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革命经典电影英雄儿女赏析课件_第1页
重温革命经典电影英雄儿女赏析课件_第2页
重温革命经典电影英雄儿女赏析课件_第3页
重温革命经典电影英雄儿女赏析课件_第4页
重温革命经典电影英雄儿女赏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人:XXX网站原创经典红色电影《英雄儿女》赏析简介电影《英雄儿女》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牺牲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王成和王芳,一时间成为人们心中崇拜的偶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其中,“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成为新中国最震撼的经典台词之一。简介历史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抗美援朝时期由志愿军步谈机员于树昌烈士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坚守281.2高地战斗中喊出的。当时于树昌身背步谈机随一个连夺占281.2高地。在坚守阵地的战斗中,于树昌用这台呼号为“8251”的步谈机不断调动炮兵对攻上阵地的敌人进行打击。《英雄儿女》中王成坚守阵地时要求重炮向自己固守地堡周围50米甚至30米范围射击,最终在敌人围住地堡后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要求,同于树昌在牺牲前与团指挥所的通话几乎一字不差。目录

CONTENT010203两度入朝成就佳作《英雄赞歌》气势磅礴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千千万万个王成第一部分PARTONE两度入朝成就佳作1950年,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随之,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开始了。1952年初,曹禺受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丁玲之托写信给巴金,动员他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组。不久,以巴金为组长的17名创作人员身着军装,乘上军列,跨过鸭绿江,来到硝烟弥漫的朝鲜。创作组中,除巴金和作家黄谷柳外,年龄均在40岁以下。为能多收集素材,巴金采取“少休息,多跑路”办法,与年轻人一起翻山越岭穿插于封锁线之间。在朝鲜,给巴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志愿军某团六连了。赵先友用步话机向团长报告,敌人已冲上我军阵地,要求炮兵直接向自己阵地射击,并大声喊:“向我开炮!”阵地被夺回来了,但赵先友和刘顺武却壮烈牺牲了。战后,六连荣立了特等功,并被授予“英雄坚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光荣称号,赵先友烈士被追认为特等功臣。他在这个部队生活了两个多月。1952年10月,六连在开城保卫战中担任攻打“红山包”主攻任务。连长、指导员先后负伤,副指导员赵先友指挥全连坚守阵地。美军在重型坦克的掩护下,冲上了六连阵地,六连的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战斗,最后只剩下赵先友和通讯员刘顺武两人了。战斗胜利后,巴金到六连所在团采访,团长张振川向巴金详细介绍了战斗经过和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后非常感动。巴金同创作组成员在朝鲜一待就是半年,回国后,当听到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时,他决定再次赴朝体验生活。这次出行,准备创作中、长篇小说的设想逐渐在心中形成。他在信中告诉夫人萧珊:“要写出一部像样的作品,我得吃很多苦,下很多功夫……”1961年,经过多年沉淀,巴金终于完成了中篇小说《团圆》,同年在《上海文学》上发表,引起文艺界领导茅盾、夏衍、陈荒煤的关注,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团圆》改编成电影,导演武兆堤和编导毛烽奉命开始了将小说《团圆》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工作。1964年,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歌声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决心创作第二部分PARTTWO《英雄赞歌》气势磅礴《英雄儿女》的一首著名插曲,唱响了几十年,这就是《英雄赞歌》。长春电影制片厂接到拍摄任务后立即组成《团圆》创作班子,经过20多天努力,《团圆》剧本完成,名字改为《英雄儿女》。由于影片中男主角仅开演17分钟就光荣牺牲了,其后所有情节发展,基本都是在围绕一首《英雄赞歌》的创作而展现全部情节,所以歌曲创作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当时,《英雄赞歌》的创作任务落在毛烽与作曲家刘炽身上。但毛烽绞尽脑汁也没能写出自己中意的歌词。