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个性化分层教辅之实验探究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个性化分层教辅之实验探究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个性化分层教辅之实验探究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个性化分层教辅之实验探究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个性化分层教辅之实验探究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人教新版八下尖子生篇之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共20小题)1.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柳树进行繁殖。为探究“影响柳枝扦插成活率的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相关条件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处理分组温度(℃)插条切口插条选择成活率(%)甲组25涂生根剂嫩枝87乙组25不处理嫩枝34丙组10涂生根剂嫩枝11注:除上述条件外各组其他培养条件均一致(1)若要探究温度对柳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应选取两组进行实验。(2)如果选择甲、乙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3)在此实验中,每组都选择10枝柳枝而不用1枝,目的是。(4)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作用,有助于插条成活。2.学习完鸟卵的结构后,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身边的一些简单材料(如下表)和工具模拟鸟卵的结构,根据所学回答问题。材料类型处理方法模拟鸟卵结构名称粗铁丝(直径5毫米)弯成一端稍尖,一端稍钝的椭圆模拟卵壳细铁丝(直径1毫米)弯成与大椭圆相似的较小椭圆,但钝端稍内陷细铁丝模拟卵壳膜空腔模拟①黄色乒乓球放置在铁丝椭圆中央模拟②涂黑的小圆纸片贴在黄色乒乓球上模拟③粗松紧带分别将乒乓球固定在粗细铁丝之间模拟④透明胶带固定粗细铁丝不模拟鸟卵结构(1)标号①表示的是,能储存空气。标号②表示的是,是鸟卵的主要营养部分。(2)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是位于卵黄上的标号所示的胚盘。(3)还有部分鸟卵结构在该模型上没有体现,可以在此模型上作何改进?3.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提示:白菜和油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菠菜属于藜科植物)。组别A组B组C组实验处理隔离虫卵隔离虫卵隔离虫卵放白菜叶片放菠菜叶片放油菜叶片实验结果叶片被取食叶片未被取食叶片被取食(1)在菜青虫取食植物十字花科叶所构成的食物链中,菜青虫属于。(2)菜青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菜青虫)、蛹和成虫(菜粉蝶)四个时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称作。(3)菜青虫的后代还是菜青虫,而不是蝗虫。这种现象叫作。(4)“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菜粉蝶进化的主要原因是。(5)根据上表所示的实验,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4.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组别亲代性状子代性状及数量紫花白花第一组紫花紫花980第二组白花白花096第三组紫花紫花7425第四组紫花白花4948请据表分析下列问题:(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2)根据表中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是显性性状。(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控制性状的基因以为“桥梁”传递给下一代。(4)如豌豆的体细胞染色体是7对,则它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是。(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5.茄子果肉的绿白色和白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花的紫色和白色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为研究茄子果肉颜色和花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做了如下杂交实验。分析回答:(1)茄子果肉和花的颜色与花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花青素存在于(填细胞结构名称)中。(2)茄子果肉的白色和花的紫色(选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3)实验一表明,茄子果肉颜色中是显性性状。子代与亲代的果肉颜色不同,这种现象称为。(4)实验二中,亲本花色的基因组成是。将子代紫花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白花,原因是。6.番茄茎的颜色有紫茎和绿茎,由基因T、t控制。为研究番茄茎颜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的紫茎和绿茎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断,显性性状为。(2)实验1中,亲代紫茎番茄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3)理论上实验2产生的子代中,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的比例接近。7.在“研究番茄茎色的遗传”实践活动中,兴趣小组选择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内填序号)(1)通过Ⅰ过程,图中的[①]发育成果实中的[]。(2)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由一对基因R、r控制,兴趣小组进行两组杂交实验:实验一:A来自紫茎番茄,B来自绿茎番茄,子代中紫茎与绿茎植株的数量比为1:1;实验二:A、B均来自紫茎番茄,子代中紫茎与绿茎植株的数量比为3:1。据此推断:番茄茎的颜色中,为显性性状;实验一子代个体中,紫茎的基因组成是;实验二子代的紫茎个体中,不含r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为了确定实验二子代某株紫茎番茄的基因组成,兴趣小组拟选用绿茎番茄与其杂交。请分析此设计的原理:。8.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是第一批被送上太空的昆虫。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用纯种的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在正常温度条件下(25℃),子一代果蝇全为长翅。让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二代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中,为显性性状。(2)子二代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个体数量比为,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3)研究者发现,在35℃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子二代果蝇均为残翅。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子代果蝇翅的表现类型是由共同作用的结果。9.科研人员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请结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工业污染区非工业区深色桦尺蛾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浅色桦尺蛾放养数量(只)154164472496回收率58%25%6%42%(1)由表中数据推测:在工业污染区,(填深色/浅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则(填深色/浅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的结果。(2)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体色变异是(填定向/不定向)的,适应环境的变异性状才能保存下来。(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桑蚕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桑蚕。