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下
通论复习提纲通论九、十
否定句、疑问句
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语言,汉语在表达意思的时候,主要靠词序和虚词。古代汉语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这主要有两种情况:1、如:吾谁欺,欺天乎?如:吾谁与归?“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先秦两汉98%),只有“何如”常说成“如何”。此二者意思相同,来源不同,在发展过程中殊途同归,变成凝固格式,意思是“怎么样”、“怎样”。“如何”的变化轨迹大致如下:(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3)与不谷同好,如何?可见,“如何”是由“如……何”紧缩而来的一种句式,“何”本来是谓语,由于紧缩粘在了“如”字之后,好像成了宾语。这样看来,“如何”是不可作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例外来看待的。汉代以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逐渐转为后置。但仿古的文言文仍以前置为多。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全句必须是,第二宾语必须是。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记住“”这个名称,实际上就记住了这两个条件。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不、毋(无)、未、莫否定词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在先秦不如疑问代词作宾语那么严格,从甲骨文开始就已经出现后置,先秦文献也有不少用例。(见前说)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其形式标志是有否定词。否定词主要有以下三类:(具体区别相见教材。)1.否定,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微”等2.“无”3.否定性无定“莫”。其中用“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要前置,(说已见前)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表示疑问的句子有时用疑问代词,有时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二者都用。例见第271页。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说详宾语前置节。“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例子均见教材)“孰”字经常表示选择,可指人,亦可指物。“孰”和“谁”有一点不同,它除了指人,也可以指事物。“孰”字还和“与”、“若”连用,构成一种凝固结构,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何”字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是指物的疑问代词,可作宾语、定语,还可作状语。“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字不能),但是“谁”字後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後面不能用“之”字。“何”字又可用作状语,表示“为什麽”“怎麽”的意思。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用作宾语的“安”“恶”是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可以译成“哪里”;“胡”“奚”“曷”和“何”字相当,可以译成“什麽”。作为宾语,“恶”字只用于“恶在”“恶乎”,而很少用在其他动词和介词前面。用作状语的“胡”、“奚”“曷”一般询问原因,可以译成“为什么”。(例子均见教材)疑问语气词“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a、在是非问句裏,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字,这种“乎”字要译成“吗”。b、在选择问句里,“乎”字要译成“呢”。c、在特指问句里。“乎”字跟疑问代词,否定词以及常见的“岂”字、“宁”字相呼应时,往往表示反问。“与”(欤)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吗”字或“呢”字。“与”和“乎”的分别是: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而外,“与”字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用“与”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一件事情,但是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话人加以证实。“邪”(耶)字和“与”(欤)字的语法作用相同。“哉”字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表示反问,一是表示感叹。是其主要用法。它永远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一般地说,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才能表示反问。“哉”字和它前面的形容词也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
第一是古代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例如:
第二例如:
“为”处理为语气词,“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通论十一
词类的活用主要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各类的词类活用现象,能分析各例子词类活用的具体类别。尤其注意使动、意动的区别:第346页:是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第347页:形容词也常常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第348页:形容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人称代词,主要掌握各自语法功能的不同。第357页: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第358页: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指示代词,主要掌握各自语法功能的不同。“者”字、“所”字都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主要掌握各自的不同用法。与今天“的”字的区别。主要掌握教材涉及的各连词、介词的使用情况,能进行实例分析。连词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用。(介词和它的宾语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对动词起修饰作用。)(1)而(一)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包括形容词性、动词性)。(“而”可译为“而且、又”,有时又可译“就、便”,也可不译)1、顺接:(1)并列、(2)承接、(3)递进2、逆接连接谓词性成分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折的关系。