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至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如下图所示的远古人类素材,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可知,他们探究是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B项正确。元谋人、山顶洞人、半坡人均不符合题干素材,排除ACD项。故选B项。2.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课本所学住上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应是半坡人,故答案选C。3.粟具有耐旱、自生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我国北方早期先民首先从粟下手栽培种植;而几乎同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先民也驯化了稻并开始大量种植。粟和稻的种植说明()A.农业开始精细化发展 B.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C.农业适应了定居生活 D.北方农业较南方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我国原始居民已经种植粟和稻等农作物,说明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B项正确;这一时期仍处于原始农耕阶段,还没有向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远古居民的定居生活,排除C项;粟和稻是北方与南方不同的农作物品种,无从得出北方农业比南方更加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4.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华人到这里拜祭。这是因为()A.炎黄部落与东方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B.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D.黄帝时期的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嫘祖缫丝纺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结成联盟,在中原地区不断繁衍,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人文初祖,所以今天的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故清明节大量海内外华人到黄帝陵祭拜,B项正确;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不是清明节大量海内外华人到黄帝陵祭拜的原因,排除A项;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与清明节大量海内外华人到黄帝陵祭拜无关,排除C项;黄帝时期的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嫘祖缫丝纺织,这些人的发明不是清明节大量海内外华人到黄帝陵祭拜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5.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4000年,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商汤灭夏 D.汉武帝大一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袭制是指贵族家庭世世代代做贵族、君主或者皇帝的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夏朝禹传子,家天下,因此B正确。舜传位给禹属于禅让制,A错误。商汤灭夏是朝代更迭,与世袭制无关。C错误。汉武帝大一统是汉朝鼎盛时期,与世袭制无关,D错误。综上故选B。【点睛】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因此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6.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为尧舜禹时期的传位方式,排除A项;郡县制秦朝开始推行,排除C项;行省制元代开始推行,排除D项。故选B项。7.山东省博物馆展出了妇好墓出土的文物。妇好是商王的王后,曾率兵平定北方边境的战乱,妇好墓中出土的器物中有的刻有文字。这些文字最有可能是()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A项正确;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排除B项;隶书最早出现于秦朝,兴盛于东汉,排除C项;楷书出现于汉朝,繁荣于隋唐,排除D项。故选A项。8.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9.王充在《论衡》中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B.商鞅变法成效巨大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商鞅……开帝业”可知,这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巨大作用,故B符合题意;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秦穆公曾在春秋时期称霸,马陵之战体现了战国时期大国争雄,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笔记中有“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变法、改革”“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断他正在研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社会大变革 D.民族大交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实行变法改革,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社会大变革时期,C项正确;中华文明起源于距今8000年以前,形成于距今5000年左右,原始农耕文化的形成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开始,也是中华文明的起点,排除A项;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大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12.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下列代表“百家争鸣”中孔子思想观点的是A.“仁”、“爱人”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爱人,B所述是庄子的思想;C所述是墨子的思想;D所述是法家的思想,所以答案是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13.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A.背景 B.内容 C.观点 D.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是古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那时私人讲学之风已盛,又兼各国延揽人才。因此,才智之士辈出,各以所见著书立说,以应当时的需求。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背景。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哪项历史功绩()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统一货币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意思是“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相继灭掉六国,建立了秦朝。因此该诗赞扬了秦王的功绩为“兼并六国,完成统一”。A项正确;统一货币;修筑万里长城;书同文,车同轨;在题干内容中都没有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15.《潜丘札记》记载:“河南郡在秦为三川郡,治荥阳县。故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这反映了秦朝()A.统一车轨 B.推行郡县制 C.统一货币 D.实行分封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河南郡在秦为三川郡,治荥阳县”可知,秦朝在“三川”设置郡县及郡守加以管理,这反映了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朝在“三川”设置郡县,没有涉及统一车轨和货币的情况,排除AC两项;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16.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文章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A.项羽起义 B.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国人暴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中,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即“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所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陈胜、吴广起义,C项正确;项羽起义、刘邦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后农民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与刘邦项、羽无关,排除AB项;国人暴动是西周时期的平民起义,与秦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7.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纪年法中,如果是公元前,百倍数字加一所得数字是公元前多少世纪;在前期、中期、末期的计算中,倒着划分前、中、后期;故前202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8.《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材料中把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称之为“凿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张骞承担使命,被称为博望侯B.张骞因出使西域被当做人质扣押C.张骞出使西域,得到各国信任D.张骞开通丝绸之路,打通了中西方的交往通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打通了中西方的交往通道,因此,把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称之为“凿空”,故D符合题意;材料是在强调张骞出使西域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9.直观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学习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下图。该图反映东汉后期出现了什么局面A.农民起义频繁 B.