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类型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解析版)_第1页
专题10 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类型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解析版)_第2页
专题10 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类型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解析版)_第3页
专题10 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类型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解析版)_第4页
专题10 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类型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类型: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文学创作如何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十分迫切的课题。如果并不严谨地划分,我们大致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幻想题材等类型。这些作品不论描写的是什么,都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好,那就是如何看待并评价我们的历史。尽管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过去式”,但它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着现实中的人们,并对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选择未来产生重要作用。不论是现实中的人还是未来的人,无不被打上历史的烙印。这种烙印一方面来自客观的生活方式、风俗伦理等外在于个体的社会存在,并不自觉地渗入人们的血液之中,演化为潜意识表现:另一方面来自个体对历史文化内在的主观自觉的接受并形成个体认知,转化为观念性价值取舍。历史文化资源有多样的存在形态,比如留存下来的各种典籍,以实物形态呈现的历史原貌,口耳相传或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某种传说、风俗等。无论如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重回历史。在许多典籍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历史的风貌,获得精神上的激励。我们知道,一定的文明,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建立起与自身发展相应的方法论与价值体系。在陶寺遗址中,我们看到了巨型观象台的观测点“地中”。人们为了更好地把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研究感受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寻找“地中”成为那一时期人们的科学命题与意义归属,它升华为哲学概念、方法论与价值观,超越了实用含意而成为文化追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当然,尽管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价值认同上存在差异,但就人类而言,仍然存在着超越其差异的共同价值观,如爱、善、真等。但是,当一种文化处于强势时,往往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否定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别。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化渐成强势,成为衡量其他文化的“标准”。这其中既有历史的某种必然性,也存在着历史的无奈与悲凉。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既改变了历史演进的方向,也为人类日常生活创造了新的方式,同时,也引发了诸如资源的巨大消耗、自然生态的破坏、社会以及国际秩序的不平等问题,特别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问题。其发展显现出巨大的局限性,人类在寻找未来出路的过程中陷入迷茫。究其根本原因,是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如何构建具有民族文化传统、适应时代要求、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化形态与价值体系,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而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通达未来的方向,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体系,最急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仍然有丰富的可以转化为现实价值的资源。这些源于传统又立足现实,既具有现代意义又体现出充沛的现实精神的价值观,对当下人类的发展模式、未来走向具有重要的启示。由此中国的作家当然也能够提供充满思想深度、想象魅力与艺术活力的精彩的中国故事。(摘编自杜学文《用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个作家,不管你想写什么题材的作品,直面历史这个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B.相比其他实物形成的历史资源,典籍更有其优越性,它可以让人们获得精神激励。C.综观文明的发展,具备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两个因素,就会形成一定的文明。D.西方文化在处于强势时,它不但以自己的标准否定了其他文化,还将其进行消除。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先点出历史文化资源的话题,接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提出如何用好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B.文章从对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价值认同上存在差异的论述引出了关于人类价值体系存在缺陷的讨论。C.文章从好、坏两方面阐释了工业化、现代化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体现了思维辩证性。D.文章按照总分总结构来组织,末段指出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可以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对“现实人”的影响很大,它关系到现实人如何认识自己和如何选择未来的问题。B.寻找“地中”是中国以外的人无法理解的,因为不同地区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C.历史文化资源的存在形态具有多样性,其作用不尽相同,但都会带领着我们重回历史。D.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寻素材,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讲出有思想深度的精彩的中国故事。【答案】1.A2.D3.B【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B项,“典籍更有其优越性”说法错误。文中只是指明典籍“可以让我们领略历史的风貌,获得精神上的激励”,但没有将其与其他实物形成的历史资源相比较,点明谁优谁劣。选项的说法无中生有。C项,“具备自然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两个因素,就会形成一定的文明”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文明的形成“受到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建立起与自身发展相应的方法论与价值体系”,并没有说能“形成一定的文明”。选项的说法夸大其词。