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大附中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深圳市深大附中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深圳市深大附中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深圳市深大附中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深圳市深大附中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过关性评价七年级语文试卷学习完七年级第三单元课文后,学校准备开展以“小人物,大能量”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活动一:赛前准备,收集信息】你的同桌小深在整理和检查资料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以下各题的问题。“小人物厚积薄发,终将会散发①cuǐcàn的光芒。”今年春节,演员张颂文因在爆款剧《狂飙》中饰演高启强一角红遍大江南北,可谓是②fùrújiēzhī。可有些网友在他的微博下纷纷表示: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荒废了二十年。而他的回应却与网友的观点【A.迥乎不同】:“我的二十年不是③一晃而过的二十年,而是【B.气冲斗牛】的二十年,我每一天都在吸收一个演员应该吸收的养分。”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到如今【C.家喻户晓】的张颂文,他却时刻不忘初心。有一次,《人民日报》视界栏目组邀请他去做一个名为《扎根》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这样说道:“小时候,我隔壁住着一个叫卢伯伯的人,他很喜欢从后山挖来矮小的树根,然后如【D.群蚁排衙】般地栽到自家小院的盆里,不多时那些树根就会发散出枝叶。可我自己尝试拿树枝去种,无一例外都很失败。后来,卢伯伯告诉我______”籍籍无名又何妨,在你人生的剧本里,你就是主角!你要相信,也请你愿意相信,春天终将会到来,再给自己一点阳光,再浇一点水,再施一点肥,你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1.根据拼音或汉字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①cuǐcàn______②fùrújiēzhī______③一晃而过______2.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迥乎不同 B.气冲斗牛 C.家喻户晓 D.群蚁排衙3.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三个加点词“纷纷”“而”“从”的词性分别是副词、连词、介词。B.文中“再给自己一点阳光,再浇一点水,再施一点肥,你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C.文中“《人民日报》视界栏目组邀请他去做一个名为《扎根》的主题演讲。”这句话中书名号的使用没有错误。D.文中“我每一天都在吸收一个演员应该吸收的养分。”这句话没有语病。【答案】1.①.璀璨②.妇孺皆知③.huǎng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璀璨(cuǐcàn):光明灿烂。妇孺皆知(fùrújiēzhī):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一晃而过(yíhuǎngérguò):速度很快,一下子就过去了。【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本句用来形容高启强与网友的观点相差很大,使用正确;B.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本句用来形容高启强二十年的积累吸收,对象误用,使用错误;C.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本句用来形容他的知名度很高,使用正确;D.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也指事物或者队伍整齐地排列着。本句用来形容栽下的树根排列整齐,使用正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法、标点。C.“扎根”是演讲的主题,不是题目,因此书名号要改为引号;故选C。【活动二:演讲时刻,金句再现】4.演讲赛场上同学们各抒己言,气氛热烈,小深也高度还原了张颂文演讲的经典片段,请你按照一定的逻辑完成小题。“后来卢伯伯告诉我”后面省略了以下这段话,请为这段话选择正确排序()①只有根扎得越深,扎得越牢,有朝一日才能绽放出一朵漂亮的花。②枝繁叶茂是你可以看见的,支撑枝繁叶茂的是它的根系。③你不要试图去比植物和天地之间的高度,那是遥不可及的。④我经常把演员的工作比作绿植,在城市里的绿植只有与土地连接起来才不会被风吹倒。⑤你只想挖它上面的部分,却很少去挖它的根部。⑥你要做的是要让它扎根越深,树干越粗,这才是它应该有的宽度。A.②⑤①③⑥④ B.⑤②①④③⑥ C.⑤③⑥②①④ D.③⑥⑤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卢伯伯先说“我”没能种好是因为关注点出现了错误,所以⑤提到了根部,紧接着阐述因观察点不同带来的区别,所以是②,紧接着是①还是在说植物本身。后面④是过渡句将演员比作绿植,联系在一起,先③后⑥接在④后,因为这里不只是单纯在说绿植,植物比于天地暗指小人物比于芸芸众生,其实在借由植物讲人生的哲理和意义。排序为:⑤②①④③⑥。故选B。【活动三:赛后热潮,讨论交流】赛后一周,关于“小人物”演讲的话题热度在校园内外仍然居高不下,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完成小题。5.周末,同学们在校园网站上开帖讨论了此次比赛所涉及到的一些“小人物”。其中有两位同学评论如下,请你仿照他们的发言,也在论坛留言。甲同学:“老王的光辉就像一幅美妙的画卷,在淡淡笔墨中流淌着出尘绝世的美丽。”乙同学:“环卫工人的风采就像一只黄色的玫瑰,在偌大的都市里点缀出不同寻常的素丽。”你:“______”6.引用名人名言往往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同学们赛后有感而发,积极参与关于此次主题的写作活动。以下是小北引用的名言,请你选择一个恰当的名句,并说明理由。①歌德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②列夫·托尔斯泰说:“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③雪莱说:“你若苦恼不断,请用希望来治疗,人类最大的花蜜就是希望在怀。”【答案】5.考查关于“小人物”的比喻,可选课内的“长妈妈”“祥子”等名著中的人物,也可以选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来写,人物特点或职业特点较为准确即可。6.示例:②是合适的。