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10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教师版_第1页
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10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教师版_第2页
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10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教师版_第3页
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10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教师版_第4页
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10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题【命题点01近代西方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autonum.(2024·北京高考·13)美国《独立宣言》初稿中有一句话:“他(英王)侵扰了一个遥远民族的人民最神圣的生命权和自由权。他们被捕获,贩卖到另一个半球,乃至惨死途中。”这句话最终被删除,没有出现在定稿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政府颂布法令,废除了奴隶贸易B.《独立宣言》否定了天赋人权的观念C.北美革命者对奴隶贸易问题存在分歧D.北美黑人的公民权利得到了法律承认【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独立宣言》初稿中对英国在北美地区的奴隶贸易,进行了批判和抨击,但是最终没有出现在定稿中,说明美国独立斗争时期,革命者对奴隶贸易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相识,存在分歧,故选C项;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而美国《独立宣言》颁布的时间是1776年,解除A项;《独立宣言》宣扬了“天赋人权”观念,而非否定,解除B项;1866年宪法修正案中,美国第一次承认黑人享有公民权,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D项。autonum.(2024·湖南高考·14)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答案】B【解析】据材料欧洲各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所以欧洲各国的疆域意识加强,主动解决领土争端,故选B项;“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以偏概全,其只与材料部分信息“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相对应,解除A项;“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不合史实,17世纪时西欧国家仍以斗争手段来解决争端,解除C项;D项地图只是解决争端的依据之一,但不是主要依据,解除D项。autonum.(2024·全国高考乙卷·33)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全部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C.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D.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答案】B【解析】由材料“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可知英国国王力图通过民兵法案的形式来巩固自己的军事统治权,表明此时王权照旧高于议会的权力,故选B项;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起先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解除A项;1588年,英国海军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今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解除C项;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标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解除D项。autonum.(2024·河北高考·12)15—16世纪,意大利学者将历史探讨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主见通过建立君主政权实现国家统一,并对将来意大利的政体提出了设想。这种观念()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B.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C.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D.促进了浪漫主义的形成【答案】B【解析】据所学学问可知,1494年爆发了意大利斗争,到1559的长达六十五年的岁月里,欧洲强国在意大利的土地上发动了不计其数的大小战役来瓜分和侵略这片富庶的土地,斗争结束之后,意大利照旧处于分裂的局面,材料“15—16世纪”,意大利学者“主见通过建立君主政权实现国家统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民族意识觉醒的体现,故选B项;14世纪,以人为主义为精神内核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A项;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重心,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C项;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头欧洲革命和斗争频繁发生,动乱不已,政治上的黑暗,社会的不同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描绘的那样没好,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悲观,努力找寻新的精神寄予,这种心情反映在文学艺术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D项。autonum.(2024·重庆高考·12)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接受,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A.保留等级制和贵族权力B.提倡人人生而同等的观念C.维护君权神授专制思想D.否认议会权力的至高地位【答案】A【解析】由材料“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可知法国试图借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世袭的君主,保留封建等级和贵族权力,故选A项;材料强调试图借鉴《权利法案》起草者的意图,提倡人人生而同等的观念是《人权宣言》未接受其看法后形成的,解除B项;《权利法案》已经否定了君主专制,解除C项;《权利法案》确定议会拥有立法权,解除D项。autonum.(2024·河北高考·13)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见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确定。两人主见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B.防止外部势力威逼国家平安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冲突【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国家的首都不能设立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和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其目的是防止各州对联邦的制约,以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故选A项;两人的主见防止内部势力威逼国家平安,而不是外部势力,解除B项;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与“国家的首都不应当……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确定”不符,解除C项;1787年宪法将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来折合计算南方人口的总数,这就在确定程度上疼惜了南方大种植园主的利益,调和了南北之间的冲突,与材料无关,解除D项。autonum.(2024·重庆高考·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从16世纪初起先,公开发售国债成为欧洲很多国家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方法。1688—1689年,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格兰具备了为6年后在一片信任的氛国中创建英格兰银行所必需的条件。英格兰银行把短期公共信用业务并入一个半公营的现代货币银行体系。从1713年到奥地利王位继承斗争结束时,英国的公债增长了1倍多,到“七年斗争”结束时差不多又翻了一番。英国的公债从美国独立斗争爆发时的1.273亿英镑,到1783年增加到2.429亿英镑,几乎翻了一番。——《经济系统与国家财政》材料二autonum年起,国民政府滥发公债。1932年,政府应付各种内债本息2.1亿余元,每月平均偿还1700万元。1月12日,国民党中心召开紧急会议,鉴于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中,政府每月财政支出仅军费一项需1800万元,不敷达1600万元,提出挪用每月内债还本付息基金以应急需。此消息引发市面恐慌,上海金融工商界纷纷致函反对。全国公债持券人会在宣言中指出:“此种举措,不啻将全国人民历年备置之财产,宣告没收,减绝人民之生计,破坏国家债信,而一方对于截留税收,冗军浮费,则坐视不敢处置,以致财政一无方法,乃不得不攘夺人民生活之源泉,以供政费短暂之挹注,此种举措徒起截税者之野心,为滥费者张目。