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晓南路(昌岗立交-江晓路段)升级改造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东晓南路(昌岗立交-江晓路段)升级改造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东晓南路(昌岗立交-江晓路段)升级改造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东晓南路(昌岗立交-江晓路段)升级改造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东晓南路(昌岗立交-江晓路段)升级改造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晓南路(昌岗立交-江晓路段)升级改造工程说明第页目录TOC\o"1-2"\h\z\u目录 11项目概况 22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 23排水工程 23.1设计依据 23.2排水现状 23.3雨水计算 33.4附属设施 34海绵城市 34.1设计依据 34.2海绵城市措施简述 44.3设计参数 54.4本工程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 64.5海绵设施设计指标复核 6

排水说明项目概况东晓南路(昌岗立交-江晓路段)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中西部,分为东晓南高架及地面辅道两部分,本项目北起昌岗立交与南泰路相交,与新滘西路相交,终于江晓路,项目改造范围全长3.116km,规划路幅宽度为46~50m,实际路幅宽度为40~48m,地面辅道为双向6车道,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本项目仅对地面辅道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交通疏解、照明工程等。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1、按1.5-3倍设计流量复核雨水口的过流能力。回复:按意见复核。排水工程设计依据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城市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19)《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2008)《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26081-2022)《球墨铸铁管及管件技术手册》2006年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EN124欧洲井盖标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地方规范、标准及指引性文件《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气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与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有关技术报告的通知》(2023年2月)《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与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技术报告》(报批稿)(2022年12月)《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广州市水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排水工程建设要求的通知》广州市水务局2017.07.07《广州市水务局关于推广使用预制装配式排水检查井及限制使用砖砌筑排水检查井的通知》广州市水务局2018.02.1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标准图集》(2018.02)广州市水务局《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雨水口标准图集》(2018.02)广州市水务局排水现状东晓南路目前有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主管道运行良好。路面雨水口以侧入式立箅式为主,伴有近两年改造的少量平箅式。经现场踏勘,立箅式出现了坍塌及堵塞现象,平箅式雨水口亦有严重堵塞现象(详见下图)。由于本项目仅对地面辅道进行升级改造,不涉及管道开挖,应业主需求,本次道路改造中的排水系统,仅对雨水口进行改造,即现状的立箅式改为平箅式,现状雨水口连接管保留使用,同时对现状平箅式雨水口及连接管进行清理疏通。另外,由于铺装的更新,有涉及到部分检查井井盖的提升与更换。现状已破损的立箅式雨水口现状堵塞严重的平箅式雨水口雨水计算暴雨强度公式:根据《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气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与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有关技术报告的通知》(2023年2月)及《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与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技术报告》(报批稿)(2022年12月)。本工程采用广州市短历时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P=5a时,(L/s•ha)式中:q——暴雨强度(L/s·hm2);t——降雨历时(min),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min),只收集道路路面范围内雨水取5min;t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雨水量计算公式:Q=ψ·q·F式中:Q——流量L/S;ψ——综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充满度设计充满度:雨水管道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设计;设计流速:雨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0.75m/s;雨水水管道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为10.0m/s,非金属管为5.0m/s。雨水管径最小要求:结合《广州市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定》,公共雨水水管管径不小于500mm,雨水口连接管管径宜采用300mm。雨水口排水能力校核综合径流系数(107269×0.9+28065×0.4+16615×0.15)÷(107269+28065+16615)=0.69设计重现期下的雨水径流量Q=ψ·q·F=0.69×552.193×15.19=5787.59(L/s•ha)查《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雨水口标准图集》知,单箅平箅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30L/s计算所需雨水口的数量:1.5×5787.59÷30=289现状道路两侧雨水口总数量303,可满足道路排水的需求。附属设施雨水箅子、井圈、盖板、截污挂篮等均采用成品。雨水箅子采用球墨铸铁,并需具备防盗、防滑、防噪音、弹性紧锁功能。箅子表面必须经过喷涂防锈环氧树脂或者沥青漆等防锈处理。箅子必须便于关闭、开启和维护。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按照《关于规范广州市排水检查井井盖盖面标示的通知》要求设置排水井盖,井盖采用球墨铸铁,抗拉强度500~1100N/mm,延伸率2-15%,符合国标QT500-7要求。