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零下10°C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在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2022年11月30日,青岛附近海面再现“海浩”奇观(如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海浩”现象发生的条件是()A.冷锋过境前、水温高于气温 B.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C.冷锋过境前、水温低于气温 D.冷锋过境后、水温低于气温2.“海浩”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午后14点 B.日出之前 C.正午12点 D.日落之前3.“海浩”现象多发的季节()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地球自转角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D.天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较大值〖答案〗1.B2.B3.C〖解析〗【1题详析】“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10°C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因此“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水温高于气温,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B正确,D错误。冷锋过境前,是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水温低于气温,不利于形成“海浩”现象,AC错误。故选B。【2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之前,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题详析】由于海水比热容大,冬季海水温度高于气温,容易出现海浩。结合所学可知,1月初为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为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结合材料可知,出现“海浩”的时间为11月30日,为冬季,目前公转速度较快,A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北极地区出现了极夜,C正确;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天津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年最小值,D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日5时55分(北京时间)时,小张在A市(110°E,22°N)拍摄到的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A市该日的昼长约为()A.12小时 B.14小时30分钟 C.11小时30分钟 D.13小时30分钟5.拍摄时,太阳所在方位为()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答案〗4.D5.C〖解析〗【4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的地理坐标为(110°E,22°N),北京时间5时55分,该地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故可以计算出该地的日出的地方时为5时15分。则A地昼长=(12-5:15)×2=13小时30分钟,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的日出时间在6.00以前,可以判断出拍摄日出照片时为夏季;结合所学可知,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日落的位置偏北,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拍摄日出时太阳所在的方位为东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石绳(下左图)又名绳状熔岩,是岩浆喷出地表,顺坡而下,冷却表皮受到内部尚未凝固仍在流动的岩浆的作用,推挤、扭动、卷曲,沿流动方向呈弧形弯曲或呈链形排列而成。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上右图中能够反映石绳形成过程的数字是()A.① B.② C.③ D.⑤7.石绳的延伸方向()A.与岩浆流动的方向一致 B.指向地势低洼的方向C.垂直于岩浆流动的方向 D.垂直于板块移动方向〖答案〗6.A7.C〖解析〗【6题详析】石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根据图示,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②表示地壳上升运动,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⑤表示变质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析】根据材料“石绳又名绳状熔岩,是岩浆……顺坡而下……沿流动方向呈弧形弯曲或呈链形排列而成”,可知石绳弧顶多指向岩浆流动方向,即地势低洼的方向,因此,石绳的延伸方向应垂直于岩浆流动的方向,C正确,AB错误;综上所述,石绳的延伸方向取决于岩浆流动方向,而岩浆流动方向主要受地势影响,与板块移动方向没有相关性,D错误。故选C。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2018年11月10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城市最可能吹西南风的是()A.沈阳 B.昆明 C.广州 D.郑州9.图中沿虚线方向的等压面与下图相符的是()A. B.C. D.〖答案〗8.D9.A〖解析〗【8题详析】结合所学可知,在等压线地图上,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读图可知,沈阳为东南风,昆明为东北风,广州为东北风,郑州为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析】甲点位于高压中心东侧,甲点附近东西向等压面,近地面西边气压高于东边,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A对,B错;甲点并不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在高压脊附近,CD错。故选A。