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第II级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规格应符合GB/T11836-2009标准。(2)接口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间采用橡胶圈接口,详见国标图集06MS201-1第24页。管道和检查井之间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参考06MS201-2第56页(五)。雨水口连接管,满包段采用承插刚性接口,设缝处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3)基础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采用混凝土垫层基础。5.2.2检查井排水工程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检查井要求混凝土面浇筑平整,不再抹面。井周100cm范围内采用5%水稳碎石加强,自井底至井顶。井深超过6米时采用混凝土双层或多层井室。5.2.3井盖选择本次设计采用球墨铸铁井盖,井圈和井盖应有防盗、防坠落、防移位、防噪音和易开启装置,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检查井井盖上应标注有明显的属性标识。人行道下井盖承载等级采用C250,采用D400级。详见国标GB/T23858-2009。检查井井盖必须满足《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年版)、《成都市城市管理局等六个单位关于印发<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的通知》(成城发【2012】241号文)之规定。本次设计,人行道下均采用隐形井盖。5.2.4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预制混凝土,按新标准进行核算,采用单箅、双箅或多篦雨水口(雨水篦子采用球墨铸铁)。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以保证有效的收水。双篦雨水口支管采用d300,三篦或多篦雨水口支管采用d400,支管接入检查井方向与道路纵坡保持一致,雨水口连接管位于车行道下需进行满包加固处理。6抗震设计及结构安全等级、使用年限6.1抗震设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成都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0.10g,场地类别为II类,设置抗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5.1.4条,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本次设计排水管道应采用柔性接口,塑料管道和检查井应采用柔性连接。排水系统采用分区布局,就近设置分散出口。6.1.1排水设计原则(1) 排水系统宜分区布局,就近处理和分散出口。(2) 排水系统内干线和干线之间,宜设置连通管。(3)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液化土或软弱土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承载力失效、震陷和不均匀沉降导致构筑物或管网结构损坏。6.1.2管道抗震设计(1) 钢筋混凝土盛水构筑物和地下管道管体的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25。(2) 砌体结构块石砌体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砌筑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3) 毗连构筑物及与构筑物连接的管道,当坐落在回填土上时,回填土应严格分层压实,其压实密度应达到该回填土料最大压实密度的95%~97%。(4) 混凝土构筑物和现浇混凝土管道的施工缝处,应严格剔除浮浆、冲洗干净,先铺水泥浆后再进行二次浇筑,不得在施工缝处铺设任何非胶结材料。(5) 对埋地的承插式接口管道,应采用柔性接口。6.2结构设计标准(1)抗震设防烈度:7度,基本设防;(2)结构安全等级:Ⅰ级;(3)荷载标准:①

