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学素养 讲义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微专题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学素养 讲义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微专题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学素养 讲义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微专题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学素养 讲义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微专题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学素养 讲义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史学理论——史学入门和史学素养一、历史的概念:所谓“历史”,包含三层意思:1、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历史事实)2、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历史叙述)3、它还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历史学)(注: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历史叙述和历史学具有主观性)二、历史的基本要素(一)史料:按内容分类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以纸张为体,如史书、档案,地方志、传记、谱牒、日记、笔记、报刊、信笺等。以电子媒介为载体,如电子邮件、各类聊天信息等。价值: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明得以流传后世。局限:①无法反映前文字阶段的人类历史。②往往受个人因素(个人立场、个人修养、感情好恶)、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算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的影响,致使文献记载中出现错误,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史料,进行比较分析、去伪存真,探索发现历史真实。③文学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④历史漫画能形象地再现历史,但往往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不能作为研究该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但可以作为研究作者对该事件看法的第一手材料。2.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价值:①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因而比文字史料更直观、可靠。②它在断代上具有数据的精确性,是重现前文字阶段人类历史的最重要依据。③丰富了对文字产生以后的人类历史的认识,与文字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能够印证、充实、纠正文字资料。局限:①实物史料多为片断,它们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碎片,无法完全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②需要文字史料以及其他各种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印证,相互补充。比如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3.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例如:神话、传说、更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价值:①口述史料可以与文字、实物等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弥补史料的不足。②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通过对尚在人世的当事人访问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局限: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史料会与本来面貌可能会有较大差距,当事人的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者不全面(受到当事人的记忆能力、情感、价值判断等因素的影响)。②神话、传说、故事、史诗等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二)按学术价值分类1.第一手史料(原始更料、直接史料)含义: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学术价值: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有时某一直接史料也许是孤立的、例外的、而有时间接史料反而是前人通过精密归纳直接史料而得来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看待。2.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含义: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学术价值: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3.官方记载和民间记载用官方的记载参照比较民间的记载,这是史料选择中的一个原则。官方记载和民间记载互有长短,官书在年月、官职、地理等方面,有簿可查、有籍可录者往往比民间记载更为准确而民间记载关于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内幕”方面,补充了部分官书中不能说或者不敢说的内容。总之,无论是官方记载还是民间记载,在某些事情的真实性上都有不全面的问题,要互相对照,进行考证。4.本国的记载和外国的记载本国的记载与外国的记载,互有长短,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外国的记载可靠性相对较差。因为传闻极易失真,而且外国人了解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大多不如本国人,但是另一方面,外国的记载也有其优势,即不须隐讳,客观性相对较强。况且本国每每忽略最常见但可能却最要紧的事,而外国人则可以少犯此类错误。5.近人的记载和远人的记载这两种记载相对是比较容易判断优劣的。除去有特别缘故者外,近人的记载一般都不如远人记载,因为事实只能越传越失真。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古史层累说”,他认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人物愈放愈大:我们在这上面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实确切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那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6.不经意的记裁和经意的记载记载时特别经意,一方面使记载信实,但也可能使记载格外不真实,因为经意便难免于作用,有作用便失史料的信实。不经意的记载,固然有时因不经意而乱七八糟,轻重不分,但是,有时候也正因为“不经意”而保存了一些原始史料,不曾受人为的“修改”。(二)历史事实:是指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但同一历史事实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记载(叙述);多种历史叙述中的共同点可以认定为历史事实,(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换言之,即结合社会背景等方面对史料的解读。它要求必须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注重的是对史料的解读,要求不加入个人的观点,不能有预先的设定,必须从史料本身以及史料发生时候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分析。(四)历史评价;依据研究的结果从某个角度对历史上的人和事物进行评价,有立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五)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者作用)-定位,即“是什么”问题。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具有主观性,因而有的时候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历史事实。回忆录作为一种历史著述属于历史叙述,而历史叙述受时代的影响巨大。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但同一历史事实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记载(叙述);(六)历史观点:是指某人或某类人站在某一角度、某一立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签。不仅要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做出准确的功能性定位或者定性,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评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问题。(七)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出的主观的、总结性认识,包括性质、概念、意义、因果关系、历史地位、历史影响等的总结。往往是经过了验证,被相当多的人接受的观点,有一定的生命力。比如,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历史结论”三者都是对客观历史存在的主观反映,都属于人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理解,都会受到制约,存在正与误(正确——部分正确或错误——错误)。)总之,不管对于何种形式的史料,我们都应该多方印证,切忌盲听盲信。三、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1.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2.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四、古代中国的修史1修史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国家行为,由国家任命的太史令、著作郎、起居郎等史官和专门设置的修史局、史馆负责。为前代修史多由宰相监修。所修之史被定位为“正史”,以区别于各类别史、野史。私人修史,基本上是国家修史的补充。2.修史的目的是维护和强化国家的统治秩序,具有强烈的政治性。3.修史所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关系王朝兴亡盛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4.修史倡导“据事直书”,反对“曲笔”,要求不掩恶,不虚美,因此治史者被要求兼具史德、史学、史识与史才。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史学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仍是传统经学;判断善恶美丑的标准,仍是由儒家伦理道德所主导的。五、史书的不同体例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历史事件,如《资治通签》2.纪传体:以人物传记方式记述历史,如《史记》3.纪事木木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按照时间先后集中在一起的体例,创于南宋《通鉴纪事本末》4.国别史: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汉代《战国策》5.通史:以时间顺序不间断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如《史记》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六、主要史学史观(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和社会意识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例:启蒙运动汉代儒学2.社会发展规律【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实例:改革开放工业革命(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实例:君主专制西方代议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造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实例:中国近代民主革命4.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实例:原始文明一信息文明(二).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史观是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史观。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例:请从革命史史观出发研究1919年到1956年的历史(提示:分析社会主要矛盾)(三)全球史史观(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例:请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是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并以此分析其对欧洲及世界发展的影响。(四)文明史史观(通史顺序)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从内容上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例:请利用历史事实来分析“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五).近(现)代化史观(1)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理性化和科学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2)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例:请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的历史,以此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六)社会史观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1)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2)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3)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五大社会问题构成了高三历史复习应关注的五大重要内容。(七)生态史观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态史题目出现于高考历史试题之中,绝非偶然,下列因素使之必然出现:首先,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