全国国民,为国家经济立场,允当群起,誓死反对。”国民政府被迫于1月18日收回停付拟议。——《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探讨》材料三autonum年,中心确定发行国库券。3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发行国库券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调整和引导国民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1981—1987年,每年国库券实际发行量都超过支配发行额,总其发行361.76亿元,1985年起可以贴现和抵押贷款。通过发行国库券,将人民群众手中的部分购买力及其他一部分社会财力集中起来,短暂转移给了国家,增加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中国共产党公债政策的历史考察及阅历探讨》(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17—18世纪英国公债规模持续扩大的缘由。(6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全国公债持券人会反对国民政府停付内债本息的理由。(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中心发行国库券的作用。(5分)【答案】(1)缘由: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得人们信任政府;现代货币银行体系建立,提升了政府向民间借债实力;持续的斗争,使得政府出现资金需求。(2)理由:国家侵夺民间资产,减绝国民生计;损毁国家信誉;助长滥费。(3)作用:平衡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集中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动改革开放顺当进行。【解析】(1)17—18世纪,英法等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公债发行有国家“背书”,可得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得人们信任政府”是缘由之一;材料中“英格兰……现代货币银行体系”,因此可得到“现代货币银行体系建立,提升了政府向民间借债实力”;由材料一“奥地利王位继承斗争”、“美国独立斗争”等信息,可推知“持续的斗争,使得政府出现资金需求”。(2)据材料二“绝减人民之生计”可以推知,国民政府停付内债本息,损害了人民利益,可得结论“减绝国民生计”。材料中“破坏国家债信”,可推知国民政府停发内债本息,破坏国家信誉。“冗军浮费”“为滥费者张目”可归纳为:助长政府滥费。(3)据材料三“发行国库券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调整和引导国民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可分析得动身行债券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据材料三“将人民群众手中的部分购买力及其他一部分社会财力集中起来,短暂转移给了国家,增加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可以分析得动身行债券可以集中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依据材料三所显示的时间“1981年”,联系所学学问,可知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时期,因此发行债券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顺当进行。autonum.(2024·海南高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海上格局指国家力气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气。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气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峻的相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平安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冲突。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须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须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样。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难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疼惜海洋的新时代。——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依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化的特征。(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更的主要因素。(7分)【答案】(13分)(1)特征:海上霸主不断发生转移;英国较长时间占据海上霸主地位;由一国独霸到多国并立;出现“海上多极”趋势。(2)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海洋规则的相识的差异;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加强;海洋环境和自然灾难等全球性问题;海洋时代的发展须要。【解析】(1)据材料“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可知近代以来海上格局的霸权总是在随着国家力气对比的变更不断调整,西葡、荷兰、英国和美国相继成为海上霸主;据材料“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可知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长期占据海上霸主的地位;据材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日本的实力渐渐上升,同时欧洲国家始终把持着传统的优势地位,英国传统的海上霸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得当时的海上格局呈现出由一国独霸到多国并立的趋势;据材料“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可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世界海上格局也呈现出“多极”的趋势。(2)据材料“一是关于力气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可知海上格局的变更是以国家实力对比的变更为基础的,同时不同国家对海洋规则的相识的差异也成为影响海上格局变更的重要因素;据材料“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冲突”可知美国对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使美国与其他海洋国家的冲突存在尖锐冲突,客观上影响了海上格局的变更;据材料“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可知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联系日益亲密,国际分工更加细致,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在全球治理中须要亲密合作;据材料“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难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可知全球性的环境和自然灾难问题日益严峻,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据材料“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疼惜海洋的新时代”可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权益认知的变更客观上推动了海上格局的调整,以适应海洋时代的发展须要;据材料“‘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可知新世纪多极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加速了海上力气对比的变更,加速了海上格局的调整。【命题点02近代西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1..(2024·江苏高考·13)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议,认为其船队进入香料群岛摩鹿加侵扰了葡萄牙领土,西班牙予以回绝,双方各执己见。1529年,两国依靠地图学和航海阅历最终签订条约,划出了一条纵贯太平洋的分界线,纷争短暂得以宁静。该条约的签订()A.是欧洲均势外交的体现B.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起先C.确立了国家主权的原则D.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的相识【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在新航路开拓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针对葡萄牙与西班牙殖民地范围的不同,两国依据“地图学和航海阅历”,划分出一条“纵贯太平洋的分界线”,据此可知,该条约(《萨拉戈萨条约》)的签订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的相识,故选D项;题干仅是述及葡萄牙与西班牙之间的殖民地冲突,并不能扩大为整个“欧洲”,并且最早推行均势外交政策的是英国,解除A项;据所学可知,教皇子午线的出台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起先,解除B项;据所学可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的原则,解除C项。2.