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_第1页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_第2页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_第3页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_第4页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与预防目录一、液体外渗二、液体外渗的相关因素三、临床症状四、外渗的诊断五、外渗的分类及机制六、药物外渗的处理七、外渗的预防八、总结液体外渗1、什么叫液体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药液渗漏在静脉以外的软组织。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抽无回血,皮肤暗紫、变硬。许多高渗液体渗出也可以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损伤,但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外渗所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是临床工作中预防和处理的重点。一般外渗性损伤通过保守治疗通常可以自愈,但是外渗导致的潜在后遗症有事不可低估的。外渗损伤可导致疤痕组织的形成,组织坏死,皮肤组织缺损,关节畸形和挛缩。液体外渗的相关因素12.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13.药物因素及技术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没有及时巡视静脉通道;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使用钢针,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14.疾病因素: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力衰竭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临床症状1.触痛、肿胀2.皮肤紧绷、发亮3.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4.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5.穿刺点渗液外渗的诊断药物外渗的诊断不难,绝大多数情况下可根据穿刺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红斑以及检查静脉通路有无回血现象。部分病人可不出现上述症状,首次出现的是皮肤组织已受损伤的体征即使外渗是轻微的、短暂的局部刺激,病人可能感觉并不明显,但组织坏死和皮肤溃疡仍可发生,严重时可丧失肢体功能。对于中心静脉插管输液的病人,除上述情况外,只要出现液体流速变慢,穿刺同侧胸痛均应考虑药物外渗。不管什么时候发生外渗,都应做好记录和评估。护理记录内容应包括时间,静脉输注通路的部位,针头大小,估计外渗药物的量,穿刺局部外观描述,处理手段和病人的感受,摄照片以备档。外渗的分类及机制1.外渗分为:发疱类化疗药物外渗、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和非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1)发泡性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托马克等、蓖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2)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引起轻度组织炎症和疼痛,不可导致皮下及组织坏死,如氮烯咪胺(DTIC)和足叶乙甙(VP-16)等。(3)非刺激性药物对皮肤及组织无明显的刺激,如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甲氨喋呤(MTX)等。但也应引起注意外渗的分类及机制2.外渗的机制: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静压增高;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药物外渗的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1)立即行局部封闭。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24h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抬高患肢,24h后改位热敷。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详细纪录渗漏情况。(2)皮下注射解毒药物。外渗处理(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等情况的变化,冷敷或热敷防止冻伤或烫伤。冰敷时间为6~8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紫绀、麻木和冻伤。热敷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50~60℃为宜。(4)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外渗处理普通输液外渗的处理:(1)立即停止输液,拔针,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位置20~30cm。(2)冷敷:可减轻皮损程度,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3)热敷:主要用适量25%硫酸镁置于无菌纱布,贴于外渗部位,保持纱布湿润,每10~20min更换1次,以促进局部组织水肿吸收消退,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4)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作用。外渗的预防1.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平时注意加强基本工的训练,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穿刺。2.选择合适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有病变的肢体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如果需要长期输液,应尽量使用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保护血管。3.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护士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药物输入的浓度及速度,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外渗预防4.加强护士责任心护士应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密切观察注射部位。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输液过程中要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总结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可以减轻病痛,挽救生命,使患者早日康复,在输液过程中确保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