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卷初一语文提示:本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课文默写。让人齿颊留香,不仅有品不完的春味,还有读不厌的好诗。读王维《竹里馆》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体会到作者虽僻居深林之中,却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读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发现它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异曲同工之妙;读韩愈《晚春》中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明白作者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读《木兰诗》中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边塞军营生活的寒苦;读岑参《逢入京使》中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理明白了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来传达怀亲之情。【答案】①.深林人不知②.明月来相照③.此夜曲中闻折柳④.何人不起故园情⑤.杨花榆荚无才思⑥.惟解漫天作雪飞⑦.朔气传金柝⑧.寒光照铁衣⑨.马上相逢无纸笔⑩.凭君传语报平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深、相、折、园、榆荚、惟、朔、柝、逢、凭”等字词容易写错。2.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词语。(1)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qiānxùn()。(2)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wūhuì()和耻辱。(3)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zhìsǐbùxiè(),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4)dàtíngguǎngzhòng()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答案】①.谦逊②.污秽③.至死不懈④.大庭广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qiānxùn(谦逊):谦虚;恭让。wūhuì(污秽):肮脏的。zhìsǐbùxiè(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dàtíngguǎngzhòng(大庭广众):指人多的公开场合。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课堂上,同学们讨论热烈,之后老师一个个诘问同学,同学们的回答都颇有见地。B.安宁河像一位母亲,哺育着沿河百姓。C.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D.他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不管他人感受的自私行为,让大家深恶痛绝。【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运用。A.诘问:追问,质问。句中用来形容“老师提问同学”,感情色彩不符,使用不恰当;B.哺育:喂养;比喻培养。句中用来形容安宁河养育了沿河百姓,使用正确;C.不期而至:没有预料地到来。结合句子“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可知,“不期而至”与“突然出现"相照应,符合语境;D.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极端厌误痛恨。形容大家都很痛恨他的这种自私行为,使用正确;故选A。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着“停课不停学”,各个学校及教育机构开展在线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家也能接受教育。(在“‘停课不停学’”后加上“的宗旨”)B.部分学者认为,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设置较多而造成的。(删去“而造成的”)C.近年来,喜欢阅读电子书的人数在快速增长,电子书的销售规模也在逐年增加。(把“增加”改为“扩大”)D.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校进行了由宿舍到操场的紧急逃生疏散。(将“增强”改为“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D.有误,成分残缺,应在“逃生疏散”的后面加上“演练”;故选D5.综合性学习。任务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我校初一某班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1)班上组织一次爱国名言展示会,请写出两句爱国主题的名言警句。(2)把下面六个词语(短语)组成一副对联,激励大家为祖国复兴而努力。渐润阅读路难阻书香疫情国民心任务二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完成以下问题。(3)下面对《骆驼样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中,虎妞与祥子结婚后,用她的私房钱买下一辆车,后来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卖掉车子料理丧事。虎妞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B.《骆驼祥子》中的“骆驼”与祥子有着密切联系。祥子被抓后拉走几匹骆驼逃命,后将其卖掉。“骆驼祥子”的外号也体现了祥子如骆驼般吃苦耐劳的精神。C.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这是因为刘四爷看上了祥子,认为他很能干、肯吃苦,对自己又忠心,是个难得的好年轻人,想留在自己身边以后为自己办事。D.老车夫和孙子小马儿的遭遇让祥子感到“向来没有的难受”,在他们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4)同学们在讨论《骆驼祥子》时发现,老舍先生给人物的命名饱含深意。请参照示例,从“祥子”“虎妞”“小福子”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你对该人物名字的理解。示例:“老马”似马,老实憨厚,善良谦和,却穷困潦倒。他年轻时热心肠儿,救过人命;拉了一辈子的车,生活仍旧困苦,没钱给孙子小马儿买好药,只能看着孙子死在自己的怀里。【答案】(1)示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书香难阻阅读路,疫情渐润国民心(3)A(4)示例一:“祥子”不祥,一生坎坷悲惨,被命运摆弄。他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并为之不懈努力,但是命运无常,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的他最终彻底堕落。示例二:“虎妞”似虎,大胆泼辣,也富有心机。她敢于追求幸福,直白地表达想与祥子在起的心意;但她为了达到目的,引诱祥子一步步走入自己的圈套。示例三:“小福子”无福,她善良、勤俭、要强,但一生悲苦。被父亲卖给军官;被抛弃后,只能做暗娼养家;最终不甘受屈辱而自杀。【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名句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主题的名言警句即可。示例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例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同语词性相同。本题应当以两个名词“书香”和“疫情”开头,其次是动词“渐润”和“难阻”。“书香”应与“渐润”搭配,再加上“阅读路”。“疫情”与“难阻”搭配,再加上“国民心”。再结合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阅读路”中的“路”是仄声,应为上联;“国民心”中的“心”是平声,应为下联。故答案为:书香难阻阅读路,疫情渐润国民心。【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辨析。A.有误,虎妞难产而死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小福子的死要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黑暗的社会则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他人生的三起三落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毁灭了他所有的希望,让他最终堕落;故选A。