原因:①是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个人要学会融入集体。②是平凡中亦有杰出和伟大,努力进取一切皆有可能。③是强调希望的作用,人们心中积极乐观,怀抱希望就能消解生活中的苦恼。【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某人的光辉(光彩、风姿)像……,在……中……”;内容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选课内的“长妈妈”、“祥子”等名著中的人物和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的特点或职业身份等来写。示例:骆驼祥子的风姿就像一头勤奋的黄牛,在默默耕耘中挥发令人赞叹的力量。【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从所给三句名言中任选一句,围绕“小人物”话题,说明理由即可。示例:我选①。因为社会就是人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众多的小人物才使我们的社会丰富多彩,而每一个小人物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需要。也就是说,社会需要小人物,小人物也需要社会,没有人会孤立的生活在世界上。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木兰诗》)(3)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4)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5)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6)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7)阅读优秀的古诗文,穿越字里行间,可以感受作者的苦乐悲欢。《泊秦淮》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让人感受到杜牧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时光的流逝,韩愈在《晚春》中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大好春光的珍惜:“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独怆然而涕下②.西市买鞍鞯③.从今若许闲乘月④.宣室求贤访逐臣⑤.荡胸生曾云⑥.一山放出一山拦⑦.商女不知亡国恨⑧.隔江犹唱后庭花⑨.杨花榆荚无才思⑩.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怆、涕、鞯、闲、逐、曾、拦、隔、庭、荚、惟、作”等字的正确书写。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写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你谈谈对于这句诗的理解和看法。【答案】①生命可贵,固然消逝,但仍可化为天地间养分,滋养万物。这是一种博大和涵包天地的生命价值观的体现。②人要懂得感恩和回报。③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自私的。④万事万物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功用和价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并不是无情之物,即使消融在泥土中也要保护盛开的鲜花,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这两句诗移情于物,借“落红”自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其衍生意义为: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用的东西,而是化作了春泥,成为养分,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脱离花枝的花化作了春泥,反哺花,我们要像落花一样懂得感恩。脱离花枝的花看似是已经完成了使命,没有用,但是它落在土里,成为了养分,这样看来它并非无用,因此“有用”和“无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认同。二、阅读(46分)(一)(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乙】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①,使虞人起禽而射之②。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③,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④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①田:同“畋”,打猎。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游猎区。②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起:赶起。③鹄(hú):天鹅。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④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9.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尔安敢轻吾射使虞人起禽而射之B.但微颔之臣之射也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如释重负10.下列对【甲】【乙】两文分析和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卖油翁》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写了卖油翁酌油的过程,略写了陈康肃公射箭的技艺,主题鲜明。B.陈康肃公从卖油翁酌油的技艺中获得了启示,练就了举世无双的射箭技术。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D.对乙文画线句的断句为:“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12.【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射箭,但两篇短文所谈论的“射道”却有不同。请分别概括卖油翁和养叔对“射道”的理解,并任选一种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答案】9.D10.B11.①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②如果放十片叶子在百步之外,那么射得中射不中,我就不能保证了。