情急之下,他与刘炽等人一起找到时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曾创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的公木。公木听完他们的来意,有些顾虑。武兆堤则不由分说,拽着公木就走,到了长影招待所,专门给公木安排了个房间,先把没有剪辑的电影原片给他看。刘炽在边上讲了脚本主题后,让他给英雄王成的妹妹王芳写段在战火中缅怀哥哥的歌词。第二天下午,公木把“风烟滚滚”歌词交给刘炽。刘炽举着稿子问:“这就好了?”公木直截了当地告诉刘炽,自己前几年写了一首“烈士赞”的诗,听了他的讲述,感觉这首诗同《英雄儿女》主题很贴近,都是写英雄的,只是做了一些改动。刘炽拿着稿子,读着公木激情、豪迈的词,脑海闪过一个一个画面,随着乐符的跳动,画面展开、延伸,有了声音,有了生命。这些有着生命灵性的乐符来自辽阔的鄂尔多斯草原,是他蒙古族干妈阿花姐教他的一首民歌的调子。刘炽以内蒙古民歌《巴特尔陶陶呼》曲调为基调,谱了第一段。他此时沉浸在音符的世界,言未尽,兴正浓,情之所至,顾不上找公木商量,自己续上了一段副歌歌词:“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公木果然是知音,他说:“续得很精彩,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三部分PARTTHREE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千千万万个王成影片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战斗英雄王成,是代表了抗美援朝中无数个王成式的志愿军英雄,他的人物原型就是这些典型的志愿军英雄群体。《英雄儿女》中王成的人物原型,除了赵先友、于树昌烈士外,还有一位为人们所熟悉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杨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玺,江苏省泰兴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一个月后,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奉命坚守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战斗持续一天一夜,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弹药用尽,美军发起了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千千万万个王成,是他们用血肉之躯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作为红色经典影片,在我国电影发展长河中堪称不朽之作。虽然历经50多年的风雨沧桑,它仍然鼓舞和激励着无数人的爱国情怀,其爱国主义思想仍未褪色。电影无论是在核心人物的塑造,还是影片故事情节和叙事话语上,都彰显着浓厚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现代观众去欣赏和铭记。授课人:XXX感谢您的聆听授课人:XXX《的女儿》电影赏析前言《党的女儿》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林农执导,田华主演,陈戈、李林、夏佩杰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该片根据王愿坚创作的小说《党费》改编,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根据地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共产党员玉梅带领人民群众坚持斗争,最后为了掩护游击队员而英勇就义的故事。/PREFACECONTENT目录1剧情简介2影片赏析3影片评价PARTONE剧情简介0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北上后,兴国桃花乡处在白色中,组织被敌人破坏,玉梅和其他七个同志被捕。在被敌人枪决时,玉梅死里逃生,要把村支书奄奄一息时告诉她的党内有叛徒的消息转告给区委书记马家辉。玉梅找到了马家辉,他的妻子桂英当面揭露了马家辉的叛徒嘴脸。在桂英的帮助下,李玉梅死里逃生,而桂英却被打死。玉梅找到找到东山游击队,途中遇到秀英、惠珍两人。由于敌人封锁,她们行动失败,决定返乡,成立小组,坚持斗争。第二天,小程如约前来取咸菜,马家辉带领白匪包围了村子。危急中玉梅以小组负责人身份命令小程一定要把咸菜和她们的党费带走,还求小程把女儿带到东山去。不久后,游击队交通员小程奉命找到玉梅。他转达魏政委的指示,要她恢复各村的组织并为游击队打点盐。后来她们的行动被化装成乞丐的马家辉发现。小程隐蔽在阁楼上,为掩护小程,玉梅与匪兵殊死斗争,被抓走。小程将小妞放在竹筐里,一头挑着咸菜,一头挑着小妞上山了。后来,小程奉命将小妞送到新四文工团。他说:“总有一天你爸爸会在台底下看到你的。”小程于皖南事变中牺牲。革命胜利后,已经升为将的王杰在一次演出中认出了台上的女儿。父女相认时,小妞交给爸爸一个小红包,里面包着李玉梅的证和他前留给她的两块银元。王杰抚摸着党证,告诉小妞:“你妈妈是我们党的好女儿。”02PARTTWO影片赏析《的女儿》在电影创作中,和此前的同类作品相比,的确摆脱了从概念出发,描写人物,反映事件的模式,而显示出一定的深度,这主要体现在影片注意通过特定的情节揭示人物的心理动作,塑造出相对复杂丰满的艺术形象。