【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作为一部有影响力的小说,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人物命名都有着深意,要结合写作主旨情感和主要内容作分析,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老马的名字有“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意味,只能任命运摆布。老马是一个人力车夫心眼很好,是个热心肠,但他却一直被贫苦的生活折磨:他曾因为寒冷、饥饿晕倒在地;后来孙子小马病逝,无依无靠过完他悲惨的一生。老马是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他的悲惨遭遇正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祥子本命叫祥子,本来前面是没有骆驼的。后来军阀混战,祥子被大兵抓去当了壮丁。后来寻找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在路上卖了。祥子逃出来之后人们听见他在睡梦中老是叨叨骆驼,再加上祥子憨厚、勤劳、踏实肯干,为了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连命都可以豁出去,正相当于骆驼于无垠的沙漠,身上有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小福子的名字,希望这个女儿有福气,但是这种社会当中,却不能够有福气。小福子先是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军官,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娘家。小福子的父亲酗酒成性,小福子不忍弟弟忍饥挨饿,被迫卖身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最后,小福子被父亲卖到了妓院,最后不堪其辱,跑到树林里上吊自杀了。取名“小福子”,却恶运连连,没有福气,她的命运让人同情和怜悯。虎妞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祥子的妻子,是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长的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因此吓住了男人,成了没人敢娶的老姑娘。她是个办事的好手,拥有爽快和利落的性格特点。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身上有很多阶级剥削的色彩,既有许多旧社会恶俗,也是旧社会的牺牲品。示例:“虎妞”似虎,虎妞有老虎一般的强势。她长得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有类似男人的爽快和利落。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敢于追求,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她很能干,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厂管理得井井有条。二、阅读(40分)(一)【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但微颔之(3)康肃忿然曰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诵④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①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③迨:到;等到。④倍诵:“倍”通“背”,背诵。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患记问不若人()(2)温公尝言()9.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0.甲乙两文主题思想上有共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答案】6.(1)放下(2)点头(3)气愤的样子7.(1)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他也因此自夸。(2)慢慢地用勺舀油滴入葫芦口,油从铜钱孔滴入,而铜钱没有沾湿。8.①.担心、担忧②.曾经9.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0.甲文中卖油翁的“但手熟尔”,乙文中司马温公“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都告诉人们不管学什么,都需勤学苦练,方能熟能生巧。【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1)句意: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释:放下。(2)句意:只是微微点点头。颔:点头。(3)句意: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忿然:气愤的样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1)善:擅长;无双:没有人相比;亦:也;自矜:自夸;(2)徐:慢慢地;以:用;自:从;而:表转折。【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1)句意: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患:担心。(2)句意:司马温公曾经说尝:曾经。【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句意: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或中夜不寝时”是句子状语,应断开;“咏其文”和“思其义”是两套谓语和宾语,应断开;“所得多矣”是表结果的谓语。故断句应为;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甲文通过“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知,卖油翁娴熟的倒油技艺,告诉我们:学习本领需要多多练习方能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通过叙写司马温公“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的勤学苦读事例,告诉人们:勤学苦练才能融会贯通,熟能生巧。据此理解概括作答。【点睛】参考译文:甲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乙文: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温公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二)(10分)材料一:①新华社拉萨5月18日电春夏之交,“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启动。锚定青藏高原的“地标”,中国人再一次向地球之巅发起“冲顶”。新纪录、新突破,振奋人心。②5月4日,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登顶科考小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③5月9日,冰川与污染物考察小组对冰川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对冰川的全面“体检”活动史无前例。④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升空高度达到海拔9032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改编自《无惧风雪鉴未知长空万里探山河》)材料二:①5月,珠穆朗玛峰格外热闹。“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地区展开。②据介绍,此次珠峰科考整合了一个十余人的登山团队,登山队员接受过长期系统训练;熟练掌握了气象站安装、调试的各项技术。5月3日晚,登山队员们比预计提前一天抵达突击营地。4日凌晨,踏上了征途。哪怕队伍里有曾16次攀登珠峰的“老将”,这趟路也并不轻松。因为要在珠峰完成架设气象站工作,每个登山队员都需要背负15公斤左右的物资,是寻常登山任务的两倍。③此外,山顶的积雪也带来了困难。按原计划登山队员要在海拔8800米的位置架设气象站,但是在挖了一米多厚的积雪后,依旧没有找到可以架设设备的岩体。在和指挥部交流后,他们选择继续攀登最后在海拔8830米处才找到。在逼近峰顶的寒风中,他们用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气象站的架设工作。ㅤㅤ④探索珠峰,一直是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早在1959年,我国就成立了珠峰登山科考队,开展科考活动。资料显示,当时的科学家们用简陋的仪器观察地形地貌,在冰面打孔观测冰川的流动速度……那时,仪器设备、观测手段都很落后。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时,连登山鞋、冲锋衣都生产不出来,只能从国外进口。几十年积淀,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支撑了科考装备的升级。