12.道理:①甲:熟能生巧。乙:做事要专注或专心致志。结合生活具体事例谈谈启示。【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术/动词,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B.之:助词,用在动词或时间副词之后,补足音节,不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见:动词,看见/动词,了解;D.释:都是动词,放下;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分析和理解不正确。根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可知,陈康肃公在认识卖油翁之前就练就了举世无双的射箭技术,而非“从卖油翁酌油的技艺中获得了启示”。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因:这里是“接着”的意思。无他:没有别的(奥妙)。惟:只,不过。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重点词语:如使:如果。置:放置。焉:于之,在百步之外。中:射中。必:必定;必然。【12题详解】本题考查启示。根据【甲】文“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根据【乙】文“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你想听(知道)射箭的道理吗?楚王在云梦打猎,让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跑了出来,鹿在楚王的左边出现,糜鹿从楚王的右边跑出。楚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拂过楚王打猎时的红色小旗,展开的翅膀犹如一片垂云。楚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可知,揭示了做事要专注或专心致志的道理。

根据对【甲】【乙】两文揭示的道理的理解,从中任选一种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启示即可。示例:【乙】文屠龙子朱通过楚王射猎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注。就像我们的学习,应该全神贯注,不能一边玩手机,一边做作业。【点睛】参考译文【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乙】常羊跟(向)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知道)射箭的道理吗?楚王在云梦打猎,让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跑了出来,鹿在楚王的左边出现,糜鹿从楚王的右边跑出。楚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拂过楚王打猎时的红色小旗,展开的翅膀犹如一片垂云。楚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由基向前说道:“我射箭时,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在百步之外,那么射得中射不中我就不能保证了。”(二)(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2022年阅读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415.7亿元,市场规模增长率为18.23%。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超4.77亿,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攀升中,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受众人群主要以26-45岁为数字阅读主力军。2018年以来,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阅读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考量首选的三大要素为: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丰富度、知识付费产品的性价比、知识付费平台的口碑。随着数字阅读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买单,付费意愿高达86.3%,其中,网络文学付费意愿达到49.9%,优质内容衍生的影视作品的付费意愿为37.9%,优质内容衍生的动漫作品的付费意愿为28.3%。(选自“澎湃新闻”2022年9月29日,有删改)材料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A】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有教育学家曾说,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符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指导课程;此外,社会各界也需要发挥自己的特点,如拓展图书馆、书店、书展等公共阅读空间,强化配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4日,有删改)材料三随着上周末“崭新的境界”经典诗文朗诵会和“温馨阅读不眠夜”活动的举办,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落下了帷幕。作为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读书节,深圳读书月已成功举办23届,不断发挥着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示范作用,让这座“奇迹之城”因文明氛围更加靓丽。【B】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指导和支持下,第23届深圳读书月于11月5日正式启动,它以“读时代新篇创文明典范”为年度主题,推出16项主推活动、34项延伸活动和260项成员单位主题活动。共计2300余场用心策划的阅读活动吸引超千万人次参与。本届读书月不仅充实了深圳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文化表达,营造了城市文化氛围,也塑造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精神内核,进一步树立了现代化城市的阅读品牌标杆,推动城市文明典范建设迈上新台阶。(选自《深圳特区报》2022年12月20日,有删改)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平板电脑、手机、阅读器等进行阅读是数字阅读方式。B.中心城市的孩子阅读资源丰富,可以选择喜欢的、优质的书籍阅读。C.