“例如:影片既写了李玉梅的亲子之爱,也写了她为了同志,为了的事业毅然牺牲自己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境界。当敌人将要发现交通员小程,而小程要和敌人拼命的千钧一发之际,她为了掩护小程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并冷静地对哭着的女儿小妞说:“小妞,别哭,要听妈妈的话,听见了没有!”在敌人严密监视下暗示小程不要硬拼,以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影片在反映李玉梅为了的事业坚贞不屈,誓死如归的同时也表现了几个普通党员在白色下与党失去联系后一时的迷惑;也写了叛徒马家辉的妻子随丈夫叛变后良心上的不安,并因而发展到最后挺身救李玉梅,这样的描写都使人物性格具有立体感,真实感人。由于创作者注意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也就揭示出了人物性格的多层次、多侧面,使艺术形象显得十分丰满。这部影片开始比较集中地体现出林农后来逐渐发展丰富的独特风格。影片的镜头,场景组接自然、精练。李玉梅在不了解马家辉已经叛变的情况下,向他汇报工作,险遭到不测,幸得马的老婆相助才逃离虎口的一场戏;交通员小程为山上游击队取咸菜,敌人突然包围了村子,李玉梅为救小程而被捕的几个段落都通过富于个性的动作,层次分明地塑造了人物,有效地控制了节奏,使作品始终具有“惊险”的氛围。此外,创作者对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的处理也简繁得体,错落有致,能够寥寥数笔即简洁地勾勒出人物特有的风貌。例如:将王杰、二姐、秀英、惠珍等形象虽然戏都不多,但由于处理得当,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正面人物的丰满相比,影片对叛徒马家辉的塑造就略嫌简单了一些,影片没有揭示出他为什么会那样自觉地、穷凶极恶地协助敌人破坏我地下组织,疯狂追捕地下员、过去的战友?既没有揭示出他的心理原因,也没有揭示出他的外在必然。这就使得这个性格的发展缺少一个层次,而近于固定的“类型”。此外,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故事,也使得作品颇具历史感,显得悲壮、凝重。同时解放、胜利与挫折和牺牲的对比,转换也使得作品具有较大的情感张力,震撼人心!值得注意的是,本片的创作者在音乐元素的运用上也颇具光彩。本片作曲张棣昌1918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幼时曾于印度尼西亚读书,1932年回国。爆发后,他于1937年秋从南京出发,1938年3月到达,先后任八路留守兵团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队教员,鲁艺音乐部研究生。1948年秋,张棣昌随东北文工一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他先后曾为《赵一曼》、《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红孩子》等影片作曲。他在创作中很善于将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与作品巧妙结合。在影片《的女儿》音乐创作中,他注意表现江西地方特有的音乐旋律,送葬的音乐悲壮感人,《兴国山歌》哀婉凄切,又豪放激昂,影片公映后在广大观众中传唱一时。而本片导演林农也较好地使用了音乐元素,影片以将王杰在音乐会上听女儿唱《兴国山歌》,将人们带入过去的年代。又以李玉梅在山歌声中被捕,毅然走向刑场做结,不但在叙事上首尾贯通,而且使观众在情绪上也前后呼应,沉浸于影片所营造的特定的悲剧氛围之中。《的女儿》无论结构、节奏还是视、听觉诸元素的运用都达到相当水准,使作品具有摄人心魄的效果。本片的叙事也较有特色,先是以将王杰和女儿的相认为线索,提起故事。而过去时的故事则按“顺时针”方向发展。一条线以李玉梅找找游击队为主,她在找党过程中联络起失散的党员,组成党小组,后来与下山和地方联系的游击队交通员小程取得联系。另一条线以白和叛徒马家辉破坏地下组织为主线。马家辉先是出卖了桃花乡的,之后又在暗中监视李玉梅,当他发现李玉梅与东山游击队取得联系后,他和白匪军妄图通过李玉梅,找到游击队地点,一举消灭游击队和桃花乡恢复起来的党小组。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结构上有条不紊,情节上则紧张惊险,最后结尾、戏剧冲突达到高潮,人物性格放出夺目的异彩。“影片结构的严谨、精炼,显示出创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的女儿》说到底是歌颂了一种“殉道”精神,因此,它的意蕴具有普遍性。03PARTTHREE影片评价《的女儿》公映时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报刊曾展开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影片“调子低沉”有悲观主义情绪,情节有虚假之处。但更多的人则对影片作了较高的评价。民主德国影评人海因茨·霍夫曼评:该片的内容一直是在民族的表现形式下得到发展的,通这这种民族表现形式,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共产主义的英雄人物形象。它的主题让观众看到了那首难忘的英雄之歌《中华女儿》中的景象。该片可以称为伟大的艺术品。茅盾先生评: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