D项,“它不但以自己的标准否定了其他文化,还将其进行消除”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当一种文化处于强势时,往往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否定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别”“西方文化渐成强势,成为衡量其他文化的‘标准’”,而没有说否定、消除其他文化。选项的说法曲解文意。故选A。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相关论证的能力。D项,“文章按照总分总结构来组织”说法错误。文章第1段总论了文学创作如何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十分迫切的课题。第2段谈到了历史对人的影响,第3段论述的是典籍能帮助人重回历史,第4段论述的是一定的文明在其形成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起与自身发展相应的方法论与价值体系,第5段论述的是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第6段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体系。因此,文章是按照总分结构来组织的,而不是“总分总”。故选D。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B项,“是中国以外的人无法理解的”“不同地区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可见,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能理解。同时,原文中也说“尽管不同地区的人们……仍然存在着超越其差异的共同价值观”,可见不同地区的人也有共同价值观。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人生差异在读书①任何一个人,不论是官是民,是忙是闲,或多或少都有点业余时间。倘若长时间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支配业余时间,其结果也大不相同。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相反,有的人虽有才气,但因不懂得珍惜时间,得过且过,终其一生,别无建树。②不过,依我看,人生的最大差异在于读书。因为,读书至少有三大“好处”。③读书可以“明目”。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一个人如果热爱读书,坚持读书,就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就会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④读书可以“清心”。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大潮澎湃,街头巷尾灯红酒绿,堪称诱惑多多、考验多多。唯有能够静下心来坚持读书学习的人,才能做到清心静气,淡泊名利,不为名所累,不被利所惑。⑤读书可以“强体”。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不仅国与国之间充满竞争,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竞争。因而人们都希望自己素质强一些,形象好一点,以适应竞争,赢得竞争。而一个人外塑形象也好,内强素质也罢,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老老实实读书,才能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丰富知识,增加营养,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⑥首先,要乐于读书。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人生在世,要做的事情很多。尽管如此,也要养成勤于读书、乐于读书的良好习惯。⑦其次,要善于读书。古人云:开卷有益。然而,今天看来也不尽然。因此,要善于择书而购,捧书而读。这样,才不至于读了坏书,中了邪气。⑧再次,要巧于读书。要通过消化吸收,去粗存精,把前人、他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并用以知道实践,推动工作。4.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5.文章关于读书的好处的分论点提出有何特点?有何效果?6.文章⑤-⑥段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请你补出:7.文章⑥-⑧段是否属于并列结构,请讲出理由。8.你认为⑥-⑧段是否恰当地阐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答案】4.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证明支配业余时间的态度方式不同,收获也大不相同。5.分论点的提出都采用了打比方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提示出读书的意义或好处。6.以上我们谈了读书的好处,为了更好地发挥读书的作用,我们又该怎样去读书呢?7.不是。是层层深入。乐读书才能善读书,善读书才能巧读书。8.文章中心论点是“人生差异在读书”,⑥一⑧段是讲读书的方法,所以这几段并未恰当地阐明文章的观点。【分析】4.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本题第一段把支配业余时间方式不同的人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然后按照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的作用——在对比中写出分配业余时间的不同带来的收获也不同。5.本题考查议论文的分论点的把握的能力。本题通读全文可知分论点是“读书可以‘明目’”“读书可以‘清心’”“读书可以‘强体’”,由此可见这几个分论点都是比喻句,作用在于生动形象,用这三个分论点论证的是“读书至少有三大‘好处’”。6.本题考查分析语段补写的能力。本题给出语段的作用要求我们按照作用补写语段,结合上文阐述读书的好处,再结合下文阐述读书的方法,可以写出承上启下的段落,如:读书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读书呢?意思对即可。7.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结构的能力。论证结构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等。本题⑥-⑧段阐述的内容分别是“要乐于读书”“要善于读书”“要巧于读书”,可知不属于并列结构,而是层层深入的,因为乐才能善,善才能巧,据此解答即可。8.本题考查分析论据的能力。本题因为本文题目就已经点明了中心论点,即“人生差异在读书”,而⑥-⑧段阐述的内容分别是“要乐于读书”“要善于读书”“要巧于读书”这些读书的方法,所以与中心论点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适合。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美国学者RichardLehan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非我辈所长与所愿;我们的兴趣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如此兼及“历史”与“文学”,当然是我辈学人的学科背景决定的。关注“文学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谈到都市,我一再坚持,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另一方面,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解读诸多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在我看来,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物形态,今人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遥远的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因而,在对都市的解读中,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是城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是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以侧重史学,也可以是艺术或文化。