井盖及盖座必须开启方便、灵活,具备可调节高度、弹性紧锁、防沉降、防盗、防响、防滑、防跳及意外开启功能。井盖上应有业主标志,注明检查井类型、承压等级、抢修电话、生产日期等。其余未尽事宜详见《井盖设施建设技术规范》DBJ440100/T160-2013。海绵城市设计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2008)《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N3838-2002)《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SZDB/Z145-2015)《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ZDB/Z49-20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年版《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关于印发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穗水[2017]16号)《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制表分类指引(试行)》(穗水河湖[2020]7号)《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穗府办规〔2020〕27号)《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穗水〔2017〕247号)《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穗水河湖〔2020〕7号)《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集(试行)》(穗水〔2017〕12号)《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洪涝安全评估技术指引(试行)的通知》(穗水规计〔2021〕10号)海绵城市措施简述生态树池对于行道树采用独立树池形式的路段,可设置生态树池。作为一种小型生物滞留设施,一般由种植土层、砂滤层、排水系统以及乔灌木组成,生态树池与原有雨水口的联合应用增加了道路排水口的数量,提高了路表排水设施的综合排水能力,且相对于常规雨水口截污设施净化效果更为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雨水口截污与快排的矛盾。生态树池示意图生态滞留池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等。生物滞留池示意图生态植草沟在退缩带宽度有限制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空间时可考虑使用生态植草沟。生态植草沟是用来收集、输送和净化雨水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可用于衔接其他海绵城市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其设计既要满足生态排水的技术要求,又要满足公众审美的美学标准。生态植草沟的构造比较简单,为横切面呈三角形或梯形的带状下凹绿地,主要是利用天然的地形分布截流和输送雨水,适用于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等狭长地带;同时它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容易维护。生态植草沟示意图下沉绿地下沉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又称为低势绿地、下凹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下沉绿地作为一种形式最简单的雨水蓄渗设施,其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在居住区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地设置。下沉式绿地被赋予的主要功能:一是对于干旱缺水的城市,尽可能蓄积降水时的地表径流以补充和节约绿地灌溉用水,从而有助于城市节水;二是通过减少地表径流,有组织地汇集雨水,有利于城市地表污水的集中排放和处理,有利于减少城市污水对外界的影响;三是在城市发生暴雨引起洪涝时起到滞洪减灾作用。下沉式绿地示意图透水铺装透水铺装可下渗雨水,雨后不积水,行走时不会打湿脚,方便出行。慢行系统采用透水铺装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都有较大的作用。透水铺装示意图溢流式雨水口溢流雨水口以收集功能为主,一般设置在下沉式绿地或生物滞留设施内。溢流雨水口示意图设计参数暴雨强度公式:规划设计重现期: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建区域的雨水系统标准为重现期不小于5年;重点地区(含立交桥)雨水系统标准为重现期30~50年;地下空间狭窄、难以实施的区域经论证后可降低至2~3年。根据《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气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与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有关技术报告的通知》(2023年2月)及《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与设计暴雨雨型研究技术报告》(报批稿)(2022年12月),本工程采用广州市短历时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P=5a时,(L/s•ha)式中:q——暴雨强度(L/s·hm2);t——降雨历时(min),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min),只收集道路路面范围内雨水取5min,收集街区范围内雨水取10min;t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设计降雨量Q=ψ·q·F式中:Q——流量L/s;ψ——综合径流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和对现场情况的综合考虑;F——汇水面积,hm2。本项目主要收集道路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如下表:广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曲线下垫面径流系数径流系数表汇水面种类流量径流系数ψ本项目取值绿化屋面(绿色屋顶,基质层厚度≥300mm)0.40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0.85-0.95铺石子的平屋面0.80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及广场0.85-0.950.9大块石等铺砌路面及广场0.55-0.65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及广场0.55-0.65级配碎石路面及广场0.40-0.50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及广场0.35-0.40非铺砌的土路面0.25-0.35绿地0.10-0.200.15水面1.00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0.25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0.40透水铺装地面0.08-0.450.4下沉广场(50年及以上一遇)0.85-1.00不同低影响设施污染物削减率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不同低影响设施污染物削减率如下表:不同低影响设施污染物削减率表序号低影响设施污染物削减率(%以SS计)本项目取值(%以SS计)1透水砖铺装80~90852透水混凝土铺装80~903透水沥青铺装80~904复杂型下沉式侧绿化带70~9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