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带答案】_第1页
朔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带答案】_第2页
朔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带答案】_第3页
朔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带答案】_第4页
朔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A)七年级地理(晋教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读“五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五带划分主要依据是()A.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B.有无极昼、极夜现象C.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D.有无太阳直射现象2.关于图中数字处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所在纬线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②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C.③所在纬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D.④位于南寒带,每年的6月22日前后有极昼现象【答案】1.C2.B【解析】【1题详解】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成五带。因此,图中五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的主要依据与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有无极昼、极夜现象和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无关。A、B、D错误,C正确。故选C。【2题详解】据图可知,①所在纬线是北极圈,一年中无太阳直射现象,A错误;②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B正确;③所在纬线是赤道,位于热带,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错误;④位于南寒带,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有极昼现象,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年中,南、北回归线上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无太阳直射。就五带来说,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分明,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3.晴朗的夜里,在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上迷路,你将依靠什么自然景物确定方向()A.树木年轮 B.房屋朝向 C.北极星 D.罗盘仪【答案】C【解析】【详解】在晴朗的夜里,在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上迷路了,可以通过北极星确定方向,在大草原上是没有树木年轮,也没有房屋朝向,罗盘仪不属于自然景观,北极星是在地球的正北方,可以判断出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方向的有关知识。4.下列有关等高线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都相同B.等高线往高处凸出的是山脊C.陡坡的等高线稀疏D.等高线往低处凸出的是山谷【答案】A【解析】【详解】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都相同,A选项正确;等高线往高处凸出的是山谷,B选项错误;陡坡的等高线密集,C选项错误;等高线往低处凸出的是山脊,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5.根据图中海陆分布特点判断,该图表示()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图中P处附近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地处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A.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答案】5.A6.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5题详解】我们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主要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主要包括南北美洲。据图可知:该图表示东半球,故本题选A。【6题详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地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图中P处附近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故本题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日-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

)A.5日 B.6日 C.7日 D.8日8.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据此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5日 B.6日 C.7日 D.8日【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5号和8号是多云,7号是阴天,6号是雷阵雨。【8题详解】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从图中可知,5日的温差是10℃,6日是8℃,7日的日较差是4℃,8日的是10℃,故C符合题意。【点睛】学会认读不同的天气符号,计算气温日较差。9.读某地降水图,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降水最多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雨(图中②地),这种降水类型为地形雨,所以图中降水最多的是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B对;①③④降水不如②多(①地地形抬升左右不强烈,③④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ACD错。故选:B。10.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分析其主要原因是①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排放二氧化碳②现代工业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热量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④太阳释放的热量增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详解】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故选:C。【点睛】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11.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人口自然自然增长率的公式。12.关于世界人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色人种大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B.黑色人种大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C.中国的汉族是黄色人种D.白色人种是“高等”种族,黑色人种是“劣等”种族【答案】D【解析】【详解】关于世界人种的叙述,白色人种大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黑色人种大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中国的汉族是黄色人种;人种不分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故选D。13.2017年11月1日,全球举行熄灯活动1小时,小明要向全球写一份倡议书,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写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答案】B【解析】【详解】在全球写一份倡议书,应该用英语来写,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故选B。14.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很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远影响,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A.非洲 B.欧洲 C.美洲 D.亚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佛教发源于南亚,三大宗教均发源于亚洲,故选D。【点睛】15.聚落的形态多样,呈团块状分布的聚落主要分布在()A.平原 B.河流 C.谷地 D.山麓【答案】A【解析】【详解】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农村、牧村、渔村都属于乡村聚落,一般规模比较小,在平原地区聚落往往呈团块状,A正确。而沿着河流、山麓、谷地分布的聚落往往呈条带状,BCD错误。故选A。16.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居民人口多少的差异 B.占地面积大小的差异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地形的差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并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将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与人口多少、占地面积小和地形差异无关,故选C。