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说明书_第1页
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说明书_第2页
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说明书_第3页
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说明书_第4页
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说明第1页共12页说明书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S-02第2页共12页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一)、概述(二)、项目背景(三)、任务依据1、业主与我院签订的《崇州市白头镇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染治理项目勘察设计合同》。2、业主对本项目的建议和要求。(四)、测设经过依照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本项目勘察设计合同要求,我院于2022年7月上旬组建项目组进场开展外业工作。1、测设简况在外业准备阶段,项目组编制了工作大纲、技术指导书、技术指导卡及外业测设规定。2022年7月上旬项目组赴崇州,开始外业勘测工作。(1)项目组人员组成及设备本项目组人员组成包括工程设计调查组、测量队、地勘队人员等。工程设计调查组由路线组、路基路面组、桥涵组、交叉组、其它工程组、预算经济组组成。(2)外业工作方法简述项目组首先进行全线平面控制、高程测量及1/2000地形图测绘,然后根据地形图进行现场踏勘,对路线沿途重要地段及建筑物逐段进行核查,综合考虑桥涵及路基各专业的总体协调。在此期间,桥涵、路基路面、预算经济各专业组进行相关工程资料收集、筑路材料调查等。然后开展布置地质钻孔、控制性地物测量及中桩放样工作。各专业组结合现场放样,全面展开外业调查,在此期间项目组征求了沿线地方政府、业主单位等多方面的意见。2、测量该项目工程测量工作主要完成了全线的控制测量、1:2000测量成图、路线中线测量、工点测量及结构物的勘测调查等工作。路中线测量:按照《公路勘测规范》第6.7.3条规定,并结合确定的路线走向,进行了逐桩实地中桩放线测量。放线中桩桩距一般为20m,在地形变化较明显、地方道路等特殊位置均加测了中桩。外业记录均按专业记录薄现场填写。结构物勘测与调查:在外业勘测的过程中,桥涵、交叉、路基防护、材料调查等设计各专业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现场勘测、调查以及收集与设计相关的资料。采用到有关部门及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沿线筑路材料、环境保护、临时设施等调查,各项勘测与调查均按我院编制的专业手薄分专业填写。质量控制和成果精度:在外业测绘的各个阶段,严格按我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质量控制。院总工办领导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多次不定期现场旁站质量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提出的问题及时作了改正和完善。通过逐级检查和验收,勘测成果资料齐全、精度可靠,满足规范要求,可提交相关资料供设计使用。3、内业设计简况施工图设计内业工作于2022年7月中旬开始,其间向崇州市交通运输局汇报了路面结构类型、涵洞设置原则、沿线交叉处理问题,并听取交通运输局领导、专家意见。此后,我院充分考虑地方意见并全面开放内业设计。4、我院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合同书及崇州市交通运输局上述要求,于2022年8月上旬向业主提交了《崇州市白头镇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染治理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预算文件送审稿。二、技术标准1、建设原则本路段属新建项目,按四级公路(II类)设计速度15km/h,路基宽度5m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其路基组成为;土路肩0.25m+4.5m行车道+土路肩0.25m=5m。2、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部颁《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部颁《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2111-2021)《烧结普通砖标准》(GB/T5101-2017)工程设计文件及图表,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进行编制。工程预算按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和“四川省交通厅《关于贯彻执行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配套定额有关事项的通知》”进行编制。3.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规范规定值路线1实际采用值路线2实际采用值1公路等级四级(II类)四级(II类)四级(II类)2设计速度km/h1515153路基宽度m5.5554行车道宽度m5土路肩宽度m56平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值m121313一般最小值m207竖曲线半径凸型极限最小值m75308174一般最小值m150凹型极限最小值m75538439.551一般最小值m1508最大纵坡%12(14)12109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小桥涵1/251/251/25大中桥1/501/501/5010桥涵宽度桥梁m///涵洞m与路基同宽与路基同宽与路基同宽1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12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s0.450.450.4513车辆荷载等级桥涵、路基公路-Ⅱ级公路-Ⅱ级公路-Ⅱ级路面BZZ-100BZZ-100BZZ-100三、公路基本走向及沿线概况1、路线走向路线1起点与重庆路平面交叉,止点位于陶家坝堆土场平面交叉。