请分析回答问题:(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桑蚕通过(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属于发育。(2)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育种的基础。家桑蚕体色有黑色与淡赤色,科研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亲代淡赤色×淡赤色黑色×淡赤色黑色×黑色子代全为淡赤色黑色、淡赤色黑色、淡赤色根据实验可判断淡赤色为隐性性状。黑色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但也有差别,为了培育出产丝能力更强的黑色家桑蚕,用黑色家桑蚕不断杂交、育种,经过数代选育出产丝能力最强的黑色家桑蚕,这样培育获得的新品种变异是(填“可遗传”或“不遗传”)的。(3)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野桑蚕的体色和树干很相近,这种体色被称为保护色,有利于它的生存,这是的结果。(4)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一些,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家桑蚕的幼虫成活率比野桑蚕的幼虫成活率高,原因是。11.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设计的。(2)该实验装置中A内模拟了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是不含。(3)实验中,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了,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4)加热产生沸水是为了获得,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过程。(5)B装置模拟了,实验后可检测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6)米勒的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形成是完全可能的。12.炭疽病是由炭痘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分组第一次处理第二次处理方法结果方法结果甲组绵羊注射脱毒病菌没有患炭疽病注射强毒病菌没有患炭疽病乙组绵羊脱毒病菌没有患炭疽病注射强毒病菌患炭疽病(1)某人因和炭疽病患者接触而患病。从传染病流行环节来看,这个人患病前属于,患病后属于。(2)炭疽杆菌是引起炭疽病的。(3)为了防止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医生建议注射由脱毒病菌制成的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4)根据巴斯德的实验,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后,人类不再患炭疽病的原因是:第一次注射的脱毒病菌刺激了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了能抵抗炭疽杆菌的。当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时,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上述物质与强毒病菌结合,使病菌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13.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迅速传播。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口罩。(3)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4)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型冠状病毒,原因是。(5)我们接种的新冠疫苗相当于,这种免疫方式属于。14.为了提高民众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意识,有人设计了一个模拟试验,展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餐厅里的传播速度。此次试验共有十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一名志愿者的手上涂上荧光物质,他和其他9位参与者一起到自助餐厅里用餐,大家可以随意活动、取用食物、聊天。30分钟后,黑光灯一开,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食客的餐盘里、纸巾上、水杯、脸上、手上,到处都有荧光物质。30分钟它几乎已经肆虐了餐馆的每一个角落!病毒传播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1)本实验中,荧光物质模拟的是,该生物的结构特点是。(2)手上沾有荧光物质的志愿者模拟的是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其他9位参与者模拟。(3)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对于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你有什么建议?。15.(一)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出现意外伤害时,立即对患者进行急救,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患者受到的伤害,甚至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如图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图1的操作是为了,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2)图2中用手指摸伤者颈部动脉,是为了检验伤者有无。(3)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填数字)。(4)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二)新复方大青叶是在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新复方大青叶合剂的基础上,从多种中药中提取天然有效成分,再加入解热镇痛、抗过敏、镇静、调节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等西药成分,共同组成的抗感冒药。如图是“新复方大青叶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5)对于购买“新复方大青叶片”,小欣和小宇有不同的看法。小欣说:“没有医师的处方,不能乱买。”小宇说:“这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购买。”她俩谁的说法有道理?。判断的理由是。(6)元旦放假期间,小宇发热头痛,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小宇感觉自己感冒了,她为了快速减轻身体的症状,一次吃了8片新复方大青叶片,小宇的做法对吗?。请你给小兰解释一下:。(7)小欣不小心擦破了皮肤,有点疼。回家后立即吃了4片新复方大青叶片。她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16.为探究烟草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不同烟草浸出液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材料与要求:在室温条件下,选用20只大小、营养状况一致的健康成年水蚤;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中分别加入20mL、30mL、40mL、50mL的蒸馏水浸泡1天的浸出液。步骤一:将20只水蚤放在清水中,观察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设为A组数据;步骤二:将水蚤分成4组各5只,分别放入20水、30mL、40mL、50mL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设为B、C、D、E组数据。数据处理:计算各组实验数据平均值,将数据绘制成如图折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2)实验中各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3)根据折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4)根据上述实验及生活常识,请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写一条宣传标语:。17.近年来在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电子烟,生物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子烟是通过电子烟雾化器加热电子烟油,能够产生如香烟一样的雾气,本质是一种气溶胶,而电子烟油是由丙三醇(甘油)、丙二醇、烟草提取物、尼古丁以及烟用香精等物质组成。