无人机、无人船、探空气球和飞艇等,在此次科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巅峰使命2022”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世界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摘编自《攀登,向着科学之巅》)ㅤㅤ材料三:①“哪怕困难重重,也要迎难而上。”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人生的高度。②以“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合力,凝聚力量。登顶珠峰,团结协作必不可少。制定科考计划、做好后勤保障、应对紧急情况等等,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③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持不懈。此次科考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正是全体科考队员坚持不懈的结果。④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不畏艰险。作为“世界第三极”的珠峰,环境险恶、气候恶劣,狂风、缺氧、极寒、雪崩等,时刻威胁着科考队员的生命,但他们不畏艰险,最终登顶成功。⑤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韧,超越自我。攀登珠峰难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科考队员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每一次登顶都是他们超越自我的艰苦历程。⑥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珠峰精神”。“珠峰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一代代人的奋斗中。它必将激励青年一代以攀登者的姿态勇往直前,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改编自《弘扬“珠峰精神”,奋进伟大征程》)1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非常振奋人心。B.经过系统的训练,登山队提前抵达了突击营地,顺利找到岩体,架设好气象站。C.珠峰科考团队的装备从落后到先进,彰显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提升。D.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注了人生的高度,必将激励青年一代勇往直前。12.结合材料内容,根据提示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要求:问题之间要有逻辑联系。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队队长采访目的①_______采访问题(第一组)问题一:在科考的过程中,科考队遇到了哪些困难?问题来源于材料二问题二:②_______问题三:③_______采访问题(第二组)问题一:什么是“珠峰精神”?问题来源于材料三问题二: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践行“珠峰精神”?13.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珠峰精神”?【答案】11.B12.①.了解“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情况②.困难是如何克服的?③.“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意义?13.示例:①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困难,要坚持不懈,用坚强的毅力来克服困难;②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③在集体生活中,懂得团结合作,与同学、老师共同创造美好生活;④努力让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争得荣誉。【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辨析。B.依据材料二第②段“因为要在珠峰完成架设气象站工作,每个登山队员都需要背负15公斤左右的物资,是寻常登山任务的两倍”和第③段“此外,山顶的积雪也带来了困难”和“但是在挖了一米多厚的积雪后,依旧没有找到可以架设设备的岩体”以及“在逼近峰顶的寒风中,他们用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气象站的架设工作”可知,本选项中,“顺利找到岩体”和“架设气象站”并不顺利。所以,本选项内容理解不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采访提纲。第①空:根据材料一第①段“春夏之交,‘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启动”,材料二第①段“‘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地区展开”,材料三“‘哪怕困难重重,也要迎难而上。’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人生的高度”可知,三则材料都是在报道“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相关情况,因此采访的目的为:了解2022年“巅峰使命”科考的情况。第②空:根据要求,第一组采访问题来源于材料二,要认真读题。根据材料二第②段“要在珠峰完成架设气象站工作……是寻常登山任务的两倍”和第③段“在挖了一米多厚的积雪后,依旧没有找到可以架设设备的岩体”“在逼近峰顶的寒风中……终于完成了气象站的架设工作”可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过程困难重重,通过“在和指挥部交流后,他们选择继续攀登最后在海拔8830米处才找到”,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气象站的架设。因此问题二可以为: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第③空:根据材料二第④段“探索珠峰,一直是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巅峰使命2022’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世界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可知,“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对中国,对世界有重要贡献,因此问题三可为:此次科考活动有什么样的意义?【13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应用。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内容,再根据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具体的做法。层次清晰,中心突出,语言连贯。根据材料三第①段“‘哪怕困难重重,也要迎难而上。’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人生的高度”可知,珠峰精神启示我们,要不怕困难,遇到难题,要迎难而上,抱着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根据材料三第②段“以‘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合力,凝聚力量。登顶珠峰,团结协作必不可少”可知,珠峰精神启示我们,要学会和周围人合作,我们要积极学习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学会融入集体,团结协作,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根据材料三第③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持不懈”和第④段“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不畏艰险”可知,“珠峰精神”启示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中要坚持不懈,面对挑战不退缩,努力学好知识,提升自己的本领;根据材料三第⑤段“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韧,超越自我”和第⑥段“‘珠峰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一代代人的奋斗中”可知,珠峰精神启示我们,一定要自强不息,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据此理解概括即可。(三)(15分)水乡车夫褚福海①结识他,是种偶然。