(2024·河北高考·13)16世纪早期,伊比利亚人来到南亚,把马尔代夫的海贝运回欧洲,然后再将其转运至西非,作为货币购买奴隶及其他商品。这一做法()A.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B.开创了亚非贸易网络C.导致了价格革命的爆发D.助推了资本原始积累【答案】D【解析】据材料“转运至西非,作为货币购买奴隶及其他商品”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些海贝作为货币在西非地区运用,能够促使大西洋黑奴贸易以及棕榈油贸易的旺盛兴盛,这有助于欧洲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在全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故选D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5世纪末的新航路开拓已经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解除A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亚非贸易网络在此已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了,解除B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所谓价格革命是指大量金银流入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而材料中仅涉及到海贝作为货币在西非运用,而不能得出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影响,解除C项。3.(2024·山东高考·13)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气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隐私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化发展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发觉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缘由【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物种起源》主要论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二者都在确定程度上承认竞争和斗争的重要性,故选D项;《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届进化的规律,与“工业社会”无关,解除A项;据所学可知,科学革命发生在16、17世纪,这与题干时间不一样,解除B项;据所学可知,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解除C项。4.(2024·海南高考·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运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更的根本缘由是()A.新航路开拓促进物种沟通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更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据材料“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大众化商品”可知新航路开拓后,全球物种沟通渐渐扩大,使可可豆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可可豆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改进,扩大了巧克力的市场供应,所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巧克力普及的根本缘由,故选C项;新航路开拓后的物种沟通只是扩大了可可豆的种植范围,无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的供应量,解除A项;欧洲商业格局的变更主要体现世界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东岸转向大西洋沿岸,材料并未详细体现可可豆种植范围的变更,解除B项;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只是强化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可可豆的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改进无关,解除D项。5.(2024·广东高考·13)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务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限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全部大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B.社会从传统到现代C.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D.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答案】D【解析】据材料“过探险活动”“欧洲人如何限制海洋……扩展到全部大陆的整个过程”可知欧洲人在海外探险的基础上开拓了新航路,将世界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同时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故选D项;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主要强调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与“限制海洋”“全部大陆”等信息不符,解除A项;从传统到现代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材料无法充分体现,解除B项;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材料并未体现,解除C项。6.(2024·山东高考·12)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将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将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将来的社会,应当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C.提倡发挥人的主体作用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答案】B【解析】据材料“用理性来设计将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可知,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政府不要用“理性”设计的方式干涉市场的交换,应当让其自由发展,即自由主义强调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故选B项;此项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解除A项;材料强调人人参与到市场中,体现人的主体作用,但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说明材料,解除C项;由于社会分工,每个人自我须要的满意也就无法依靠于个人自身的劳动,而是要依靠市场交换,这也是材料的后半部分,解除D项。7.(2024·广东高考·12)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常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美丽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答案】A【解析】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殖民霸主,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场景亦受此影响,由此可见荷兰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故A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旺盛时期,故B项错误;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拥有自组佣兵、发行货币和他国签订条约的权力。荷兰正是凭借东印度公司的力气渐渐取代葡萄牙在东部的商业垄断,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17在英国兴起,18世纪在法国达到了高潮,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强调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化,主见自由,民主和同等的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8.(2024·全国高考甲卷·33)表1进口货物占总货物的价值比(%)1664—1670年1731—1740年胡椒20.14.3茶叶0.029.26咖啡0.635.35棉纺织品62.5965.35表1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A.生产方式确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更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亚洲货物价值占比中胡椒明显削减,棉纺织品的占比略有提升,而茶叶、咖啡的占比大幅度提高,结合市场市场不断拓展的史实,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将亚洲的茶叶、咖啡大量运往欧洲,推动民众消费结构的变更,故选C项;18世纪中期起先的工业革命引发生产方式的变更,这一时期仍处于工场手工业生产时期,且“确定”表述过于确定,解除A项;材料只提及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贸易状况,并未提及在其他地区的贸易状况,无法得出“海上贸易霸主地位”,解除B项;工业革命起先于1765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解除D项。