“而”可译为“却”、“可是”。(二)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而”需要分别译为“如果”或“却”。(三)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一般不译出。1、时间名词作状语2、形容词作状语3、动词作状语(2)以(一)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为“又”。“以”连接的两个动词,经常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以”可译为“来”。(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三)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以”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可不译。1、名词作状语2、形容词作状语3、动词作状语(3)则(一)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联系,可译为“那么就”。(二)连接条件复句中的分句,表示条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结果的分句在后。(最常见)又常用在紧缩复句中。有时候没用从句意可看出是条件和结果关系。但没有“则”的紧缩复句,不一定是条件复句的紧缩。也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时间修饰。(三)连接动词性成分含有转折意味。(四)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可译为“就”或不必译出。(4)虽然、然、然而、然则虽然、然而、然则均表示两个词。详见教材然,原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虚化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1、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2、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3、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补语,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1)以一、“以”本来是一个动词,意思是(1)“用”。
(2)“认为”。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译为“把”。1、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也可放在动词后面2、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注意:“是以”,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是”。3、“以”后面的宾语所指的事物,上文出现过,这个宾语可以。“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或“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例如(1)“军中无以为乐。”(史记·项羽本纪)(2)“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侯列传)“以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1)“以故汉追及之。”(史记·项羽本纪)“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主要从语法功能上看:(1)连词“以”连接的两项是平列关系。即使两个动词性的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但在句法结构上仍是平等的联合关系,而不是偏正关系。介词“以”连同引介的宾语同谓语的核心之间只能构成修饰关系或补充关系,不可能构成平列关系。(2)介词“以”的功能是引出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即使宾语省略,理论上也是可以补上宾语的。连词“以”则不然。有时看起来,好象在"以"的后面也可以补上宾语,但是这个补上的内容其实在“以”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所谓的宾语,反而会觉得累赘。(2)於(于、乎、诸)用法主要有四种: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意思可随文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如:(例见课本459),如:(其余例见课本456),如:(其余例见课本456、457)(见课本458)表示一种假设(1)今……于此(2)……斯随文意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为“比……更……”。a、表示差比:b、指出异同: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参见被动句章节。(见课文第一册)(见课本457页)具有更纯粹的介词性(见课本458页)多放在动词之后(见课本459页)上古音不同:于(匣、鱼);於(影、鱼)可能跟时代或作者编者的方言有关:(1)用“于”:如《尚书》、《论语》(2)用“於”:如《孟子》(引《尚书》例外)(3)“于”、“於”并用:如《左传》。一般用“于”,后面跟的是地名;被动句、描写句一般用“於”。1、乎(见课本459页)“乎”与“”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词,作用与“”基本相同。“乎”与“”的区别见教材2、诸(见课本460页)(3)为原是动词,读wéi,常用基本义是“做”等(带宾语,作谓语中心语)。虚化为介词。读wèi,“替”、“给”、“为了”等(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作状语)。可译为“替”、“给”等。可译为“因为”。(其余例见课本461页)可译为“为了”。例如:(四)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参见被动句章节。(例见课本第一册)(六)省略宾语(例见课本461页)(4)之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例见课本461页)如:(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后一之(与“其”)(详见课本463页)通论十三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主要掌握教材涉及的使用情况,能进行实例分析。,大致可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为代表。指六朝到唐宋时期的语音,一般以《切韵》音系作为代表(《切韵》原本已失传,它的音系保留在宋代陈彭年等编的《广韵》里)。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可为代表。就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以北京音系为代表。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做“纽”,或者起来叫“声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就用汉字来表示声母,故叫“字母”。这三十二个声母,与传统三十六声母比较,有的要合并,有的要分开。合并的有两类:一是知彻澄娘要与端透定泥合并,都是舌尖音,即所谓“古无舌上音”;二是非敷奉微要归到帮滂并明,都是双唇音,即所谓“古无轻唇音”。分化成两类的是:一、照穿船审四个字母,其中有些接近精清从心(照二组),是齿音,用“庄初崇山”表示;另一类接近端透定泥(照三组),是舌音,用“章昌船书”表示。