下图是昆明市宜良县城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该公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修建,路基宽5米,因考虑到沿线主要为村庄土地,只好顺山梁而修,蜿蜒曲折,短短6.8公里共有68道拐,无意中创造了这惊艳世界的公路奇观,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吸引了一些顶级车赛在此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推测当时该公路选建在山脊上是考虑()A.施工技术非常成熟 B.少占耕地和节省资金C.山谷地质灾害频发 D.沿途居民点分布密集11.该公路的修建,最初是为了()A.方便村民出行 B.通过旅游加快脱贫C.吸引高新技术产业 D.增加矿产资源外运〖答案〗10.B11.A〖解析〗【10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施工技术成熟并不是选建在山脊的主要原因,A错误;公路沿线主要为邻村土地,若沿山谷修建会占用邻村耕地,需要付出大量补偿金,从而加大修建成本,B正确;相对于山谷,山脊处地形坡度较大,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更高,C错误;图中显示山脊上居民点极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临近的谷地,D错误。故选B。【11题详析】由材料可知,过去该地交通十分不便,修筑公路最初的目的是方便居民的出行,并不是为了旅游而修筑,修筑后出现了68道拐的奇观,而后旅游才逐渐兴起,A正确,B错误;该地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稀少,修筑公路不是为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C错误;资源外运需要便捷的交通,崎岖的路线不利于资源外运,并不符合修建之初的要求,D错误。故选A。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冷暖异常变化的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高于0.5℃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低于一0.5℃且持续5个月以上,则出现拉尼娜现象。图1示意2017-2020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变化情况,图2示意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推测信风最强的时间为()A.2017年8-10月 B.2018年10-12月C.2019年3-5月 D.2020年9-11月13.2018年10-12月期间()A.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加强 B.赤道附近西太平洋降水减少C.赤道附近西太平洋降水增加 D.南美秘鲁附近干旱天气增多〖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析】据图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其实都跟信风的强弱有关,信风越强驱动表层海水离开海岸,上升补偿流就越强,水温越低,就容易形成拉尼娜现象,读图可知,2020年9-11月,水温较平均状态降低最多,可以推定这期间信风最强,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题详析】读图可知,2018年10月到12月期间,水温异常偏高,也就是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美秘鲁沿岸信风偏弱,上升补偿流减少,秘鲁寒流减弱,南美秘鲁附近水温升高,形成低气压,上升气流,降水增多,AD错误。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水温偏低,形成高气压,气流下沉,降水减少,B正确,C错误。故选B。俄罗斯北方的针叶林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森林,分为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林下冻土带广泛发育。受气候变化影响,北方常绿针叶林带和落叶针叶林带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全球气候变暖对俄罗斯针叶林分布的影响表现在()A.常绿针叶林带南界向南扩展 B.落叶针叶林带南界向北扩展C.常绿针叶林带北界向南扩展 D.落叶针叶林带北界向南扩展15.与常绿针叶林相比,落叶针叶林()A.夏季植被吸收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高B.冬季地面反射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低C.冬季地面吸收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高D.夏季植被反射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低〖答案〗14.B15.B〖解析〗【14题详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俄罗斯北部地区热量条件改善,适宜常绿针叶林生长的范围因此向北迁移,南部会被温带森林取代使南界向北扩展,落叶针叶林带南部被常绿针叶林取代,南界不断北移,北界会逐渐北移侵占苔原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析】与常绿针叶林相比,落叶针叶林在夏季枝叶繁茂,二者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差别不大,AD错误;冬季,落叶针叶林落叶,积雪覆盖地表,会将阳光和热量大量反射回去,有助于保持区域低温,C错误,B正确。故选B。第Ⅱ卷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乌伦古湖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即河流终点汇入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缓解乌伦古湖萎缩,当地修建了“引额济湖”渠道工程。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案,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同时湖水倒灌进入吉力湖。材料二下图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图”。(1)分别说出“引额济湖”渠道工程修建前、后库依尔尕河的流向。(2)比较乌伦古湖在“引额济湖”渠道工程修建前、后湖水盐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引额济湖”渠道工程修建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表现。