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1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2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3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4页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单

学校班级姓名

一'单元概况:

1.对应单元: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五单元

2.主题: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

3.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4.单元目录

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2课时)

精读课文:盼(2课时)

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1课时)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2课时)

5.作业完成时间:

六年级语文每周6课时,完成第一单元教学任务需要2周,共8课时

(其中,5课时用于教学,2课时用于完成单元作业)。

二'单元作业目标

单课对应目标

序号认知

单元目标描述

12例文水平

1会写22个字,会写24个词语。VV识记

2学习课文,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VVV识记

3能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VVV理解

结合课文,交流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并将重要部

4VVV应用

分写具体的方法

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作为材

5VVV理解应用

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

6V理解

料,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实践

7V

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应用

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作出评价、

8V应用

修改习作

三、单元作业设计

年级/册次/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单元人文主题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

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水平层

教学目标预学作业随堂作业课后作业长程作业

1.读熟文中注音课后1.抄写

会写22个字,会写24字。完成《习字生字,每个

知道

个词语2.完成作业单上册》生字组两个

预习作业1~3题。1司O

学习课文,能把握文章完成“梳理与理解知

的中心意思探究”第二题道

能联系课文内容,体会

完成梳理与完成课后作理解知

文章怎样围绕中心意思

探究第二题业3道

来写

1.阅读与鉴

结合课文,交流围绕中

赏1,2题完成课后作理解应

心意思选择材料,并将

业3用

重要部分写具体的方法2.表达与交

流1.2题题

完成随堂作

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

业中的“表梳完成课后作理解应

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

理与探究”第业3用

作为材料

1题。

自主阅读习作例文,了完成随堂作

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业中的“梳理

理解

哪些材料,是怎样把重与探究”第3

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题。

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

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理解应

完成习作

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用

写详细、写具体

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

是否写清中心意思作出修改习作应用

评价、修改习作

2

四、单元作业内容

(-)预学作业

1.搜集几句谚语。

2.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一)

会写的字:棚苔葬坪蔗瀑增缝谚

袖缝缩疯瓦柜喧甩嚷蒜酱唇蹦

会写的词语:‘豆棚苞蕾苔葬草坪甘蔗瀑布

增加缝隙谚语割谷活生生软绵绵

袖筒斗篷缩着疯了瓦蓝衣柜喧闹

;甩打叫嚷酱油嘴唇蹦出来

1.读一读下面的多音字,把它们在文中的读音用选出来。

处(chuchu)缝(f©ngfeng)

2.相信你能工整地抄写下面的词语。

3.青青的cooping()中间是一条长着taixian()的石板路,一直

通向一个农家小院。院里的P6ngjia()上爬着碧绿的瓜藤,为小院z©ng

tian()了生趣。小院背后的山崖上,一道pubu()飞流而下,带来

缕缕清凉。

4.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

窸窸窣窣响。()

(2)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琲子吗?”(

(3)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

)

3

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高瑶•郭学萍)

(二)随堂作业

^aasalIMIwIHIIB.aaaKi^iHBSWISISBIKKIBSIamB^amvmmaaaib-BISFIKB

1

1.完成《习字册》,每个生字描红、仿影、书写各一遍。

2.完成《补充习题》相应习题。I

【识字与写字】

1.完成《习字册》,每个生字描红、仿影、书写各一遍。

梳理与探究

1.判断选择的材料是否能体现中心意思。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

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常给我们讲故事。()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爆了。()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高瑶•郭学萍)

2.我能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下列思维导图

题结构梳理

天围

万绕

迅中

生心

的意

节思

雨衣

雨衣

雨衣

2.请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阅读与鉴赏】

一、照样子写一写。

1.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2.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5

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高瑶•郭学萍)

二、课外阅读

团结是一种智慧

看到井中的玉盘,猴儿,上挂下连,想把那个罕有之物打捞

上来.....这就是的《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它之所以流传久远,

不是因为猴子可爱,而是因为猴子的愚蠢。在我们眼里,“井中捞月”是非分之

想的代名词。

一日和外国朋友说起这个故事,他瞪着一双疑惑的蓝眼睛连声说,猴子多有

智慧,这个故事真是太美了!在他看来猴子捞什么、能不能捞上来并不重要,在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到借助集体的力量,合力同心,团结一致,才是最有意义

的。接着他讲了在他们国家的一个故事。他说的是大象。

有一年,一群大象要通过一个酷旱的地区,走着走着,一头小象忽然走不动了,

象群竟然集体停下来,直到那头小象又能走了,象群才复而向前。后来又有一头象

不慎落入陷井,象群再度停下救助同伴,有的象用鼻子拉,有的用牙齿拱、推,费尽

千辛万苦终于把同伴救了出来。

在动物王国里,有的动物辉煌一时,但后来灭绝了。大象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衍,

其团结智慧正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支柱。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热爱团结的民族,“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是我们人人的格言,但在某种意义上,团结被我们视为一种品德、

一种精神,而没有作为一种智慧来看待。

团结智慧是人生的阳光和力量的源泉。如何弘扬团结智慧,需要我们每个人

去面对。下面这件事或许是真实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做寓言来读。两个人要

去翻越一座雪山。途中他们遇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人。一个叫辛格的人停下来想伸出

援手,但同伴认为那人是个累赘,辛格不能想像丢下那个人,让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当同伴跟他告别时,辛格把那个人放在自己背上,艰难地往前走。渐渐地辛格的体温

使这个冻僵的身躯温暖起来,那人又活过来了。过了不久,两个人并肩前进。当

他们赶上先前的同伴时,却发现他死了一一是冻死的。

辛格的爱心昭示的正是团结智慧的底蕴:怀着爱心,付出力量,在奉献的歌

声中寻找同行者;成功属于团结智慧。

1.把下面的成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

6

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高瑶•郭学萍)

①耳熟能详②一呼百应③妇孺皆知④家喻户晓

2.《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流传久远,是因为()

A.猴子的智慧B.猴子的愚蠢C.猴子懂得团结

3.本文是选取哪些不同的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

4.在我们眼里,“井中捞月”是的代名词;而外国朋友认为猴子

有智慧,是因为。大象的智慧在

于O

5.从辛格的爱心历程可以看到团结智慧的底蕴是什么?

6.收集文中有关团结精神的名言或俗语。(至少两句)

(1)

(2)

【表达与交流】

1.小练笔: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两个,说说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

来写(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好斗的公鸡弟弟变了

闲不住的奶奶忙碌的早晨

欢声笑语满校园那些温暖的时光

2.小练笔:你也一定有过特别期盼的事情吧,请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

写一写你的经历吧。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

(三)课后作业

7

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高瑶•郭学萍)

1.抄写课后生字,每个生字组两个词

2.积累关于农作物生长的农谚,了解相关知识。

3.完成《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要求:课后期待同学们对照以下要求,动笔写作,更期待你能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展

示。同时,也请你根据以下标准,来修改评判自己的作文,看看哪位同学获得的星

数最多哦!

习作评价单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自评家长评总评

从教材提供的十二个汉字

围绕中心意

中选择一个或自选,确定中☆☆☆☆☆☆

思选材

心,选择事例。

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重点内容写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

☆☆☆☆☆☆

具体来。如情感有所变化,要把

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颗☆

选择性地使用课堂所学的

方法运用表达方法,更自然地表情达☆☆☆☆☆☆

意。

语句是否生动形象,用词是

语言与书写否准确。书写是否端正,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