路线2起点与重庆路平面交叉,止点位于邓家坝堆土场平面交叉。2、中间控制点主要控制点为重庆路、陶家坝及邓家坝等。3、沿线概况本项目既有道路主要为3~4m宽泥结碎石路,本次对该段原路面降坡,回填0.3米厚砂砾石垫层后加铺水泥砼面层。四、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无上阶段意见。五、沿线自然地理概况(一)场地位置、地形地貌、气候1、场地位置拟建的崇州市白头镇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染治理项目位于白头镇,项目最远点离崇州市区约8公里,场地外围交通发达,主要表现为线路北部有成温邛高速公路,南部有光华大道,中部有待见的崇王路西段,内部交通道路较为受限,拟建项目是南北向连接崇王路西段和光华大道的主通道,说明该项目建设时必要的。2、地形地貌勘察场地地貌上属文锦江(西河)和干溪河Ⅰ级阶地堆积地貌,场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海拔高程在518.16~527.09m,高差8.93m,相对高差小,地形地貌简单。3、气候勘察区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较多,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年积温4453~5475℃,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1200~1300mm,降雨集中在5~10月,峰期在7~8月,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风速1.4m/秒,风向以北西为主,多年平均气压933.5毫巴。因雨日多、河渠多、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年平均为930.90mm,占年降水量的76%,多年平均无霜期268.8天。主要灾害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等。本项目所在区公路一级自然区划为西南潮暖区(Ⅴ),二级公路自然区划为四川盆地中湿区(Ⅴ2),主要自然灾害为暴雨。(二)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1、区域地质根据1:20万分之一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地层属四川盆地成都新生代凹陷的西北边缘与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前缘的交界部位之东侧、龙门山前山及四川盆地分区新生界第四系、第三系地层单元。第四系属川西复合冲积扇平原,一般水平覆盖,构成覆盖表层,由上而下分别为粉质黏土、卵石层。卵石层以下为新生界上第三系(N)地层,主要岩性为褐灰色块状砾岩,中上部灰黄色透镜状岩屑砂岩,底部为白垩系灌口组(K2g)紫红色泥岩。2、区域构造场地在区域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沉降带之川西褶皱带中的成都断陷。该断陷的形成开始于印支期,在喜山运动得以进一步加强。第三纪末的“喜山运动”,使成都断陷明显下降。“喜山运动”之后,成都断陷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继续下沉,沉积了厚大的中更新统地层,不整合于白垩系地层之上,至上更新统地层和全新统地层,形成了今天的地貌景观。该拟建场地位于四川盆地成都新生代凹陷的西北边缘与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前缘的交界部位,龙门山前山断裂构造—江油灌县大断裂(二王庙断裂)离场地最小水平距离约66公里处,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场地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该断裂的活动情况,据有历史记载以来勘察区地震震级均未超过6度,2008年5月12日汶川(龙门山断裂带)特大地震对拟建场地及周边有一定的影响,但未对拟建场地构成威胁。3、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川震防发〔2009〕117号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建设厅文件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各市、县、乡镇地震动参数一览表》的通知(2009年7月29日),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三)地层岩性根据此次勘察钻探揭露资料表明,在拟建的崇州市白头镇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染治理项目工程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既有路面结构层(Q4m)、以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成因的粉质黏土、卵石土组成,现由新至老分述于后:1、第四系全新统既有路面结构层(Q4m)既有路面结构层(Q4m):支线1为0.20m混凝土层+原土;支线2A为原土。2、粉质黏土(Q4al+pl)深灰色、褐黄色,以可塑为主,稍湿,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高~中等、韧性高~中等,该层下部含有少量卵石。