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61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weetpotatoprodu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2加工型甘薯Processingsweetpotato 3.3鲜食型甘薯Freshsweetpotatoes 3.4兼用型甘薯Versatilesweetpotato 3.5损伤damage 3.6裂薯Sweetpotatocracking 3.7日光温室SunlightGreenhouse 3.8塑料拱棚Plasticarches 3.9温床Hotbeds 3.10垄距Ridgespacing 4产地选择 4.1立地条件 4.2种植环境、安全要求 5品种要求 5.1选择原则 5.2品种选用 6栽培技术 6.1育苗 6.2施肥技术 6.3病虫害防治 7.1园地准备 7.2栽插 7.3补苗 7.4水分管理 7.5中耕、除草、培土 7.6追肥 7.7控旺 8.1适期收获 8.2割蔓 8.3收获方法 8.4分级包装 9储藏与运输 9.1甘薯窖处理 9.2甘薯入窖前处理 9.3储藏管理 9.4储藏和运输 10质量要求 10.1感官要求 10.2理化指标要求 10.3安全要求 10.4净含量 11检验方法 11.1干物质检测 11.2淀粉检测 11.3可溶性固形物检测 11.4粗蛋白质检测 11.5抗坏血酸检测 11.6钙检测 11.7钾检测 11.8粗纤维检测 11.9硒含量检验 11.10净含量检测 12检验规则 12.1扦样、分样 12.2产品批次 12.3出窖检验 12.4型式检验 12.5判定规则 13标志、标签和包装 13.1标志 13.2标签 13.3包装 14生产档案管理 附录A陕南甘薯主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附录B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本规程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制定。本规程由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提出。本规程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陕西省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洋县有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安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商洛市乡村发展服务中心、陕西省黑色有机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洋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洋县食品药品检测检验中心。本标准起草人:闫东林、李侃、周宝龙、李天刚、曹康、董自庭、朱晓刚、刘俊锋、杨坤、何培康、王琦、赵鹏、程均惠、吴琳、周佳妮、高林、李敏敏、杨立姣、赵文洋、周世庆、肖英英、侯卫丽、刘俊、李海洋、孟红娟、王鹏、王保健、闫鹏。本标准由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负责解释。联系信息如下:单位: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电话:0916—8220975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洋州街道青年北路4号邮编:723300陕南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了陕南甘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品种要求、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收获、储藏与运输、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包装本规程适用于汉中、安康、商洛地区的甘薯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406种薯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5009.10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GB5009.8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GB5009.9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5009.