〖答案〗(1)修建前,自东南流向西北。修建后,自西北流向东南。(2)修建前,盐度高;理由:乌伦古湖没有径流流出,盐分逐渐积累。修建后,盐度降低;理由:额尔齐斯河流入后对乌伦古湖有稀释作用;盐分经库依尔尕河流出。(3)入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面扩大;增加湖面蒸发量,改善局部小气候;湖泊水体得以更新,水质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湖泊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材料“乌伦古湖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即河流终点汇入湖”可知,修建前,吉力湖通过库依尔尕河补给乌伦古湖,故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结合材料“当地修建了引额济湖渠道工程。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案,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同时湖水倒灌进入吉力湖”可知修建后,库依尔尕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可知,修建前乌伦古湖为尾闾湖,盐度较高。理由是乌伦古湖作为尾闾湖,没有径流流出,只有河流流入,河流带来的盐分逐渐积累,盐度变高。修建后盐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额尔齐斯河流入乌伦古湖后对乌伦古湖盐类物质有稀释作用,导致盐度降低。乌伦古湖湖水经库依尔尕河流出,带走了部分盐类物质,盐度降低。【小问3详析】“引额济乌”渠道修建后,乌伦古湖的入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面扩大。乌伦古湖湖面增大,湖面蒸发的水汽增多,大气湿度增加,改善局部小气候;蒸发的水汽再度形成降雨注入湖泊,湖泊水体得以更新,水质改善;湖泊面积增大,湿地面积增加,湖泊生物生存空间大,湖泊生物多样性增加。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甲为“世界某半岛及附近地区等高线图”。R地盛产地中海栓皮栎,生长缓慢,环境适应性强,其外层树皮是理想的软木塞原料;栓皮栎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是良好的薪炭材料;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是防火林的优良树种,我国云南也有少量栓皮栎分布,欲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图乙为“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降水量资料示意图(单位:毫米)。(1)根据材料判断图甲所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2)与巴塞罗那相比,说出波尔图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3)依据R地的气候条件,推断栓皮栎的生长习性。(4)简述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对云南省的有利生态影响。〖答案〗(1)东部高原,中西部平原;理由:东部一侧整体海拔较高,中西部地区海拔较低;东部沿海等高线密集,1000米等高线呈闭合曲线;西部地区海拔较低且地势平缓,因此地形类型应为平原。(2)波尔图年降水量较巴塞罗那多,雨季较巴塞罗那长;原因:波尔图位于迎风坡,受西风影响,且时间长,降水丰富。(3)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冬季温暖,栓皮栎喜光;耐旱,水分要求低;不耐低温。(4)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减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有利于防止森林火灾;云南省属于喀斯特地区,土壤贫瘠,栓皮栎适应性强,存活率高。〖解析〗【小问1详析】据图甲等高线数值和疏密可知,图甲所示地区东部一侧等高线海拔在1000米以上,说明整体海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等高线的顶部稀疏且海拔较低;东部沿海等高线密集,1000米等高线呈闭合曲线,说明东部地区海拔高,但高海拔地区地势又相对平缓,因此可判断东部地形最可能为高原;西部地区海拔较低且地势平缓,因此地形类型应为平原。【小问2详析】图乙中虚线为波尔图的降水特点,据图可知,波尔图年降水量较巴塞罗那多,且雨季较巴塞罗那长。原因应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据材料一根据图甲显示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内,波尔图位于西部沿海地区,地处西风的迎风坡,受西风影响明显,且时间长,降水丰富且雨季较长,而巴塞罗那不仅更靠近内陆且位于西风背风坡,因此降水较少。【小问3详析】据图甲及材料可知,R地地处地中海沿岸,R地盛产地中海栓皮栎。由于栓皮栎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炎热干燥,光照强,据此可推断栓皮栎喜光、耐旱;由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少但R地盛产栓皮栎,可推知栓皮栎对水分要求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可判断栓皮栎不耐低温。【小问4详析】据材料可知,栓皮栎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是良好的薪炭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是防火林的优良树种。因此我国云南引入该物种后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减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有利于防治森林火灾;同时据材料知栓皮栎环境适应性强,云南省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土壤贫瘠,栓皮栎环境适应性强,存活率高。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历史上的冰川时期时,该区域的中高纬度地区多冰川分布。图中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成因。