该层勘察区内均有分布,标准贯入试验3.5~4.0击/30cm,平均击数3.8击/30cm。压缩系数0.24~0.36MPa-1,属中压缩性土类,层厚2.60~6.40米,平均厚度3.42米,呈层状覆盖于卵石层之上,根据规范,初步确定土层剪切波速范围150<υs≤250(m/s),属中软土。3、稍密卵石土层(Q4al+pl)稍密卵石层: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灰色,稍密,稍湿;卵石岩性成份以花岗岩、辉绿岩等火成岩为主,次为砂岩、灰岩,少量石英岩等,骨架颗粒含量约占55~60%,卵石强~中风化,粒径2~8cm,颗粒大部分不接触,充填物以泥质为主,未胶结,分选性差,排列混乱,冲击钻探时,钻杆稍有跳动,N120击数4.8~5.9击/10cm,平均击数5.2击/10cm,本次勘察揭露厚度0.80~2.30m,平均1.53m,呈似层状分布。根据根据规范,初步确定土层剪切波速范围500≥υs>250(m/s),属中硬土。(四)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线路展线于平原区,区内为农田耕作区,地表水主要表现为灌溉系统。2、地下水此次勘察期间,勘探点中未见地下水出露,根据调查勘察区含水层类型为第四系砂卵石层孔隙型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通过土层缓慢的垂直补给以及河水侧向补给。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变化幅度1.50~3.00m。地下水以地面蒸发,地下径流和人工井点、低洼地带泄出等多种方式排泄,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五)场地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线路区地势开阔,地形起伏极小,区内无滑坡,塌陷,泥石流等自然条件下的不良地质作用。线路区各路段土质各路段相同,无软弱下卧层,无发震断层或地质构造等不良地质条件,适宜道路建设。六、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建设项目天然建筑材料调查内容主要为石料、砂料、施工用水、电调查。1.砂、砂卵砾石广泛分布于崇州市境内各河流两岸的河流漫滩之上,故砂砾料可从崇州市及项目区附近场镇砂场购买,平均运距约25公里。中粗砂可通过成都市各区县运输获取。2.片石、块石崇州市沿山地区的白头镇等地广泛分布石英砂岩、石灰岩,强度高、品质好、易成材、储量丰富,而且开采运输较方便,平均运距约25公里。3.碎石、石屑材料碎石、石屑材料可从项目附件料场购买,平均运距25公里左右。4.粘土、水沿线粘土储量丰富。沿线地表、地下水较发育,工程建设取水极为方便。5.石灰、水泥崇州市域内分布有大型石灰及水泥厂,产品储量大,品质好,可用于公路工程建设。6.其他材料沥青、钢材、木材等通过在崇州市区或成都市区采购,采用汽车运输至工地。7.电路线沿途穿越场镇区域及人口聚居区,用电可就近解决。由于本项目距离崇州市区较近(约25km),其所涵盖区域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捷,因此,建设区域交通运输条件较为方便,各种建筑材料均可通过汽车运输直接运往工地。路线平、纵面设计1、路线平面设计1、路线设计原则该项目各条道路路线较短,根据每条道路的地形、地质、功能等具体条件,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减少拆迁房屋和占用土地、减小工程数量、节约投资为设计原则。2、路线方案该项目路线里程短,范围小,起、止点和路线走向均按业主指定布设,路线控制点和走向明确。3、平面执行标准情况五条道路均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规定的平面技术指标。线型组合为:直线—圆曲线—直线。4、超高加宽设置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双车道路面内侧加宽采用1类加宽值。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150m时应设置超高,最大超高值采用4%,超高过渡方式采用绕路中线旋转。2、路线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设计原则在尽量满足规范要求前提下,以宁填勿挖、利于排水、减少拆迁房屋和占用土地、节约投资等原则进行纵断面设计。纵面设计尽量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并有利于边沟排水。纵、横向坡度的合成纵坡均满足容许合成纵坡要求和排水要求。2、纵面执行标准情况道路满足现行相关规范规定的纵断面技术指标。3、平竖组合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包含在平曲线内,且平曲线稍长于竖曲线;凸型竖曲线顶点及凹型竖曲线底部均未与反向曲线转向点重合。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驾驶者在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要求。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基本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恰当。八、路基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1、路基设计原则根据本项目的地质、水文条件,按照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率,采取经济有效的路基防护、排水和地质病害治理措施,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造成的危害,使路基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采取合理的取土、弃土方式,避免破坏路容景观和生态环境。2、设计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11-2021)有关规定及合同书要求,本项目设计速度15km/h,路基宽度5m,行车道宽度4.5m。