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边塞征战诗小专题+课件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边塞征战诗小专题+课件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边塞征战诗小专题+课件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边塞征战诗小专题+课件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边塞征战诗小专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塞征战诗小专题概念解说

以边塞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边塞征战诗到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并形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另外王维、李白、杜甫等都写过大量的边塞诗。

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眼。边塞征战诗常见意象1.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2.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3.地名:胡、羌、羯、夷、碛西、轮台、龟兹、夜、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青冢4.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5.音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6.战具:金鼓、旌旗、烽火、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鹰、马7.典故:燕然勒石、封狼居胥、投笔从戎、终军请缨、苏武牧羊边塞征战诗常见内容一、描绘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三、抒发保卫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四、表达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赞美。五、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慨。六、表达对战事的厌恶,对统治者的批判,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七、抒发征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内容一:描绘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表达自己的喜爱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内容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柳中庸《征人怨

内容三:抒发保卫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内容四:表达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赞美。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内容五: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慨。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内容六:表达对战事的厌恶,对统治者的批判,以及对和平的向往。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二首》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内容七:抒发征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艺术风格常用术语:雄奇壮美豪放旷达豪壮悲慨委婉清丽……常用技法一、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三、抒情方式方面:直抒胸臆、融情入景、以景衬情、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2.对比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和()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示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如用()和()的景物对比,突出()。3.虚实结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高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表达效果:运用想象,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4.用典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4.用典塞下曲

李益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第一句用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的故事;第二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的故事;第三句引用古代晋人与姜戎败秦的故事;第四句引用唐初薛仁贵两征突厥的故事。全诗用典,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5.夸张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艰苦,天气的恶劣,反衬出将士的不畏艰难和高昂的爱国热情。实战演练陇西行

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1)指戍边的将士,用借代的修辞。(2)后两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无定河边骨”是现实,是实写;“春闺梦里人”是梦境,是虚写,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通过对比反衬,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悲壮而凄凉的感情。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简要分析。2.最后两句妙在何处?最后两句在手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简要分析。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简要分析。一幅苍茫澄净的冬夜边塞图。边塞冰雪消融,牧马归家,明月朗照,羌笛悠悠。2:最后两句在手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简要分析。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实:写羌笛吹奏《梅花落》虚:由将士听《梅花落》想到盛开的梅花,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天山。表达他们的思乡情。虚实结合,意蕴丰富,意境开阔。并州路

李宣远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含蓄蕴藉。塞下曲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戍边之苦、思乡之愁厌倦战争、渴望和平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