(3)一艘货轮正沿该区域西海岸自南向北航行,试分析洋流对其航行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答案〗(1)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2)内力作用: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外力作用: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线破碎。(3)有利:顺洋流航行可节省航行时间和航行成本。不利:洋流附近可能出现海雾和冰山给航行安全造成较大威胁。〖解析〗【小问1详析】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破坏地表生态环境,开采引起地面断裂和沉降;矿区开发会破坏森林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矿渣与弃土堆放会引发泥石流或粉尘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废矿和有害金属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在干旱区开矿、冶炼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等。【小问2详析】乙地位于40°S-50°S之间,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被侵蚀;终年受西风带影响,海面广阔,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临近安第斯山脉,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在这些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乙地海岸线破碎。【小问3详析】结合图片可知,该地洋流自南向北流动,因此应为寒流;结合题干可知,该货轮是自南向北航行,因此顺着洋流航行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结合所学可知,洋流容易将高纬度的冰山带到此处,并且洋流附近多海雾,对船只的航行安全造成影响。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零下10°C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在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2022年11月30日,青岛附近海面再现“海浩”奇观(如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海浩”现象发生的条件是()A.冷锋过境前、水温高于气温 B.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C.冷锋过境前、水温低于气温 D.冷锋过境后、水温低于气温2.“海浩”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午后14点 B.日出之前 C.正午12点 D.日落之前3.“海浩”现象多发的季节()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地球自转角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D.天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较大值〖答案〗1.B2.B3.C〖解析〗【1题详析】“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10°C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因此“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水温高于气温,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B正确,D错误。冷锋过境前,是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水温低于气温,不利于形成“海浩”现象,AC错误。故选B。【2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之前,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题详析】由于海水比热容大,冬季海水温度高于气温,容易出现海浩。结合所学可知,1月初为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为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结合材料可知,出现“海浩”的时间为11月30日,为冬季,目前公转速度较快,A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北极地区出现了极夜,C正确;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天津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年最小值,D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日5时55分(北京时间)时,小张在A市(110°E,22°N)拍摄到的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A市该日的昼长约为()A.12小时 B.14小时30分钟 C.11小时30分钟 D.13小时30分钟5.拍摄时,太阳所在方位为()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答案〗4.D5.C〖解析〗【4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的地理坐标为(110°E,22°N),北京时间5时55分,该地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故可以计算出该地的日出的地方时为5时15分。则A地昼长=(12-5:15)×2=13小时30分钟,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的日出时间在6.00以前,可以判断出拍摄日出照片时为夏季;结合所学可知,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日落的位置偏北,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拍摄日出时太阳所在的方位为东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石绳(下左图)又名绳状熔岩,是岩浆喷出地表,顺坡而下,冷却表皮受到内部尚未凝固仍在流动的岩浆的作用,推挤、扭动、卷曲,沿流动方向呈弧形弯曲或呈链形排列而成。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上右图中能够反映石绳形成过程的数字是()A.① B.