3、路基宽度(1)路基宽度:按合同书要求,路基宽度5.5m,行车道宽度4.5m,土路肩2×0.5m。路基的横向布置见本设计标准横断面图。4、设计标高、超高、加宽设计标高为建成后的公路中心线处面层顶面标高;路面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3%;路基超高绕公路中轴旋转;平曲线加宽采用Ⅰ类半加宽。九、路基设计1、路堑设计路堑边坡坡度是结合自然边坡和地质调查资料等综合确定。确定合适的边坡坡度对工程影响极大,一方面为了确保路堑边坡的稳定,其坡度不宜过陡;另一方面坡度过缓又会极大地增加挖方数量,提高工程造价,过多的破坏原地表植被不利于生态保护。本路段属新建工程,路堑边坡坡率取1:1。2、路堤设计本项目路基填方高度均小于8m,路堤边坡坡率取1:1.5。当填筑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时,填方应全面清除地表草皮及植物根茎,开挖宽度不小于1.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以使填筑土和原状土紧密牢固结合,确保斜坡路堤的稳定。3、土路肩车行道两侧设置0.5m宽的土路肩。十、路基压实标准和填料1、路基的压实标准及压实度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压实。路基的压实度要求见下表:路基压实度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路基填方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30~80≥952、路基填料路基填料不能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结合崇州的实际情况,应优先选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路基填方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其强度要求见下表:路基填方材料要求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cm)路基填方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804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30~80410十一、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1、排水排水系统由路拱、路基边沟、排水沟和涵洞等构成,结合沿线自然水系及农灌设施进行系统设计,达到既使路基排水畅通,又兼顾到沿线农田排灌的需要,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小于0.3%。2、路基防护本次项目无挡防工程。3、软弱路基处治路基较为软弱地段采用换填砂砾的方式进行处理。换填材料选用砂砾石,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含泥量不大于5%。换填区域分层夯实、碾压的厚度、最佳含水量及夯实碾压遍数根据夯实、碾压机具及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现场试验确定。换填层的宽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换填层的压实度应分层检验,压实度及弯沉值应达到设计值。陶家坝:堆土场场内换填采用页岩换填,页岩材料为利用料,页岩的采取方式为:破碎、开挖、转运(运距≦1公里)、回填、碾压。邓家坝:堆土场场内换填采用页岩换填,页岩材料为利用料,页岩的采取方式为:破碎、开挖、转运(运距≦3公里)、回填、碾压。4、弃方处理本次设计弃方主要为建渣处理。施工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单位协商确定弃土位置。场内所有土方均在场内运转。5、施工注意事项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很多,一般有地形、地貌、地质、植被情况、降水、冰冻、水文等自然因素,还涉及施工的质量,这些综合因素对路基的稳定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分别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路基病害的发生,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各层位压实度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4)规定办理。基底强度,稳定性不足时,应进行处理,以保证路基稳定,减少施工后沉降。2、路堤基底应清除表层含腐殖质较多的带草根土或耕植土。路基范围内应清除植被,挖除树根等。路基填料不能采用残树根、腐质土及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相差大的土壤填筑路基。3、路基施工期间应作好对地面汇水的排水处理,避免由雨水等原因而影响施工或导致路基病害出现。4、施工前对排水沟、边坡的设置、沟底标高等结合沿线地形进行复核后进行施工,根据实地情况可作适当调整。5、路基完成后必须按质评标准要求采用BZZ-100标准车对路基顶面弯沉检测,其代表值不大于292.5(0.01mm)。6、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无序施工,需派专人负责施工安全工作,施工公告牌和警戒线应醒目,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过往行人和当地居民及其财产的安全。建议施工组织计划中应有详尽的施工安全措施,否则不应开工。十二、路面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设计标准1.