一句话,只要是对于“都市”的精彩解读,不讲家法,无论流派。(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材料二: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城市学范畴内的城市文学研究,使得叙事演变与精神历史的共鸣和互证得以成立。目前我们对城市学本身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问题。城市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子嗣,换句话说,在传统学科里面增加一些城市视角,以此应付分散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社会学中的城市问题,以及历史学中的城市主题,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之为一门自足的学科。真正的城市学有着它自己的问题域和方法论,并且,唯有在这样一种问题域之内加以观照,在这样一种独有的方法论的统摄之下,城市学才能够兼容其他传统学科,才能触及到这门学科所要处理的对象的本质。在这一点上,将城市文学研究列为城市学的子题是没有疑义的。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乡土文明传统,城市一直是被诅咒的对象,甚至是被删除的对象。一种城市经验的出现,在文学这个范畴内,势必分裂为两种不同倾向。对于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经验,是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必须去关注的,因为他们恰恰生活在此;像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东西,对年轻一代作家来说,已经不再可能。而对于城市学研究者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对象就更为复杂,他们既要思考诸种城市经验元素,以便将它向认知提升,还要面对已然被塑造了的文学中的城市经验形态。经验走在前面,而判断总是滞后,但城市学的研究和城市学的评论也不能过于滞后,它应该跟上来。(摘编自张柠《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将城市作为阅读对象也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方式,研究者通过不断还原历史真实,去除误解,从而丰富对城市的解读,也就丰富了城市本身。B.通过跨学科研究,在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等传统学科里面增加城市视角,以整合分散在各学科领域里的城市研究课题,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C.中国文化有重乡土轻都市的传统,当代的城市学研究者既要思考当下的城市经验元素,也要面对文学传统中的城市经验。D.关注“文学的城市”,是在传统的文学史叙述中,加入新的元素,从关心文化的整体发展,到关心区域文化,对国家东西南北的文学版图有细致的研究与挖掘。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说明朝营建新都时,刘伯温为制服恶龙,将北京城设计成八臂哪吒的形状,这可以作为解读北京的素材,应该为研究者珍视。B.城市文学研究不应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因为它的视野更大,突破了文学研究内部各种规则的制约。C.研究城市文学,可以借助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但并非必需,研究成果要有对“人”的关切。D.青年一代作家生活在城市之中,已经不再可能出于本能地去书写乡土经验的作品,像前人一样诅咒城市。1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城市文学研究对象的一项是A.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张岱《陶庵梦忆》C.老舍《骆驼祥子》D.陶渊明《桃花源记》12.作者认为应如何“阅读城市”?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13.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第一段的行文脉络。【答案】9.C10.B11.D12.①要关注都市生活和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②必须在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③阅读城市必须代入“记忆”和“想象”。④阅读城市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13.首先提出城市文学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其次分析把城市文学研究归入传统文学研究的局限性;最后阐释把城市文学研究归入城市学的原因或依据。【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还原历史真实,去除误解”错,根据文中“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在城市的阅读中还存在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等多角度与方法。B.“是城市学得以成立的关键”错,根据文意,即使具备这些条件,“这样的‘城市学’可能很难称之为一门自足的学科”。D.“关心区域文化”错,原文“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对国家东西南北的文学版图”错,文中强调“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B.“是因为它的视野更大”错误,文中“它”指“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突破了文学研究内部各种规则的制约”错误,文中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D.《桃花源记》的写作对象不是城市。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材料二首先提出“阅读城市”这一话题,从第二段开始是论述具体做法。大家在筛选和概括时,重点关注段落首句以及“关注”“必须”等字眼。依据第二段“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如此兼及‘历史’与‘文学’,当然是我辈学人的学科背景决定的”可概括第一点答案。依据第三段“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可概括第二点答案。依据第四段“谈到都市,我一再坚持,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可概括第三点答案。依据第五段“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可概括第四点答案。1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述思路的能力。文章或段落论述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材料二第一段开头“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是提出城市文学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接下来的文段“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是分析把城市文学研究归入传统文学研究的局限性。最后“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表征与文学形式之间看出隐秘的联系……”是阐释把城市文学研究归入城市学的原因或依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它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模拟、延伸和拓展类人的智能。AI概念最早始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的不成熟,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在大数据、算法和计算机能力三大要素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1630亿元,2018-2022年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1%。