋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作用是什么?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把鱼和米作主食,靠打鱼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这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汉书》译文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郡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够供应天下人使用。——《宋书》译文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700余万,大体上每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人,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侨流人口具有更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