设计依据及原则交通部部颁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T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要求,结合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现场调查的交通量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和厚度计算。路面设计的原则为:按交通量计算路面结构层的厚度。路面形式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设计参数为:车行道:单车道面层类型:水泥混凝土自然区划:本项目段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路拱横坡:单向2.0%设计使用年限:10年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取值如下:考虑项目区地质、水文情况,根据室内试验法确定土基模量取值为:40(MPa)。路面设计参数取值表(水泥砼)结构层弯拉弹性模量(GPa)回弹模量(MPa)抗弯拉强度4.5MPa水泥砼面层29——土基压实————2.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本项目属轻交通。设计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编制的专用程序进行结构厚度计算,本项目路面结构组合拟定为:路面结构层:30cmC35水泥砼面层+30cm级配砂砾调垫层+土基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道路拟采用的结构层及厚度结构层路面结构厚度(cm)水泥混凝土面层30级配砂砾垫层30土基压实/堆土场拟采用的结构层及厚度结构层路面结构厚度(cm)水泥混凝土面层P8型30C15砼垫层10土基压实/3.竣工弯沉值采用弹性地基板理论编制的专用程序进行结构厚度计算,下表为通过计算后采用的结果,路面结构各层弯沉值如下:路面竣工验收弯沉值(1/100mm)路面结构层各结构层顶面弯沉值(0.01mm)土基顶面292.5注:弯沉值采用标准车双轮组单轴100KN,轮胎压强为0.7MPa,单轮轮迹当量圆半径为10.65cm测试。(二)、水文气象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较多,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年积温4453~5475℃,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1200~1300mm,降雨集中在5~10月,峰期在7~8月,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风速1.4m/秒,风向以北西为主,多年平均气压933.5毫巴。因雨日多、河渠多、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年平均为930.90mm,占年降水量的76%,多年平均无霜期268.8天。主要灾害性天气为连续性阴雨、洪涝等。本项目所在区公路一级自然区划为西南潮暖区(Ⅴ),二级公路自然区划为四川盆地中湿区(Ⅴ2),主要自然灾害为暴雨。(三)、材料要求a.4.0MPa水泥混凝土面层材料技术要求水泥混凝土面板采用P·R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28d龄期的抗折强度≥6.5Mpa,抗压强度≥42.5Mpa。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1.3的规定,堆土场采用P8·R42.5型抗渗水泥混凝土。见下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水泥成分中、轻交通荷载等级试验方法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1.8GB/T176氧化镁含量(%)≤6.0铁铝酸四钙含量(%)≤12.0~20.0铝酸三钙含量(%)≤9.0三氧化硫含量(%)≤4.0碱含量Na2O0.658K2O(%)≤怀疑集料有碱活性时,0.6;无碱活性集料时,1.0氯离子含量b(%)≤0.06混合材种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烧黏土、煤渣,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岩粉水泥厂提供注:a三氧化硫含量在硫酸盐腐蚀场合为必测项目,无腐蚀场合为选测项目。b氯离子含量在配筋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中为必测项目,水泥混凝土面层为选测项目。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干净的碎石、破碎卵石或卵石并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3.1的要求。见下表。碎石、破碎卵石或卵石技术指标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碎石压碎指标(%)≤30JTGE42T0316卵石压碎值(%)≤26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2JTGE4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20JTGE42T0311含泥量(按质量计)(%)≤2JTGE42T031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7吸水率a(按质量计)(%)≤3JTGE42T0307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b(按SO3质量计)(%)≤1GB/T14685洛杉矶磨耗损失c(%)≤35JTGE42T0317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JTGE42T0313岩石抗压强度(Mpa)b≥岩浆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沉积岩不应小于60MPa。