深圳读书月是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读书节。D.深圳读书月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文明典范建设。14.随着数字阅读行业市场不断发展,我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现出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进行回答。15.小深搜集到下面这段话想放进材料中作为补充,你觉得应该放在【材料二】A中还是放在【材料三】B中比较合适?请说出你的选择及理由。在深圳读书月中,一位来自“书香家庭”的家长代表认为,阅读能点亮一盏盏“心灯”,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点燃阅读兴趣,让阅读内化为习惯,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16.在读书月活动中,有不少人会录制阅读视频或者音频材料发到互联网上,有部分内容需要付费查看。小深同学认为根本没人会去看,更不可能会为此付费,做这些事情没太大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的看法。注意理由充分、条理清晰。【答案】13.C14.①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较大;②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不断攀升;③知识付费用户主要集中在26-45岁;④知识付费用户男性比女性多。⑤知识付费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答到其中3点即可)15.放在材料二A中比较合适,补充家庭阅读的事例,证明了家庭/家长在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三侧重读书月活动对城市文化氛围、文化形象的促进作用,补充材料与此不相关。16.示例:我认为小深的想法是不对的。现在数字阅读规模越来越大,人们愿意为高质量的知识付费;阅读本身对我们的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有很大帮助,推荐书目既可以帮助自己又能帮助他人筛选优质书籍;读书月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跟大家一起参与阅读更有氛围,带动自己多读书。【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C.根据材料三“随着上周末‘崭新的境界’经典诗文朗诵会和‘温馨阅读不眠夜’活动的举办,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落下了帷幕。作为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读书节,深圳读书月已成功举办23届,不断发挥着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示范作用,让这座‘奇迹之城’因文明氛围更加靓丽”可知,深圳读书月是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读书节;而非“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读书节”,分析有误;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根据材料一“《2022年阅读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415.7亿元,市场规模增长率为18.23%”可知,随着数字阅读行业市场不断发展,我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较大;根据材料一“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超4.77亿,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攀升中”可知,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不断攀升;根据材料一“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受众人群主要以26-45岁为数字阅读主力军”可知,知识付费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且知识付费用户主要集中在26-45岁;根据材料一《数字阅读用户付费情况调查情况》图可知,男性占比54.3%,女性占比45.7%;由此可知,知识付费用户男性比女性多。【15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补充。根据小深搜集到的这段话“在深圳读书月中,一位来自‘书香家庭’的家长代表认为,阅读能点亮一盏盏‘心灯’,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点燃阅读兴趣,让阅读内化为习惯,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可知,这是写家庭阅读的作用;根据材料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可知,小深搜集到的这段话放在这里,补充家庭阅读的事例,证明了家庭/家长在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三“随着上周末‘崭新的境界’经典诗文朗诵会和‘温馨阅读不眠夜’活动的举办,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落下了帷幕。作为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读书节,深圳读书月已成功举办23届,不断发挥着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示范作用,让这座‘奇迹之城’因文明氛围更加靓丽”可知,材料三侧重读书月活动对城市文化氛围、文化形象的促进作用,补充材料与此不相关。所以,小深搜集到的这段话,放在材料二A中比较合适。【16题详解】本题考查观点、看法。根据“在读书月活动中,有不少人会录制阅读视频或者音频材料发到互联网上,有部分内容需要付费查看。小深同学认为根本没人会去看,更不可能会为此付费,做这些事情没太大意义”可知,小深同学认为根本没人会去看别人发到互联网上的录制的阅读视频或者音频材料,更不可能会为此付费,而且做这些事情没太大意义;由此,可以围绕数字化阅读来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如下:我认为小深的想法是不对的;根据材料一“《2022年阅读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415.7亿元,市场规模增长率为18.23%。