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3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4页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新变化Newchangesinsocialistcountries第一部分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道路PART.01Unitedsocialistreformpath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自主思考】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1953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432公斤,低于沙皇时代1913年的540公斤。1950年—1953年,集体农庄义务交售60%的粮食,而收入不够用来支付运输农产品的运费。工业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二战后,苏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单一的公有制教学课后反思教学目标概述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添加副标题三和路线三和路线: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党中央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三和路线”是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奠定了苏联对外政策新的理论基础。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较准确的把握了国际形势发展的脉搏,提出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起了一定的作用,也为苏联和平建设提供了条件。尽管这一路线还缺乏严密的理论根据,却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推进。赫鲁晓夫1953年9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着重讨论农业问题,赫鲁晓夫在会上做了报告,认为苏联农业长期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违反了“物质利益原则”,提出应改革现行的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农民的福利等,进行农业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扩大垦荒和玉米的种植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把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推行农业小组承包制评价: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靠垦荒等粗放经营的方式扩大生产劳动生产率仍很低受气候影响,产量波动很大农业政策还缺乏科学性、一贯性赫鲁晓夫改革(农业)将105个经济行政区调整合并为47个,并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重新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和试点评价:工业体制改革进展不大,“七年计划”也远未完成“物质利益原则”,增加了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工业仍有明显增长苏联工人的生活也得到改善赫鲁晓夫改革(工业)赫鲁晓夫被迫退休1

60年代初,赫鲁晓夫改革已成全面失败之势,但却更加独断专行。1964年10月初,苏共领导层趁赫鲁晓夫去克里米亚休假,酝酿了“倒赫”密谋。赫鲁晓夫被迫退休,领取特种养老金。1971年9月11日病逝,终年77岁。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恢复集中领导的部门管理制,并兼顾地区管理的原则在坚持集中计划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以利润留成设置企业经济刺激基金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对于整顿并搞活经济有一定意义,但改革措施局限性大,而且未完全贯彻执行第二阶段:70年代初期到末期进一步改组工业管理机构成立各种联合公司开始推行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联合公司有利于开展生产专业化和协作,有利于科技进步并简化管理环节,由于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框架基本未变,行政命令方法导致形式主义的联合等,影响了联合公司发挥应有的作用;霸权主义、军备竞赛以及苏联的片面重视军事、重工业使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明显增强,但是在轻工产品和新兴产业方面明显滞后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就第一阶段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若干方面又提出一些新措施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计划体系严格控制新上基建项目把企业物质鼓励基金的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与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挂钩虽然对促进集约化经营和提高生产效益有一定作用,但它仍然是在坚持国家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些修补措施,僵化的理论和体制使问题越积越多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收购价格对庄员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支持发展个人副业推行农业集约化方针进行农工综合体试验评价: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在初期,农业发展很快,但苏联农业落后问题未根本解决勃列日涅夫时期(农业)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新思维”外交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八·一九”事变及其后果戈尔巴乔夫时期历史原因:苏联从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中期,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在体制上有许多弊端,政策上也有许多失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主要包括:1.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积重难返的突出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不健全4.民族政策中的错误5.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1.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解体使二战以来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2.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3.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4.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空前的曲折和困难。苏联解体的影响第二部分

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变革PART.02Teachingprocess

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1.内部原因:在历史上,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教条主义地袭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采用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产生了很多问题和错误2.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其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以及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东欧剧变的原因:波兰剧变1980年7月,波兰爆发战后规模最大的罢工浪潮团结工会1981年10月18日,波统一工人党召开九届四中全会,雅鲁泽尔斯基出任第一书记,“战时状态”1983年7月22日“战时状态”结束后持续动乱1989年2月,波兰政府与团结工会妥协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停止活动”,波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匈牙利剧变1988年5月20—22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就“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展开激烈争论

“历史公正委员会”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在“1956年事件”和“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上做出了妥协党的分裂已经不可避免1990年3月,匈牙利进行两轮国会大选,反对派大获全胜捷克斯洛伐克剧变1988年1989,苏联东欧五国出兵占领布拉格周年纪念日,两次规模庞大的示威游行捷共领导层的尖锐对立使国内局势进一步动荡反政府示威游行——“公民论坛”11月29日,捷联邦议会批准了宪法修正案,取消了捷共领导地位的条款1990年6月的大选,以公民论坛为主体成立联合政府捷共成为西欧式的社会民主党罗马尼亚剧变20世纪80年代以后,罗马尼亚经济连年困难,市场供应日趋紧张罗马尼亚匈牙利族神父特凯什·拉斯洛事件——大规模示威冲突军队支持示威群众罗马尼亚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