9.(2024·河北高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autonum年,英国派船前往北极。1596年,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发觉了斯瓦巴德群岛(以下简称“斯岛”)。18世纪上半叶,俄国制定了北极探险支配,发觉了阿拉斯加。19世纪,欧洲再次掀起北极探险热潮。1858年后,斯岛发觉了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引来众多开采者。1875年,奥地利探险家建议在北极建立考察站,这催生了第一个国际极地年(1882—1883)。在第一个国际极地年期间,12个国家的700多名探讨人员进行了12次北极考察。autonum世纪初,斯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引起国际争议。1920年,18个国家了《斯瓦尔巴德条约》。该条约规定挪威享有斯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可以自由进入;该地区恒久不得为斗争目的所利用。1982年,中国签署了适用于北极地区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2010年底,该公约缔约方为161个。2012年,中国与冰岛确定联合开采北极油气。——摘编自北极问题探讨编写组编《北极问题探讨》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近代欧洲进行北极探险开发的动因。(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近代以来北极探险开发变更的特点。(6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说明开发北极应遵循的原则。(4分)【答案】参考答案:(1)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利益的驱动;人文主义的影响。(2)从国家竞争到国际合作;从掠夺到协议开发;从探究发觉到科学考察和资源利用。(3)和平共享;规则导向。【解析】(1)据材料“1553年,英国派船前往北极”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一时期文艺复兴引发了人文主义热潮,激发了欧洲人海外探究的热忱;据材料“1858年后,斯岛发觉了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引来众多开采者”可知,这一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对能源、矿产的须要,故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了北极的探险开发;据材料“19世纪,欧洲再次掀起北极探险热潮。20世纪初,斯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引起国际争议”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各国利益的驱动推动着它们对北极的探险开发及对北极主权和资源开发问题的争议。(2)据材料“斯岛主权归属和资源开采问题引起国际争议……联合开采北极油气。”可知,对北极的开发从国家竞争到国际合作;据材料“斯岛发觉了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引来众多开采者。”及“12个国家的700多名探讨人员进行了……该公约缔约方为161个”可知,从掠夺到协议开发;据材料“掀起北极探险热潮……进行了12次北极考察……联合开采北极油气”可知,从探究发觉到科学考察和资源利用。(3)据材料“该条约规定挪威享有斯岛主权,但各缔约国公民可以自由进入;该地区恒久不得为斗争目的所利用”可知,应遵循和平共享的原则;据材料“1920年,18个国家了《斯瓦尔巴德条约》……适用于北极地区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知,北极开发应遵循规则导向的原则,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建立良好的秩序。10.(2024·北京高考·18)【持续与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辞中世纪,进入现代。材料二autonum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当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更。这种状态始终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持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答案】(12分)示例:材料一观点: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中世纪与现代时期的分水岭。材料二观点:欧洲的现代化是在15—18世纪逐步实现的。评析:材料一观点仅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变迁性,未体现持续性。新航路开拓虽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封建制度濒于解体,人口、物种和商品等起先全球性流淌,人类相识世界的视野和实力发生变更,但其仅为欧洲后续的社会变革供应了基础,其历史影响是渐渐产生并加深的,并未快速使得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本质变革。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抗拒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7—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故18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在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思想解放运动之后,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材料二的观点则体现了历史发展变迁性和持续性。总结: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持续与变迁、量变与质变的过程。欧洲向现代化的过渡起于新航路的开拓,于18世纪最终走向现代。【解析】材料一观点:据材料一“西方传统观点认为……进入现代”结合所学得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中世纪与现代时期的分水岭。材料二观点:据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真正出现”结合所学得出欧洲的现代化是在15—18世纪逐步实现的。评析:据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进入现代”结合所学得出材料一观点仅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变迁性,未体现持续性。新航路开拓虽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封建制度濒于解体,人口、物种和商品等起先全球性流淌,人类相识世界的视野和实力发生变更;据材料二“此时欧洲在政治……并无本质变更”结合所学得出但其仅为欧洲后续的社会变革供应了基础,其历史影响是渐渐产生并加深的,并未快速使得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本质变革;据材料二“这种状态始终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结合所学得出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抗拒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7—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故18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在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思想解放运动之后,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材料二的观点则体现了历史发展变迁性和持续性。总结:据材料“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持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结合所学得出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持续与变迁、量变与质变的过程。欧洲向现代化的过渡起于新航路的开拓,于18世纪最终走向现代。11.(2024·辽宁高考·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图2是西方学者绘制的一幅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历史信息。图2(放大图见第8页)紧扣材料所示信息,结合世界史相关学问,为该图命名,并阐释命名理由。(要求:名称中须包含时间尺度;史实精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答案】(12分)新航路开拓后的世界市场。理由:新航路开拓后,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起先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出现。市场空间范围扩大,市场贸易商品种类增多,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达,美洲的黄金、白银、烟叶、蔗糖和马铃薯,亚洲的香料、丝绸、茶叶,非洲的黄金、珍宝、象牙和奴隶等,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解析】据材料“奴隶买卖主要地区:南北美洲;奴隶输出中心:西非;欧洲输往非洲的货物;黑奴隶制造的货物;马尼拉”等结合所学得出新航路开拓后的世界市场。理由:据材料“奴隶买卖主要地区:南北美洲;奴隶输出中心:西非;欧洲输往非洲的货物;马尼拉”等结合所学得出新航路开拓后,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起先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起先出现。