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武威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武威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武威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武威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检测七年级历史(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A.300万 B.170万年 C.70万年 D.20万年【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在约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所以答案选B。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野生动物遗骸,以鹿科动物为主,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农具“骨耜”大多数是用鹿的肩胛骨加工制成的。由此可知河姆渡居民()A.家畜饲养以鹿为主 B.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C.重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 D.农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野生动物遗骸”可知,狩猎仍然是河姆渡居民重要的生产活动。C项正确;根据“野生”可知,鹿不属于家畜饲养。排除A项;群体生活与否、使用打制石器与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D项。故选C项。3.《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下列关于“少典之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教民开垦耕种 B.他制作陶器发明纺织C.他制作乐器琴瑟 D.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故D项正确;ABC项是传说中炎帝的发明,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4.殷墟出土的“戴枷奴隶陶俑”(如下图),反映了()A.商朝制陶技术高超 B.商朝奴隶命运悲惨C.商朝统治残暴腐败 D.商朝奴隶成为商品【答案】B【解析】【详解】殷墟出土的“戴枷奴隶陶俑”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完全的占有,不管生死,是商代奴隶命运悲惨的写照,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制陶技术本身,排除A项;材料反映奴隶的处境,没有反映商朝统治残暴腐朽,排除C项;材料无关奴隶买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5.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夏、商、西周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被誉为青铜时代,C正确,D排除;打制石器、原始陶器是在原始社会时期,AB排除。故选C。6.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C.诸侯完全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D.分封制已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周天子个子比诸侯小,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室衰微,故选A项;材料与兼并战争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诸侯完全取代周天子,排除C项;材料无法判断分封制彻底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7.历史课上,李同学学习了“田氏代齐”“长平之战”“地主阶级兴起”等,下列对这些史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表述最准确的是()A.文明起源 B.国家建立C.社会变革 D.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田氏代齐”“长平之战”“地主阶级兴起”可知,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国瓜分,齐国由田氏取代。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兴起。这些都体现了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C项正确;远古人类的产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排除A项;夏商周建立的主题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8.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子动荡与巨变之中,大动荡、大变革、大思想、大科技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其中,大思想指的是()A.诸侯争霸 B.铁器牛耕 C.社会转型 D.百家争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中,其中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所以大思想指的是百家争鸣,故选D;诸侯争霸是大动荡的表现,排除A;铁器牛耕和社会转型都是大动荡的表现,排除BC。9.观察下面漫画,它反映历史信息是()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创设分封,管辖地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中文字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设立三公辅佐皇帝。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创新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C项正确;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变法而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开创了我国县制的时代。排除A项;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排除B项;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管理地方。排除D项。故选C项。10.清朝名臣李光地在《榕村语录》评价一场战役时说:“项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这场战役是()A.坂泉大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项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所以答案选择D。11.《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解决问题,汉初统治者实行A.盐铁专卖 B.奖励耕织 C.严刑峻法 D.休养生息【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以看出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初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故D正确;C错误;盐铁专卖是汉武帝实行的经济政策,故A错误;奖励耕织是休养生息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故B错误。综上故选D。12.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实行有关()A.“推恩令” B.“尊崇儒术”C.统一货币 D.盐铁专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再无力和中央抗衡,A项正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排除B项;汉武帝时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统一货币是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排除C项;盐铁专卖是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13.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小明学习的内容是A.秦统一中国 B.秦朝的灭亡C.西汉的建立和发展 D.东汉的兴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由此可见,小明学习的内容是东汉的兴衰。故D符合题意;秦统一中国、秦朝的灭亡、西汉的建立与知识线索图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A.产生背景B.主要行人C.路线走向D.开通前提【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走向,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产生背景、主要行人、开通前提,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5.练习“五禽戏”可以起到一定的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创编“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 B.华佗 C.司马迁 D.扁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B项正确;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司马迁是史学家,著有《史记》;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家,均不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6.唐朝诗人李白曾作诗描绘中国古代某次战役:“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场战役的影响是()A.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B.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基础 D.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赤壁楼船、周瑜于此破曹公”结合所学知识,诗句描述的战役是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孙刘联合迎战曹军,双方在赤壁对峙,周瑜采用黄盖的建议,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这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C项正确;官渡之战的胜利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排除A项;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秦军的主力,刘邦乘机攻占咸阳,秦朝投降,存在15年的秦朝灭亡了,排除B项;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敕物歌》曾在鲜卑族中传唱。东汉、魏、晋时期鲜卑族内迁的地点是A.陕西关中 B.山东西南 C.