② C.③ D.⑤7.石绳的延伸方向()A.与岩浆流动的方向一致 B.指向地势低洼的方向C.垂直于岩浆流动的方向 D.垂直于板块移动方向〖答案〗6.A7.C〖解析〗【6题详析】石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根据图示,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②表示地壳上升运动,③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⑤表示变质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析】根据材料“石绳又名绳状熔岩,是岩浆……顺坡而下……沿流动方向呈弧形弯曲或呈链形排列而成”,可知石绳弧顶多指向岩浆流动方向,即地势低洼的方向,因此,石绳的延伸方向应垂直于岩浆流动的方向,C正确,AB错误;综上所述,石绳的延伸方向取决于岩浆流动方向,而岩浆流动方向主要受地势影响,与板块移动方向没有相关性,D错误。故选C。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2018年11月10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城市最可能吹西南风的是()A.沈阳 B.昆明 C.广州 D.郑州9.图中沿虚线方向的等压面与下图相符的是()A. B.C. D.〖答案〗8.D9.A〖解析〗【8题详析】结合所学可知,在等压线地图上,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读图可知,沈阳为东南风,昆明为东北风,广州为东北风,郑州为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析】甲点位于高压中心东侧,甲点附近东西向等压面,近地面西边气压高于东边,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A对,B错;甲点并不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在高压脊附近,CD错。故选A。下图是昆明市宜良县城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该公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修建,路基宽5米,因考虑到沿线主要为村庄土地,只好顺山梁而修,蜿蜒曲折,短短6.8公里共有68道拐,无意中创造了这惊艳世界的公路奇观,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吸引了一些顶级车赛在此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推测当时该公路选建在山脊上是考虑()A.施工技术非常成熟 B.少占耕地和节省资金C.山谷地质灾害频发 D.沿途居民点分布密集11.该公路的修建,最初是为了()A.方便村民出行 B.通过旅游加快脱贫C.吸引高新技术产业 D.增加矿产资源外运〖答案〗10.B11.A〖解析〗【10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施工技术成熟并不是选建在山脊的主要原因,A错误;公路沿线主要为邻村土地,若沿山谷修建会占用邻村耕地,需要付出大量补偿金,从而加大修建成本,B正确;相对于山谷,山脊处地形坡度较大,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更高,C错误;图中显示山脊上居民点极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临近的谷地,D错误。故选B。【11题详析】由材料可知,过去该地交通十分不便,修筑公路最初的目的是方便居民的出行,并不是为了旅游而修筑,修筑后出现了68道拐的奇观,而后旅游才逐渐兴起,A正确,B错误;该地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稀少,修筑公路不是为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C错误;资源外运需要便捷的交通,崎岖的路线不利于资源外运,并不符合修建之初的要求,D错误。故选A。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冷暖异常变化的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高于0.5℃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低于一0.5℃且持续5个月以上,则出现拉尼娜现象。图1示意2017-2020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变化情况,图2示意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推测信风最强的时间为()A.2017年8-10月 B.2018年10-12月C.2019年3-5月 D.2020年9-11月13.2018年10-12月期间()A.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加强 B.赤道附近西太平洋降水减少C.赤道附近西太平洋降水增加 D.南美秘鲁附近干旱天气增多〖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析】据图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其实都跟信风的强弱有关,信风越强驱动表层海水离开海岸,上升补偿流就越强,水温越低,就容易形成拉尼娜现象,读图可知,2020年9-11月,水温较平均状态降低最多,可以推定这期间信风最强,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题详析】读图可知,2018年10月到12月期间,水温异常偏高,也就是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美秘鲁沿岸信风偏弱,上升补偿流减少,秘鲁寒流减弱,南美秘鲁附近水温升高,形成低气压,上升气流,降水增多,AD错误。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水温偏低,形成高气压,气流下沉,降水减少,B正确,C错误。故选B。俄罗斯北方的针叶林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森林,分为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林下冻土带广泛发育。受气候变化影响,北方常绿针叶林带和落叶针叶林带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全球气候变暖对俄罗斯针叶林分布的影响表现在()A.常绿针叶林带南界向南扩展 B.落叶针叶林带南界向北扩展C.常绿针叶林带北界向南扩展 D.落叶针叶林带北界向南扩展15.与常绿针叶林相比,落叶针叶林()A.夏季植被吸收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高B.