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PAGE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目录TOC\o"1-2"\h\u13219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118556引言 129078一、研究背景 24294(一)研究综述 212137(二)研究意义 215322二、研究方法 31707(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36709(二)研究工具 330290三、研究结果 31472(二)不同户籍所在地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如表2所示) 429784(三)不同性别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如表3所示) 431062(五)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如表5所示) 516825(七)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预测分析 617773四、讨论与分析 715084(一)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点研究 721260(二)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929062五、结论 912151(三)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能有效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行为。 932693六、不足和展望 9摘要:该研究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以30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两者的基本特点和关系,运用SPSS20.0对所得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如下:1.大学生的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类别、户籍所在地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2.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主动性人格得分越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也就越高。3.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可以有效地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行为。关键词: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引言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各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在呈现一种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家还发布相关就业政策,意在延缓我国的退休年龄。在如今的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着被打的久就业压力,就业竞争也越发的激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或是择业都处在一种迷茫的状态,就业目标不明确,在就业方面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缺乏完成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工作表现的十分自信,充分的肯定自身的能力,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不同个体自身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影响。由于个体的不同,所以在人格因素上不同的人其人格也是不同的。有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究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两者的特点和关系,希望能够为大学生主动适应目前的就业环境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在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为自身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研究背景(一)研究综述1、主动性人格主动性人格的概念最初由Bateman和Crant提出,其定义是个体采用主动行为来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主动倾向[],主动性的个体会主动地改变内外部的环境,能够较好的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而非主动性的个体则是被动的适应周围环境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性人格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主动性的个体会积极地参加职业发展的相关活动,会主动地探索和寻找职业方面的信息,会主动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技能。而非主动性人格在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时往往是消极被动的,更多的是安于现状,不愿过多的做出改变[NOTEREF_Ref17774\f\h1]。为了更好的探究个体在主动性人格上存在的差异性,在研究工具上,Bateman等人编制出了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PersonalityScale简称PPS)[NOTEREF_Ref17774\f\h1],此量表共计17题。在后续的研究中Seibert和Parker对量表进行了简化,最终量表共计11个项目,高分者主动性越强,而低分者,则主动性越弱。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职业决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部分,是个体对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完成相关任务的所需要的能力的自信程度。Taylor和Betz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提出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为更直观的研究这一概念,并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fficacyScale,简称CDMSE),此量表在国内外获得广泛的应用。随后,我国的彭永新和龙利荣在Taylor和Betz的基础上,经过相关的研究和调查,编制出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包含39个项目和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以及解决问题5个方面,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在以往的研究结果中表明,主动性人格作为人格发展的一种特质,对个体在职业成功以及职业选择等方面具有积极地预测作用,主动性人格可以有效地预测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对个体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地影响[NOTEREF_Ref17774\f\h3]。本研究旨在探究和验证大学生在主动性人格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对研究的结果和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分析,2、实践意义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主体,近年来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大学毕业绝大部分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寻找工作,通过研究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职业定位,使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和未来的就业发展。同时,能够为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方向。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线上发放对卷,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进行线上的关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的问卷调查。共回收网络问卷386份,剔除无效问卷78份,剩余有效可供分析研究的问卷30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79.8%。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在不同的年级、性别、户籍所在地、专业类别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上进行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在以上的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性,通过回归和相关分析研究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的关系。