为研究电子烟对生物的心率是否有影响,他们设计实施了以下实验:材料器具:显微镜,载玻片,吸管,电子烟油,量筒,计时器,水蚤等。方法步骤:①在花鸟鱼虫市场购买水蚤,并在实验中选择水蚤心脏跳动范围在30~36次/10秒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②用清水配制不同浓度(10%、20%……)的电子烟油稀释溶液备用;③用滴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心率(次/10秒);将清水换成等量一定浓度的电子烟油稀释液,观察并记录这只水蚤心脏跳动次数;④换用另一只水蚤继续其他浓度电子烟油稀释液条件下的实验,同一浓度各取5只水蚤进行实验,然后取该浓度下心跳平均值。⑤观察记录不同电子烟油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电子烟油稀释液浓度清水10%20%30%40%50%100%10秒内心脏跳动次数3336404450602(不久后水蚤死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在每次实验中所用水蚤的大小等要基本相同,清水与不同浓度的稀释液都要等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2)同一浓度各取5只水蚤进行实验,然后取该浓度下心跳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取一只水蚤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浓度的电子烟油稀释液中计数水蚤的心率……”,这一实验操作前后顺序(“能”/“不能”)颠倒。因为。(3)根据图表分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烟油稀释液的浓度升高,水蚤的平均心率(“小于”/“等于”/“大于)正常值。所以,本实验的结论是。(4)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电子烟和传统香烟影响人体健康持有明确的立场,无论是电子烟还是传统香烟,都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请结合本实验,谈谈作为中学生可以采取的措施:(写出1点即可)。18.为了解酒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某兴趣小组做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水蚤个体较小,心率快,显微镜下不易计数等问题,于是查找相关资料后,更换了一种身体透明的鱼——玻璃鱼为实验材料,重新进行了探究活动,实验过程如下:①用95%酒精和蒸馏水分别配制浓度为5%、10%、15%、20%、25%的酒精溶液。②取6只100mL烧杯编号1~6,1号烧杯加入100mL清水,2~5号烧杯分别加入100mL,5%、10%、15%、20%、25%的酒精溶液。③选取健康状况、大小相近的玻璃鱼6条,分别放入6个烧杯。④6个小组同时行动,将6条玻璃鱼分别放在培养皿中,用湿润的纱布盖住躯干,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10秒心跳次数。计数完成后放回原烧杯,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实验数据如下表:心跳次数(次/10秒)1号2号3号4号5号6号清水5%酒精10%酒精15%酒精20%酒精25%酒精第一次31242118137第二次32262217117第三次33252315126平均值32.025.022.016.712.06.7请分析回答:(1)设置1号组的目的是,该实验的变量是。(2)为了使实验更加准确,你还能提出什么建议?。(3)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实验结果,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请读取上表中相关数据,根据实验的平均值换算成1分钟玻璃鱼心跳次数,将折线图补充完整。(绘图)(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5)用玻璃鱼做实验材料,还可以探究什么问题?(写出一条即可)?19.为了深刻认识“吸烟有害健康”,某中学八年生物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一二三四五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等量)蒸馏水浸出液Ⅰ浸出液Ⅱ浸出液Ⅲ浸出液Ⅳ10秒内水蚤心跳次数(第一只)343638394310秒内水蚤心跳次数(第二只)363737404110秒内水蚤心跳次数(第三只)3535363839提示:向四个盛有某种香烟烟丝各半支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0毫升、40毫升、30毫升、20毫升蒸馏水,浸泡一天,配制出烟草浸出液Ⅰ、Ⅱ、Ⅲ、Ⅳ,其浓度依次增加。(1)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2)本实验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营养状况相同的成年水蚤,水体、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为了保证。(3)本实验的数据还需进行怎样处理?(4)用三只水蚤做实验,而不是一只,目的是。(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6)实验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选填“抑制”或“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7)结合此主题和上述实验结论,你的做法是:(两点即可)。20.探究实验是生物学中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重要方法。请观察和分析图中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组别ABCDE酒精体积分数清水5%10%15%20%心跳次数平均值(次/10秒)33242117死亡(1)甲图中若装置一与装置二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则探究的变量是。(2)乙图中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时,A、B、C正常操作,实验步骤D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分别是。(3)丙图是某小组同学为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所设计的装置。A、B两瓶需要放置等量的同种肉汤,且除温度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目的是。A、B两瓶肉汤在实验前都需要经过处理。(4)如上表为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数据,实验中每组需用5只以上水蚤的原因是。通过表中实验数据可知,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直至死亡。

【菁优期末备考】2023-2024学年下学期人教新版八下尖子生篇之实验探究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实验探究题(共20小题)1.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柳树进行繁殖。为探究“影响柳枝扦插成活率的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相关条件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处理分组温度(℃)插条切口插条选择成活率(%)甲组25涂生根剂嫩枝87乙组25不处理嫩枝34丙组10涂生根剂嫩枝11注:除上述条件外各组其他培养条件均一致(1)若要探究温度对柳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应选取甲、丙两组进行实验。(2)如果选择甲、乙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生根剂,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生根剂是影响柳枝扦插成活率的因素,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3)在此实验中,每组都选择10枝柳枝而不用1枝,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4)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有助于插条成活。【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1)若要探究温度对柳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两组实验应除温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因此应选取甲、丙两组进行实验。(2)甲、乙两组实验装置除生根剂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因此选择甲、乙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生根剂。