②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③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④刚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一会儿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刻的南浔,祥和而静谧。他一边使劲地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⑤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⑥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⑦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⑧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闻听此言,我惊讶地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⑨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地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⑩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⑪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14.请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表格,探究这位三轮车夫“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原因。时间车夫的言行“我”的感受(心理)刚坐上车“坐稳了哦”心里暖暖的正欲下车(1)倍感殷切与关怀问及给多少车费时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2)游览农贸市场时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3)后来告诉我梦想——学会英语结论:这位三轮车夫“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原因:(4)15.赏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一会儿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刻的南浔,祥和而静谧。16.本文和杨绛的《老王》一文的写作对象都是人力车夫,这两位人力车夫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两人身上有哪些相同的性格特。17.作者在结尾交代了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这一交代是否有必要?为什么?【答案】14.(1)“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2)不解(或半是好感半是好奇)(3)惊讶(或尊敬和感动)(4)不仅待客热情,服务细致周到,不计较车费,而且还具有不甘落后的上进心。15.句中的“晃悠”“穿梭”“穿越”等词写出了人力车在不同路况下前行的状态,体现了他该慢则慢、该快则快的从容情形及顾客对此的感受,表现出他拉车技术的高超和娴熟。(言之有理即可)16.两个人都老实厚道、善良本分、体贴关心人,如本文的人力车夫服务周到细致,让顾客随便给车费;老王给杨绛家送冰主动提出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17.有必要。原因:在结尾交代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既有揭开悬念、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又显示出本文所写内容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交代人物身份的普通来反衬人物形象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意。【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1)根据“时间”是“正欲下车”的提示,找到第⑤段中的“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可得: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2)根据“时间”是“问及给多少车费时”和“车夫的言行”是“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的提示,找到第⑤段中的“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可得:不解或半是好感半是好奇。(3)根据“时间”是“后来”和“车夫的言行”是“告诉‘我’梦想学会英语”的提示,找到第⑧段中的“闻听此言,我惊讶地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可得:惊讶或尊敬和感动。(4)根据第④段中的“刚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得出:他待客热情,服务细致周到;根据第⑤段中的“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得出:他不计较车费;根据第⑧段中的“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得出:他心中有梦想,有不甘人后的上进心。【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理解和赏析。句中的“晃悠”对人力车在巷子里行走时的状态。“穿梭”是在河浜行走时的状态。“穿越”是在廊檐下行走时的状态。在不同的道路上,人力车有不同的行走状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可见人力车夫驾车的从容。句中的“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点明了我们坐车的感受,侧面表现了人力车夫拉车技术的高超与娴熟。【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老王给杨绛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收了还不放心,临死前给杨绛送来香油和鸡蛋,可知他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他人,重感情,知感恩的人。本文中的这位车夫不计较车费的多少,带着我们四处游玩,不怕耽误自己的生意,下车时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他人,重感情的人。【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首先明确态度,有必要。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理由即可。结合第⑪段“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可知,文末交代这位人力车夫的姓名、籍贯与身份,解释了读者的疑问,这样一位待人热情,有上进心的人力车夫到底是谁的同时,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根据作者的交代可知,这位人力车夫是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身份极其普通,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上进与热情,却是伟大的。结合第⑩段中的“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分析,这位车夫平凡的身份反衬了精神的伟大,表现了作者对他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三、作文(50分,其中卷面分2分)18.按要求作文。光未然遇见黄河,红军战士遇见老山界,鲁迅遇见《山海经》,从此他们命运的情境就不再一样;遇见慧眼识珠的老师,臧克家成就了自己的诗坛;遇见远见卓识的上级,吕蒙非复“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买房怎样写协议合同
- 外贸合同协议模板
- 生产框架协议合同
- 协议保险合同
- 短期聘用合同简单协议书
- 学校厨房员工合同协议书
- 修建房子协议合同书模板
- 艺人培训协议合同
- 房屋装修翻新合同协议书
- 货物采购合同协议
- 养老院建筑设计说明书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计划书绿色背景
- 肝性脑病的治疗及护理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找规律》教案
- 西安市西绕城高速路上桥群机械拆除工程施工方案样本
- 中国商飞公司招聘笔试题
- 山东省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一模、二模)试题知识点训练:电磁学(多选题)
- 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学生学科学习与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拓展
- 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