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大单元教学设计)一、个人备课情况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二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课时数与代数(1)内容教科书第97-102页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明确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民币样币(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知识梳理,温故知新教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总复习。今天我们先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和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数与代数(1))教师: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具体内容有哪些?课堂预设:学生1: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学生3:。……教师:本学期学习的人民币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课堂预设:学生1:认识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学生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给予引导和肯定。教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练习一下吧。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学习“回顾与交流——数与代数”第1题。(1)课件出示第1题。(2)列竖式计算。组织学生交流,指名学生展示竖式计算方法。(3)编故事。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些情况,如“求三个量的总和”问题、“运来、卖出”问题、“乘车”问题等。教师引导学生独立编写故事,若学生编写有困难,教师可给出一个示例,让学生模仿。2.学习“回顾与交流——数与代数”第2题。(1)课件出示第2题。教师:我们再来看看二(1)班的事。(课件出示左边题目)(2)解决问题一。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说出解题思路。课堂预设: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学生:全班减去男生的人数,就是女生的人数,算式40-22=18(人)。把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就是把18平均分成6份,要用除法解决,所以是18÷6=3(人)。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给予肯定。(3)解决问题二。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说出解题思路。课堂预设: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学生:要求全班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就是把男生折的只数与女生折的只数合起来,所以要先求出女生折的只数。男生折了38只,女生比男生多折了13只,所以女折了38+13=51(只),再加上男生折的38只就是一共折的只数:38+51=89(只)。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给予肯定。3.学习“回顾与交流——数与代数”第7题。(1)课件出示第7题。教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呢?课堂预设:学生:我们认识了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教师:说的非常全,接下来我们用手里的人民币样币,一起玩一个付钱游戏吧!(2)游戏规则。教师:我说一个钱数,同学们从样币中拿出相应的钱数,举起来。那么请同学们拿出12元8角。课堂预设:学生1:1张10元,2张1元、1张5角、3张1角。学生2:5张5元、2张1元、8张1角。……教师观察学生举起来的钱数,进行点评并给予肯定。按照此方式,多进行几次,帮助学生巩固付钱方式,进一步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性。作业设计三、布置作业课本第100—102页“练习——数与代数”部分6题、10题、13题、14题、15题。板书设计数与代数(1)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教后反思为了有更好的复习效果,在教学设计和题目选取时,需要有针对性,经过前面单元的学习,总结学生的易错点和难度,注重讲解和练习。通过基础练习、针对性练习、提高练习,分层次,让全班学生在复习课的学习中有不同的收获。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二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2课时数与代数(2)内容教科书第97-102页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2.加深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3.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知识梳理,温故知新教师:这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两种运算,是什么呢?课堂预设:学生1:乘法和除法。教师:计算时我们可以用什么进行计算呢?学生2:乘法口诀。教师:我们这节课再次认识一下乘法、除法,回顾一下乘法口诀。(板书:数与代数(2))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学习“回顾与交流——数与代数”第2题。(1)课件出示第2题。教师:8×7可以表示什么呢?课堂预设:学生1:8个7相加。学生2:也可以表示7个8相加。教师:那35÷7呢?学生3:35里面有几个7。学生4:把35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教师:说得很好,同学们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2)动手操作。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画的。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并给予肯定。2.学习“回顾与交流——数与代数”第4题。(1)课件出示第4题。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能背出所有的口诀吗?同伴之间互相背一下吧。(2)学生背诵口诀。学生同伴之间互相背诵口诀,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再指名学生背诵。教师:同学们觉得哪句口诀不好记呢?课堂预设:学生1:“六九五十四”和“七八五十六”的得数容易记混。学生2:“八九七十二”容易记错。……教师:如果某句乘法口诀忘了怎么办呢?学生3:可以根据自己知道的相关口诀去推算出来。比如忘了“八九七十二”可以想8个9可以看成5个9加3个9,5个9是45,3个9是27,45+27=72,推算出“八九七十二”。……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引导点评,并给予肯定。3.学习“练习——数与代数”第1题。(1)课件出示第1题。教师:同学们能在4分钟之内计算这些题吗?我们看看谁能做得又快又对。(2)计算。课堂预设:教师:计时开始!学生完成计算,教师记录时间。教师:4分钟到了,同学们都做完了吗?(教师了解学生完成情况)教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计算的对吗?(课件出示计算结果,学生订正)教师了解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表扬,对计算还有难度的学生给予鼓励。作业设计三、布置作业课本第99—100页“练习——数与代数”部分2题、3题、4题、5题。板书设计数与代数(2)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表内乘法,根据乘法口诀求两个数的积。2.解决平均分问题或求一个数中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用乘法口诀试商,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教后反思复习课的目的在于整理、梳理知识,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清晰地建立知识网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好机会。将乘除法的意义放在同一课时复习,让学生在学习完本册知识的基础上,再次理解和体会乘除法的关系。讲课中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的记忆。