由表格可得,甲组柳枝扦插成活率高于乙组,故可得实验结论是生根剂是影响柳枝扦插成活率的因素,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3)只选择1枝柳枝进行实验,容易因偶然因素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每组都选择10枝柳枝而不用1枝,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4)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助于插条成活。故答案为:(1)甲、丙(2)生根剂;生根剂是影响柳枝扦插成活率的因素,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合理即可)(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4)蒸腾【点评】掌握植物的扦插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学习完鸟卵的结构后,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身边的一些简单材料(如下表)和工具模拟鸟卵的结构,根据所学回答问题。材料类型处理方法模拟鸟卵结构名称粗铁丝(直径5毫米)弯成一端稍尖,一端稍钝的椭圆模拟卵壳细铁丝(直径1毫米)弯成与大椭圆相似的较小椭圆,但钝端稍内陷细铁丝模拟卵壳膜空腔模拟①黄色乒乓球放置在铁丝椭圆中央模拟②涂黑的小圆纸片贴在黄色乒乓球上模拟③粗松紧带分别将乒乓球固定在粗细铁丝之间模拟④透明胶带固定粗细铁丝不模拟鸟卵结构(1)标号①表示的是气室,能储存空气。标号②表示的是卵黄,是鸟卵的主要营养部分。(2)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是位于卵黄上的标号③所示的胚盘。(3)还有部分鸟卵结构在该模型上没有体现,可以在此模型上作何改进?粗铁丝上刻画痕迹模拟气孔,乒乓球内注水区分出卵黄和卵黄膜等【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卵壳膜、①气室、卵白、②卵黄、④系带、卵黄膜、③胚盘。【解答】解:(1)标号①是空腔,模拟的是气室,能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标号②黄色乒乓球,放置在铁丝椭圆中央,表示卵黄,是是鸟卵的主要营养部分。(2)标号③涂黑的小圆纸片,贴在黄色乒乓球上,相当于胚盘,将来能发育成雏鸟。(3)还有部分鸟卵结构在该模型上没有体现,如卵壳上的气孔、卵黄和卵黄膜,可以采用粗铁丝上刻画痕迹模拟气孔,乒乓球内注水区分出卵黄和卵黄膜等方法改进。故答案为:(1)气室;卵黄;(2)③;(3)粗铁丝上刻画痕迹模拟气孔,乒乓球内注水区分出卵黄和卵黄膜等。【点评】掌握鸟卵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3.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提示:白菜和油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菠菜属于藜科植物)。组别A组B组C组实验处理隔离虫卵隔离虫卵隔离虫卵放白菜叶片放菠菜叶片放油菜叶片实验结果叶片被取食叶片未被取食叶片被取食(1)在菜青虫取食植物十字花科叶所构成的食物链中,菜青虫属于消费者。(2)菜青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菜青虫)、蛹和成虫(菜粉蝶)四个时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称作完全变态发育。(3)菜青虫的后代还是菜青虫,而不是蝗虫。这种现象叫作遗传。(4)“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菜粉蝶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5)根据上表所示的实验,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设计探究的方案,选择材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解答】解:(1)菜青虫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属于消费者。(2)菜粉蝶的生殖发育过程同家蚕一样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3)菜青虫的后代还是菜青虫,而不是蝗虫表示了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与菜花颜色相近都是黄色的,不易被人或其他动物发现,是一种保护色,属于防御行为,体现生物适应环境,菜粉蝶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5)得出结论是对作出假设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故答案为:(1)消费者(2)完全变态发育(3)遗传(4)自然选择(5)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4.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从中发现了重要的遗传学规律。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也仿照科学家设计并实施了四组豌豆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组别亲代性状子代性状及数量紫花白花第一组紫花紫花980第二组白花白花096第三组紫花紫花7425第四组紫花白花4948请据表分析下列问题:(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遗传。(2)根据表中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可推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控制性状的基因以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为“桥梁”传递给下一代。(4)如豌豆的体细胞染色体是7对,则它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是7条。(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变异。【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解答】解:(1)豌豆花色的紫色和白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第一组中亲代是紫花,子代也是紫花的现象叫遗传。(2)根据第三组中的遗传性状统计结果,紫花与紫花杂交,子代中出现白花,可推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3)若用R和r分别表示豌豆花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第三组的遗传图为:由此可见,第三组中子代紫花个体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4)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如豌豆的体细胞染色体是7对,则它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是7条。(5)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是由于环境引起的,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变异。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遗传;(2)紫花;(3)RR或Rr;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4)7条;(5)不可遗传变异。【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5.茄子果肉的绿白色和白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花的紫色和白色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为研究茄子果肉颜色和花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做了如下杂交实验。分析回答:(1)茄子果肉和花的颜色与花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花青素存在于液泡(填细胞结构名称)中。(2)茄子果肉的白色和花的紫色不是(选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3)实验一表明,茄子果肉颜色中绿白色是显性性状。子代与亲代的果肉颜色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异。(4)实验二中,亲本花色的基因组成是AA。将子代紫花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白花,原因是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Aa),它们在杂交过程中产生了aa型。。