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例护理含内容_第1页
发热病例护理含内容_第2页
发热病例护理含内容_第3页
发热病例护理含内容_第4页
发热病例护理含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1.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一37℃左右。但应注意:①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②剧烈运动、劳动、进餐后体温略升高,一般不超过1℃;③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④高温环境中,体温略升高;⑤老年人体温略低2.发病机制包括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发热。1)致热源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外源性致热源包括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IL-1、TNF和干扰素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颅脑损伤、出血、炎症。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3.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多见。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四、药物热:磺胺类,青霉素类,硫脲嘧啶,巴比妥类,奎尼丁轻泻物(特别是用酚酞)。X片应仔细复查,以作为有无鼻窦炎、肺炎或肺小结、肺门淋巴结病或腹内肿块的证据。腹部B超、CT、MRI等对检查肝、胆囊、脾及盆腔区肿瘤和脓肿非常有帮助。血培养、尿培养以及其他体液培养(如脑脊液、腹水、胸膜腔积液),如果有必要就应该做。从怀疑的脓腔中取样做厌氧菌培养,以及在疑难病例中做血培养以检验有无需要复杂营养的细菌、真菌,亦为有用。当怀疑溃疡或肿瘤时,对肝、肺、骨髓、淋巴结或其他深部组织部位做活检也是有价值的。热程大于2~3周,期间不是不能归属于有数次体温大于38.5℃发热待查

是口温、肛温同时测定,不是证实体温升高,同时伪装热尿液温度升高

是重复详细询问病史有异常发现做相应诊断试验及体格检查的追踪检查

无异常发现血常规、血沉、尿常规与细菌培养、胸片、血生化、冷凝素球蛋白、有异常做相应诊断试验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的追踪检查类风湿因子、抗DNA抗体、LE细胞、大便隐血3次、大便寄生虫虫卵3次、血培养3次