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钙的测定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413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GB/T8321.1-9(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15063复合肥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7109粮食销售包装GB/T25246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35795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5有机肥料NY884生物有机肥NY/T111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NY/T1200甘薯脱毒种薯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334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NY/T3339甘薯储运技术规程NY/T2637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第70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陕南甘薯SweetpotatoinsouthernShaanxi陕南地区旱坡地、水浇地生产,且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甘薯。3.2加工型甘薯Processingsweetpotato淀粉含量高,适用于淀粉加工为主的甘薯。3.3鲜食型甘薯Freshsweetpotatoes淀粉含量低,适用于生食、蒸煮、烘烤等食用的甘薯。3.4兼用型甘薯Versatilesweetpotato淀粉含量介于加工型甘薯(3.2)至鲜食型甘薯(3.3)之间的甘薯。3.5损伤damage指甘薯生长、采收、储藏及包装运输过程中受到病虫危害和机械创伤产生的薯块病变、缺损等,包括虫薯、破损薯、病薯(包括黑斑病薯、软腐病薯、根腐病薯、线虫病薯、疮痂病薯等)。3.6裂薯Sweetpotatocracking指甘薯生产过程中因遗传、环境、栽培管理等因素,而形成的薯块表面自然开裂的甘薯。3.7日光温室SunlightGreenhouse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农作物生产的单栋温室。3.8塑料拱棚Plasticarches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3.9温床Hotbeds依靠生物能、电能或其他热源提高床土温度进行育苗的设施。3.10垄距Ridgespacing采用垄作栽培方式,相邻两个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垄距。4产地选择4.1立地条件甘薯适宜海拔700mm以下,应选择远离交通主干道,环境无污染,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通畅的地块,耕作层厚度30cm以上,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前茬未种植甘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的锈斑泥沙、锈斑墡土、沙壤土地块。禁止在蔸土(俗称紫泥、膨润土)地块种植,防止甘薯本地铝污染。4.2种植环境、安全要求4.2.1土壤坏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规定。4.2.2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规定。4.2.3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规定。5.1选择原则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藏和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甘薯品种。种薯质量符合GB4406规定的要求,外地引进种薯检疫规程应符合GB7413规定的要求,具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符合NY/T1200规定要求的脱毒种薯。5.2品种选用根据食用类型推荐选用的主栽品种及其主要特征特性见附录A,以及系选品种(新审定生长期110-150d。若最新公布的淘汰品种名单中有以上品种,则对应品种淘汰。6栽培技术6.1育苗6.1.1育苗设施根据栽培季节和方式,可在日光温室、阳畦、塑料拱棚、露地进行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电热温床、工厂化育苗。6.1.2苗床建造床宽1.3m~1.7m,长度按移栽面积而定,深40cm~50cm,北高南低,四壁垂直。床土按腐熟的有机肥、沙壤土、河砂按3:5:1比例拌匀。将床土填入床底,厚度20cm~23cm,拍平床面,种薯上床前2-3d浇足水分。