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超4.77亿,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攀升中,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受众人群主要以26-45岁为数字阅读主力军。2018年以来,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随着数字阅读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买单,付费意愿高达86.3%,其中,网络文学付费意愿达到49.9%,优质内容衍生的影视作品的付费意愿为37.9%,优质内容衍生的动漫作品的付费意愿为28.3%”可知,现在数字阅读规模越来越大,人们愿意为高质量的知识付费;根据材料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可知,阅读本身对我们的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有很大帮助;根据材料三“随着上周末‘崭新的境界’经典诗文朗诵会和‘温馨阅读不眠夜’活动的举办,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落下了帷幕。作为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读书节,深圳读书月已成功举办23届,不断发挥着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示范作用,让这座‘奇迹之城’因文明氛围更加靓丽”可知,读书月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跟大家一起参与阅读更有氛围,带动自己多读书,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小深的想法是不对的。(三)(1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卖菜的老人陆金美①周日去菜市场买菜,在菜市场门前,看到一临时菜摊。摊主是一位精瘦精瘦、头发一片花白、戴着眼镜、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守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放着两篮青菜。老人偶尔会发出一两声叫卖声,声音有点低,不过,并没有人光顾他的摊位。②看到老人菜摊冷清,出于同情,我提着购物袋,向他的摊位走去。这时,有两位顾客走到他的摊子,弯下腰提起一捆青菜,反复翻看,似对菜不满。“你这菜虽然卖得便宜,但菜上有虫斑虫眼,如果把这些不中看的菜叶子掰去,和贩子卖的大棚菜价格差不多了。”话音未落,一捆菜已被掰掉三分之一的菜帮子,散落在地。③两位买菜的顾客走后,在老人的菜摊前留下了好多略带斑点的青菜叶子。等买菜的人走后,老人弯下腰将扔掉的青菜叶子一一捡起来,放到三轮车里。④我弯下腰也从篮子里拿出一捆,老人没有称。他说:“这菜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才来卖的,没有成本,只有工钱,便宜卖。这捆3斤重,你给7块钱吧。菜的样子不如贩子菜样好看,但没打农药,虽然有的菜叶有点虫斑虫眼,但好吃,不信你回家吃吃看。”我说:“好吃,以后就买你的菜啦!”老人说:“后天还来卖最后一次,小青菜就没有了,那要到立冬才来卖大白菜呢。”⑤我把这捆菜装到购物袋里,说:“好吃,后天我肯定来买。”然后给了老人10块钱。老人刚准备给我找零时,我却提着购物袋头也不回地走了。⑥半个小时后,我买好其他蔬菜回家。路过这个摊位时,发现那位卖菜的老人正______地向菜市场张望。等看到我时,老人向我招招手,示意我停下。随后他跑上前来,一边将硬币往我手里塞,一边责怪自己:“都怪我上了年纪,早上忘了拿零钱,刚跟人家换了硬币后,你已经走远了,实在不好意思。”老人再朴实不过的话语,却是对诚实做人最好的诠释。比起那些变着法子缺斤少两,挣昧良心钱的奸商,老人的心却是那样的善良和伟大。⑦不承想,半个月后,我又见到了卖菜的老人。⑧那次,我们单位与慈善会在生活广场联合举办一场为山区孩子送温暖的活动。那天,第一个来到广场的,竟然就是那个卖菜的老人。起初,我以为他是来看文艺演出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并且,他执拗地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只是一个劲地表示,希望这点小心意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⑨我认真地帮老人做了登记。一切手续办完之后,在老人临走时,我递了一张名片给老人,与他约定立冬给我送50斤大白菜,我家要腌咸菜。老人接过名片,笑着说:“这个年纪了,过了今天没明天,只要我活着,立冬一定给你打电话送大白菜!”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立冬。大白菜已上市了,始终没见老人打电话来。我多次去菜市场买菜,也没见到老人。已到小雪了,老人还是没来电话。我想:或许是他家长的大白菜不出村就卖掉了,或许是健康原因,或许……不管怎样,我希望这位老人健康平安,更希望明年春天还能买上他的青菜。(选自《思维与智慧》2022年第6期,有删改)17.本文记叙了“我”和卖菜老人之间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18.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1)等买菜的人走后,老人弯下腰将扔掉的青菜叶子一一捡起来,放到三轮车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2)那天,第一个来到广场的,竟然就是那个卖菜的老人。起初,我以为他是来看文艺演出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赏析加点字妙处)19.本文主要描写我和卖菜老人交往的故事,在第②③段提到两位买菜的顾客有何作用?20.结合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上补充老人等待“我”时的神情,并发挥想象,补充老人此刻的心理活动。(100字以内)路过这个摊位时,发现那位卖菜的老人正______地向菜市场张望。21.联系本文和下面《老王》的链接材料,体会杨绛对老王的感情和本文中“我”对卖菜老人的感情的异同。链接材料:①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②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③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答案】17.①我多付了老人买菜钱,他专门换硬币给“我”找零;②“我”在公益活动上看到老人匿名为山区孩子捐款,并与老人约定立冬找他买菜,却再没见到老人。18.(1)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弯”“捡”“放”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动作的艰难,表现出老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2)①“竟然”的本义是出乎意料。