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1123-2017仅在散装时有危险的固体物质分类方法_第1页
JT-T-1123-2017仅在散装时有危险的固体物质分类方法_第2页
JT-T-1123-2017仅在散装时有危险的固体物质分类方法_第3页
JT-T-1123-2017仅在散装时有危险的固体物质分类方法_第4页
JT-T-1123-2017仅在散装时有危险的固体物质分类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220.40;13.300J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I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25易燃固体分类方法 36自热固体分类方法 37遇湿放出易燃气体的固体分类方法 38遇湿放出有毒气体的固体分类方法 39有毒固体分类方法 410腐蚀性固体分类方法 4附录A(规范性附录)自热固体分类方法流程图 5JT/T1123—20171JT/T1123—2017仅在散装时有危险的固体物质分类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仅在散装时有危险的固体物质的分类总则,以及易燃固体、自热固体、遇湿放出易燃气体的固体、遇湿放出有毒气体的固体、有毒固体和腐蚀性固体的分类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船舶运输的散装时具有危险性的固体物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604化学品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GB/T21605化学品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GB/T21606化学品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方法GB/T21609化学品急性眼刺激/腐蚀性试验方法GB/T21621危险品金属腐蚀性试验方法UN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UN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Recommendationsonthetransportofdangerousgoods-Manualoftestsandcriteria)3术语和定义散装运输时具有化学危险性的固体物质,不包括归类在《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以下简称IMO-IMDG)中的危险货物。在散装运输时可以快速燃烧或易燃,但不满足IMO-IMDG第4.1类分类衡准的固体物质。2在散装运输时易自热,但不满足IMO-IMDG第4.2类分类衡准的固体物质。3.4在散装运输时,与水接触放出易燃气体,IMO-IMDG第4.3类分类衡准的固体物质。3.5遇湿放出有毒气体的固体solidsthatevolvetoxicgaswhenwet在散装运输时,与水接触放出有毒气体的固体物质。3.6在装载、卸载或散装运输时,吸入或皮肤接触时,对人类具有毒性的危害,但不满足IMO-IMDG第6.1类分类衡准的固体物质。腐蚀性固体corrosivesolids对皮肤、眼睛或金属具有腐蚀性或呼吸致敏,但不满足IMO-IMDG第8类分类衡准的固体物质。3.8经口半数致死剂量dermalmedianlethaldose,LD₅0一次或在24h内多次经皮肤染毒受试样品,引起受试动物发生死亡概率为50%的剂量,以单位体重接受受试样品的质量(mg/kg或g/kg)来表示。3.9吸入半数致死浓度inhalation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LC₅0在一定时间内经呼吸道吸入受试样品后引起受试动物死亡概率为50%的浓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受试样品的质量(mg/L)来表示。4总则4.1当一种固体物质在散装运输时满足本文件相应分类标准的下列一种或几种化学危险时应被分类为MHB:c)遇湿放出易燃气体的固体;d)遇湿放出有毒气体的固体;f)腐蚀性固体。4.2如果通过分析相似的货物或者通过事故记录明确了危险性质,此类物质也可被归类为MHB。3JT/T1123—20174.3当确定了一种测试方法后,须用此种货物的代表性样品进行测试。