据材料“糖、烟草、毛皮、染料”“胡椒、香料”结合所学得出市场空间范围扩大,市场贸易商品种类增多,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达,美洲的黄金、白银、烟叶、蔗糖和马铃薯,亚洲的香料、丝绸、茶叶,非洲的黄金、珍宝、象牙和奴隶等,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12.(2024·北京高考·20)【柑橘与《橘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中国是最早栽培柑橘类果树的国家之一。宋代,柑橘的产销扩大。南方出现了温州、苏州、荆州和福州等多个柑橘生产中心,有众多特地贩运柑橘的商人。开封的酒肆内有温柑、金橘等多个品种,临安有特地售卖柑橘的市场“柑子团”。士大夫宠爱歌咏“橙黄橘绿”,苏轼自称“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南宋韩彦直总结了柑橘栽培技术,撰成世界第一部柑橘专著《橘录》。该书将柑橘类果树分为3大类27种,分述植株、果实、食味和产地等,并介绍了栽培、去病、浇灌、采摘、保藏和入药等各项环节。材料二autonum世纪以后,中国的甜橙传入欧洲,哥伦布将其带到美洲。在甜橙基础上培育出的脐橙成为美洲重要品种。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奥斯贝克在广州记录了当地柑橘品种,并把标本带回国。19世纪初,英国从广州引进宽皮柑橘。中国良种的引进,使欧美柑橘从药用、装饰转向食用为主,并形成商品化消费。西班牙在18世纪末就出现了商业化柑橘种植园。20世纪初,美国植物学家施永格在中国发觉了宜昌橙等耐寒柑橘品种,将其引入美洲,用于改良品种。《橘录》在欧、美、日均有流传。1923年,《橘录》英文版在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汉学杂志《通报》上发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为其撰写引言。世界柑橘业权威著作《柑橘产业》也多次引用《橘录》。(1)概述宋代柑橘产销扩大的历史条件。(4分)(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中国柑橘品种和《橘录》在世界传播的影响。(6分)【答案】(10分)(1)出现柑橘生产中心、特地贩运柑橘的商人和专售柑橘的市场,酒肆等商业场所的推广;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宠爱;柑橘栽培技术进步,撰成柑橘专著。(2)促进柑橘品种的沟通与改良,推动世界物种多样化;增加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欧美地区的食物种类;推动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传播了中国农业技术,促进世界农业技术发展;提高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解析】(1)据材料一“南方出现了温州……生产中心”得出出现柑橘生产中心;据材料一“特地贩运柑橘的商人”“特地售卖柑橘的市场‘柑子团’”得出特地贩运柑橘的商人和专售柑橘的市场;据材料一“开封的酒肆内有温柑、金橘等多个品种”得出酒肆等商业场所的推广;据材料一“士大夫宠爱……苏轼自称‘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得出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宠爱;据材料一“总结了柑橘栽培技术……专著《橘录》”得出柑橘栽培技术进步,撰成柑橘专著。(2)据材料二“中国的甜橙传入欧洲……脐橙成为美洲重要品种”“用于改良品种”结合所学得出促进柑橘品种的沟通与改良,推动世界物种多样化;据材料二“中国的甜橙传入欧洲……美洲……英国从广州引进宽皮柑橘”结合所学得出增加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欧美地区的食物种类;据材料二“中国良种的引进……形成商品化消费……商业化柑橘种植园”结合所学得出推动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据材料二“发觉了宜昌橙……用于改良品种”“《橘录》在欧、美、日均有流传”结合所学得出传播了中国农业技术,促进世界农业技术发展;据材料二“《橘录》在欧、美、日均有流传……《柑橘产业》也多次引用《橘录》”结合所学得出提高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13.(2024·山东高考·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地图上的文明史图6——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图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概括指出图6、图7的编绘者力图告知我们些什么。(10分)(2)假如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6分)(1)图6:从早期人类文明多元、独立发展的角度作答;从人类文明由分散逐步走向区域性联系的角度作答;从扩张斗争、人口迁徙、商贸活动是文明沟通和联系的途径角度作答。图7:从以农业文明的视角看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作答;从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作答。(2)设计:层次1:主题设计不够恰当,只与当时人类文明发展有确定联系;层次2:主题设计比较恰当,能反映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趋势和特征;层次3:主题设计恰当、精确,反映人类文明整体特征,并有进一步的介绍。理由:层次1:说明比较宽泛,与主题联系不够亲密;层次2:说明与主题相符合,叙述比较合理;层次3:说明契合主题,叙述完整、充分,表述精确【解析】(1)图6:据图6“亚非欧古代文明的发展(公元前4千年头——公元5世纪)”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早期人类文明多元、基本独立发展;据图6“航海路途”“马其顿东征路途”结合所学得出人类文明由分散逐步走向区域性联系;据图6“马其顿东征路途”航海路途”“张骞通西域路途”结合所学得出扩张斗争、人口迁徙、商贸活动是文明沟通和联系的途径。图7:据图7“1500年前后的世界文化区”中的图例“食物采集者”“原始农业”“先进农业”结合所学可从从以农业文明的视角看人类文明发展、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作答。(2)设计:整体呈现世界7大洲和4大洋位置,航海路途、经济沟通和人口流淌方向等以西欧为中心向世界各地扩展;经济沟通线路上标清工业制成品和原料;欧美地区图例设置为工业文明区,亚、非、拉美设置为农耕文明区。理由: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成为世界文明中心,同一时期其他地区仍基本停留在农耕文明阶段;欧美列强加紧对外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欧美国家主要生产工业制成品,而亚非拉美地区则成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渐渐确立世界中心地位,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命题点03近代西方的文化沟通与传播】1.(2024·湖南高考·13)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平稳如故;生命,荣誉,财宝,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A.强调人的特性B.屈从命运支配C.反对宗教教义D.信任社会进步【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的这位意大利诗人主动追求“生命、荣誉,财宝、才华”等,得出这位诗人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得到解放,故选A项;“屈从命运支配”与材料“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平稳如故”相冲突,解除B项;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禁欲主义,未对教义提出反对,解除C项;“信任社会进步”与材料侧重诗人对自我的追求相悖,解除D项。2.(2024·重庆高考·13)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无影无踪。这种转变在确定程度上表明()A.科学发展变更了人们的君权观念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题干前半句,强调11世纪以来,君权对于世俗世界生活的巨大影响。后半句强调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以及启蒙运动之后,这样的影响力在消减。A选项与题干主体信息契合。B选项近代科学的其中一项作用并未在题干中提及,解除。C选项,题干未提及法律的影响,解除。D选项,题干不涉及教会影响,主要探讨世俗君权对于民间影响,解除。3.(2024·重庆高考·12)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探讨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忧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现象揭示出当时()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减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后,新教地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人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同等的,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减弱,故选D项。材料中未提及贵族,A项解除。B项材料中无法得出且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C项解除。4.(2024·江苏高考·13)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宝,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探讨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擅长运用时间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A.