JTGE42T0221表观密度(kg/m³)≥2500JTGE42T0308松散堆积密度(kg/m³)≥1350JTGE42T0309空隙率(%)≤47磨光值c(%)≥35JTGE42T0321碱活性反应b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是碱活性反应JTGE42T0325注:a有抗冻、抗盐冻要求时,应检验粗集料吸水率。b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反应、岩石抗压强度在粗集料使用前应至少检验一次。C洛杉矶磨耗损失、磨光值仅在要求制作露石水泥混凝土面层时检查。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符合合成级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31.5mm。见下表。粗集料级配范围粒径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16.019.026.531.53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4.75~9.595~1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995~1008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0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不宜使用再生细集料,其技术要求和级配要求应符合表3.4.2、表3.4.5的规定。见下表。天然砂级配范围砂分级细度模数方孔筛尺寸(mm)(试验方法JTGE42T0327)9.54.752.30.150.075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粗砂3.1~3.710090~10065~9535~6515~305~200~100~5中砂2.3~3.010090~10075~10050~9030~608~300~100~5细砂1.6~2.210090~10085~10075~10060~8415~450~100~5机制砂级配范围砂分级细度模数方孔筛尺寸(mm)(试验方法JTGE42T0327)9.54.752.30.15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I级啥2.3~3.110090~10080~9550~8530~6010~200~10II、III级砂2.8~3.910090~10050~9530~6515~295~300~10(二)水泥砼垫层1、材料(1)水泥采用新标准的42.5级硅酸盐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产品。快硬、早强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2)碎石基层用碎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结构,底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结构,混合料中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表层位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199.54.752.360.60.075基层10068~8638~5822~3216~288~150~3底基层10070~8550~6529~4515~358~200~52、混合料组成为增强和易性,在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外掺粉煤灰,具体掺量应有室内试验根据强度要求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室内成型宜采用振动成型方法,基层混合料室内试验混合料7天(试件在20℃条件下湿养6天、浸水1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0MPa。钢筋使用要求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所用钢筋、钢筋网、传力杆、拉杆等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的规定。钢筋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配筋混凝土路面与桥面用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或防锈漆涂层等保护措施。传力杆应无毛刺,两端应加工成圆锥形或半径为2~3mm的圆倒角。胀缝传力杆应在一端设置镀锌钢管帽或熟料套帽,套帽厚度不应小于2.0mm,并应密封不透水,套帽长度宜为100mm,套帽内活动空隙长度宜为30mm。传力杆钢筋应采取喷塑、镀锌、电镀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防锈层不得局部损失。拉杆钢筋应在中部不小于100mm范围内采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接缝材料要求用于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胀缝板的高度、长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间距预留传力杆孔。孔径宜大于传力杆直径2mm,高度和厚度尺寸偏差均应小于1.5mm。胀缝板的技术要求表3-9项目胀缝板的种类试验方法塑胶板、橡胶(泡沫)板沥青纤维板浸油木板JT/T203压缩应力(Mpa)0.2~0.62.0~10.05.0~20.0弹性复原率(%)≥906555挤出量(mm)<5.03.05.5弯曲荷载(N)0~505~40100~400(三)级配砂砾石垫层用作垫层的砂砾石石压碎值应不大于30%,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砂砾石垫层的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级配砂砾石垫层级配范围表层位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199.54.752.360.60.075垫层10083~10054~8429~5917~4511~356~210~5注:垫层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室标准)应不小于96%。