样品应在货堆表面以下5易燃固体分类方法5.1按照《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以下简称UN《试验和标准手册》)第III部分33.2.1.4.3.1初步筛选试验进行测试。初步筛选的样品长度为200mm。5.2当粉状、颗粒状或者糊状物质在一次或多次试验测试中燃烧时间小于2min,应被分类为MHB中的易燃固体。当金属或合金如在20min内或更短时间内被点燃并蔓延到整个试验样品长度,应被分类为MHB中的易燃固体。易燃固体的判定衡准见表1。表1易燃固体的判定衡准固体货物危险第4.1类,包装类Ⅲ燃烧时间(t),燃烧距离(1)MHB燃烧时间(t),燃烧距离(1)粉末状金属5min<t≤10min,1=250mmt≤20min,1=200mm固体物质t<45s,l=100mmt≤2min,1=200mm6自热固体分类方法6.1按照UN《试验和标准手册》第III部分33.3.1.6中试验方法进行测试。6.2当使用100mm3的样品在140℃和100℃时,测试样品的温度升高超过10℃,该物质应被分类为6.3此外,按照上述试验方法进行测试的任何时间中,试样的温度要连续记录48h。如在48h试验结束时,试验温度升高,应按上述试验方法延长试验时间。此外,根据UN《试验和标准手册》第III部分33.4.1.4.3.5中所描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的任何时间中,此类物质温度较环境温度上升10℃或以上,这种材料应归类为MHB。进行测试时,样品的温度应超过48h的连续测量。在48h结束时间段,如果温度有升高,根据测试方法应相应延长测试时间。7.1按照UN《试验和标准手册》第III部分33.4.1中试验方法进行测试。7.2当物质的易燃气体释放速率大于零时,该物质应被分类为MHB中遇湿放出易燃气体的固体。当进行试验时,应在48h内每隔1h计算一次气体的释放速率,对气体释放速率的计算应超过48h。当在48h结束时,释放速率是增加的,应按上述试验方法延长试验时间。8遇湿放出有毒气体的固体分类方法8.1按照UN《试验和标准手册》第III部分33.4.1中试验方法进行测试。8.2当物质的有毒气体释放速率大于零时,该物质应被分类为MHB中遇湿放出有毒气体的固体。根据4JT/T1123—2017内每隔1h计算一次气体的释放速率,对气体释放速率的计算应超过48h。当在48h结束时,释放速率是增加的,应按上述试验方法延长试验时间。8.3试验期间气体的收集应采用7.2规定的方法。如果气体是未知的,没有可用的急性吸入毒性数据,应对气体进行化学分析及毒性测试。如果气体是已知的,应在所有已知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吸入毒性的评估,使用测试方法是总结其危害性的最后方法。有毒气体是在4h测试中表现出急性吸入毒性LC50低于20000ppmV或20mg/L的气体。9有毒固体分类方法9.1按照GB/T21605和GB/T21606试验方法分别获得物质的急性吸入毒性LC50和急性皮肤接触毒性9.2当物质符合《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以下简称UN-GHS)第III部分的以下任何一项类别4);b)货物产生的粉尘呈现吸入毒性等于或小于1mg/L/4h(UN-GHS单次接触后特定目标粉尘急性吸入毒性类别1)或低于0.02mg/L/6h/d(UN-GHS重复接触后特定目标粉尘急性吸入毒性类别1);c)货物呈现急性皮肤接触毒性LD50为(1000~2000)mg/kg(UN-GHS急性皮肤接触毒性类别4);d)货物经过90d测试,呈现的皮肤接触毒性低于1000mg/kg(UN-GHS单次接触后特定目标急性皮肤接触毒性类别1)或低于20mg/kgbw/d(UN-GHS重复接触后特定目标急性皮肤接触毒性类别1);10腐蚀性固体分类方法10.1按照GB/T21604和GB/T21609试验方法分别获得物质的皮肤刺激和眼睛刺激的等级。10.2按照GB/T21621试验方法获得物质在55℃时对钢或铝表面的年腐蚀率。当进行试验时,样品应包含至少10%质量的水分。如果运送货物的代表性样品不包含超过10%质量的水分,应向样品中添加水分。a)货物已知为呼吸致敏物(UN-GHS呼吸致敏物类别1);b)货物呈现出的皮肤刺激性的平均值为2.3或高于2.3,产生红斑/焦痂或水肿(UN-GHS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c)货物呈现出的眼睛刺激性的平均值高于1,产生角膜浑浊/虹膜炎,或平均值或高于2产生结膜发红/水肿(UN-GHS严重眼损伤类别1或眼刺激类别2A类)。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