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习题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习题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习题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习题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习题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单选题1.从唯物史观看,我国历史上,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民主思想的加强 B.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C.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D.社会生产力的进步2.据甲骨文记载,商代时期,一部分王臣协助商王进行占卜,另一部分则作为商王私兵,平时活动在商王左右,战时出征,无论王臣实力如何,他们均处于“被(商王)令”的地位。这表明,商代“王臣”A.对商王依附性较强 B.神职功能占据主导C.拥有较强军事力量 D.内部分化并不明显3.考古人员在内蒙兴隆洼遗址清理出距今8000多年前的170余座半地穴式房址,这些房址排布均匀,遗址外围以围壕环绕。考古人员在遗址内筛选出1500多粒碳化粟和黍的种子,还发现了许多石铲、石磨盘、石磨棒、陶器等器物。据此可知当时(

)A.原始人群采集狩猎迁徙不定 B.聚落之间军事冲突频繁C.居民已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 D.阶级分化贫富差别明显4.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磁县发掘出一处距今八九千年的遗址,发现了上百个储存粮的粮窖。同时,出土了翻地用的石铲等工具。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修建了水利工程 B.已有了原始农业C.建立了早期国家 D.出现了成熟文字5.夏、商国王无谥号,其名号皆以天干命名,如夏朝的孔甲、履癸,商朝的盘庚、武丁等。西周国王谥号则变成如文王、武王等美谥,厉王、幽王等恶谥。这一变化反映A.敬天保民具有历史传统 B.舆论评价影响统治行为C.统治观念出现理性趋势 D.王权出现了集中的趋势6.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已经学会用火。研究元谋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A.考古发掘 B.史书记载 C.神话传说 D.学术论著7.西周虽处于夏、商和秦汉之间,但从国家结构的类型上讲,夏、商、西周应为一体、一型,即早期国家的联邦或邦联型松散结构阶段。造成这一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统治区域的辽阔 B.地形地貌的阻隔C.生产力发展水平 D.土地制度的限制8.考古人员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4800年前的文化遗址,遗址内功能分区明显,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墓葬区、祭祀区等,具备配套的水利系统,功能较为完备。这一遗址可能是(

)A.石家河城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良渚古城遗址 D.牛河梁遗址9.梁启超评论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的革命”(

)A.标志着国家的正式形成 B.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10.“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与下图最能反映的共同点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11.史载文王“以受命始造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王不立爱,公卿无私”。文中西周得以“百世”传承所实施的制度是A.分封制 B.井田制 C.礼乐制 D.嫡长子继承制12.1975年,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吴城村发掘出一个相当于二里冈期(商代前期)的遗址。有学者据此提出“吴城文化”的概念,并指出“吴城文化”是分布于赣江、鄱阳湖流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受到中原文化强烈影响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材料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特征 B.商代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多C.商代文化已传播到长江流域 D.吴城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频繁13.“其怀柔天下也,忧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对这句话理解最确切的是A.诸侯有为天子镇守边疆的义务 B.分封的诸侯大多是同姓子弟C.通过封邦建国抵御异族侵扰 D.实行宗法制维护国家统治14.据史料记载,黄帝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舜时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懂,“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这些做法(

)A.成为治国理政的镜鉴 B.体现重农抑商的政策C.证实了禅让制的推行 D.践行人人平等的理念15.商王对其臣下及妻妾子妇亦多用“令”“呼”“取”等词。下表是甲骨文资料中商王对诸侯的用语举例。据此可知卜舌辛出处令周从永止,八月《龟甲兽骨文字》呼杏伯于奄《殷墟文字乙编》呼取郑女子《殷墟文字缀合》A.商朝存在明确君臣关系 B.商朝确立嫡长子继承制C.商朝王权具有宗教色彩 D.商朝国家管理体制完备16.为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关于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17.黄帝时代,先民学会了打井和养蚕缫丝,发明了文字,制定出历法和甲子,并开始“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据此可知,黄帝时代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B.早期文明国家形成C.聚族而居格局打破 D.华夏文明得以奠基18.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体现了(