十三、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不得小于40Mpa。如果路床顶面土基回弹模量达不到40Mpa,则必须保证路面底面0.8m的路床范围进行处理。压实度检测:上路床压实度应不小于95%。弯沉检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检测方法,在考虑不利季节影响系数、路基干湿类型与Za=2.0的保证率系数后,要求实测得到的验收弯沉值lc≤292.5(0.01mm)。其他检测与验收项目详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并应严格执行。十四、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1、路基施工路堤施工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坡率填筑,路基填筑必须按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工艺施工,每层填筑厚度根据所采用填料最大松铺厚度试验确定,一般不超过30cm,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分层厚度的2/3。如填料来源不同,其性质相差较大时,应分层填筑,不允许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严禁使用腐殖土填筑路床。填方路堤完成后,应对设计边坡外的松散弃土进行清理。填方路基应处于干燥状态,路面底基层以下0~80cm的路床部分应严格控制填土压实度在95%以上。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检测方法,在考虑不利季节影响系数、路基干湿类型与Za=2.0的保证率系数后,要求实测得到的计算弯沉值lc≤292.5(0.01mm)。路基施工时应注意对路基外侧的洼地及小沟夯实填平,防止其浸泡或冲蚀路基,并设置完善的防排水系统以排除路界地表水。路基压实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并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施工现场所挖土方均不外运,内转至堆放场地统一堆放。2、便道、灌溉渠与路基排水设施的关系施工时注意便道、灌溉渠与路基排水设施的关系,二者发生冲突的地方须及时调整。处理好稻田路段的灌溉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路线走向与原有水渠相交时,设置水渠涵洞等使其穿越;路线走向与原有水渠大致平行部分水渠需占用时,在路基坡脚外侧改移水渠连接原水渠,如路基坡脚还需改移农道的应在农道外侧设置改移水渠。3、路面路面施工中每一道工序都应通过业主代表、设计代表、总监代表、承包商的共同确认以后,才能全面正式施工。4、施工组织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早填筑填土路堤,以使路堤在施工期间的动荷载和土体自重荷载作用下及早完成压缩沉降,尽可能使路堤在铺筑路面前能经受较长时间的沉降变形,避免过大的工后沉降使路面遭受破坏。同时应进行动态的观测研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总结经验,确保工程安全和使用周期。施工中应综合考虑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衔接。十六、涵洞设计1、上部结构设计要点钢筋砼圆管涵(1)、计算假定,圆管涵采用有基础形式,基础形式固定支承,中心角180o。根据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基本资料》固定支承,中心角180o圆管涵内力计算系数为0.231,且忽略管壁环向压力N及径向剪力Q,仅考虑管壁上的弯距M。(2)、管节内力按刚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法向力和剪力的影响,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况配筋。(3)、正管节分段长度分为:1.0m、1.5m及2.0m两种,可根据需要组合成0.5m为基数的各种涵洞长度。(4)、管节基础:①、C25砼基础厚度,应根据地基土壤类别、状态、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受荷载后变形大小,涵位是否经常浸水以及洞顶填土高度、垫层材料种类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选用。②、地基分类及相应的基础厚度值:Ⅰ类:紧密的碎、卵石类土(卵石、砾石),完整的岩层,采用无基础形式;Ⅱ类:一般密实的碎、卵石类土,硬塑~坚硬粘土,中等密实的中砂、粗砂、破碎岩层等,采用无基础形式;Ⅲ类:中等密实的饱和粉砂、细砂土,软塑~硬塑粘土、亚粘土、较密实的人工填土、风化岩层等,基础厚度取50cm;Ⅳ类:松散的饱和粉砂、细砂土,流塑~软塑粘土、亚粘土、一般密实的人工填土等,基础厚度取50cm。③、对于裂隙粘土地区,应根据涵位地基膨胀潜势大小,采用预湿换土、石灰(水泥)稳定等工程处治措施减弱和完全消除膨胀潜势后,基础厚度取100cm。④、对于软基、中等以上膨胀土地基等变形较大的地段,应作特殊处理。基础厚度可取100cm。2、施工注意事项有关涵洞的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质量检查标准,除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有关条文办理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悬辊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管节分段长度分别为:2.0m的正管节及1.5m的正管节两种,正管节可根据需要组合成0.5m为基数以适应各种涵洞长度,并应在端面标注型号,例如:正d100等字样。