【点睛】世界文化遗产是经联合国确认,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合地、建筑群和遗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属于山西的是()A.平遥古城 B.宏村和西递 C.丽江古城 D.威尼斯城18.北京故宫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内部修建宾馆、饭店等娱乐场所 B.限制游览人数,加强文物保护C.附近修建高大建筑以便观其全貌 D.扩大游览规模,以便提高收入【答案】17.A18.B【解析】【17题详解】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A正确;西递和宏村都位于安徽黄山的黟县,B错误;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C错误;威尼斯城位于意大利,D错误;故选A。【18题详解】北京故宫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开发中应限制游览人数,加强文物保护,B正确;在内部修建宾馆、饭店等娱乐场所,附近修建高大建筑、扩大游览规模等不利于北京故宫的保护,A、C、D错误;故选B。【点睛】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限制游览人数,加强文物保护,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19.小雯在日本选购玩具时,发现玩具上印有“MadeinChina”的字样,这种现象说明(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国际合作日益密切和经济全球化C.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 D.国与国之间经济各成一体【答案】B【解析】【详解】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资源、技术、人才、信息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来越显著,也使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小雯在日本选购玩具时,发现玩具上印有“MadeinChina”的字样,这种现象说明国际合作日益密切和经济全球化,故答案选B。20.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中国、印度 B.中国、美国 C.印度、俄罗斯 D.俄罗斯、中国【答案】D【解析】【详解】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60分)21.【实践探究】探究名称: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及风土人情资料一:某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企业参展。上海的小谢和英国的汤姆经常微信聊天,汤姆问小谢,我要去上海参加第三届进口博览会,想提前了解以下路径地区的风土人情等。资料二:下面为伦敦到上海行程路线图、伦敦和上海的降水柱状图。(1)伦敦某公司派汤姆带队乘轮船沿途考察并到上海参展。轮船航线如上图所示,汤姆一行从A欧洲出发,经过B大西洋、①____运河、C____洋、D____洋,最后抵达上海。探究思考(2)汤姆发现轮船在到达①运河所在地区时,上来了许多同自己一样金发蓝眼、皮肤白皙、高鼻梁的乘客,他们穿着白色的长袍,裹着头巾,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与众不同的乘客属于哪种人种?他们最有可能信奉的宗教是哪种?(3)10月19日15时汤姆抵达上海向家人报平安,此时在伦敦的家人正在吃早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还是公转?(4)抵达上海后,汤姆一行人因“新冠”防疫在酒店隔离观察。期间,汤姆每天都准时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欲从中发现商机。由此可推断,汤姆应该懂哪种语言?探究总结(5)汤姆细心的发现,地处亚洲东侧的上海与家乡伦敦的气候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请你根据气候资料图,判断上海属于哪种气候类型____?两地冬季温和,气温都在____摄氏度以上?上海与伦敦相比较,降水较多的城市是哪个城市____?【答案】(1)①.苏伊士②.印度③.太平(2)白色人种;伊斯兰教(3)自转(4)汉语(5)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0③.上海【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东南亚、伦敦等地的气候等知识点,涉及知识点较多,结合图示多角度理解解答。【小问1详解】汤姆一行从A欧洲出发,经过B大西洋、①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C印度洋、D太平洋最后抵达上海。【小问2详解】在①苏伊士运河所在地区时,上来了许多同自己一样金发蓝眼、皮肤白皙、高鼻梁的乘客,他们穿着长袍,裹着头巾的,因此确定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小问3详解】10月19日15时汤姆抵达上海向家人报平安,此时在伦敦的家人正在吃早餐,同样的时刻上海与伦敦时间不同,这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导致地方时不同,这个时期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的开普敦正值春季。【小问4详解】抵达上海后,汤姆一行因“新冠”防疫在酒店隔离观察。期间汤姆每天都准时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欲从中发现商机。说明他们一行应该懂汉语,中国使用汉语为主。【小问5详解】依据气候资料图判断可知,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两地冬季温和,气温都在0℃以上;上海与伦敦相比较,降水较多的城市是上海。22.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尝试完成下面的地理探究活动。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探究过程:(1)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水源的有无、远近影响农业灌溉,以及人类生活饮用水,例如,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以中国为例,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河流孕育农业和人类;又如沙漠中聚落选择在大河绿洲沿岸;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_____沿岸?(2)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聚居的人口____(多/少),聚落也较____(多/少),且规模较大;气候寒冷的两极、干燥的沙漠地区和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____(多/少),聚落也____(多/少)。聚落的建筑特征受气候的影响明显。北极地区生活的因纽特人,其民居特点最有可能是下面的____。(填字母)A.B.C.D.(3)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从“不同海拔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左上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地区(地形类型),聚落分布也较多;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人口少,聚落分布也较少。探究结论:(4)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交通____(便利/不便)、资源丰富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也有利于聚落的发展。(5)右上图中A、B、C三地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答案】(1)河流(2)①.多②.多③.少④.少⑤.D(3)平原(4)便利(5)B【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环境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水源、气候、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河流可以为聚落提供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呈条带状分布。【小问2详解】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自然条件好,聚居的人口多,聚落也多;在环境恶劣地区,如气候寒冷的两极、干燥的沙漠地区和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少,聚落少。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为了在寒冷的北极存活,因纽特人修建了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特殊建筑——冰屋,故选D。【小问3详解】读图分析,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分布着全球近55%左右的人口,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小问4详解】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也有利于聚落的发展。【小问5详解】读图分析,C所在位置地势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23.【图表探究】探究主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类型/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农业高度机械化,商品率高手工种植为主服务业个性化服务迅猛发展中思考完成:(1)世界上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____?目前,我国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____?(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