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D.山西一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五胡内迁路线为,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8.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南朝”。南朝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在()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成都【答案】A【解析】【详解】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建康是南朝时的政治、经济中心。A项正确;洛阳和长安位于我国北方,排除BC项;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19.北魏孝文帝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意图是()A.学习中原文化 B.避免思乡之苦C.消灭鲜卑贵族 D.减少洛阳人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时期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原文化,巩固统治,A项正确;避免思乡之苦、消灭鲜卑贵族及减少洛阳的人口均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BCD项排除。故选A。20.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A.甲骨文 B.造纸术 C.圆周率 D.印刷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优化了书写的载体,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B项正确;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字,是晚商时期占卜记事文字,也是当时实际使用的文字,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以π来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属于数学方面的成就,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印刷术在东汉时期还没有发明,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材料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碳化稻粒和骨笛。材料二:刻有文字的甲骨(图3)材料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图4)材料四:①时(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鞋子),跣足(光着脚>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罗贯中(约1330﹣1400年)《三国演义》②公曹操)闻攸来,跣足迎之,抚掌笑曰:“(你)来,吾事济矣!”——裴松之(372﹣451年)奉旨作注《三国志》③(袁)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满足),来奔,因说(劝说)公(曹操)击(淳于琼,哀绍部下,驻扎在乌巢)等。——陈寿(233﹣297年)《三国志》请回答:问题一:材料一中两件文物分别证明了怎样的基本事实?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对比半坡遗址与贾湖遗址的异同点。问题二:材料二中文字的名称是什么?这些文字有何历史地位?材料二所示文物对于研究商周时期历史来说,是第几手资料?问题三:材料三所示文物证明了怎样的基本事实?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另一重要标志是什么?问题四:分析材料四的三段材料,按可信程度自高往低排列,顺序是什么?综合所学知识,辨析这几段材料,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当时的史实(可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方面描述)【答案】问题一:图1文物证明了我国原始人已经会种植水稻;图2文物证明了我国原始人已经会制作简单的乐器;不同点是生活的环境不同,半坡人种植粟,贾湖种植水稻。相同点:都处于我国原始农耕文明时期。问题二: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第一手资料。问题三:铁制农具的出现;牛耕。问题四:③②①;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进行的战争。当时,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的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发生的决战。公元199年,袁绍率兵10万进攻曹操,曹操以2万人迎敌。200年,两军在官渡对峙,许攸来投,献出一计,曹操以少数军队偷袭乌巢,将袁绍军粮焚毁,大败袁军。官渡之战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通过此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解析】【详解】问题一:据材料“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时代)出土碳化稻粒和骨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图1文物证明了我国原始人已经会种植水稻;材料一中图2文物证明了我国原始人已经会制作简单的乐器;半坡遗址与贾湖遗址的不同点是生活的环境不同,半坡人种植粟,贾湖种植水稻。半坡人和贾湖人都处于我国原始农耕文明时期。问题二: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文字的名称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材料二所示文物对于研究商周时期历史来说,是第一手资料。问题三:据材料“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示文物证明了铁制农具的出现;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另一重要标志是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问题四:据材料“①时(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鞋子),跣足(光着脚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②公曹操闻攸来,跣足迎之,抚掌笑曰:‘(你)来,吾事济矣!’”“③(袁)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满足),来奔,因说(劝说)公(曹操)击(淳于琼,哀绍部下,驻扎在乌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可信程度自高往低排列顺序是③②①;因为③②①分别出自陈寿(233﹣297年)的《三国志》,裴松之(372﹣451年)奉旨作注《三国志》,罗贯中(约1330﹣1400年)《三国演义》,作者对史实的加工程度不同;综合所学知识,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进行的战争。当时,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的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发生的决战。公元199年,袁绍率兵10万进攻曹操,曹操以2万人迎敌。200年,两军在官渡对峙,许攸来投,献出一计,曹操以少数军队偷袭乌巢,将袁绍军粮焚毁,大败袁军。官渡之战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通过此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22.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完先秦历史之后,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中华文明,光芒四射”的擂台赛,分为农耕篇、艺术篇、大变革篇、科技文化篇四个模块来进行考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模块一农耕篇(1)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模块二艺术篇图一图二《兰亭集序》(2)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成为专门的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模块三大变革篇(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谁的主张?他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模块四科技文化篇(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个时期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请结合所学完成下表。派别人物历史时期主要思想儒家孔子①________“仁”,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______战国时期“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仁政”治国道家③______春秋后期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庄子战国时期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墨家墨子战国时期④_______法家⑤______战国末期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兵家孙武春秋末期“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答案】(1)半坡原始农耕文明;河姆渡原始农耕文明。(2)甲骨文。王羲之。(3)商鞅。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4)①.春秋后期②.孟子③.老子④.“兼爱”“非攻”⑤.韩非【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会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饲养猪、狗;打猎捕鱼,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千年的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住宅是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因此得出是半坡原始农耕文明;河姆渡原始农耕文明。【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商代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主要记载了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书法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书圣。《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主张。根据所学可得出他变法在军事方面的内容有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孟子是战国时期人物;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主张。墨家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