主要结构材料及自重:钢筋混凝土,重度取25KN/m³。②

覆土荷载:填土重度取20KN/m³。③

人群荷载:4KN/m2。④

汽车荷载:城-A

级。(4)设计合理使用年限:永久性结构50年,临时性结构2年;(5)荷载分项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采用。(6)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管埋深<10m时为P6;20m>埋深≥10m时采用P8。7排水管线施工7.1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涵洞坐标为中心轴线的交汇点。7.2现场复核本工程雨水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7.3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正常地质条件下,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详见管道开挖断面图),地质条件不允许时,必须采取调整放坡坡率或加支撑等措施。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开挖深度及层间留台宽度参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反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位于车行道下雨水口连接管,在道路底基层施工以后再开挖管道沟槽,管顶及两侧回填采用C25混凝土,位于人行道下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原土回填;同时,雨水口应在道路水稳层施工完成后再反开挖砌筑。为保证道路路基压实度,过街管线的沟槽应待水稳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反开挖,而后敷设过街管线,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情况按1:0.1~0.6控制。排水管道(渠)沟槽开挖应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当采用砂石基础时,基坑宽度按照国标06MS201-1执行,沟槽宽度为D+2t+2a;当采用砼基础时,基坑宽度按GB50268-2008执行,沟槽宽度为D1+2(b1+b2+b3);基坑工作面宽度及沟槽边坡按照《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D市政工程》及地勘资料取用。对条件特殊的管段,沟槽宽度及开挖边坡由施工方案确定。7.4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柔性接口管道不小于0.1MPa(刚性接口管道和雨水方沟不小于0.15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处于软土或回填土的管段,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土压下管道自身不沉降的要求,否则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设计;在对开挖基础不易辨别是否为未扰动土体时,可按未扰动土体的地基承载力考虑。在易沉降的高填方段,需有防沉降措施。软土地基管道基础及和检查井连接要求可参考04S520-P60(图六)施工。7.5管道安装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塑料管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需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等专业规程。7.6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塑料排水管道进场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见证取样抽检,检测参数包括规格尺寸、环刚度、环柔度、抗冲击强度等项目。随机抽选有代表性的雨水管道的30%管段、高填方区的雨水管道以及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雨、污水闭水试验须通知设计到现场进行见证。闭水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进行污水管道的回填。加强排水管材进场检验。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对进场排水管材进行验收,重点查验质量证明文件、颜色、外观、尺寸规格等是否满足合同约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在管道回填后进行回填土密实度和管道变形率检验。7.7沟槽回填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当检查井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C30混凝土回填补强措施。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设计图说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管内径大于800mm的柔性管道,回填施工时应结合管材厂家要求在管内设竖向支撑。压实系数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执行。若因特殊因素需增加管顶压实系数时,管侧(I区)回填压实系数也应相对增加,必要时应对管道采取加固措施。7.8废除管线安全防护要求(1)排水管渠的废除和迁移应经排水管理单位批准,并应在原功能被替代后,方可废除。(2)废除旧管渠的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被废除的排水管渠应及时拆除,对不能拆除的,应填实处理;2)检查井或雨水口废除后,应填实处理,并应拆除井框等上部结构;3)旧管渠废除后应及时更新设施档案。(3)未作说明处详见《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8-2016)相关要求。8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成都市工程管理相关法规、规定程序进行,竣工验收前须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应在该分部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下道工序未进行之前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验收前施工单位应事先准备好必须的相关图表等技术资料,并有业主代表、监理、质监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进行。9“危大工程”安全提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第37号)已于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同时根据《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危大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参考如下:表10-1危大工程以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序号类别危大工程范围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1基坑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滑坡处理和填、挖方路基工程1.滑坡处理。2.岩质边坡高度≥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8米。3.填方边坡高度≥8米。1.中型及以上滑坡体处理。2.岩质边坡高度≥30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25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15米。3.填方边坡高度≥12米。4.曾发生过安全事故的高边坡项目。3基础工程1.挡土墙基础。2.沉井等深水基础。1.平均高度不小于6m面积不小于1200㎡的砌体挡土墙的基础。2.水深不小于20m的各类深水基础。4大型临时工程1.围堰工程。2.挂篮。3.栈桥、临时码头。4.水上作业平台。1.水深不小于10m的围堰工程。2.猫道、移动模架。3.栈桥。5桥涵工程1.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2.打桩船作业。3施工船作业。4.边通航边施工作业。5.水下工程中的水下焊接、混凝土浇注等。6.顶进工程。7.上跨或下穿既有市政道路、铁路施工。1.长度不小于40m的预制梁的运输与安装,钢箱梁吊装。2.跨度不小于150m的钢管拱安装施工。3.高度不小于40m的墩柱、高度不小于100m的索塔等的施工。4.离岸无掩护条件下的桩基施工。5.开敞式水域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吊装作业。6.在三级及以上通航等级的航道上进行的水上水下施工。7.转体、缆索吊装、顶推施工。6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翻模、隧道模等工程。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翻模、隧道模等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1.搭设高度5m及以上。2.搭设跨度10m及以上。3.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2及以上。4.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5.