“竟然”写出了“我”在慈善募捐现场看到卖菜老人和对卖菜老人捐赠两千元现金的震惊。两个“竟然”表现出“我”的内心活动,也从侧面表现出卖莱老人奉献爱心、不图名利的高尚品质。19.写两位买菜顾客的行为,一是表明老人卖菜挣钱的不易,更能突出下文老人捐赠两千元行为的可贵。二是将两位买菜顾客的行为和“我”的行为进行对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0.填空:焦急/急切(能表现“急切”的词语即可)心理活动:都怪我早上出门忘记带零钱,换到硬币后年轻人已经走远了。我一定要找到他(她)把钱给人家,真心换真心,这种小便宜可占不得呀!如果今天找不到他(她),我明天可得早点来!21.同:对卖菜老人/老王诚信经营的赞美和敬佩。异:①老王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伸以援手,杨绛心存感激;同时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老王感到愧怍。②本文中我对卖菜老人有平安的祝愿。(写到两点即可)【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⑤段“我把这捆菜装到购物袋里……我却提着购物袋头也不回地走了”和⑥段“半个小时后,我买好其他蔬菜回家……老人再朴实不过的话语,却是对诚实做人最好的诠释”可概括为:我多付了老人买菜钱,他专门换硬币给“我”找零;根据⑧段“那次,我们单位与慈善会在生活广场联合举办一场为山区孩子送温暖的活动”至⑩段“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立冬。大白菜已上市了,始终没见老人打电话来。我多次去菜市场买菜,也没见到老人”可概括为:“我”在公益活动上看到老人匿名为山区孩子捐款,并与老人约定立冬找他买菜,却再没见到老人。【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1)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根据③段画线句“等买菜的人走后,老人弯下腰将扔掉的青菜叶子一一捡起来,放到三轮车里”中的“弯”“捡”“放”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动作的艰难,结合④段“这菜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才来卖的”可知,表现了老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2)要求赏析加点字妙处。⑧段“那天,第一个来到广场的,竟然就是那个卖菜的老人。起初,我以为他是来看文艺演出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句中的“竟然”本义是出乎意料,第一个“竟然”写的是“我”在慈善募捐现场看到卖菜老人的意外,结合“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可知,第二个“竟然”写的是“我”对卖菜老人捐赠两千元现金的震惊;结合下文“他执拗地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只是一个劲地表示,希望这点小心意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可知,侧面表现出卖莱老人奉献爱心、不图名利的高尚品质。两个“竟然”写的是“我”的内心活动,蕴含着“我”对老人的尊敬和赞美之情。【1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根据②段“一捆菜已被掰掉三分之一的菜帮子,散落在地”可知,写两位买菜顾客的行为,表现老人卖菜挣钱的不易;结合⑧段“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可知,为下老人捐赠两千元做铺垫,突出了老人行为的可贵,品质的高尚;根据④段“我弯下腰也从篮子里拿出一捆”和⑤段“我把这捆菜装到购物袋里……我却提着购物袋头也不回地走了”可知,两位买菜顾客的行为和“我”的行为进行对比,丰富文章的内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0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和心理活动揣摩。第一问:根据⑥段“半个小时后”和“等看到我时,老人向我招招手,示意我停下。随后他跑上前来”可知,老人的神情应是焦急或急切。第二问:根据⑥段“一边责怪自己:‘都怪我上了年纪,早上忘了拿零钱,刚跟人家换了硬币后,你已经走远了,实在不好意思。’老人再朴实不过的话语,却是对诚实做人最好的诠释”可知,老人很诚实且充满自责。示例:我真实老糊涂了,怎么没有带零钱呢。这不让人家认为我占小便宜呀。我一定换点零钱,在这里等她从菜市场出来找给人家。【21题详解】本题考查感情理解。相同点:根据选文⑥段“比起那些变着法子缺斤少两,挣昧良心钱的奸商,老人的心却是那样的善良和伟大”、⑧段“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等可知,字里行间对老人的诚实和善良充满尊敬和赞美;而链接材料①段“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②段“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也对老王的善良和帮助充满赞美和尊重之情。不同点:根据选文⑩段“不管怎样,我希望这位老人健康平安,更希望明年春天还能买上他的青菜”可知,“我”对老人充满祝福;根据链接材料③段“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可知,“我”对老王满怀感激,并有愧怍之情。(四)名著阅读(8分)22.根据相关名著内容,完成小题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指的是阅读时在书面的空白处加注有关解释和评语。批注的内容很灵活,可以是对词义的理解、句义的分析、段义的概括,表现手法的说明,也可以是由此及彼的联想。小深就用这种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当他读到下面这些片段时,在旁边作了如下批注,请按照提示帮助他完成批注内容。①“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批注1:这段话是出自①____(人名)之口,选段可看出她真是个②___的人啊!②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批注2:祥子“三起三落”一起:苦干三年,凑钱买了辆新车。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走。二起:卖了骆驼,拼命拉车,准备买新车。二落:③______三起:④______三落:⑤______③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批注3:⑥小福子、孙侦探、曹先生,这些人在祥子从“人”到“走兽”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他(她)对祥子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任选一位,结合情节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答案】①.