(2)、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5%以后,才能脱模、堆放和运输。脱模应在管壁上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3)、施工设计和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为避免放样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接近完成时浇筑。(4)、软基上的涵洞沉降较大,施工时应按涵身中部预测最大沉降值按抛物线设置预拱度。(5)、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填碎石土对称夯实,相对密度达到96%。(6)、圆管涵试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16752-2017三点试验法3、其它(1)、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涵顶及涵两侧填土在两倍孔径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方法分层夯实;当洞顶覆土厚度在0.5~1.0米时,涵顶可通过施工车辆,但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2)、位于填方上的涵洞,涵洞基础影响范围的路基应采用碎石土填筑,路基压实度不得小于95%,且填筑后路基承载能力应满足涵洞基底设计应力的要求。(3)、出口位于填方及挡墙上的涵洞,出口流水面应做铺砌处理,确保路基及挡墙基础不受水流冲刷,出口铺砌数量计入涵洞洞口工程数量中。4、桥涵施工其他注意事项及建议1、开挖基坑时一定要做好支护措施,保证安全施工。2、建设方应选择有资质、有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施工,严格把握质量关。3、要求施工开挖前需对各高程及交叉角度进行仔细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4、施工前应认真阅读本套图纸,发现“错、漏、缺”的部分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修改;施工放样时请注意复核其斜交方向和角度。5、施工时若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以便及时相关调整。6、工程完工后应将开挖的场地进行恢复,以免影响观瞻,同时应彻底清除施工中产生的工程垃圾或渣土。7、锥坡及台背填料要求采用砂砾石或其它透水性材料。8、涵洞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最新的公路安全生产许可达标标准、国家安全生产强制性条例规范实施手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同时在其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对危险处应加强防护,确保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9、施工时注意交通组织,不影响既有公路通行。10、其他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的有关规定执行。十七、平面交叉设计1、设计说明本项目共5处平面交叉,道路平面交叉主要形式为“十字形”、“T形”、“Y形”。本项目交叉口均采用加铺转角式。2、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时应按平面交叉设计图对交叉口进行施工放样,如设计与实际有出入,可适当调整。2、被交叉路路面、排水、防护与主线路面顺接,并严格按设计铺筑路面或加固路面。十八、环保设计1、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崇州市白头镇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染治理项目共包含2条道路,里程共计0.804km;2处堆土场设计,属改造工程。本项目道路经过区域为场镇区域,道路两侧房屋密集,地形平坦开阔。本项目在设计阶段中尽可能地做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在开发建设中以及建成后对周围的环境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对生态环境可能的影响该拟建公路的建设会影响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居民活动区域减小。2.对社会环境可能的影响本次公路的建设不再占用耕地,无拆迁房屋和其他附属设施改造,不会影响沿线居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随着项目的实施,路况的改善,其汽车通行能力增大,对当地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必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公路交通产生的噪声是最主要的公路污染源之一,随着公路建成通车,其交通量将会逐渐增加,等效声级也呈上升趋势,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3.对环境质量可能的影响①建设期的环境质量影响在施工期间还会带来扬尘污染,降低空气的能见度、污染水源等。但影响范围小,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影响也随之消逝。②劳动期的环境质量影响在营运期间,营运车辆散布的汽油、柴油及其他燃料的废弃物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环境;营运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