国内人工智能追赶速度迅猛,在强有力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下,依托庞大的数据体量、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高度的互联网普及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持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并跻身全球人工智能第一梯队。技术上,我国人工智能论文和专利申请量长期雄踞世界首位,在国际技术竞赛中多次拔得头筹;产业上,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全面布局人工智能生态,以寒武纪、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为代表的初创企业深耕垂直领域,打造技术护城河。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资本投入、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智能技术与实体融合持续加强,落地场景不断丰富。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与美国、欧洲相比,我国在产业链分布上更加集中于应用落地端口。长期市场化导向导致国内行业发展结构性失衡,基础理论缺乏、原创算法薄弱、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等问题凸显,这也反映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不牢的风险点。因此,站在科技创新的“巨型风口”,我们更需要审慎后续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路径,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补齐技术短板。从中短期看,技术侥化、落地场景的开拓和渗透是最主要的增长点;从长期看,智能生态体系建设才是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态体系的建设,包括大数据、算法理论、底层技术、应用生态、人才储备等层面。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探索期,如何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拓宽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经济融合场景着力点在于人才储备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从人才的角度,收窄技术差距的根本在于优化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当前政策应侧重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资源池,尤其是在基础学科领域突破人才瓶颈。同时,打破“唯数量论”的科研评价和考核体系,改变人才激励机制。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和科研产出数量全球领先,但质量堪忧。唯有从源头改变评价机制,才能实现“量多而质优”的提升。(摘编自华泰证券《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格局、潜力与展望》)材料二2020年6月19日,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联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发布《大数据应用和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提出了大数据风控和权益保护的12条原则。21日,第二届北京智源大会召开,来自国内外人工智能(AI)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AI趋势及核心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讨论,大会首日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AI精度与隐私的博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个人隐私和个人权利保护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发展AI技术、促进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同时保护个人权利,让AI和大数据技术成为保护个人权利的技术工具,这既是AI和大数据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立法以及个人权利保护面临的挑战之一。在个人权利保护方面,欧盟率先推出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在AI和大数据应用与个人权利之间,划出了条条硬杠杠。在AI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的策源地美国,隐私保护在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当作宪法问题来对待,在当下联邦法律的制定和有关司法判例相对于AI发展和大数据应用显得滞后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以行政命令保护个人权利,宁可牺牲AI和大数据技术在本地应用所带来的效益。实际上,随着AI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社会成员,都越来越认识到个人权利保护,尤其是个人隐私权保护,应该成为AI和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的效益的一部分,而非将技术发展与个人权利保护对立起来。《大数据应用和权益保护研究报告》称,今年5月,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提出的“健康码”所涵盖的个人信息范围,曾引起广泛的关注。按照相关消息,“健康码”将集成个人病历、体检数据、生活方式管理等信息,生成个人健康指数排行榜,并通过大数据对楼道、社区、企业等健康群体进行评价……在公众反应强烈的情况下,杭州在6月份发布了《健康码开发运行规范管理办法》,要求有关部门、单位不得收集与健康码项目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以此来平复人们的担心。也就是说,AI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尽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能把应急管理的权宜之计变成制度设计与制度运行的方向”。(摘编自光明网《不应该以偏废权利为代价求得AI发展》)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受算法和算力不成熟的局限,人工智能概念虽然早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已提出,但未能实现应用和推广。B.近年来,因受相关科技创新因素驱动,全球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我国人工智能跻身世界前列,完全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C.我国的人工智能论文和专利申请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人工智能生态得以全面布局,技术的护城河打造完成。D.我国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多集中于应用落地端口,在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自产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人工智能只有审慎后续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路径,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补齐技术短板,才能避免其发展不牢的风险。B.我国的人工智能既要抓好技术的优化和落地场景的开拓与渗透,还要着力于人才储备和持续研发投入,建设智能生态体系。C.人工智能技术是双刃剑,既能让机器获得智能以佐助人类的生产生活,又使人类个体的权利保护面临挑战。