)A.西周的文明程度大大加深了 B.社会生产力尚不非常发达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19.中国古代先民在(

)左右能够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牧业,生活逐渐稳定。A.公元前一万年 B.距今约一万年前 C.公元前五千年 D.距今约五千年前20.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需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周王室手中 D.必须严格地服从周王室的政令二、非选择题21.2019年7月6日,中国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的范围大概是14余平方公里,根据遗迹功能和类型,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外围水利系统”,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包括最高等级“反山”“瑶山”两处墓地、代表第二等级的“姜家山”墓地、代表第三等级的“文家山”墓地和位于外郭代表最低等级的“卞家山”墓地。大约距今5300年前后,掌握识玉、用玉技术的古代先民开始大量迁徙到良渚,最早出现了“瑶山”墓地这样的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这个相对独立(人工营造的台地,不仅是良渚人进行特殊仪式活动的祭坛,而且作为最高等级人群的墓地使用。在祭坛上一共发现了12座大型墓葬。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又严格的用玉制度。在庞大的莫角山东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秦岭《良渚的故事》,《光明日报》2019年7月7日材料二

良渚的第一代考古人施昕更(1911—1939),1936年冬季发现了良渚遗址,并先后三次主持发掘工作。1938年,施昕更一边在浙南山区参加抗战游击,一边克服困难继续考古整理工作,五万余字、百余张图片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得以在战火纷乱的上海正式出版堪称传奇。施昕更在《良渚》的卷首语写道:“这本报告,是随着作者同样的命运,经过了许多患难困苦的历程,终于出版了。虽然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此书既成,反不忍卒读,更感慨万千!遥想这书的诞生地——良渚——已为敌人的狂焰所毁灭,大好山河,为敌骑践踏而黯然变色,这报告中的材料,也已散失殆尽,所以翻到这书的每一页,像瞻仰其遗容一样地含着悲怆的心情……然而,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在这艰巨伟大的时刻,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其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据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遗址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施昕更与良渚”谈谈你的看法。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

由于地区和部族的不同,各地墓葬中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颇有差异。但是,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可见在原始社会中氏族成员的经济地位是平等的。但到了后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例如,大汶口文化后期的少数大墓,随葬的陶器有多至100余件,猪头多达十余个的,说明墓主人拥有远比一般人多的财富。——《古代墓葬形制研究》【探究】(1)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的墓葬有哪些区别?(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阐述早期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牛河梁坛、庙、冢,到江淮地区的凌家滩墓地和环壕聚落,再到中原地区以双槐树为代表的河洛古国遗址,在距今5500—5000年各地均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璧琮璜”玉礼器和“鼎豆壶”陶礼器为标志的古国,它们恰如满天星斗,构成了中华文明初曙阶段的多个源头。而且,由良渚、焦家、凌家滩、牛河梁等遗址中的史前先民所创造的玉器、陶器和棺椁等一整套礼仪制度,开启了我国礼乐文明的先河。——摘编自方辉《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连续性及其文化基因》材料二没有周公就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摘编自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制礼作乐的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2.A3.C4.B5.C6.A7.C8.A9.D10.B11.D12.C13.C14.A15.A16.C17.D18.C19.B20.A21.(1)良渚遗址出现在距今5300年前后,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遗址的遗存类型丰富、格局完整,体现出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良渚遗址有雄伟的宫殿、王陵和金字塔高台,层级分明的等级墓地,代表权利与信仰的玉器和祭坛)遗址有庞大的水利系统,发达的稻作文明,是中华早期农耕文明的实证。(2)作答内容应包括两个角度对施昕更的考古贡献和爱国精神作简要叙述。结合对施昕更的评价谈谈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示例】施昕更三次主持良渚遗址的发掘工作,一边积极参加抗日卫国战争,一边分秒必争地进行考古。他克服困难写成《良渚》,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他的研究成果倾注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