追求经济利益B.专业从事人文探讨C.重视现实世界D.摆脱宗教信仰影响【答案】C【解析】据材料“把珍惜时间、擅长运用时间为座右铭”,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死后上天堂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珍惜现实中的人生,说明其重视现实世界,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人文主义者珍惜时间,无法体现其追求经济利益,解除A项;人文主义者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探讨古典文艺,说明并不是专业从事人文探讨,解除B项;人文主义者照旧信仰基督教,解除D项。5.(2024·全国高考乙卷·33)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探讨》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到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D.“人民主权”学说深化人心【答案】A【解析】据所学,16世纪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时期,人文思想广泛传播的同时,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影响日益下降,各地区的民族文化意识得到强化,才有了材料中“法国意识”的萌发,故选A项;据所学,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摆脱天主教会限制,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宗教——新教,而非彻底摆脱宗教神权束缚,解除B项;据所学,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涉刚好间不符合,解除C项;据所学,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D项。6.(2024·湖北高考·12)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很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此可以看出()A.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超群B.英国戏剧擅长借鉴和创新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D.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意大利戏剧在英国不断演出,莎士比亚也受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影响,说明从意大利爆发的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渐渐传播到英国,故选D项;此项只是材料的表层意思,实质是人文主义的传播,解除A项;莎士比亚个人擅长借鉴和创新不能推论整个英国戏剧擅长借鉴和创新,解除B项;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材料时间内没有发生政治变革,解除C项。7.(2024·湖南高考·12)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日在差不多全部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照旧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A.对人类不同等的批判B.对社会契约论的确定C.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D.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答案】A【解析】恩格斯提到的“这一观念”既在法国大革命和大革命之后“起了实际的政治的作用”,同时也“在差不多全部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照旧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同等,而这个观念又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也就是卢梭的一个主见,结合所学可知,与之相关的主见应当是卢梭对人类不同等的批判,故选A项;社会契约论是对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作用,但是对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则没有“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解除B项;分权与制衡不是卢梭的主见,而是孟德斯鸠的主见,解除C项;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不符合题干中的“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且卢梭并没有否定财产私有制,他只是提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同等的缘由,解除D项。8.(2024·重庆高考·11)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醉在如痴如醉的快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A.狂欢演出成为消遣主流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尝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答案】D【解析】由材料“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醉在如痴如醉的快乐中”可知人们在宗教节日戴着面具扮演宗教角色,在演出和游行活动中享受狂欢和快乐,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故选D项;“成为消遣主流”表述过于确定,解除A项;材料中的“狂欢节”是民众的自发行为,不是教会的引导,解除B项;这些节日活动是人文主义发展的体现,与巩固宗教信仰无关,解除C项。9.(2024·河北高考·12)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年)在《论绘画》中写道:“我不知道完备的绘画作品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如何优秀;但值得留意的是,作品中的每一个缺点在镜子里看起来特别明显。因此,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当依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这表明,当时()A.艺术创作留意呈现内心世界B.现实主义画派渐趋成熟C.绘画技法追求光和色的结合D.理性意识影响艺术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当依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可知,文艺复兴时期,阿尔贝蒂认为运用镜子可以更清晰地感知作品的缺点,体现的是自然科学理性意识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故选D项;浪漫主义艺术创作留意呈现内心世界,出现于18世纪后半叶,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A项;现实主义画派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通过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B项;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60年头,追求光和色的结合,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C项。10.(2024·北京高考·18)【拉丁美洲与欧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沟通简表年份人物及事务1764“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早期868名会员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1768墨西哥人阿尔扎特创办报刊,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觉。他是法国巴黎科学院、“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还是抽水马桶球阀的独创者1775“马德里皇家巴斯克国家之友协会”成员、秘鲁人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1788法国人布里索在巴黎组建“黑人之友协会”,宣扬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圣多明各商人奥吉加入协会17933位圣多明各代表参与法国国民公会,主见废除奴隶制墨西哥城30多位学者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1804—1805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在巴黎亲历拿破仑称帝,在罗马发誓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材料二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无法确定我们原委属于人类哪一个家庭。……委内瑞拉始终是、照旧是、也必需恒久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可以这么说,为了将各个阶层、各种政治观点和各种公共习俗重塑为一个整体,我们须要同等。——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的发言(1819)材料三玻利维亚人包括:全部诞生于本共和国领土之上者;玻利维亚父亲或母亲所生子女,包括那些生于本共和国之外但依法明确表示情愿居住在玻利维亚者;本共和国的解放者……获得归化许可或在本共和国居住满三年者;那些迄今为止仍为奴隶,在本宪法发布后获得解放者。——玻利瓦尔起草的玻利维亚宪法(1826)(1)阅读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沟通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4分)(2)在拉丁美洲,玻利瓦尔被誉为解放者。