D.在个人权利保护方面,欧盟、美国一些成熟的做法,为杭州市妥善解决“健康码”衍生问题提供了借鉴。1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工智能研究范畴的一项是()A.语言的学习与处理研究B.机器感知识别研究C.人脑神经活动受碍研究D.机器自主思维能力研究17.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人工智能下一个简要定义。18.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14.D15.D16.C17.人工智能是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模拟人类思维过程,赋予机器模拟、延伸和拓展类人的智能的能力(或:技术)。18.①首先介绍人工智能的概念,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状况;②接着介绍了国内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态势、所取得的成绩;③最后指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原则、措施。【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A.程度错解,原文在材料一第一段,不是“未能实现应用和推广”,而是“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B.条件丢失,原文在材料一第三段“在强有力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下,依托庞大的数据体量、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高度的互联网普及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持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并跻身全球人工智能第一梯队”,可见我国的人工智能跻身前列,除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外,还因为我国具有了庞大的数据体量、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高度的互联网普及率等基础条件;C.未然变已然,从下文“基础理论缺乏、原创算法薄弱、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等问题凸显”来看,我国技术的护城河尚未打造完成。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D.推理失当,原文是“在个人权利保护方面,欧盟率先推出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在AI和大数据应用与个人权利之间,划出了条条硬杠杠”“在AI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的策源地美国,隐私保护在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当作宪法问题来对待……”,可见欧盟、美国一些成熟的做法,为我国不应该以偏废权利为代价求得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借鉴,并不见得为杭州的做法提供借鉴。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第一段来看,人工智能是用机器模拟人脑思维过程的技术,与研究人体本身机能的医学有本质区别,C“人脑神经活动受碍研究”是对人体的研究,属于医学范畴,不属于人工智能范畴。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给事物下定义的能力。题目要求给“人工智能”的下定义。考生首先需要明确下定义的格式:“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然后筛选出与概念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有关的信息,加以整理。本题相关信息在材料一。从材料一第一段可筛选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它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模拟、延伸和拓展类人的智能”。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技术”或“能力”;它“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赋予机器模拟、延伸和拓展类人的智能”;为了与上下句结构对应,可将“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改成“模拟人类思维过程”。根据这些整理成一个单句即可。18.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概括行文脉络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模拟,它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法,赋予机器模拟、延伸和拓展类人的智能”,然后说明最早提出的时间及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的原因;第二段介绍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人工智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1630亿元,2018-2022年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1%”;第三段介绍了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持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并跻身全球人工智能第一梯队”;第四段从“技术上”和“产业上”两方面介绍了我国人工智能取得的成绩;第五段指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美国、欧洲相比,我国在产业链分布上更加集中于应用落地端口。长期市场化导向导致国内行业发展结构性失衡,基础理论缺乏、原创算法薄弱、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等问题凸显”第六段介绍解决问题的原则“从中短期看,技术侥化、落地场景的开拓和渗透是最主要的增长点;从长期看,智能生态体系建设才是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第七段从“人才”角度介绍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当前政策应侧重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资源池,尤其是在基础学科领域突破人才瓶颈。同时,打破‘唯数量论’的科研评价和考核体系,改变人才激励机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如果以《人民文学》扬起“非虚构写作”旗帜为起点,“非虚构写作”已走过10年的文学历程。无论概念界定、外延厘析,还是创作实践、批评研究,当下的“非虚构写作”都略显混乱。那么,“非虚构”应如何“写作”?首先,应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非虚构写作”鼓励作家深入现实,以亲历性、反思性与在场性姿态直视虚构文学面临的困境,打破传统文学秩序,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等各种关切和经验在文学书写中得以呈现。可见,文学书写是内核与目的,而“非虚构”仅是手段或路径。其次,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间的应然关系。“非虚构写作”在根底上仍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是文学的真实。而这恰是在立足于“非虚构”的现实事件基础上,并通过虚构、想象等艺术手法超越这种基础后呈现的。即作为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与虚构、想象之间并不对立,而是共同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学世界。