【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解答】解:(1)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此,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2)茄子果肉的白色和花的紫色是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称为相对性状。因此,茄子果肉的白色和花的紫色是一对相对性状。(3)实验一表明,绿白肉和绿白肉杂交,子代中出现白肉,茄子果肉颜色中绿白色是显性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子代与亲代的果肉颜色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异。(4)实验二中,紫花与白花杂交,子代中全部是紫花,亲本花色的基因组成纯合,即是AA。将子代紫花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白花,原因是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Aa),它们在杂交过程中产生了aa型。故答案为:(1)液泡;(2)不是;(3)绿白色;变异;(4)AA;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Aa),它们在杂交过程中产生了aa型。【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6.番茄茎的颜色有紫茎和绿茎,由基因T、t控制。为研究番茄茎颜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番茄的紫茎和绿茎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断,显性性状为紫茎。(2)实验1中,亲代紫茎番茄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T或t。(3)理论上实验2产生的子代中,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的比例接近3:1。【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解答】解:(1)番茄的叶有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之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实验2:亲代紫茎与紫茎杂交,子代中出现绿茎,由此可推断绿茎为隐性性状,紫茎为显性性状。(2)实验1中,子代的绿茎基因组成为tt,则亲代紫茎番茄的基因组成为Tt,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2种,T或t。(3)实验2中,亲代紫茎番茄的基因组成都为Tt,因此,产生的子代中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的比例接近3:1。实验2的遗传图为: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紫茎。(2)T或t。(3)3:1。【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7.在“研究番茄茎色的遗传”实践活动中,兴趣小组选择紫茎番茄和绿茎番茄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问题。([]内填序号)(1)通过Ⅰ过程,图中的[①]胚珠发育成果实中的[③]种子。(2)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由一对基因R、r控制,兴趣小组进行两组杂交实验:实验一:A来自紫茎番茄,B来自绿茎番茄,子代中紫茎与绿茎植株的数量比为1:1;实验二:A、B均来自紫茎番茄,子代中紫茎与绿茎植株的数量比为3:1。据此推断:番茄茎的颜色中,紫茎为显性性状;实验一子代个体中,紫茎的基因组成是Rr;实验二子代的紫茎个体中,不含r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为了确定实验二子代某株紫茎番茄的基因组成,兴趣小组拟选用绿茎番茄与其杂交。请分析此设计的原理:如子代中都是紫茎的,则亲代的基因组成是RR;如果子代中出现紫茎和绿茎,且比例为1:1,则亲代紫茎的基因是Rr。【分析】图中①胚珠、②果皮、③种子、Ⅰ受精。【解答】解:(1)果实种子形成过程如图:通过Ⅰ受精过程,图中的①胚珠发育成果实中的③种子。(2)据实验二结果推断:番茄茎的颜色中,紫茎为显性性状;实验一子代的遗传图为:实验一子代个体中,紫茎的基因组成是Rr;实验二的遗传图为:子代的紫茎个体中,不含r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为了确定实验二子代某株紫茎番茄的基因组成,兴趣小组拟选用绿茎番茄与其杂交。请分析此设计的原理:如子代中都是紫茎的,则亲代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为:如果子代中出现紫茎和绿茎,且比例为1:1,则亲代紫茎的基因是Rr。故答案为:(1)胚珠;③种子;(2)紫茎;Rr;;(3)如子代中都是紫茎的,则亲代的基因组成是RR;如果子代中出现紫茎和绿茎,且比例为1:1,则亲代紫茎的基因是Rr。【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果实种子形成过程。8.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是第一批被送上太空的昆虫。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用纯种的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在正常温度条件下(25℃),子一代果蝇全为长翅。让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二代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中,长翅为显性性状。(2)子二代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个体数量比为3:1,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亲代(Aa)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A基因,有的含有a基因。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决定长翅、残翅的基因组成会有AA、Aa、aa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长翅,也有残翅,且比例为3:1。(3)研究者发现,在35℃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子二代果蝇均为残翅。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子代果蝇翅的表现类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解答】解:(1)由长翅与长翅杂交,子代中出现残翅,可判断长翅为显性性状。(2)子二代的遗传图为:由此可见子二代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个体数量比为3:1,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亲代(Aa)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A基因,有的含有a基因。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决定长翅、残翅的基因组成会有AA、Aa、aa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长翅,也有残翅,且比例为3:1。(3)研究者发现,在35℃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子二代果蝇均为残翅。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子代果蝇翅的表现类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1)长翅;(2)3:1;亲代(Aa)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A基因,有的含有a基因。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决定长翅、残翅的基因组成会有AA、Aa、aa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长翅,也有残翅,且比例为3:1;(3)基因和环境。【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9.科研人员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请结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工业污染区非工业区深色桦尺蛾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浅色桦尺蛾放养数量(只)154164472496回收率58%25%6%42%(1)由表中数据推测:在工业污染区,深色(填深色/浅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则浅色(填深色/浅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体色变异是不定向(填定向/不定向)的,适应环境的变异性状才能保存下来。