东汉统治的残暴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土地兼并严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威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威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民起义频繁、东汉统治的残暴、土地兼并严重,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20.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祖冲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项正确;屈原是战国时期的诗人,排除A项;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排除B项;祖冲之的成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创制《大明历》,排除D项。故选C项。21.《中国教育报》在报道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情况时,特意强调“南阳是豫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孕育出商圣、科圣、医圣等无数圣贤先哲。”这里所说的“医圣”是指()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时期张仲景编写了一部著名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B项正确;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排除A项;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排除C项;郦道元是地理学家而不是医学家,排除D项。故选B项。2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两个经典故事也可判断这次战役是赤壁之战,C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信息不符,A不符合题意;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打下了基础,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信息不符,B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信息不符,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题干“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教材中赤壁之战的过程、意义来解答此题。23.《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选项B符合题意;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属于重要因素,AC排除;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B。24.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胡人汉服”体现出汉族服饰、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汉人胡食”体现出少数民族饮食对汉族的影响,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即民族交融,A正确;题干图片反映的是国内的民族关系,而非中外交往,B排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在题干图片中没有得到体现,CD排除。故选A。25.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史记》 B.《九章算数》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答案】D【解析】【详解】北朝贾思锶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本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D项正确;《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写的史书,排除A项;《九章算数》是东汉时期的数学名著,排除B项;《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医学名著,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物事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李斯统一文字为①蒙恬北击匈奴主父偃“推恩令”董仲舒“②”汉武帝盐铁专营(1)请你在①②处填上相应的内容。(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答案】(1)①小篆;②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角度一:观点: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论述:①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②将文字统一为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秦朝的疆域。(至少要选择两个观点)结论:综上所述,秦朝通过一系列措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角度二:观点: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论述:①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③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奠定了经济基础。结论: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例如,角度三: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因此,①处应该填写的是“小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因此,②处应该填写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能根据材料,从中选择两个或两个历史事件,提炼出观点并加以论述,言之有理即可。角度一:观点: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论述:①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②将文字统一为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了秦朝的疆域。(至少要选择两个观点)结论:综上所述,秦朝通过一系列措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角度二:观点: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论述:①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③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奠定了经济基础。结论: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给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摘编自《晋书·食货志》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摘编自《史记·货殖列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编自《宋书》材料三:南朝时,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南朝时发明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造纸业也有新的发展,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南朝商业发展迅速,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禹(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摘编自岳麓版教材(1)依据材料一回答,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回答,《史记》和《宋书》所记载的江南地区有何不同?(3)依据材料三回答,江南地区的开发带来什么影响?【答案】(1)原因:北方人大量南迁;南方社会相对安定。(2)不同:《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商品贸易很不发达。《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其他答案意思相近也可)(3)影响:使南方的手工业、冶炼技术、造纸业、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其他答案意思相近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由材料一图片可知,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北方人大量南迁;由材料“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小问2详解】不同:由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可知,《史记》所记载的江南地区人烟稀少,商品贸易很不发达。由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宋书》所记载的江南地区非常富饶,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小问3详解】影响:由材料“南朝时,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南朝时发明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造纸业也有新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腹泻的中医辩证分型及治疗
- 课件开头动画教学课件
- 精准开采课件教学课件
- 胃肠道术后饮食护理
- 虫咬伤课件教学课件
- 2.3.1物质的量+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犬咬伤应急演练方案
- 高血压预防:控制血压的方法
- 解决方案总监年终述职
- 舞者表演规范
- 颅骨缺损护理
- 2023年齐齐哈尔富裕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2024-2030年瓷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宾馆改造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2024年餐厅服务员(高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高一学生考试备战-考试辅导老师
- GB/T 16915.2-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2-1部分: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
-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4年贵州铜仁市公开引进千名英才(事业单位77名)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1
- (新版)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