“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因为虚构是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依凭记忆对大脑储存的材料进行加工而产生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只要不是漫无边际不合逻辑的杜撰、编造与无根无由不合情理的空想、幻想,其对文学真实的呈现都是有益和必要的。虚构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化,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实性。遗憾的是,从“非虚构写作”的创作实践看,大多创作主体停留于记录者、观察者层面,使作品徘徊在“反”虚构层次。因排斥虚构与想象而将其与“非虚构”对立,致使这些“非虚构”文本无法与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区别开来,虽说最大限度地呈现了真实,但却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最后,应厘清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逻辑关联。“非虚构写作”追求的是艺术真实而非现实真实。实际创作中,无论是关于现实的描摹还是历史的记录,不管作者如何客观冷峻与零度叙事,都不可避免地掺杂个人想象、情感、认知,甚至是兴趣与爱憎。加之作者的出身、立场与态度及所处历史时代和社会氛围等因素,又会在创作中隐匿着某种“虚构性”的因子或回避某种情形以达到特定目的。“非虚构写作”要将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及创作主体的个性才华作为艺术追求,在最大限度地立足叙述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等基础上呈现艺术真实。如此,“非虚构写作”方可重新激活文学艺术与大众生活的关联,展露时代凡俗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将易被遗忘、遮蔽的日常瞬间及其潜藏的可能,通过作者亲历亲验的在场性书写予以呈现。(摘编自高春民《非虚构写作:以审美创作反映现实》)材料二那么非虚构写作到底是什么?非虚构写作首先可以分为实用的非虚构写作和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两类。实用的非虚构写作事实准确,文本简陋粗糙,不追求叙事的精彩。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强调以创造性的方式呈现精确事实。非虚构写作题材广泛,包括文学新闻、非虚构小说、历史写作、传记写作、旅行写作、科学写作等不一而足。非虚构写作最核心的两个特质是事实精准和叙述精彩。“非虚构”要求故事真实,不允许夸大和捏造事实。非虚构写作用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而不美化事实。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种非虚构类作品:一种是“严肃”的非虚构作品,它与虚假做斗争,另一种是“艺术”的非虚构作品,它让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作。在写作史上,没人禁止在小说中使用事实,但在非虚构写作中,禁止编造和嫁接却是共识。叙述精彩指的是运用文学技巧,即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运用的叙事技巧,以生动的、戏剧性的方式真实、准确地描写真实人物和叙述事件。20世纪60年代后,文学技法无害于事实成为非虚构写作圈的共识,新闻领域的新闻特稿、叙事新闻、文学新闻都不避讳文学笔法,严谨的历史学家、传记作家、研究自然和病毒的科学家在让知识走向公众时也在追求文本的精彩度和审美感。真言必须美言,这构成了非虚构写作的一体两面。(摘编自刘蒙之《非虚构写作不是什么》)材料三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独立文体,而是一个文学类型,是包含了新闻、非虚构小说、报告文学、日记、历史抒情散文等各文体在内的文类。关于非虚构文学的界定,存在三个层面的认识。第一,一切以事实为基础的写作均可被看作广义上的非虚构文学。虽然“非虚构文学”的命名仅有数十年,但具有“非虚构性”的作品早已有之,如《史记》。西方也一直将图书分为虚构、非虚构两大类。以此划分的非虚构文学范围很广,包括新闻、纪实小说、日记、书信、传记等文体。第二,狭义上的非虚构文学。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新新闻主义”的探讨,研究者多从中西方非虚构文学对比、传播效果等角度进行钻研。第三,以“中观”视域对非虚构文学进行探讨,即将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以真实故事为基础、兼具文学性表达的文类。从这一视域出发展开的研究,既考虑到非虚构文学的传统与内涵,又充分结合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因而更受中国学者重视。(摘编自刘浏《全媒体时代的非虚构写作》)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想象是对大脑存储的加工,虚构是对真实的提炼,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不同。B.“非虚构”文本呈现真实,这点与新闻、口述实录等不同,它有艺术意蕴和美学张力。C.真正的非虚构类作品不存在完全真实的“严肃”非虚构和写法自由的“艺术”非虚构。D.在非虚构文学的界定上,广义、狭义、“中观”视域下的非虚构文学之间存在递进关系。2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非虚构”与“写作”的关系中,“写作”为主,“非虚构”为辅,“非虚构”仅仅是文学书写的手段。B.在实际创作中,作品反映的“真实”,都带有作者的个体化和主观化倾向,这是现实的真实。C.“非虚构写作”对激活文艺与大众关联,展露时代和个体特质、呈现被遗忘日常等意义重大。D.真言和美言是非虚构写作的一体两面,技法对事实无害,运用技巧叙述的也可以是真人实事。2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虚构写作”的一项是()A.曹雪芹细心体察自己及身边普通人的不同经历,积累了素材,把这些真实故事改编进《红楼梦》。B.1979年,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医学报道,将动脉瘤比作妖怪,记录了一次失败的手术。C.《南方周末》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运用细节和情感渲染,展示了冠军才力退役后的落魄生活。D.为了再现离奇凶杀案细节,作家阿克到案发小镇进行两年多的调查后写出成名作《小镇奇案始末》。2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非虚构写作”下一个简要定义。23.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19.C20.B21.A22.①非虚构写作的写作题材广泛,②以创造性的方式(想象和虚构),③呈现精确事实(真实),④是一种文学类型。23.①开头提出现今“非虚构写作”略显混乱的现状,从而引出话题:“非虚构”应如何“写作”?②进而从处理好三对关系的角度点明做法,并进行阐释;③最后表明“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分析】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不同”错。原文有“‘非虚构写作’……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虚构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化,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实性”。由此可知二者对“非虚构写作”的作用相同;B.信息杂糅。原文说“……这些‘非虚构’文本无法与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区别开来,虽说最大限度地呈现了真实,但却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由此可知只是一部分“非虚构写作”具有“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这与“新闻、口述实录等不同”。而“大多创作主体停留于记录者、观察者层面,使作品徘徊在‘反’虚构层次”的“非虚构写作”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而“非虚构”文本“呈现了真实”和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是相同的;D.“存在递进关系”错。此为无中生有。原文只说“关于非虚构文学的界定,存在三个层面的认识”,以及“中观”视域更受中国学者重视,没有提及为递进关系。