(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D。【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解答】解:(1)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由表中数据推测: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则浅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更容易生存。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的变异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这些都是不定向的。但生物进化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是定向的。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体色变异是不定向的,适应环境的变异性状才能保存下来。(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灰色、白色的比例会增大,褐色的比例会减小,如图D所示。故选:D。故答案为:(1)深色;浅色;自然选择(2)不定向(3)D【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自然选择的内容。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桑蚕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桑蚕。请分析回答问题:(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桑蚕通过有性(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育种的基础。家桑蚕体色有黑色与淡赤色,科研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亲代淡赤色×淡赤色黑色×淡赤色黑色×黑色子代全为淡赤色黑色、淡赤色黑色、淡赤色根据实验三可判断淡赤色为隐性性状。黑色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但也有差别,为了培育出产丝能力更强的黑色家桑蚕,用黑色家桑蚕不断杂交、育种,经过数代选育出产丝能力最强的黑色家桑蚕,这样培育获得的新品种变异是可遗传(填“可遗传”或“不遗传”)的。(3)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野桑蚕的体色和树干很相近,这种体色被称为保护色,有利于它的生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一些,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家桑蚕的幼虫成活率比野桑蚕的幼虫成活率高,原因是家桑蚕幼虫得到了人们的保护,天敌少,野家蚕幼虫环境复杂,天敌多。【分析】(1)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指的是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比较明显。(2)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叫拟态,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两个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解答】解:(1)家蚕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桑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家蚕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2)由杂交实验三可知,亲代的体色都是黑色,后代个体中却出现了淡赤色个体,说明黑色是显性性状,淡赤色是隐性性状。用黑色家桑蚕不断杂交、育种,经过数代选育出产丝能力最强的黑色家桑蚕,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变异。(3)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野桑蚕的体色和树干很相近,这种体色被称为保护色,有利于它的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家桑蚕幼虫得到了人们的保护,天敌少,野家蚕幼虫环境复杂,天敌多,所以家桑蚕的幼虫成活率比野桑蚕的幼虫成活率高。故答案为:(1)有性;完全变态(2)三;可遗传(3)自然选择(4)家桑蚕幼虫得到了人们的保护,天敌少,野家蚕幼虫环境复杂,天敌多(意近即可)【点评】家桑蚕的进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而野桑蚕的进化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要注意区别。11.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2)该实验装置中A内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是不含氧气。(3)实验中,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了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4)加热产生沸水是为了获得水蒸气,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降雨过程。(5)B装置模拟了原始海洋,实验后可检测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6)米勒的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解答】解:(1)如图是米勒实验的装置,米勒是美国青年学者。(2)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它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氧气。(3)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4)加热产生沸水是为了获得水蒸气,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凝形成液体,模拟降雨过程。(5)B装置模拟了原始海洋,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实验后可检测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6)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故答案为:(1)米勒;(2)原始大气;氧气;(3)闪电;能量;(4)水蒸气;降雨;(5)原始海洋;氨基酸;(6)有机物(有机小分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米勒通过实验来探究生命起源过程的掌握情况。12.炭疽病是由炭痘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分组第一次处理第二次处理方法结果方法结果甲组绵羊注射脱毒病菌没有患炭疽病注射强毒病菌没有患炭疽病乙组绵羊脱毒病菌没有患炭疽病注射强毒病菌患炭疽病(1)某人因和炭疽病患者接触而患病。从传染病流行环节来看,这个人患病前属于易感人群,患病后属于传染源。(2)炭疽杆菌是引起炭疽病的病原体。(3)为了防止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医生建议注射由脱毒病菌制成的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4)根据巴斯德的实验,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后,人类不再患炭疽病的原因是:第一次注射的脱毒病菌刺激了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了能抵抗炭疽杆菌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时,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上述物质与强毒病菌结合,使病菌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解答】解:(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某人因和炭疽病患者接触而患病。从传染病流行环节来看,这个人患病前属于易感人群。这个人在患病后,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应属于传染源。(2)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学上来看,引起炭疽的炭疽杆菌属于病原体。