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二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3课时数与代数(3)内容教科书第97-102页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2.灵活运算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理解“倍”的含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知识梳理,温故知新教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乘、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吧。(板书:数与代数(3))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学习“回顾与交流——数与代数”第5题。(1)课件出示第5题。(2)小组讨论。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根据你的理解,自己说一说或画一画,最后组内交流下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分组探究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结果汇报。课堂预设:学生1:我有2块糖果,弟弟有6块糖果,弟弟的糖果数量是我的2倍。学生2:○○○○○○○○○○○○○○○□□□□□圆的个数是正方形的5倍。学生3:小明的故事书本数是我的3倍,就是把我的故事书本数看作1份,小明有这样的3份。……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2.学习“回顾与交流——数与代数”第6题。(1)课件出示第6题。(2)获取信息。教师:同学们从图中我们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课堂预设:学生1:粥、茶叶蛋、油条和肉饼的价格。学生2:淘气买了2碗粥和4个肉饼。……(3)提出问题。教师: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获取的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跟同伴说一说,你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法。(4)学生交流。学生同伴之间交流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法,教师巡视,再指名学生说一说。(5)结果汇报。课堂预设:学生1:我提出的问题是淘气买粥花了多少元,是求2个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2×2=4(元)。学生2:我提出的问题是买5个茶叶蛋要花多少元,是求5个1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5×1=5(元)。……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6)解决问题(2)。学生独立尝试画图解决,教师巡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7)结果展示。教师指名学生到讲台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并给予肯定。(8)解决问题(3)。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2×3表示的意义,在根据题目情境,说出可以解决的问题。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引导点评,并给予肯定。3.学习“练习——数与代数”第11题。(1)课件出示第11题。学生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再集体讲解。(2)解决问题(1)。教师:要求爸爸今年多少岁,题中关于爸爸年龄的语句是什么?课堂预设:学生1:爸爸说他的年龄是奇思的5倍。教师引导:奇思的年龄是几岁呢?学生2:奇思今年7岁。教师:求爸爸今年的年龄应该怎样求呢?学生3:就是求7的5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7×5=35(岁)。(3)解决问题(2)。教师:怎样求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呢?课堂预设:学生1:就是用爷爷的年龄减爸爸的年龄,用减法计算。教师:能知道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吗?怎样列式呢?学生2:爷爷的年龄是63岁,第(1)小题求出了爸爸的年龄是35岁,列式是63-35=28(岁)。(4)解决问题(3)。教师:怎样求爷爷的年龄是奇思的多少倍呢?课堂预设:学生1:求63是7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列式是63÷7=9。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先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运算解决。作业设计三、布置作业课本第100—102页“练习——数与代数”部分7题、8题、9题、12题、16题。板书设计数与代数(3)1.“倍”数问题: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3.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平均分问题或者求一个数中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教后反思本课时在上节课复习乘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和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角度的对比练习和集中讲解,纠正了学生的易错点,在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真正学会解决同类型问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二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内容教科书第44-48页内容教学目标2.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3.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学重点1.认识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估计物体的长度。2.认识对称、平移、旋转现象,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难点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学生自备)、手工纸(学生自备)、剪刀(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知识梳理,温故知新教师:同学们,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复习,我们回顾本册教材中的数与代数部分,这节课我们再来一起回顾图形与几何部分。(板书:图形与几何)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学习“回顾与交流——图形与几何”第1题。(1)课件出示第1题。(2)引导学生回顾“测量”单元。课堂预设:教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请同学起来数一数。学生1:学习了“厘米”和“米”。教师:厘米和米的关系是什么呢?学生2:100厘米=1米。教师: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想一想,找一找,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结果汇报。课堂预设:学生1:手指的宽度约是1厘米,两张课桌拼起来长约是1米。学生2:铅笔刀宽约是1厘米,我两步的长大约是1米。学生3:一枚订书针长约1厘米,讲桌的高度约是1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给予肯定。2.学习“回顾与交流——图形与几何”第2题。(1)知识回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吗?课堂预设:学生1:用物体的一端对齐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学生2:也可以从整刻度开始量,两个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教师: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那我们来看看图中的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吧。(课件出示第2题)(2)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集体订正。铅笔长5厘米,蜡笔长4厘米,曲别针长2厘米。3.学习“回顾与交流——图形与几何”第3题。(1)课件出示第3题。(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教师: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