6.1.3种薯处理剔除病薯、伤薯,晒种薯1d,然后将薯块放在50℃~54℃的温水中浸10min,晾干外皮水分备用;或按附录B给出的规定,任选一种。6.1.4排种育苗在插薯前40d开始。春薯育苗在2月下旬~3月上旬排种;夏薯育苗在3月中旬~4月中旬排种。有条件的地区推广集中催芽,在30℃~35℃催芽8d~10d,芽长0.5cm~1.0cm排种。排种量18kg/㎡,排薯时按大小分开,小薯排在两侧,大薯排在内边,斜放时注意头部应朝上。薯块间留2cm间距。种薯排好后,泼浇40℃温水,随即覆盖床土3cm~5cm,然后盖上薄膜、草帘。6.1.5苗床管理(1)温度管理发芽期床温应保持在30℃~33℃,≥35℃则易烧床。出芽后,温度逐渐降低,初期以床温28℃~30℃为宜,幼苗生长期注意保温防冻,通风放热。随后床温一般控制在25℃。采苗前练苗,床温降至20℃~22℃。(2)水分管理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练苗前和采苗后各浇一次大水。(3)追肥幼苗生长期可根据苗情适时追施尿素5~8kg/667㎡。6.1.6种苗要求(1)苗龄30d~35d,百株重0.75kg~1kg,苗长20cm~25cm,茎粗5mm左右;采用高剪苗,顶端叶色浓绿,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危害的第一段薯苗。6.1.7种苗处理栽插前,按附录B给出的规定,任选一种浸泡种苗基部。6.2施肥技术生产过程中肥料种类的选取应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商品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6.2.1施肥原则肥料施用遵循以下原则:(1)平衡施肥,以产定肥,测土施肥,按照限氮、稳磷、增钾,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施肥,禁忌施用氯肥。测土配方施肥符合NY/T1118的要求。(2)追肥以生长前期为主,生长中后期为辅;生长前期氮素吸收积累增加最快,生长中期磷素积累增长较快,生长后期钾素吸收积累最快。(3)所用肥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所用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525的规定;生物有机肥应符合NY884的规定:复合肥应符合GB/T15063的规定。(4)使用动物粪肥,使用前应经充分腐熟,腐熟操作按照NY/T1334和GB/T25246的规定执行。6.2.2施肥种类、施肥量(1)施用肥料主要选用商品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畜禽等粪肥;三元复合肥,硫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钾和氨基酸叶面肥等。(2)高产田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速效氮含量约65mg/kg,速效磷含量大于30mg/kg,速效钾含量大于50mg/kg。推荐测土配方施肥,N、P、K肥料施肥比例约为2:1:4,根据施肥种类确定施肥量。6.2.3基肥施用基肥推荐用量见表1.表1土壤肥力与基肥施用量对应表土壤养分土壤养分含量(mg/kg)推荐基肥用量(kg/667㎡)速效氮<30氮(N)10.030~70氮(N)5.0~9.9>700速效磷<20磷(P205)5.020~50磷(P205)2.0~4.9>500速效钾<30钾(K20)20.030~50钾(K20)10.0~19.9>500注:基肥施用量为折算后的纯养分含量(1)酸性土壤改良。园地土壤pH<5.0时,宜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的使用浓度与方法按其使用说明书执行。(2)缺硼、锌的田块,每亩施硫酸锌和硼砂各1kg~1.5kg。(3)中等肥力田块推荐每亩(667㎡)施用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中等肥力地块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参考表2的规定。表2中等肥力地块施肥料种类以及施用量施肥种类推荐基肥用量(kg/667㎡)有机肥600~1000氮(N)5~6磷(P205)3~5钾(K20)10~15注:氮(N)、磷(P205)、钾(K20)为折算后的肥料纯养分含量6.2.4追肥施用(1)土壤追肥根据植株长势,整个生育期酌情追肥1~2次,具体追肥时期和肥料用量参考表3。表3传统土壤追肥时期和肥料用量追肥时间肥料种类推荐追肥用量(kg/667㎡)栽插20~40d三元复合肥(15-15-15)或高钾复合肥20~30钾肥10~15尿素3~5(苗较弱时)栽插后60d~80d钾肥5~10微肥2~13(2)滴灌追肥在追肥总量不变情况下,滴灌追肥根据情况少量多次进行,栽插后每15d~20d随水追肥一次,整个生育期追肥6次。第1~2次追施复合肥,第3~5次追施复合肥和钾肥,第6次追施钾肥。可根据土壤、生育阶段和田间长势,调整每次施肥量,苗较弱时增施尿素。(3)叶面追肥叶面追肥防早衰。