二、喻母分为两类,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用“余”表示。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的韵和以元音收尾的韵。所谓入声韵,是指以塞音b[p]、d[t]、g[k]收尾的韵。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ng[]、n[n]、m[m]收尾的韵。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阴阳入三种韵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显示了汉语语音的系统性特点。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阴阳对转”(之所以不叫做“阴阳入对转”,是因为古人把入声韵也看成阴声韵)。《》横向邻近韵的关系叫做“对转”,纵向邻近韵的关系叫做“旁转”。是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即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如果有韵尾的话),介音不一定相同。、三、a、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里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古书上的假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书”上的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另一种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就是古人在书写的时候,不用本字,而写了一个与之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b、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果假借字与本字之间声母相差很远,或韵部相差很远,那么即使是双声或者叠韵,也不能假借。(能分析教材中的用例)可见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声音十分相近的字。这是一、概念梳理:传:阐明经义。
笺:补充和订正传。章句:通释每章或几句大意。
注:注解的通称。集解:匯集各家注解,也叫集注、集释。疏/正义:唐代出现的新的注解方法,不仅解释正文,也解释前人的注解。二、古书注释的体例。(以《诗经》注疏为例)三、古书校勘、注解术语(主要是教材用例)包括:(1)“如”字;(2)衍文、脱文四、《十三经注疏》具体是哪些人做的,需要记忆。掌握教材涉及的句读知识,及错误案例分析。掌握教材涉及的辞格,及用例分析。(一)汉魏六朝诗的语言特点:(1512页)(二)汉魏六朝诗的句式:(1513页)(三)汉魏六朝诗的用韵:(1515页)(四)什么叫新体诗?新体诗指齐梁陈百余年中,讲究声律、对偶的诗歌。此前的诗歌是比较自由的,称为古体诗;唐时发展起来的讲究格律的诗歌,叫做近体诗,而永明年间的新体诗(永明体)正是古体诗到近体诗的桥梁。近人王闿kǎi《八代诗选》卷十二至二四,专选齐至隋百余年中讲究声律、对偶的作品,称为新体诗。(五)(1511页)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1、古体诗——凡是按照语音自然声律而作的诗,只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四言、五言或七言,也有杂言)的诗歌叫古体诗。2、近体诗:严格按格律要求写作的诗,叫近体诗(或今体诗)。
在句数﹑押韵﹑平仄和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许多讲究。1、句数:是固定的,律诗是八句,绝句是四句。长律,又称“排律”,以五言为常,一般限制在十二句,也有超出此数的。排律是律诗的重复扩展,是律诗的变体。古体诗句数不限。可长,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可短,如晋代傅玄《杂言》:“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只有2句。2、用韵:1520页一般只押平声韵,用韵严格,一般一韵到底,不需邻韵通押。如果首句入韵,往往借用邻韵作为首句的韵脚。3、平仄:1522页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4、对仗:1522页律诗首尾两联是散行的,中间两联规定用对仗。1518-1519页,关于“平水韵”的来源及《切韵》、《广韵》。背“平水韵”106韵中平声韵韵目(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一、平仄及有关概念梳理: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的作用是构成一种节奏。(1522页)作家按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就是所谓的“声律”。(1522页)律诗分为四联:每联的上句称为下句称为——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平仄类型:是使平仄的安排多样化。詩律平仄简便口诀:前后节相间,出对句相对,上下联相粘,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避免三平调,不得犯孤平。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
仄起: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起: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二、近体诗的大忌:
“失粘”:不合“粘”的规则的,叫“失粘”。
初唐,格律未严,粘的规则尚未确定,有少数失粘现象。(直到王国维还是如此,杜甫诗中也有个别失粘。)“失对”:不合“对”的规则的,叫“失对”。
“对”的规则,确立较早,在唐诗中极少失对的情形。
所谓“三平尾”,只出现在A型句,五律的“仄仄仄平平”(第三字)和七律的“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平声;否则最后三字变为平平平,就是所谓“三平调”。
•“犯孤平”只出现在B型句“平平仄仄平”(七律“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盲目“一、三、五不论”,就可能出现“孤平”现象。即同字为韵。近体诗的现象:“拗救”常用的三种格式:1、B型句的拗救:口诀“避免犯孤平,本句三救一”2、a型句的拗救:(1)口诀“对三救出三”出三拗可不救,叫“半拗”(2)口诀“对三救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跳蹦蹦床的大象》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
- 蒲公英课件文库
- 西南林业大学《产品摄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设计模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 陀螺课件 图文
- 西京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台儿庄介绍课件
- 厨房消防安全知识预防措施
- 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规划报告
- 消毒供应中心进修后汇报
- 读书好书开启智慧之门
- 以人民为中心
- 2024年盾构机电缆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运维培训课件
- 慢性咳嗽中医护理宣教
- 伐檀课件教案
- 小学教育中的体验式学习方法
- 《机房技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