(3)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防止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医生建议注射由脱毒病菌制成的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保护易感人群。(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根据巴斯德的实验推论,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后,人类不再患炭疽的原因是:第一次注射的脱毒病菌刺激了人体第三道防线中的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毒病菌时,人体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体,它与强毒病菌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1)易感人群;传染源(2)病原体(3)保护易感人群(4)抗体;特异性免疫【点评】熟练掌握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和作用,人体三道防线的免疫特性。13.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迅速传播。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类型。(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棉布口罩。(3)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4)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型冠状病毒,原因是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5)我们接种的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解答】解:(1)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检测,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类型口罩(口罩材质)。(2)由实验结果柱状图可知,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棉布口罩,防护能力最强的是N95口罩。(3)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冠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应扔进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进行专门的消杀处理。(4)因为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培养基只能培养部分细菌、霉菌等,所以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型冠状病毒。(5)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1)口罩类型。(2)不同;棉布。(3)扔进专用垃圾桶。(4)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5)抗原;特异性免疫。【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是解题的关键。14.为了提高民众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意识,有人设计了一个模拟试验,展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餐厅里的传播速度。此次试验共有十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一名志愿者的手上涂上荧光物质,他和其他9位参与者一起到自助餐厅里用餐,大家可以随意活动、取用食物、聊天。30分钟后,黑光灯一开,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食客的餐盘里、纸巾上、水杯、脸上、手上,到处都有荧光物质。30分钟它几乎已经肆虐了餐馆的每一个角落!病毒传播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1)本实验中,荧光物质模拟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生物的结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手上沾有荧光物质的志愿者模拟的是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传染源,其他9位参与者模拟易感人群。(3)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对于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你有什么建议?勤洗手、戴口罩以及分餐制。【分析】1、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3、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4、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解答】解:(1)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在这个模拟实验中荧光物质模拟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它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手上沾有荧光物质的志愿者模拟的是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传染源,其他9位参与者模拟易感人群。(3)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对于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我们可以勤洗手、戴口罩以及分餐制,都可以大大降低病毒传播。故答案为:(1)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2)传染源;易感人群;(3)勤洗手、戴口罩以及分餐制。【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病毒的特点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15.(一)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出现意外伤害时,立即对患者进行急救,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患者受到的伤害,甚至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如图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图1的操作是为了使呼吸道畅通,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2)图2中用手指摸伤者颈部动脉,是为了检验伤者有无脉搏(心跳)。(3)图3中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②](填数字)。(4)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二)新复方大青叶是在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新复方大青叶合剂的基础上,从多种中药中提取天然有效成分,再加入解热镇痛、抗过敏、镇静、调节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等西药成分,共同组成的抗感冒药。如图是“新复方大青叶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5)对于购买“新复方大青叶片”,小欣和小宇有不同的看法。小欣说:“没有医师的处方,不能乱买。”小宇说:“这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购买。”她俩谁的说法有道理?小宇。判断的理由是说明书上有“OTC”标示。(6)元旦放假期间,小宇发热头痛,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小宇感觉自己感冒了,她为了快速减轻身体的症状,一次吃了8片新复方大青叶片,小宇的做法对吗?不对。请你给小兰解释一下:虽然与功能主治相符,但用药量太大。(7)小欣不小心擦破了皮肤,有点疼。回家后立即吃了4片新复方大青叶片。她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药物没有治疗擦伤的功能(或与功能主治不符)。【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解答】解:(1)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2)通过看、试鼻翼扇动或胸部起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通过试测心跳或脉搏判断有无心跳。