生长后期,收获前30d~40d,叶片发黄早衰地块,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溶液30L~50L/亩,每隔10d喷施1次,连喷2~3次;如选用氨基酸叶面肥时施用浓度按其说明书执行。叶面追肥应选晴朗无风早晨或者傍晚进行。6.3病虫害防治6.3.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科学、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鼠害。农药的使用严格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执行,推荐优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或化学农药,不得使用国家和陕西省禁限农药。6.3.2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茎腐病、病毒病、黑斑病等;主要地上害虫有蚜虫、烟粉虱、甘薯茎螟、甘薯卷叶蛾、天蛾、麦蛾、斜纹夜蛾及金龟子等;主要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茎线虫、蚁象、金针虫等。6.3.3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方法见附录B。7.1园地准备7.1.1耙地使用拖拉机配旋耕机进行翻耕,二犁二耙或二犁三耙,犁地深度25cm~30cm,犁耙间隔期充分晒白土壤,做到深、松、细、平。7.1.2防虫最后一次耙地时,按附录B给出的规定,任选一种药剂在地表均匀撒施。7.1.3施基肥基肥施用按6.2.3给出的规定。其中50%基肥地面撒施耕翻,另外50%基肥起垄时集中施在垄底。7.1.4起垄整地后,采用人工或机械起垄,机械起垄可使用拖拉机配起垄机或甘薯旋耕起垄复式移栽机进行,要求垄距均匀,垄形饱满。起垄方式及要求:(1)旱坡地垄作推荐按照等高线方向,以横坡垄作为宜,起垄后四周及低洼处开好排水沟。(2)水浇地垄作推荐垄向以南北走向为宜,起垄后四周开好排水沟。(3)根据地势条件、土壤状况和对商品薯大小的要求选择大垄单行或大垄双行。大垄单行适合旱坡地区种植,推荐栽培加工型甘薯或兼用型甘薯;大垄双行适合水浇地种植,推荐栽培以小型商品薯为主的鲜食型甘薯。(5)大垄单行,垄距80cm~100cm,垄高30cm~40cm;大垄双行,垄距100cm~120cm,垄高40cm~45cm。7.1.5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有条件的地区推荐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1)起垄后,沿田间垄向排布滴灌带,主管位于水源一侧与垄垂直,进水口与施肥器相连,每一垄垄面安装1条滴灌带。(2)选用管径为1.6cm~2.0cm、壁厚0.3mm~0.6mm的滴灌带,滴头间距以株距为准,支管主管选用内径5cm的聚乙烯软水带。过滤器为叠片式、筛网式或离心式。7.1.6覆盖地膜(1)覆盖地膜方法分人工覆膜或机械覆膜。旱坡地主要采用人工覆膜,地膜宜选择略大于垄距的地膜。有条件的水浇地推荐采用拖拉机配起垄覆膜机进行机械覆膜,选择和起垄宽度相同或相近的地膜。地膜推荐使用银黑双面的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质量应符合GB/T35795的规定;如使用普通农用地膜,质量应符合GB13735的规定,严禁使用厚度在0.01mm以下的地膜,多途径提高废旧农膜的可回收性。(2)春薯生产推荐地膜覆盖。(3)旱坡地趁墒采用先覆膜、后栽插法。(3)水浇地推荐采用先栽插、后覆膜法。栽插后,立即用地膜将垄面覆盖,用土将膜边覆严压实。晚霜前早栽的薯苗,可在膜内生长3d~5d,根据膜内温度适时破口通气,下午破膜放苗。气温较高时,立即将地膜划一小口,将苗尖钩出膜外,用土将苗周围膜口封严。7.2栽插7.2.1栽插时间甘薯适宜春薯、夏薯栽插,春薯露地定植,在气温稳定15℃以上时开始栽插。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提倡适时早栽。陕南地区地膜覆盖栽插时间在4月中旬,露地栽插时间在4月下旬。7.2.2栽插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插早晚,地膜覆盖等情况具体确定适宜的密度。(1)春薯宜采用较低密度种植,夏薯宜采用较高密度种植;(2)小垄单行栽培株距20cm~25cm,行距25cm~30cm,每亩栽插3500~4000株;(3)大垄双行栽培株距15cm~20cm,行距30cm~35cm,每亩栽插4000~4500株。7.2.3栽插方法栽插方式分人工栽插或机械栽插。选择阴天全天或晴天16:00后栽插。有条件的地区可用甘薯移栽机进行机械栽插。栽插方法分斜插法或水平栽插法。(1)斜插法适用于旱坡地。薯苗与垄面45°左右插入,薯苗插入土中约2~3节,盖土并轻压实,苗尖露出土面3~4片叶,后浇透定根水。(2)水平栽插法适用于水浇地。在垄面开沟,深5cm左右,浇足沟水,将薯苗根部垂直插进沟底3cm左右,再把薯苗各节水平压入沟内,覆土5cm并轻压实,苗尖露出土面3~4片叶。7.3补苗栽插后7d内查苗,人工补苗,随查随补;补苗参照7.3.3给出的方法。7.4水分管理7.4.1灌溉(1)灌溉技术缓苗后,有条件的地区小水采用(膜下)滴管。