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评析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8分)【答案】(12分)(1)参考答案要点:时代议题有:近代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废除奴隶制;殖民地独立。(2)参考答案示例:拉丁美洲长期处于欧洲殖民者的专制统治之下,奴隶制盛行,发展受到严峻阻碍。受移民、奴隶贸易等因素影响,这里的社会结构、民族状况困难。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美国独立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到拉美,激发了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思想的产生。玻利瓦尔曾游历欧洲,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并对拉美社会有深刻思索。他针对拉美种族众多、阶层困难的状况,强调拉美民众的民族认同,为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在政治制度上,更明确地反对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主见拉美国家独立后应实行共和政体,并进一步废除奴隶制,以实现自由同等,并增加民族凝合力。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启蒙思想在欧美的传播以及玻利瓦尔个人的阅历,都是其思想形成的基础,而他的思想也为拉美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指明白方向。【解析】(1)据材料一“旨在推动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介绍《百科全书》及欧洲的科学新发觉……抽水马桶球阀的独创者”得出近代自然科学;据材料一“1775年,德奥拉维德因与伏尔泰等人交往受到当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得出启蒙思想;据材料一“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得出法国大革命、殖民地独立;据材料一“宣扬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主见废除奴隶制”得出废除奴隶制。(2)据材料一“3位圣多明各……废除奴隶制”结合所学得出拉丁美洲长期处于欧洲殖民者的专制统治之下,奴隶制盛行,发展受到严峻阻碍;据材料二“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无法确定我们原委属于人类哪一个家庭”、材料一“宣扬废除奴隶制和奴隶贸易”结合所学得出受移民、奴隶贸易等因素影响,这里的社会结构、民族状况困难;据材料一“墨西哥城……罪名是谈论法国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独立等”结合所学得出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美国独立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到拉美,激发了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思想的产生;据材料一“委内瑞拉人玻利瓦尔游历西班牙……终结西班牙在美洲的统治”结合所学得出玻利瓦尔曾游历欧洲,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并对拉美社会有深刻思索;据材料三“玻利维亚人包括……获得解放者”结合所学得出他针对拉美种族众多、阶层困难的状况,强调拉美民众的民族认同,为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据材料二“委内瑞拉……必需恒久是共和国……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我们须要同等”结合所学得出在政治制度上,更明确地反对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主见拉美国家独立后应实行共和政体,并进一步废除奴隶制,以实现自由同等,并增加民族凝合力。最终,总结升华,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启蒙思想在欧美的传播以及玻利瓦尔个人的阅历,都是其思想形成的基础,而他的思想也为拉美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指明白方向。一、选择题1.(2024·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联考一湖南卷·13)下图为15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路途和白银流淌方向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一时期()A.黑奴贸易遍布世界各地B.美洲白银严峻匮乏C.中国传统经济仍具优势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拓。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拓后,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直到18世纪中期欧洲还未进行工业革命而生产力水平不高,中国农耕经济旺盛;15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世界贸易中白银很大部分最终流向中国,故选C项;“黑奴贸易”主要是在欧洲、非洲、美洲三大洲之间形成三角贸易,“遍布世界各地”说法错误,解除A项;“严峻匮乏”不符合史实,美洲盛产白银,且与材料秘鲁、墨西哥白银流向马尼拉、中国相悖,解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除D项。2.(2024·辽宁葫芦岛高三上期末·14)1694年,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英国国王带头认股,成为最早的一批股东,但贵族却对它不感爱好。一位英国政党领袖如此描述:“国家是一条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这说明()A.理性主义还未起先得到传播B.银行的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英国C.新的资本价值观念尚未普及D.“光荣革命”变更了英国的政权结构【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商业贸易的变更。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据材料“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贵族却对它不感爱好”“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及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开拓以及殖民扩张,新的经营方式出现,英格兰银行就属于其中的佼佼者,但是英国的贵族并不热心于参股英格兰银行,这说明当时新的资本价值观念尚未普及,英国的贵族照旧热衷于传统的投资,故选C项;17世纪,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解除A项;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供应资金和信用,解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解除D项。【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商业贸易的变更。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历史核心素养3.(2024·北京丰台区高三上期末·1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开通了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贸易,货物主要以中国的生丝和丝绸为主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B17世纪中后期,英国财宝每年增长200万英镑。其中,东印度公司贡献60万英镑,接近1/3英国东印度公司促进本国经济发展C独立斗争后,美国政府为精彩驾驭“美式英语”的移民供应更多税收实惠、就业保障、生活便利,使英语成为将美国人“连在一起的工具”美式英语促进美利坚民族形成D19世纪80年头,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德国早于其他国家建立济贫制度【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说明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B【解析】据材料“东印度公司贡献60万英镑,接近1/3”可知,东印度公司为英国的财宝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说明其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据材料“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开通……”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是西班牙开通的马拉尼大帆船航线,虽然这一横跨太平洋的贸易,推动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的渐渐形成,但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开拓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欧,而非亚洲,解除A项;据材料“使英语成为将美国人‘连在一起的工具’”可知,美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认同,有利于促进美利坚民族的团结,而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自17世纪初,欧洲对北美的殖民扩张,18世纪中期形成美利坚民族,而非在独立斗争后,解除C项;据材料“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可知,社会保险制度是面对整个社会群体,而不是只针对贫弱对象,故不是“济贫制度”,解除D项。