冬季地面反射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低C.冬季地面吸收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高D.夏季植被反射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低〖答案〗14.B15.B〖解析〗【14题详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俄罗斯北部地区热量条件改善,适宜常绿针叶林生长的范围因此向北迁移,南部会被温带森林取代使南界向北扩展,落叶针叶林带南部被常绿针叶林取代,南界不断北移,北界会逐渐北移侵占苔原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析】与常绿针叶林相比,落叶针叶林在夏季枝叶繁茂,二者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差别不大,AD错误;冬季,落叶针叶林落叶,积雪覆盖地表,会将阳光和热量大量反射回去,有助于保持区域低温,C错误,B正确。故选B。第Ⅱ卷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乌伦古湖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即河流终点汇入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缓解乌伦古湖萎缩,当地修建了“引额济湖”渠道工程。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案,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同时湖水倒灌进入吉力湖。材料二下图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图”。(1)分别说出“引额济湖”渠道工程修建前、后库依尔尕河的流向。(2)比较乌伦古湖在“引额济湖”渠道工程修建前、后湖水盐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引额济湖”渠道工程修建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表现。〖答案〗(1)修建前,自东南流向西北。修建后,自西北流向东南。(2)修建前,盐度高;理由:乌伦古湖没有径流流出,盐分逐渐积累。修建后,盐度降低;理由:额尔齐斯河流入后对乌伦古湖有稀释作用;盐分经库依尔尕河流出。(3)入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面扩大;增加湖面蒸发量,改善局部小气候;湖泊水体得以更新,水质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湖泊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材料“乌伦古湖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即河流终点汇入湖”可知,修建前,吉力湖通过库依尔尕河补给乌伦古湖,故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结合材料“当地修建了引额济湖渠道工程。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案,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同时湖水倒灌进入吉力湖”可知修建后,库依尔尕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可知,修建前乌伦古湖为尾闾湖,盐度较高。理由是乌伦古湖作为尾闾湖,没有径流流出,只有河流流入,河流带来的盐分逐渐积累,盐度变高。修建后盐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额尔齐斯河流入乌伦古湖后对乌伦古湖盐类物质有稀释作用,导致盐度降低。乌伦古湖湖水经库依尔尕河流出,带走了部分盐类物质,盐度降低。【小问3详析】“引额济乌”渠道修建后,乌伦古湖的入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面扩大。乌伦古湖湖面增大,湖面蒸发的水汽增多,大气湿度增加,改善局部小气候;蒸发的水汽再度形成降雨注入湖泊,湖泊水体得以更新,水质改善;湖泊面积增大,湿地面积增加,湖泊生物生存空间大,湖泊生物多样性增加。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甲为“世界某半岛及附近地区等高线图”。R地盛产地中海栓皮栎,生长缓慢,环境适应性强,其外层树皮是理想的软木塞原料;栓皮栎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是良好的薪炭材料;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是防火林的优良树种,我国云南也有少量栓皮栎分布,欲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图乙为“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降水量资料示意图(单位:毫米)。(1)根据材料判断图甲所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2)与巴塞罗那相比,说出波尔图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3)依据R地的气候条件,推断栓皮栎的生长习性。(4)简述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对云南省的有利生态影响。〖答案〗(1)东部高原,中西部平原;理由:东部一侧整体海拔较高,中西部地区海拔较低;东部沿海等高线密集,1000米等高线呈闭合曲线;西部地区海拔较低且地势平缓,因此地形类型应为平原。(2)波尔图年降水量较巴塞罗那多,雨季较巴塞罗那长;原因:波尔图位于迎风坡,受西风影响,且时间长,降水丰富。(3)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冬季温暖,栓皮栎喜光;耐旱,水分要求低;不耐低温。(4)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减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有利于防止森林火灾;云南省属于喀斯特地区,土壤贫瘠,栓皮栎适应性强,存活率高。〖解析〗【小问1详析】据图甲等高线数值和疏密可知,图甲所示地区东部一侧等高线海拔在1000米以上,说明整体海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等高线的顶部稀疏且海拔较低;东部沿海等高线密集,1000米等高线呈闭合曲线,说明东部地区海拔高,但高海拔地区地势又相对平缓,因此可判断东部地形最可能为高原;西部地区海拔较低且地势平缓,因此地形类型应为平原。【小问2详析】图乙中虚线为波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