中后期,遇旱及时浇水,宜采用(膜下)滴管、垄作沟灌等高效灌溉技术。(2)灌溉方案灌溉方案详见表4。表4灌溉方案生长时期栽插后天数(d)灌溉次数土壤田间持水量(%)前期7~10少量多次60~7041~90少量多次,频次适当增加70~80后期91~收获前少量少次60~707.4.2排水遇雨积水及时排涝防渍。7.5中耕、除草、培土7.5.1起垄后覆膜前,选用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剂进行地表喷雾封闭,除草剂使用应符合NY/T1997的规定。7.5.2栽插后到封垄前,中耕、除草、培土2-3次。中耕可结合除草、培土进行。也可选择拖拉机配以中耕机或者除草机进行。覆盖地膜的田块,只在垄间进行中耕除草。7.5.3化学除草宜选择无风天气,选用5%精禾草克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注:药剂仅对单子叶杂草有效,对于双子叶杂草,可以进行人工拔除。7.6追肥追肥施用按6.2.4给出的规定。7.7控旺7.7.1控旺时期根据甘薯长势及时控旺,控旺宜早不宜晚。第1次在蔓长35cm~40cm时,第2次在蔓薯同长期,第3次在藤蔓生长高峰期。7.7.2控旺方法(1)水肥控旺第1次在蔓长35cm~40cm时,藤蔓生长过旺时减少土壤水肥供应,应控制氮肥施用,叶面喷施0.5%~0.6%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宜在阴天或午后进行。(2)打尖提蔓控旺甘薯主蔓长至50cm~60cm,田间覆盖度达到70%时,应对藤蔓断打尖、提蔓断根,轻放回原位,不宜翻动薯藤。(3)化学控旺茎叶旺长田,用25g~30g/亩的5%烯效唑等植物生长抑制剂兑水45kg,于晴天16:00后均匀喷施藤蔓,间隔5d~7d叶面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3次。8.1适期收获根据品种特性、栽插时间和市场需求等适时分批收获上市或贮藏。地温降至15℃开始采收,最迟在地温低于12℃前,选择晴天收获完毕。陕南甘薯10月20日前收获结束。8.2割蔓收获前1d~2d进行割蔓,将塑料残膜等及时清理出田间,回收集中处理。人工割蔓,或用拖拉机配甘薯秧蔓粉碎还田机进行操作。8.3收获方法薯皮较薄易破皮的品种提倡人工收获;薯皮较耐磨损的品种可用甘薯收获机进行收获,或采用甘薯专用收获犁,先破垄、翻松土壤,再由人工捡薯的方式进行收获。收获过程中,避免薯块破皮、损伤或晒伤,严谨露天过夜,以防雨淋、露淋或气温低于10℃出现冻伤。收获后将薯根、损伤薯、裂薯和畸形薯清理出田外,其中淋雨、水涝、机械伤、裂薯和畸形薯块,及时加工或食用,严谨长时间储藏。8.4分级包装薯块收获时可进行初选,并及时运到分级车间,统一进行分级与包装(装框)。9储藏与运输9.1甘薯窖处理甘薯入窖前,将薯窖打扫干净,将老窖壁陈土刮掉2cm以上,并进行消毒处理。生石灰遍洒地面、石灰水喷洒窖壁;或硫磺熏蒸,在窖壁及窖地面均匀喷洒水,按100m³空间使用100g硫磺粉点燃后密闭熏蒸12h以上,或喷洒多菌灵喷洒灭菌防病,通风一周后用于储藏甘薯。9.2甘薯入窖前处理9.2.1种薯处理种薯入窖前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按1:1比例将种薯浸湿,在通风、避光、干燥处常温放置2~3d,降低水分后入库储藏。5.2.2商品薯处理商品薯入窖前,进行保温愈伤处理和降低水分。温度20~29℃下,愈伤处理10d左右;或保持温度30~35℃,愈伤处理5d左右。愈伤处理结束,降至15℃以下在入窖储藏。9.3储藏管理9.3.1储藏环境甘薯储藏在清洁、防滴水、防虫、防鼠、无异味、避光、保温、保湿、通风的储藏窖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存,或能够产生酒精、乙烯等催熟化学成分的水果以及土豆等物质混存。9.3.2储藏控制(1)按种薯类型、品种标签分别堆存。各堆码要放置通气笼、避免靠墙码垛。适量堆存,薯块不能超过地窖容积的2/3,大棚窖不能超过窖容积的3/4。(3)入窖后,按100m³空间使用400g百菌清点燃后密闭熏蒸12h以上,然后通风换气,达到无异味。(3)储藏温度湿度控制。甘薯安全贮藏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85%RH~90%RH。储藏初期(入窖后20—30d)以通风、散热,散湿为主,打开窖门通气,保持窖温12~14℃,最高不超过16℃,当窖温达到15℃以下时,再封窖。中期(入窖后30-90d)温90%RH。后期,气温回升,注意通气、散热、保温防寒和保湿,使窖温达11~13℃,相对湿度低于85%RH,及时补充窖内湿度。(4)储藏窖保温贮藏,贮藏期不得低于3个月。(5)甘薯稳定储藏期间,严谨外来甘薯入窖,或出窖甘薯不得重复入窖。9.4储藏和运输应符合GB/T6388和NY/T3339的规定。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运送产品,运送过程中应采取防日晒、雨淋、保温防冻伤和防污染保护措施。10质量要求10.1感官要求甘薯外观呈长纺锤型,表面平整,无损伤薯、裂薯、畸形薯、发芽薯等缺陷。皮色呈该红薯品种正常色泽,气味正常。单薯重应大于等于300g。10.2理化指标要求理化指标件表1。