4.(2024·河北高三1月金科大联考·12)教会法教化是中世纪欧洲一种特别重要的教化形式,其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祈祷、阅读、写作和辩论等,不仅培育了教士、修道士和信徒的精神信仰与道德修养,也传递了基督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如公正、慈善、怜悯。这说明教会法教化()A.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B.促进理性主义传播C.束缚了民众思想意识D.具有社会教化功能【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D【解析】据材料“精神信仰与道德修养”“公正、慈善、怜悯”可知教会法教化强调信仰和个人道德修养,具有社会教化作用,故选D项;教会法教化主要服务于教会限制社会的须要,与王权专制无关,解除A项;“传递了基督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说明教会法教化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限制,解除B项;“如公正、慈善、怜悯”说明教会法教化也存在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正面规范,确定程度上具有社会主动意义,解除C项。5.(2024·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五·14)1847年,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广受赞誉,女主子公简·爱对其仰慕的贵族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吗?你想错了!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同等的。”简·爱的心声折射出()A.英国贵族政治日趋衰落B.宗教观念影响世俗生活C.启蒙精神已经深化人心D.女权意识的觉醒与发展【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据材料“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同等的”并结合所学可知,《简·爱》中的名句体现了简·爱所拥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同等华蜜的启蒙精神,《简·爱》出版后得到广泛赞誉,这说明启蒙精神深化人心,故选C项;简·爱在贵族罗切斯特面前不卑不亢,体现的是简·爱的同等精神,不能推导出贵族政治衰落,解除A项;简·爱言论的精神内核是同等的启蒙精神,而不是宗教观念,解除B项;女权意识要求女性追求政治或经济方面的权益,但材料强调简·爱追求同等华蜜,不符合女权意识,解除D项。6.(2024·山西太原高三上期末·20)针对北美波士顿倾茶事务,英国地方议员亚当·斯密认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是引发北美殖民地倾茶事务的主要缘由。他批判蓄奴政策和黑奴贸易,指责英国政府限制性的殖民地政策阻碍了财宝增加,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也违反了人权。亚当·斯密的这一相识()A.推动英国外交政策转变B.论证了美国独立的正值性C.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D.指出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运动、启蒙运动。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亚当·斯密认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是引发北美殖民地倾茶事务的主要缘由,批判蓄奴政策和黑奴贸易,指责英国政府限制性的殖民地政策阻碍了财宝增加,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也违反了人权;这些观点反映了他对自由贸易、人权和政府干预经济的看法,与启蒙思想中的自由、同等和人权观念相契合,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故选C项;亚当·斯密批判的是英国政府殖民政策和贸易政策,批判殖民政策和贸易政策不能干脆推动外交政策的转变,解除A项;材料针对的不仅仅是北美殖民地,还批判了蓄奴政策和黑奴贸易,这些政策不能论证美国独立的正值性,解除B项;亚当·斯密的相识主要强调了英国殖民政策和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的弊端,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解除D项。7.(2024·河北保定高三上期末·14)在英国,18、19世纪的议会至上原则,随着行政权力的增加事实上已被抛弃了。20世纪以来,已经不是议会至上,而是内阁至上,是内阁限制议会,而不是议会限制内阁。因为议会的大多数动议由内阁提出,对于这些内阁的动议和提案,作为群体的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这一局面反映了英国()A.君主立宪制仍待完善B.权力制衡遭到破坏C.宪政体系下权力重构D.政党政治受到阻碍【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内阁间的权力关系发生了变更,议会的权力相对减弱,内阁的权力增加,重构了君主立宪制下的权力结构,故选C项;“仍待完善”不合题意,应为“不断完善”,解除A项;“遭到破坏”不合史实,君主立宪制下内阁仍须对议会负责,解除B项;“受到阻碍”不合史实,材料现象正是政党政治发展的结果,解除D项。8.(2024·福建漳州二模·13)北美独立斗争期间,法国救济美国2600万法郎,并为他国向美国贷款供应担保。1779年,法国外交部对此的说明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要想成为一个世界性帝国,就必需安平稳稳地占据北美大陆。法国对美救济,反映了()A.践行启蒙思想的时代需求B.资产阶级革命的世界潮流C.争夺殖民霸权的战略意图D.确立民主共和的共同追求【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斗争。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国外交部认为欧洲国家要想成为一个世界性帝国,就必需占据北美大陆,结合独立斗争时期英法关系的史实可知,法国救济美国独立体现其与英国争夺殖民霸权的意图,故选C项;材料体现法国救济美国意在想“成为世界帝国”,即争夺殖民霸权,并未践行启蒙思想,解除A项;美国独立斗争时期法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并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解除B项;美国独立斗争期间法国是君主专制政体,“确立民主共和的共同追求”不符合史实,解除D项。9.(2024·广东深圳龙岗区高三上期末·12)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1476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化、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A.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英国文学、宗教、教化、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使得英语渐渐突破口语化和地方性的语言,受众日增,成为了“国王的语言”“国家语言”,这有利于培育英国民族认同感,从而有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D项;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是在英国宗教改革后,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英国教会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同时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也就意味着王权高于教权,此项不符合史实,解除A项;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力气和尊严等,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先于1640年,与材料时间“1476年”不符合,“发展”说法错误,解除C项。10.(2024·广东大湾区一模·1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一些闻名数学家对该学说提出了责难:假如地球在绕太阳运动,那么应当可以观测到恒星的位置有一个周年的变更,上抛的物体不该掉到原地等。据此可知()A.经典力学体系影响深远B.西欧文化受到教会限制C.学术争鸣深化科学革命D.理性主义受到时代推崇【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科学革命。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说明等历史核心素养【答案】C【解析】材料中“一些闻名数学家对该学说提出了责难”说明一些数学家对哥白尼学说的责难,这反映了学术上的争辩,这种争辩可以促使科学进一步发展,从而深化科学革命,故选C项;经典力学体系是在哥白尼的日心说之后出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教会对科学的影响,不能得出西欧文化受到教会限制的结论,解除B项;理性主义受到时代推崇的时代是启蒙运动时期,解除D项。11.(2024·山东烟台、菏泽高三上期末·18)一花一世界:由棉花部落到棉花帝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公元前1000年左右,亚非等地就已经形成多个独立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技术中心,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商贸流通,称“棉花部落”。1497年,达伽马抵达印度,对这片土地起先了暴力掠夺。后来棉纺织品成为东印度公司重要的贸易货物。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欧洲强国在美洲侵占大量土地,靠着掠夺的财宝,再到印度购买棉纺织品,作为“殖民商品”的棉花起先在欧洲大陆全面扩散开来。——摘编自张弛《长在树上的羊毛——细数棉花往事》材料二17世纪以前英国的纺织业主要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