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P1.搭设高度8m及以上。2.搭设高度18m及以上。3.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及以上。4.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1.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及满堂支撑体系。1.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以上。7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3.采用非常规方式进行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8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高处作业吊篮。5.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6.异型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2.提升高度在150m及以上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3.分段架体搭设高度20m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作业面异形、复杂的或无法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安装的高处作业吊篮工程。9拆除工程1.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1.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2.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影响范围内的拆除工程。10暗挖工程1.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1.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11其它1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3.人工挖扩孔桩工程。4.水下作业工程。5.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6.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11.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跨度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或跨度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3.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桩工程。4.下作业工程。5.重量1000kN及以上的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6.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9.1本项目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及环节本项目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及环节如下:(1)基坑工程①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排水管道沟槽、检查井基坑的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本次设计排水管道或检查井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范围为:W-1~W-13、W-16~W-30、W4-2~W-4,W-4-1~W-4、W7-1~W-7,W-8-1~W-8、W10-1~W-10,W-10-2~W-10、W11-1~W-11,W24-1~W-24。②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上述工程。注意事项:①施工单位应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支护体系的施工。沟槽、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②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等构(建)筑物资料(包括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及煤气等管涵的分布和现状)、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沿线调查,掌握现场实际情况(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桥梁、水利设施(堤、涵、闸、坝)、市政道路、高压铁塔、电线杆、地铁、江、河、湖、海、渠、天然气、雨水管涵、污水管涵、供水管涵、军缆、电气管涵(电力、电信、监控等强弱电)、建筑物、构筑物、堆土、堆载、树木、树苗,等。并查清距离、埋深、高度等具体信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③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和要求;仔细阅读并领会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报告、地形地貌。实施时若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与本工程的工程地质报告、地形地貌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勘察、设计和甲方协商解决。④沟槽的开挖、支护方式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等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⑤针对具体环境和条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必要时进行行业评审及专家论证。(2)大型临时工程需采用围堰施工的工程。注意事项:①围堰结构应满足设计要求,构造简单,便于施工、维护和拆除。围堰与构筑物外缘之间,应留有满足施工排水与施工作业要求的宽度。②围堰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基坑及河道的水文地质、施工方法和装备、环境保护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③围堰施工和拆除,不得影响航运和污染临近取水水源的水质。(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搭设高度≥5m的排水检查井的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注意事项:①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②安装和拆模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暂停人员和车辆通过。拆模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避免整体塌落;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作业。③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应考虑对周边交通通行影响,不得侵入通行限界,且需征得交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支撑体系不得影响地上、地下管线、周边构筑物等。④模板及支撑体系材料应符合其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4)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吊装及安装拆卸的模板及钢筋工程,包括:排水管道、检查井等。注意事项:①起重设备必须经过起重荷载计算,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②起重作业前应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严禁超负荷使用。③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起重机在架空高压输电线路附近作业时,与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电业管理部门的规定。④金属管、化学建材管及管件吊装时,应采用柔韧的绳索、兜身吊带或专用工具;采用钢丝绳或铁链时不得直接接触管节。⑤应对现场地形现场管线及周边构筑物进行核查,应保证起重吊装设备自身安全且不得影响地下管线及构筑物。⑥起重吊装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机械伤害、高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车辆撞击、施工设备事故等风险事件。⑦起重设备及操作人员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和法规要求。(5)其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9.2本项目涉及危大工程的保障措施及施工安全建议本项目涉及危大工程的保障措施及施工安全建议如下:

(1)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2)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并形成论证报告经专家签字确认通过。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3)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告危大工程名称、施工时间和具体责任人员,并在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4)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专项施工方案。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并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组织限期整改。

(5)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危大工程进行施工监测和安全巡视,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6)其它未尽事宜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等有关办法办理。9.3拆除工程10.3.1危大工程范围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10.3.2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核实现状管线权属单位,协商保护或迁移的具体措施方案及安排。9.4管道运行与维护(1)排水管道交付使用后,应安排专门的巡视检查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岗前培训。维护作业单位应不少于每年一次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技术培训。(2)排水管道交付使用后,必须进行正常维护清理。管径d600以上的管段每年清通2~3次。管径在d500mm以下每年清通4~6次。若存在特别积淤的地方,应适当增加清通次数,以保证排水管道通畅。(3)为增强排水管道清通能力,改善清污人员操作条件,应引进、采用机械化清污机具。(4)维护作业区域应采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防护措施,夜间作业时,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明显处设置警示灯;作业完毕后及时清除;(5)清污人员在清通管道时,必须配备必要的劳动安全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井下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执行当地的下井许可制度,井下作业前,维护单位必须检测管道内等有害气体,井下有害气体浓度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6)维护作业现场严禁吸烟,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明火。(7)井下作业时,井上监护人员不少于两人,进入管内作业时,井室内应设置专人呼应和监护,监护人员严禁擅离职守。(8)井下作业前,应通风。通风后,井下的含氧量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必须符合《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第5.3节有关规定。10海绵城市设计10.1海绵城市背景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问题日趋突出。“水少为忧、水脏为患、水多为灾”,水的问题成为困扰各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文件,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6号)中,明确提出应加快成都天府新区海绵型城市建设。10.2设计标准及参数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成都市位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第II分区(80%≤α≤85%)。全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布图根据成都市国家气象站56294自1974~2003年共计30年日降雨量资料统计(扣除小于等于2mm的降雨事件),成都市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年径流控制率和设计降雨量关系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3%80%78%75%降雨量(mm)32.828.926.723.785%85%80%26.73mm32.90mm年径流控制率和设计降雨量关系图结合上述指南及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要求,“海绵城市”建设为整个片区的统筹规划及协同建设,应结合片区内各用地的主要功能,协调分配,共同实现年径流绿控制目标。参照遂宁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的经验以及成都天府新区的建设经验,本次市政道路车行道宽度占红线宽度约62.5%,故海绵设计目标定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8%,对应的控制降雨量26.7mm。10.3采用的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3、《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026-2022)4、《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5、《成都国际空港产业新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49)》(报批稿)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0、道路、景观专业初步设计资料;11、道路地下管线探测成果及其它相关资料;1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14、《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2021-2035》10.4设计原则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的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2.考虑到成都市影响海绵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高温、降雨量大、部分区域土壤渗透条件差等,设计时不强调下渗回补地下水,强调以滞、净、排为主。3.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景观绿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4.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5.规划作为超标雨水径流行泄通道的城市道路,其断面及竖向设计应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并与区域整体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6.人行道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7.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防止下渗雨水对道路路面及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破坏。10.5片区内径流分析片区周边现状为厂房、居民区及空地,周边皆为现状道路。该片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按照海绵型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其综合径流系数应达到78%。片区内应协同建设海绵城市工程措施,共同达到控制指标。本次设计道路路幅16m,人行道仅3m,人行道空间有限且现状管线复杂,没有条件布置生物滞留带,故海绵城市工程建设主要考虑人行道的透水铺装。汇水面种类雨量径流系数Φ汇水面积ha综合雨量径流系数沥青路面(道路)1755151.29%0.53透水铺装地面(人行道)14772.8743.17%绿地(道路)1897.135.54%综上计算,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约为47%,低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不满足要求。须结合设计道路周边规划绿地公园及规划的雨水塘,陂塘湿地等公共海绵设施,共同满足规划中对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10.6透水铺装详见道路专业设计说明。11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要求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在某些环境下,上述风险可能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1)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而且,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重新通风和检测后方可进入。同时,检测标准与检测工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2)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必须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有限空间与其他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或其它空间隔离;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相关要求;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3)装备准备要齐全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并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与使用,作业人员必须拴带救生绳;在缺氧或存在有毒物质(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工具(照明);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4)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提前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明确有限空间现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检测人员的职责,不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5)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开展作业。12施工注意事项12.1排水管网工程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依法对城市排水管网工程质量负责。建设单位是排水管网工程质量的首要责任人,应当择优选择施工、监理单位,并保证合理工期、合理造价;按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内窥、承载力等检测工作。12.2排水管网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1)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排水管网工程应当依法办理初步设计审批(政府投资类)、施工图审查备案、施工许可(含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竣工(跟踪)测量以及档案移交等建设手续。非单独立项建设的排水管网工程,可与主体工程同步办理相关手续。(2)加强排水管材进场检验。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对进场排水管材进行验收,重点查验质量证明文件、颜色、外观、尺寸规格等是否满足合同约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加强排水管网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排水管网工程的地基处理、管道安装、沟槽回填等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应当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4)监理单位应当加强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现场监理,重点把控进场材料质量检验、排水检查井坐标、管道高程、附属构筑物及接口质量、基础及回填质量、雨污水混接错接情况等。(5)强化排水管网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对排水管网工程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或竣工验收,并按照《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要求,在排水管网覆土隐蔽前进行测绘,形成准确、完整的管线工程测绘数据和测绘图。城市建成区内未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新建建筑小区或公共建筑,不得交付使用。(6)排水管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当包含管道内窥检测报告(含影像资料)、竣工测量成果资料等相关工程资料。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配套的排水管网工程还应提供排水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排水许可证/对因工程建设改迁排水设施的相关审核意见。12.3其他注意事项此外,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复核上、下游市政排水管道(沟)接入处标高,避免水接不进来和排不出去的事故发生。如测量结果与本次设计标高相冲突,及时与设计方联系,以作出调整,只有待设计方调整完后方能施工。(2)工程正式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一次图纸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请认真仔细读图,若本设计图中有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之处或错漏之处,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作出调整后方能施工。(3)如果工程现场与设计基础资料有较大出入或者有障碍物影响施工,需要变更设计的,由施工方提出,监理同意,业主发送设计变更函件给设计单位,设计方调整变更完后,施工方根据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进行施工。(4)检查井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确认。(5)过街预留管管端用砖封堵,并作好隐蔽记录,以利于支路的管道接入。过街预埋共用管沟处也应作好隐蔽记录,便于远期的穿管和接线。(6)沟槽开挖时应注意施工安全,开挖放坡坡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勘报告求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防止跨塌伤人事故发生。同时开挖中必须严格注意开挖边线与周边现状建构筑物的关系,沟槽开挖不得影响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7)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必须浇筑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在所有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上的预留孔洞、预埋套管及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由水专业的施工人员配合工作,并签署后方可浇筑,以免错漏和移位,严禁事后打孔凿洞。(8)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施工单位上报监理,会同业主、质检、设计协商处理,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否则设计单位一概不认,对施工问题的处理,应以书面签署盖章为准。(9)塑胶管道须进行管道密闭性、管道变形及沟槽回填土密实度检验,管道初始变形需要满足技术规程的要求。(10)施工前必须做好防洪工作和施工组织计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组织施工。并组织材料进场,堆放,搞好临时排水。施工组织计划须经项目监理研究批准后才可允许进场施工。(11)施工中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资料必须满足业主要求及国家规定。(12)排水管道必须做闭水试验,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13)工程施工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