表1陕南甘薯理化指标干物质/(g/100g)≥20.00淀粉/(g/100g)加工型甘薯≥20.00兼用型甘薯≥15.00鲜食型甘薯≥9.00可溶性固形物/(g/100g)≥4.00粗蛋白质(g/100g)≥抗坏血酸/(㎎/100g)≥20.00钙/(mg/100g)≥30.00钾/(mg/100g)≥200.00粗纤维/(g/100g)≤硒/(㎎/㎏)0.02~0.30注:硒含量检测仅用于富硒红薯10.3安全要求10.3.1应符合GB2715和国家有关规定。10.3.2甘薯中的镉应符合GB2762规定的要求。10.3.3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规定。10.4净含量产品定量包装规格可由使用单位自定,净含量允许误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11检验方法11.1干物质检测按GB5009.3测定方法测定。11.2淀粉检测按GB5009.9测定方法进行。11.3可溶性固形物检测按NY/T2637测定方法进行。11.4粗蛋白质检测按GB5009.5测定方法进行。11.5抗坏血酸检测按GB5009.86测定方法进行11.6钙检测按GB5009.92测定方法进行。11.7钾检测按GB5009.91测定方法进行。11.8粗纤维检测按GB/T5009.10测定方法进行。11.9硒含量检验按GB5009.93测定方法进行。11.10净含量检测应按照JJF1070的规定执行。12检验规则12.1扦样、分样应按照GB/T5491规定的方法执行。12.2产品批次同品种原料、同窖储藏的产品为同批次。出窖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12.4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应为本标准10规定的全部项目。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检验。12.4.1出库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12.4.2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12.5判定规则感官要求、理化指标要求和安全要求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时,该批产品判定为合格;其中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使用备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为不合格。13标志、标签和包装外包装箱上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食品包装标签应符合GB7718规定。包装应符合GB/T17109的规定。14生产档案管理甘薯生产过程推荐建立生产档案,包括品种、产地环境条件、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收获、储藏、出入库及销售、运输记录等内容。生产档案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且具有可追溯性。档案记录应有专人保管,保存期2年以上。陕南甘薯主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陕南甘薯主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见表A。.表A陕南甘薯主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品种名称特征特性食用类型薯形薯皮色薯肉色长纺锤紫红色短蔓型,结薯早而集中,单株结薯4块。不开花,产量高,为春夏薯型。鲜薯干物率32.8%,干基淀粉率71.40%,粗蛋白4.07%,可溶性糖14.53%。高抗甘薯根腐病;抗甘薯茎线虫病;不抗甘薯黑斑病,甘薯黑斑病。不宜在甘薯黑斑病重病区种植。加工型甘薯济薯25纺锤形红色茎蔓中等长度,萌芽性较好,结薯早而集中,薯块数较多。干物质及淀粉含量高,烘干率34%~40%,淀粉含量最高可达28.93%。高抗甘薯根腐病,抗甘薯黑斑病和甘薯蔓割病。耐贮藏。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山川紫纺锤形紫色紫色单株结薯3~6个。熟食口感面沙、适口性好。薯块出粉率18%,烘干率27%,花青素含量高,加工价值高,经济效益高。抗病性较强、耐旱、耐瘠、耐贮藏。秦薯5号纺锤形紫红皮淡黄肉薯蔓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6-7个,大中薯率82%,萌芽性好,抗病耐贮藏,薯块干物率30%以上,淀粉含量69.14%(干基),鲜薯含粗蛋白1.11%,可溶性糖5.03%。干率高,抗逆性强,产量潜力大。兼用型甘薯纺锤形红皮淡黄肉左右,单株分枝数8个~11个,单株结薯5个~9个,熟食味甜,纤维少。干率>29.97%,含淀粉>65.61%(干样蛋白质>6.25%(干样葡萄糖>6.01%(干样蔗糖>5.83%(干样)。抗甘薯蔓割病,中抗黑斑病。宁紫薯4号椭圆形紫色紫色单株结薯4~5个,结薯集中整齐,商品性好,耐贮藏。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含量高。