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北京市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北京市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北京市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北京市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北京市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北京市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与异味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室内用木炭烤火可以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煤气泄漏立即关阀门并开窗通风2.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H2O2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D.硫酸和硝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氢离子3.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胶塞 B.闻气体气味C.取锌粒 D.加热液体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 B.闻药品味道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将固体粉末在空气中灼烧B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C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D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A.A B.B C.C D.D8.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固态时都是淡蓝色,都可以供给呼吸C.用途:氧气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生产汽水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9.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词句进行解释,错误的是A.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B.风吹柳花满店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10.抗癌新药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西达本胺是混合物B.西达本胺有48个原子C.西达本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D.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河水结冰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12.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D.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若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____(填字母序号)。14.利用下图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为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KMnO4粉末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用装置F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用装置E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烧杯______(填“A”或“B”)中的水先变红。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2)实验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的铁钉有明显的锈蚀。对比试管_______中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3)实验3: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天平平衡;将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天平指针___________(填“向左偏转”、“指向中间”或“向右偏转”)。该反应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4)实验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16.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鉴别它们设计如下鉴别方法:先把两瓶溶液分别贴上标签A、B,然后进行实验。加入的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法1锌粒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气泡A是______溶液;B是______溶液方法2碳酸钠溶液A中______;B中______。化学小组同学对方法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1)若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若有沉淀产生,通过现象可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3)若无明显现象,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59.8479.8099.80(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18.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环境、能源、材料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回答:Ⅰ.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1)煤的干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干馏获得的焦炭可用于高炉炼铁,高炉内用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煤的气化过程中,碳与水蒸气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Ⅱ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1)一些地区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生产太阳能电池需要纯硅。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上述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步骤Ⅲ发生了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不同,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2)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沪通高铁预计在2020年通车,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铝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回答一点)的优越性能:(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实验一: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A13+②A13+、Fe2+③A13+、Fe3+④Fe2+、Cu2+⑤A13+、Fe2+、Cu2+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符合题意;D、煤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稀释煤气的浓度,千万不能开灯或打开排气扇,容易引发爆炸,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A、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过程中,H2O2分子分解,生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D.、硫酸和硝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故正确;故选:D。3、D【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4、A【详解】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A正确;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丙没有析出,但析出的甲和乙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5、D【解析】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可以得到氧气、氮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空气中几乎不含氢气,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6、A【详解】A、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A正确;B、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是有毒的,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故B错误;C、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故C错误;D、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D错误。故选A。7、B【详解】A、炭粉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A不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B正确;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C不正确;D、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无法确定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因为甲烷燃烧也生成水,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8、D【详解】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氧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在固态时是淡蓝色,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白色固体,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不能共给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不可燃,不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生产汽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氧气和碳或一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9、A【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不可能通过化学变化把石头变成金,符合题意;B、风吹柳花满店香——分子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加热或高温时不与氧气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铜锡合金的硬度比铜或锡的硬度要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解析】试题分析:A.由C22H19FN4O2的化学式可知,它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错误;B.西达本胺是由西达本胺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C.西达本胺分子中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9,不是质量比,错误;D.由西达本胺的化学式C22H19FN4O2可知,它是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的知识。11、D【解析】A、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河水结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2、A【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漂白机理是和有色物质化合,结合为无色或者浅色的物质.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结合,从而产生漂白效果,如果一加热,就会还原出原来的颜色.所以为化学变化;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试管B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复燃则满;【解析】(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试管;(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故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复燃则满;14、长颈漏斗A或C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固体粉末也对)B难溶于水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故发生装置应选A或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用装置F收集甲烷,即排水法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用装置E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15、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①①②向右偏转遵守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环境【详解】(1)实验1:烧杯B中的水先变红。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的原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实验2:铁和氧气、水接触会生锈。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有明显的锈蚀,对比试管①②中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①试管中即提供了氧气,也提供了水,试管②中铁与水接触、不与空气接触。(3)实验3: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天平平衡;将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4)实验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硬质玻璃管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目的是: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环境。【点睛】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燃烧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微粒的性质、炼铁的原理并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题。16、产生沉淀产生气泡氢氧化钡硫酸H2SO4+Na2CO3=Na2SO4+H2O+CO2↑氢氧化钠、氢氧化钡NaOH、Na2SO4、Na2CO3【解析】方法2:通过方法1的实验现象可知,a是氢氧化钡溶液;b是稀硫酸;所以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a中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故填:加入的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法1锌粒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气泡A是氢氧化钡溶液;B是硫酸溶液方法2碳酸钠溶液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产生气泡。(1)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c中有碳酸钠,溶液d中有硫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故填:H2SO4+Na2CO3=Na2SO4+H2O+CO2↑(2)若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c中有剩余氢氧化钡和生成的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3)若无明显现象,则c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d中含有硫酸钠会使e中含有的溶质最多,故填:NaOH、Na2SO4、Na2CO3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0.2(2)67.5%(3)硫酸和硫酸锌(H2SO4,ZnSO4)【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总质量为20g+60g-79.8g=0.2g;(2)解:设20克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2x0.2gx=6.5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