(二)研究工具(1)主动性人格量表是由Bateman等人研究和编制的,简称PPS,本研究主要采用商佳音、甘怡群根据Bateman等人的问卷加以修订的新版量表,量表共计11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法,1-7分别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则代表其主动性人格倾向就越大,反之,则主动性人格倾向越小。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分半信度为0.85,以往的大量的研究中表明该量表的信效度良好[NOTEREF_Ref17774\f\h3]。(2)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简称CDMSE),此研究是采用龙立荣和彭永新修订的关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此量表总共39个项目,包括5个分量表,其中1-6为自我评价分量表;7-15为收集信息分量表;16-24为选择目标分量表;25-32为制定规划分量表;33-39为问题解决分量表。量表采用5点计分的形式,1为“完全没有信心”,5为“非常有信心”,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3,重测信度为0.65,并具有较高的辨别效度[]。(3)数据分析及处理采用spss20.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三、研究结果(一)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如表1所示)表1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感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维度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主动性人格945.0673315.0221.5190.210总分218.913372.9770.0650.978自我评价3.71431.2380.0350.991收集信息36.901312.3000.1910.902选择目标1.35230.4510.0070.999制定规划59.642319.8810.3660.778问题解决3.73931.2460.0270.994从上表的方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感总分、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上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p>0.05),结果无显著的差异。(二)不同户籍所在地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如表2所示)表2不同户籍所在地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维度农村(n=163)城镇(n=145)TP主动性人格55.15±14.6155.68±14.280.1000.752总分121.97±31.93121.75±35.040.0030.955自我评价18.36±5.6918.99±6.150.8750.350收集信息28.44±7.7028.53±8.340.0110.917选择目标28.94±7.8128.32±8.480.4480.504制定规划25.90±7.0125.51±7.740.2170.642问题解决20.33±6.5920.40±7.000.0080.929*
p<0.05**
p<0.01从表2的T检验可以得出,不同户籍所在地的大学生在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上全部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不同性别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如表3所示)表3不同性别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维度男(n=134)女(n=174)TP主动性人格55.08±16.5355.64±12.630.1140.736总分119.90±36.20123.38±31.040.8210.366自我评价18.43±6.3018.84±5.600.3700.543收集信息28.28±8.6628.64±7.460.1550.694选择目标28.49±8.8428.76±7.550.0840.772制定规划25.09±7.8526.20±6.931.7350.189问题解决19.62±6.9120.94±6.632.8800.091*
p<0.05**
p<0.01从上表的T检验数据可以得出,不同性别样本的大学生在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以及几个量表的得分上全部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如4所示)表4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维度文史类(n=158)理工类(n=150)TP主动性人格54.77±14.5956.06±14.290.6120.435总分122.75±33.01120.93±33.830.2280.633自我评价18.67±5.7518.65±6.090.0010.971收集信息28.83±8.0328.11±7.960.6170.433选择目标28.75±8.0928.53±8.180.0560.813制定规划25.87±7.2625.55±7.460.1450.703问题解决20.63±6.6020.09±6.960.4880.485*
p<0.05**
p<0.01如表4所示,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以及各维度的得分在不同的专业类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结果均表现出一致性。(五)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如表5所示)表5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维度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TP主动性人格56.10±14.0754.86±14.730.5530.458总分122.34±36.83121.50±30.550.0480.826自我评价18.77±6.5218.57±5.410.0810.776收集信息28.63±8.8028.37±7.340.0790.778选择目标28.46±8.8428.79±7.550.1210.729制定规划26.16±7.9925.37±6.820.8750.350问题解决20.32±7.0820.40±6.550.0090.923*
p<0.05**
p<0.01如上表所示,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几个量表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上全部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性。(六)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如表6所示)表6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维度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总分主动性人格0.128*0.172**0.163**0.196**0.113*0.170***
p<0.05**
p<0.01由表中数据可以得知,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中的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之间相关系数分别是0.128、0.172、0.163、0.196、0.113、0.170,P值均小于0.05。通过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七)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预测分析通过上表中的的相关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以及各维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主动性人格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主动性人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分析BBetatPR²调整R²F常数96.990-13.0710.000**0.0380.035F(1,306)=12.000P=0.001主动性人格0.4490.1943.4640.001**因变量:CDMSED-W值:1.864*
p<0.05**
p<0.01从图7数据结果可知,以大学的主动性人格作为自变量,而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上表数据可以得知,模型R方值为0.038,表明了主动性人格可以解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3.8%变化原因。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12.000,p=0.001<0.05),也即说明主动性人格一定会对CDMSE产生影响关系,最终具体分析可知:
表中所示的主动性人格的回归系数值为0.449(t=3.464,p=0.001<0.01),数据的结果表明了主动性人格会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总结分析可知:主动性人格全部均会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四、讨论与分析(一)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点研究1、主动性人格的基本特点本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在年级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结论与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通过数据结果可知,主动性人格不同户籍所在地上没有显著差异,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同[]。主动性人格在专业类别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也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主动性人格人格作为个体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通过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以及各维度以及主动性人格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平均得分上,大四学生的得分要高于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大学生活和未来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对就业前景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所能知道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也相应的增多。大一新生刚进校,处于高中到大学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是完成角色的转换和适应大学生活,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未来就业发展的趋势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对职业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烈。慢慢到了大二、大三,以及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有更多的时间对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趋势,会逐步意识到当今社会就业竞争的激烈,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和人际关系圈的不断扩大,也使得获取到的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大四学生作为应届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寻找工作,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也更加的清晰,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职业也有了明确的目标,主动获取职业相关信息得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综上所述,随着大学年级的增长,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随之提高。3、不同户籍所在地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在不同的户籍地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结论与以往的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国外研究者Philips的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地位和经济高的青少年往往会有更高的职业目标和理想,其父母对他们的职业参与度更高,也能为其孩子的发展提供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而相反,家庭地位和经济实力较低的家庭其父母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和理论的支持[]。城镇大学生各方面的条件都优于农村大学生,接触社会更早,对职业发展的认知也越早,所以职业发展的意识也越强。相反,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与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大学生相比各方面条件都存在一定的劣势,所以职业意识也会更弱。本研究的结论与之前的结论不同,之所以大学生在在不同户籍所在地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如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在不断地缩小,硬性条件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制约越来越小,在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相较于城镇大学生来说,考上大学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这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和抓住机会。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问题解决三个分量表的得分上,城镇的大学生得分是高于农村大学生的,但是从总体的得分来看,大学生在不同户籍所在地上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4、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女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以及各分量表的得分上均高于男生,但是总体来看,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杜宇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在信息数量、目的探索和环境探索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与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往的研究认为男性更加的理性化,遇到问题是能够更加快速和有效地应对,而从古至今,受到男女地位差别思想的影响,女性常常被认为是比较柔弱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在社会上拥有和男性想听的权利,女性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认可。在本研究中虽然在得分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是总体而言,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5、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类别对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就得分来看,文史类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以及各分量表的得分上均高于理工类大学生。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文史类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以及各分量表的得分上都高于理工类大学生,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如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无论是文史类还是理工类大学生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也促使他们职业意识的增强,所以两者在总水平上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6、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得分上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但是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这一变量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原因可能如下:独生子女可以得到父母和家庭更多的支持,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寄予更多的厚望,所以在职业发展方面会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而相反,非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孩子较多,父母的重心并不能单独放到一个孩子身上,所以与独生子女相比缺乏一定的优势。虽然在总体水平的得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并不存在显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合同终止协议
- 商务合同咨询协议
- 出国经费协议合同
- 绿化解除合同协议书
- 工地用油合同协议
- 礼品订做合同协议
- 物业合同和协议
- 图书销售合同协议书
- 租赁合同备注协议
- 商铺合同转让协议
- 例谈非遗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学思考 论文
- 郝万山教授要求必背的112条《伤寒论》论原文
- 播音主持-论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魔兽争霸自定义改键CustomKeys
- 植被清理施工方案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4
- 中国乱伦现象调查报告
- 人体骨骼和埃菲尔铁塔有何共同之处埃菲尔铁塔人体骨骼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到四单元复习课件
- 中职课件《旅行社计调业务》6项目五 接团计调业务
-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综合训练第四单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