虎妞②.泼辣③.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④.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⑤.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⑥.参考答案一:虎妞:虎妞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从假装怀孕骗婚到最后难产而死,她的死迫使祥子卖了自己的车给她办丧事,祥子的生活又一次跌到谷底。这对祥子的打击是一步步地加深,也是祥子从“人”到“走兽”的主要影响人物之一。参考答案二:小福子:祥子来自农村,本是本分之人,他三次买车失败,屡受挫折,此后,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参考答案三:孙侦探:孙侦探骗走了祥子的钱,祥子生计成了问题,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因而只好重新回去拉车。参考答案四:曹先生:曹先生扮演了“祥子的救世主”这样一个角色。每次一出现什么事儿,曹先生总会适度地出现。但是这个时候,祥子慢慢发现了一点,他一直把曹先生当救世主,后来发现他救不了他,他仅仅是能给他一线希望,而这点希望其实是海市蜃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骆驼祥子》讲述普通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揭示了二三十年代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的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痛恨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批判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人民愚昧、保守、落后的国民性。批注1:根据“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等关键语句可知,这段话出自虎妞之口。由喝酒和对祥子的斥骂,尤其是“要不我揪耳朵灌你”的威胁,可知虎妞是一个泼辣霸道,蛮不讲理的人。批注2:题干给出了小说中祥子的“三起三落”的提示,祥子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一开始来到北平,凭着自己的力气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了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后来被宪兵抓去当壮丁,车被大兵抢走了。祥子依然想实现自己的愿望,继续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可后来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虎妞难产死了,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这就是祥子的三起三落。由此可知,祥子的“二落”是干包月时,祥子辛苦积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是虎妞与祥子结婚了。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是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又知道小福子上吊自杀的消息。批注3:作答本题需要熟读《骆驼祥子》,根据情节内容,理解其中人物小福子、孙侦探、曹先生对祥子的悲剧人生产生的影响。在祥子悲剧人生中虎妞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个对祥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女人是小福子。祥子心里是顶喜欢小福子的,在他的观念中他们俩都是穷人,都是无产者,都是被人欺侮,他同情她,也同情自己,是上苍将他俩连在一起。这种个人主义的理想在他兴高采烈地走进白房子,听说了小福子的死后就完全破灭了,他完全堕落了,到处占便宜,甚至开始骗钱。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泥潭。“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去了。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去。”所以,小福子也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孙侦探对祥子的悲剧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祥子想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正像农民想拥有土地一样,只是一个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成了奢望。他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祥子拉曹先生回家的途中发现被人跟踪了,曹先生让他改走左先生家,然后要他到曹家报信。他才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孙侦探威逼利诱,最后祥子把闷葫芦罐里的所有积蓄都给了孙侦探来“保命”。祥子的生计又成了问题,买车希望又一次成泡影。曹先生对祥子的悲剧人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曹先生家里清平安静的环境,以及对待祥子的亲切平等,让祥子心境平和,觉得生活满足,慢慢攒钱买车的可能性也大了。他一直把曹先生当救世主,后来发现他救不了他,他仅仅是能给他一线希望,而这点希望其实是海市蜃楼。不久后曹先生被其学生阮明告发,携全家逃到上海避难,临行匆忙没有顾上安排祥子,致使祥子遇上逮捕曹先生却扑空的侦探,被敲诈一空走辛苦攒的30来块钱,彻底断送了祥子攒钱买车的希望,也为下文祥子被迫顺从虎妞“借拜寿认刘四爷为干爹,为其结婚作铺垫”的计划,买下了伏笔。所以曹先生的逃跑使祥子人财两空,可以说极大的改变了其命运。我们在答题时根据熟悉的人物形象从中任选其一展开回答即可。示例一:小福子:祥子得知小马已经死了,老马建议祥子去白房子找小福子,小福子已经上吊自尽,祥子的所有希望都破灭,他完全堕落了,到处占便宜,甚至开始骗钱。示例二:孙侦探:祭灶那天,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发现被侦探跟踪了。曹先生让祥子将自己拉到左先生家里去,并让祥子坐汽车回曹家报信。祥子刚回到曹家,就被侦探抓住,原来这侦探就是当年祥子被大兵拉走时的孙排长。在孙侦探的敲诈、逼迫下,祥子将自己的所有积蓄给了孙侦探,祥子的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