故选C。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的能力。B.“作者的个体化和主观化倾向,这是现实的真实”错。原文有“‘非虚构写作’在根底上仍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是文学的真实”,由此可知,带有作者的个体化和主观化倾向的作品的“真实”应是文学的真实,而非现实的真实。故选B。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观点和重要概念的能力。A.《红楼梦》的故事不是真实的,只是作者“把这些真实故事改编进”《红楼梦》的,不符合材料二的“‘非虚构’要求故事真实,不允许夸大和捏造事实”的要求。故选A。22.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这道题属于高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下定义”类压缩题。下定义类压缩题是高考语段压缩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做答此题的第一步是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接着找出和本质属性相关的各项内容,最后再将这些信息恰当地组合成一句话即可。由“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独立文体,而是一个文学类型”可整合出“非虚构文学”的属概念“是一种文学类型”。其它相关内容有“非虚构写作题材广泛,包括文学新闻、非虚构小说、历史写作、传记写作、旅行写作、科学写作等不一而足”“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强调以创造性的方式呈现精确事实”“‘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整合以上信息,可得出“写作题材广泛”“借助虚构与想象”“以创造性的方式呈现精确事实”等关键信息,再以取材、方法、内容的顺序和属概念组合,即可得出定义。23.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行文脉络的能力。材料一主要谈“非虚构写作”的注意事项及意义。第一段以《人民文学》提的“非虚构写作”为概念起点,提出现今“非虚构写作”略显混乱的现状,引出话题:“非虚构”应如何“写作”?第二段到第六段以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展开分析,点明做法。具体阐释了应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间的应然关系;应厘清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逻辑关联。第七段总结,从“激活文学艺术与大众生活的关联,展露时代凡俗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等方面表明“非虚构写作”的意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早在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等典籍就已有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阐述,例如“止于至善”(《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道家经典《庄子》一书中,更是为我们描绘了匠石、庖丁、承蜩者等一系列能工巧匠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古代工匠群体,形成了以“技以载道”“道技合一”“亲民爱物”为特色的工匠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工匠们对待自身职业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以及“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寓林折枝》记载了关于工匠工师翰的故事。工师翰为齐桓公修建宫殿,借机向齐桓公进言:“国家和宫殿一样,人才就好比宫殿的柱子,如果奸臣当道,那国家就有倾塌的危险了。”齐桓公听后罢免奸臣,招贤才管仲而任之。可见,在古人眼中,工匠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济世情怀。清代思想家魏源说“技可近乎道,艺可通乎神”,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也强调人们应当把工作当成一种“致良知”的修行。在传统文化中,世俗的事务超越了器物的层面,被赋予更多精神的意义,这正是中国工匠文化中“道技合一”的传统。“亲民爱物”则是中国工匠文化的另外一大特色。其中“亲民”主要源于儒家仁爱亲民的思想,由此形成了“贾而儒行”的中华民族儒商文化。“爱物”则更多源于“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体现了匠人在制作过程中,只有天、地、人、物四者和谐统一,才能制造出精美的物品。(摘编自张保文《工匠精神》)材料二: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两弹一星”,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我国品牌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材料三: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环视文化市场,一方面,百花齐放,佳作迭出;另一方面,虽然每年都有海量文学作品出版,上万集电视剧播出,数百部电影上映,但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要解决这些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从“心”做起,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才能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工匠精神”,其核心在于“精益求精”,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不懈追求。柳青在皇甫村蹲点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先后修改200多次。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而今,时代呼唤重拾“工匠精神”,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摘编自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2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诗经》中都有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并具体介绍了“技以载道”“道技合一”等工匠文化。B.我国制造业只有打破“尚巧工”的传统,破除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才有可能突破创新。C.文艺领域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使得文化市场上大部分文艺作品粗制滥造,造成了极大的浪费。D.时代呼唤文艺工作者重拾“工匠精神”,从“心”做起,厚积薄发,千锤百炼,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2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寓林折枝》中工师翰进言齐桓公的故事以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B.“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句话说明要制造出一件精良的器物必须具备多个条件。C.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工匠精神的时代风尚。D.柳青蹲点皇甫村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创业史》,这说明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文艺精品也必须弘扬工匠精神。26.下列各项中,不足以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A.在《红楼梦》创作过程中,曹雪芹曾经在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B.