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洪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淮安市洪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淮安市洪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淮安市洪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淮安市洪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朝李纲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的作为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C.开通大运河 D.开创科举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故B正确;ACD都与材料“混南北为一区”不符,排除。综上答案B。2.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隋炀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该制度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是()A.科举制度 B.九品中正制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中的关键字,隋炀帝、选官制度、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度,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C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排除D项。故选A项。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这句话道出了人才对于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性。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的重视人才的措施是()A.打击贵族官僚 B.创立殿试制度C.重视发展生产 D.倡导开土拓荒【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的重视人才的措施”,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重视人才,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B项正确;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属于政治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倡导开土拓荒属于经济措施,都不是重视人才方面的措施,排除ACD;故选B项。4.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题中对工具的介绍,有个别关键词,比如“竹筒”,“灌溉”等,由此结合所学可知,此工具为隋唐时期的筒车,由于农业灌溉,也反映出当时古代农业的发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5.唐玄宗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开皇之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故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初期,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开皇之治出现在隋文帝统治时期。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提取题干的关键信息唐玄宗,结合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局面即可解答。6.《西游记》中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高僧。A.鉴真B法显C.玄奘D.阿倍仲麻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C选项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A选项不符合题意;法显,东晋名僧。B选项不符合题意;阿倍仲麻吕,日本遣唐留学生之一,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文献史料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唐)王建《秋千词》实物史料彩绘打马球女俑彩绘狩猎骑马俑《弈棋仕女图》(局部)A.科学技术发达 B.体育活动丰富C.制瓷技术高超 D.中外交流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据题干“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和实物资料“彩绘打马球女俑”“彩绘狩猎骑马俑”“《弈棋仕女图》(局部)”可知,都是和体育有关,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体育活动丰富,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技术,排除A项;材料除了有瓷器,还有绘画和诗歌,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8.“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毛泽东诗词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D项符合题意;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君主。A项不合题意;11世纪前期,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崛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B项不合题意;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9.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在州级机构中另设一官职,与州长官同签文书,以分散长官权力。当时另设的官职是A.通判 B.刺史 C.节度使 D.丞相【答案】A【解析】【详解】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排除B项;宋朝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排除C项;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不属于地方官,排除D项。故选A项。10.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同时周边民族相继崛起,西夏、辽与重文轻武的北宋并立。女真族建立金朝,灭辽和北宋之后与南宋形成对峙。因此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C项正确;地方军阀割据,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南北政权对峙与南北朝时期相关,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战乱长期不息,不符合史实辽、宋、西夏、金时期有战有和,排除D项。故选C项。11.下图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主要反映了宋朝A.广告业务兴盛 B.商业空前发达C.白兔商标十分流行 D.功夫细针畅销全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图中的商标广告与经济有关,它是商业发达的表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B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宋朝广告业务兴盛的结论,排除A项;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宋朝白兔商标十分流行的结论,排除C项;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宋朝功夫细针畅销全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2.据记载,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桂林的()A.纺织业 B.造船业 C.冶铁业 D.制瓷业【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可知,南宋时期桂林的纺织业十分兴盛,故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桂林的纺织业,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造船业、冶铁业、制瓷业相关的信息,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3.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A.私营作坊为主 B.产品行销世界 C.遍布沿海地区 D.工艺水平高超【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可知,宋代制瓷业工艺水平高超,故D正确;题干未显示是以私营作坊为主、产品行销世界、遍布沿海地区,故ABC错误。综上故选D。14.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A.分封制 B.郡县制C.行省制 D.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元朝的政治制度”“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和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度”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C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创立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图所示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A.经济重心南移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繁荣与开放 D.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西夏、辽和北宋是并立的民族政权,西夏、金和南宋是并立的民族政权,最后统一为元,所以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权的变化情况,和经济重心无关,排除A项;西夏、辽、金和两宋都不是统一政权,排除B项;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1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西域都护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B项正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排除A项;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排除C项;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17.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A.关汉卿 B.王安石C.李清照 D.白居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再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杂剧家关汉卿写了《窦娥冤》,A项正确;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排除B项;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排除B项;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排除C项;白居易是唐朝诗人,排除D项。故选A项。18.下图示意的地方管理制度盛行于()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示意图中“甘肃行省”“辽阳行省”等,可知反映的是行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D项正确;秦朝、唐朝、宋朝都是元朝之前的朝代,并没有实行行省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19.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发明 B.科举制的确立 C.印刷术的改进 D.宋词的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有了很大的突破,C项正确;西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排除A项;隋朝时期,确立了科举制,排除B项;宋词的繁荣与出版事业的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0.某同学选用了如下图片对宋元时期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A.科技发展 B.商业繁荣 C.民族交融 D.政权并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泥活字板”可知,反映的史实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根据图片“南宋持罗盘陶俑”可知,反映的史实是指南针在南宋的使用,根据图片“宋代火器”可知,火药用于军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科技发展,A项正确;题干材料与商业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交融,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政权并立,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40分)21.隋唐宋元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818米,最深的达2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材料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材料三某生产工具示意图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宋代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材料五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请回答:(1)据材料一写出隋朝时期最大的国家粮库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所示工程开凿的关系。(2)材料三所示唐朝时期的生产工具名称是什么?其发明并推广有什么重要作用?(3)材料四表明,宋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材料五中马致远、贯云石、魏源等人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答案】(1)粮库:含嘉仓。关系:隋朝雄厚的经济实力(材料一)为大运河的开凿(材料二)奠定了物质基础。(2)曲辕犁;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使农业产量不断提高;促进了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任答1点)。(3)变化: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共同认识:元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海外贸易发达,盛与汉唐;【解析】【小问1详解】粮库:依据材料一“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分析可知,隋朝时期最大的国家粮库是含嘉仓;关系: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雄厚的经济实力(材料一)为大运河的开凿(材料二)奠定了物质基础。【小问2详解】生产工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工具是曲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它的出现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使农业产量不断提高,促进了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小问3详解】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小问4详解】共同认识:依据材料“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分析可知,他们都认为元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海外贸易发达,盛与汉唐。22.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不断碰撞,交汇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与吐蕃的和亲材料二宋与少数民族的政权的和议和议双方时间内容影响北宋与辽1005年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北宋与西夏1044年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宋夏边境贸易兴旺。南宋与金1141年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材料三元朝的民族融合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受和包容,它不是强制同化的结果,而是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自然浸润而成的。——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片(如上图)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哪一段历史佳话?并据材料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2)材料二中北宋与辽和议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几次和议?(3)元朝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答案】(1)和亲;文成公主入藏;(2)澶渊之盟;认识:一方面,这些和议对于宋朝而言,具有屈辱性质,加重了宋朝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这些和议让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有利于边境间的贸易,增进了民族间的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蒙古族;各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受和包容;(4)民族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历史佳话:根据材料“公主接见赞普使者”“公主辞别唐太宗入藏”结合所学,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相噶尔东赞(即禄东赞)为请婚使者,赴长安请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并诏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入蕃。

方式:根据材料“唐与吐蕃和亲”得出和亲。

【小问2详解】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澶渊之盟的内容;

认识: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一方面,这些和议对于宋朝而言,具有屈辱性质,加重了宋朝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这些和议让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有利于边境间的贸易,增进了民族间的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小问3详解】少数民族:结合所学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特点:根据材料“元朝的民族融合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受和包容”得出各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受和包容;【小问4详解】认识:从和平的角度着手,如民族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言之成理即可)

23.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时期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材料二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