适合蒸煮、烘烤食用,熟食口感细腻、香甜。较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徐紫薯8号纺锤形紫色紫色单株结薯3~6个,大小均匀。淀粉和花青素含量高,贮存后可溶性糖可达约6%。蒸煮后口感香、甜、粉、糯。该品种开发用途较广,亦做茎尖菜用、绿化用苗、加工等。耐旱、耐盐性好。济紫薯1号下膨纺锤形黑紫黑紫色均匀中长蔓,萌芽性中等。结薯早而集中,中期膨大快,后劲大。高花青素品种,花青素平均含量90~126毫克/100克鲜薯。烘干率36%~40%,烘干淀粉率24.2%,粗蛋白6.63%,还原糖4.19%,可溶糖14.63%。口感好,鲜薯蒸煮后粉而糯,有玫瑰清香,风味独特,适合企业提取色素及保健鲜食用甘薯种植。耐旱、耐瘠,适应性广。耐贮性好。抗甘薯黑斑病,感甘薯根腐病,中感甘薯蔓割病,高感甘薯茎线虫病。红瑶纺锤形紫色黄色薯肉无筋、干面、甜度极高。抗逆性强,耐早耐瘠,病虫害较少。普薯32下膨形红色桔红色俗称“西瓜红”,单株结薯多,商品性高。胡萝卜素含量高。薯块耐贮性较好,贮藏中易“回糖"。熟食肉质细腻,无丝,口感松甜。鲜食型甘薯烟薯25纺锤形淡红皮桔黄肉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单株结薯5个左右,大中薯率较高;烘干率胡萝卜素3.67%。食味好,耐贮。适宜食用和烤甘薯。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蔓割病和薯瘟病。龙薯9号纺锤形红皮橘红肉属短蔓高产优质品种,株型半直立。单株结薯3~5块,大中薯率高,结薯集中整齐。薯块烘干率21%,出粉率9%,食味软、较甜,是食用烘烤的上等品种。丰产性特好,结薯特早,耐旱、耐湿、耐肥,耐寒性较强,耐贮藏性中等。高抗甘薯蔓割病,高抗甘心香纺锤形紫红色黄色单株结薯4~8个,结薯部位浅而集中。表皮光滑,商品率高。蒸熟后口感具香、甜、粉、糯四大特性。薯块耐贮性较好。较抗蔓割病。(资料性)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见表B.1。表B.1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对象药剂防治其他防治推荐药剂浓度施药期施药方法和用量甘薯根腐病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薯苗期浸种5min禁止从疫区引入种薯,选用抗病丰产品种;培育壮苗,使用健康种苗,适时早栽;加强田间管理,深翻改土、增施净肥、适时浇水;病地实行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高梁等作物轮作或间作;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水旱轮作;地上害虫优选黄板或杀虫灯等诱杀。倍液浸种10~12min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薯苗5min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亿/克哈茨木霉菌粉剂缓苗期每亩1000g随水滴灌每亩100mL随水滴灌生长每亩100mL随水滴灌5%氨基寡糖素水剂每亩200mL随水滴灌甘薯茎腐病000倍液发病初期灌根严格实行检疫;种植抗病品种和无病薯苗;合理的田间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水旱轮作;高剪苗种植;高畦栽培防积水;科学施肥;防治虫害;及时清理病株,同时对病株空穴撒施生石灰消毒。5%噻霉酮悬浮剂+5%氨基寡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代购合同样本
- 养殖租地合同样本
- 全额购房赠与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分裂分销合同样本
- 创业大街合同标准文本
- 仪器 借用合同样本
- 制冰公司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事故车购销合同样本
- 制式货运合同样本
- 休闲小镇转让合同范例
- 合同作废声明函
- DB11T 183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钢结构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 语音信号处理 第4版 课件 第3章:语音信号处理的常用算法
-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中国移动购物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参考课件
- 某电站双曲拱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公司面试官选拔认证实施方案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工作手册式)【实训题目-含答案】5 字符串与文件答案版
- 【课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