景德镇的匠人仿制前人瓷器时,往往在细节处露一点破绽,以示敬畏。C.在短短35年生活历程中,莫扎特完成了600余部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D.为给球面射电望远镜选择一个台址,南仁东用12年时间在贵州山区翻山越岭。27.请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28.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答案】24.D25.A26.C27.①有助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加快制造强国建设。②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③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技术工人队伍,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28.①首先针对文化领域工匠精神缺失的现象,提出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的观点;②接着论述弘扬“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③最后向文艺工作者提出希望,希望他们弘扬“工匠精神”,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分析】24.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辨析的能力。A.“具体介绍了……”于文无据。原文只是有简单的语句,“早在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等典籍就已有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阐述,例如‘止于至善’(《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B.“只有打破‘尚巧工’的传统……才有可能突破创新”错。原文是“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可见“尚巧工”是需要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C.结合原文“虽然每年都有海量文学作品出版,上万集电视剧播出,数百部电影上映,但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可见文中只是说文艺作品粗制滥造的数量多,并未强调比重大。故选D。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的能力。A.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体现的是中国工匠文化所追求的“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不是“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故选A。26.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辨析的能力。C.突出的仅是莫扎特创作的曲目数量多,与题干中的“工匠精神”无关。故选C。2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概括的能力。题干提示是从材料二筛选概括,内容是关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的。材料二第二段先指出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那么要想成为制造业强国就需要有“创新”能力,“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可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材料二第三段指出,品牌是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而我国品牌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不多,“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可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材料二第三段先说我国“尚工巧”的传统在当代没有得到重视,接着以习主席的话突出技术工人队伍素质的重要性,而要提升这部分人的素质,“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因此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技术工人队伍,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2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三主要是针对文艺工作者谈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第一段,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介绍了当前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有数量缺质量”,“浮躁之气、‘将就’之风”盛行,这其实就是文化领域工匠精神缺失的现象;接着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从‘心’做起,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才能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这也是作者的观点。第二段,开头即是小论点“‘工匠精神’,其核心在于‘精益求精’”,再指出“精益求精”对于文艺工作者的含义,然后以柳青、海明威为例加以证明。第三段,主要是发出号召,“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里,司马迁试图从经济发展中探寻社会发展的原因。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在用人问题上,他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他说:“臣闻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怎样才算是“贤”呢?司马光认为必须以德为本、德才兼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对于史书注释,许多人认为这纯粹是史料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论含量。这是对史书注释的误解。比如,元代学者胡三省不仅对《资治通鉴》在文字方面作了详细注释,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而且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比如,《资治通鉴》记梁武帝称:“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所;乃至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这自然是十足的欺人谎言。对此,胡三省在注释中加以无情揭露:“帝奄有东南,凡其所食,自其身以及六宫,不由佛营,不由神造,又不由西天竺国来,有不出于东南民力者乎?”这就以人所共知的事实揭穿了梁武帝的骗人鬼话。尤其可贵的是,胡三省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国家上下衣食住行,无不出于“民力”。他在《资治通鉴注》中还特别强调历史的善恶惩劝作用,认为《资治通鉴》正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所以他在注释中不厌其烦地指出:“《通鉴》书之以为后世戒。”“后之守国者,尚鉴兹哉!”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摘编自仓修良《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材料二:史学何为?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20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宣传和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