(3)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②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4)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5)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此药说明书上有OTC标志,因此是非处方药,因此,小宇说的有道理。(6)药品说明书上的功能与主治是:消炎、解热,用于伤风感冒,鼻流清涕,骨节酸痛。但一次服用8片的做法不对,该行为属于过量服药,与【用法用量】不符,不符合安全用药的原则,所以小宇的做法不对。(7)药品说明书上的功能与主治是:消炎、解热,用于伤风感冒,鼻流清涕,骨节酸痛,所以对擦伤不起作用。故答案为:(1)使呼吸道畅通(2)脉搏(心跳)(3)②(4)30:2(5)小宇;说明书上有“OTC”标示(6)不对;虽然与功能主治相符,但用药量太大(7)药物没有治疗擦伤的功能(或与功能主治不符)【点评】熟记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16.为探究烟草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不同烟草浸出液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材料与要求:在室温条件下,选用20只大小、营养状况一致的健康成年水蚤;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中分别加入20mL、30mL、40mL、50mL的蒸馏水浸泡1天的浸出液。步骤一:将20只水蚤放在清水中,观察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设为A组数据;步骤二:将水蚤分成4组各5只,分别放入20水、30mL、40mL、50mL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设为B、C、D、E组数据。数据处理:计算各组实验数据平均值,将数据绘制成如图折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2)实验中各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3)根据折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填“促进”或“抑制”)作用。(4)根据上述实验及生活常识,请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写一条宣传标语: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香烟。【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该实验除了烟草浸出液浓度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烟草浸出液浓度为变量,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与其他实验组形成对照。(2)为了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实验中各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3)根据折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4)根据上述实验及生活常识,我们要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香烟。故答案为:(1)烟草浸出液浓度;形成对照;(2)减小误差,提高实验可信度;(3)促进;(4)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香烟。【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17.近年来在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电子烟,生物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子烟是通过电子烟雾化器加热电子烟油,能够产生如香烟一样的雾气,本质是一种气溶胶,而电子烟油是由丙三醇(甘油)、丙二醇、烟草提取物、尼古丁以及烟用香精等物质组成。为研究电子烟对生物的心率是否有影响,他们设计实施了以下实验:材料器具:显微镜,载玻片,吸管,电子烟油,量筒,计时器,水蚤等。方法步骤:①在花鸟鱼虫市场购买水蚤,并在实验中选择水蚤心脏跳动范围在30~36次/10秒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②用清水配制不同浓度(10%、20%……)的电子烟油稀释溶液备用;③用滴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心率(次/10秒);将清水换成等量一定浓度的电子烟油稀释液,观察并记录这只水蚤心脏跳动次数;④换用另一只水蚤继续其他浓度电子烟油稀释液条件下的实验,同一浓度各取5只水蚤进行实验,然后取该浓度下心跳平均值。⑤观察记录不同电子烟油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电子烟油稀释液浓度清水10%20%30%40%50%100%10秒内心脏跳动次数3336404450602(不久后水蚤死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烟油稀释液浓度。在每次实验中所用水蚤的大小等要基本相同,清水与不同浓度的稀释液都要等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2)同一浓度各取5只水蚤进行实验,然后取该浓度下心跳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取一只水蚤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浓度的电子烟油稀释液中计数水蚤的心率……”,这一实验操作前后顺序不能(“能”/“不能”)颠倒。因为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根据图表分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烟油稀释液的浓度升高,水蚤的平均心率大于(“小于”/“等于”/“大于)正常值。所以,本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烟油稀释液对水蚤的心率具有促进作用,浓度过高时会导致水蚤死亡。(4)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电子烟和传统香烟影响人体健康持有明确的立场,无论是电子烟还是传统香烟,都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请结合本实验,谈谈作为中学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拒绝吸烟,包括电子烟和传统香烟,并向周围的人宣传吸烟的危害(写出1点即可)。【分析】1、探究过程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解答】解:(1)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烟油稀释液浓度,除此变量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2)在每次实验中所用水蚤的大小等要基本相同计数时应多次重复计数,取其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3)该实验中烟油稀释液的浓度的不同是该实验的变量,根据表格和曲线可知,当烟油稀释液的浓度分别是(清水)10、20%、30%、40%、50%、10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3、36、40、44、50、60、2(不久后水蚤死亡)。表明随着烟油稀释液的浓度的增加,水蚤平均心率大于正常值。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出在一定范围内,烟油稀释液对水蚤的心率具有促进作用,浓度过高时会导致水蚤死亡。(4)作为中学生,应该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不仅拒绝自己吸烟,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健康教育和宣传中,帮助他人了解吸烟的危害。故答案为:(1)烟油稀释液浓度;控制单一变量(2)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不能;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大于;在一定范围内,烟油稀释液对水蚤的心率具有促进作用,浓度过高时会导致水蚤死亡(4)拒绝吸烟,包括电子烟和传统香烟,并向周围的人宣传吸烟的危害【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影响的实验。解答时可以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和原因方面来切入。18.为了解酒精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某兴趣小组做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水蚤个体较小,心率快,显微镜下不易计数等问题,于是查找相关资料后,更换了一种身体透明的鱼——玻璃鱼为实验材料,重新进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