无异常

随访、重复检查、追患者情况是否恶化踪异常发现

阳性CT、MRI追踪相应的发现

阴性肝、骨髓活检或需氧阳性厌氧培养、真菌培养做相应检查艾滋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炎(所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恶心、呕吐、腹泻;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单核细胞增加。结核病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需警惕;引起发热的主要是粟粒性结核,可波及肝、脾、骨、肾、脑膜、腹膜、心包等;胸片在早期可完全正常,PPD试验也可呈阴性反应;有认为多次仔细的眼底检查可以发现脉络膜的结核结节,有助于早期诊断;粟粒性结核患者肝与骨髓常被累及,肝损害早于骨损害,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诊,骨髓穿刺并无帮助。回盲部结核提示回盲部肠壁明显增厚脊柱结核跟骨结核脊柱结核,见到较典型的锥体破坏右肾和右输尿管结核CT增生型和溃疡型喉结核伤寒、副伤寒国内发热待查患者中伤寒、副伤寒所占比例仍较高;某些伤寒患者缺少特殊中毒症状、相对缓脉和典型皮疹,肥达反应阴性者也占相当比例;病程可因合并血吸虫病、结核或不规则抗菌治疗而迁延数月,但发病仍有季节倾向。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是长期发热的常见原因造成诊断困难常由于缺乏心脏杂音或/和血培养阴性;持久不明原因发热及复发性肺栓塞提示本病的可能。近年来认为微需氧或厌氧菌或L-型细菌均可引起感染型心内膜炎,因此对某些病例应做厌氧血培养及L-型细菌的培养;超声心动图能探测到赘生物所在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颇具诊断价值。败血症一般热程短,毒血症状明显,常有入侵门户;但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热程可长达半年之久;金葡菌败血症可找到入侵途径,有一过性皮疹,关节症状以髋关节为主,大多有迁徙性病灶(肝、肺、骨);金葡菌骨髓炎在X片上表现增生大于破坏。腹腔内感染或其他部位脓肿肝脓肿和膈下脓肿最多见,有发热、肝肿大压痛、右膈活动受限、黄疸等肝脓肿早期发热可为唯一症状,但血清碱性磷酸酶大多升高,同位素肝扫描、肝CT及MRI、肝动脉造影等有助于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分类根据病原体分: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程分:急性、亚急性、慢性。根据病理特点分:包涵体性、出血性、坏死性、脱髓鞘性等。按病变位置分:大脑炎、小脑炎、间脑炎、脑干炎、脑脊髓炎、脑膜脑炎等。头颅MRI显示:基底池明显强化抗真菌治疗1.霉素B2.两性霉素B脂质体3.5-氟胞嘧啶(5-FC)4.氟康唑5.伊曲康唑膈下脓肿早期可仅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升高等,随病程进展出现肋下疼痛和压痛、胸膜渗出、下叶肺不张、病侧横隔活动受限或消失。肝、肺联合扫描是诊断膈下脓肿的较好方法。有时齿龈脓肿和脑脓肿也可能是发热待查的病因。胆道感染,包括上升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积脓,常有畏寒、寒战、间歇性高热。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肝功能大多正常但碱性磷酸酶可明显增高。慢性尿路感染可缺少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可以正常;慢性尿路感染可以间歇排脓尿;尿培养可以确诊。淋巴瘤周期热最具特征性,Pel-Ebstein型热3~10d的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常提示何杰金病;周期热型淋巴瘤病程较长,最长可达3~4年;浅表淋巴结肿大可以不明显,但淋巴结肿大与肝脾大小可随体温上下而有所增加或缩小。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血清尿酸持续增高可能是诊断线索(因肿瘤细胞代谢旺盛)B超、CT、MRI等均有助于了解腹腔和腹膜后有否肿大的淋巴结抗惊厥药物如苯妥英钠类药物可引起淋巴瘤样临床表现,停药后消失肝癌常伴有类白血病反应;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有助于诊断,血中AFP定性和定量检查有确诊价值;B超、CT、MRI、同位素肝扫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等均有助诊断;肝穿活检。白血病多见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前期;周围血象可以正常,骨髓图片亦无法确定诊断;除发热外尚有贫血、紫癜、粒细胞减少等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部分病例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而缺乏典型皮疹、周围血LE细胞阴性;可伴有雷诺现象和网状青斑,后者虽不特异,但如出现,应做有关血清学试验;抗核抗体阳性,尤以活动期为高,血清滴度>1:80具诊断价值。抗DNA抗体更具特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Still病关节表现轻微或缺如,但可有高热、复发性皮疹、淋巴结肿大、心肌炎、肺炎、虹膜睫状体炎,周围血白细胞可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亦增多;发病多见于15~16岁的少年和20~30岁的成年人;有的可在儿童期发病,间隔10年无症状,而在成年时再出现症状;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在除外其他疾病后才能作出确诊;比较少见的Reiters(赖特)综合征除类风关外同时有尿道炎、结膜炎等表现,先出现尿道炎,可持续数周,关节症状可较迟出现,全身症状有发热、腹泻、心肌炎等;病程约2个月,长者达年余。组织细胞增生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青春期,10岁~30岁,偶尔也有老年人;女性多见;80%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少数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相互之间不融合,可以活动。常有压痛;40%的病人有38℃以上的发热;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似流感样;可见药疹样皮疹;有些病人无明显症状。

药物热:患者可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常与特异性体质有关;一般有恒定的潜伏期,于给药后7~10d以上发生,热型无特异性;药物热实系过敏性血管炎,可同时伴发荨麻疹、肌肉关节痛等血清病样反应,一般情况较好;停药后发热一般在48h内消退;如患者再次服用同种药物,很可能在数小时内再次出现发热;各种抗生素、磺胺、异烟肼、丙基硫氧嘧啶、对氨水杨酸、苯妥英钠等均可引起药物热。伪装热,常见于女性热程长(可超过6个月)但无消耗性改变一日内体温多变,无规律性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皮肤温度与体温不成比例观察下测量肛温可明确诊断发热概念:机体在致热源的直接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致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正常体温和生理变化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在36~37℃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间稍有差异,并且受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物、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略有差异。

一般上午稍低,下午稍高,一日间体温波动不>10C,否则也属异常。当体温升高,P增加。发生机制

1.

致热源性发热是主要原因,

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1)外源性致热源:

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中性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发生机制

(2)内源性致热源血-脑屏障体温调节中枢

交感神经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

散热运动神经骨骼肌紧张性增高或寒战

产热

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发热发生机制2.非致热源性发热: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心力衰竭、广泛性皮肤病等。病因

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fever)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慢性、局限性、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fever):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一)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1.低热37.3℃~38℃2.中度发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以上提示:腋温<口腔温度0.2~0.4℃

肛温>口腔温度0.3~0.5℃(二)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

: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

皮肤苍白、无汗,寒战后体温骤升或缓升

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0C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高热期:

产热≈散热(高水平)体温下降期:散热>产热

多汗、皮肤潮湿,体温可骤降或渐降高热的后果:

意识改变;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胃肠功能异常;消瘦;口腔炎症;降温时饮水不足可引起脱水,重者可发生休克。1.稽留热:(continuedfever):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图3-1)(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肺炎等(图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