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什么是健康心理学
一、健康心理学的定义
•WHO(1947年)指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
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水平:死亡一疾病^-一般生理健康一情绪和精神水平的提
高一最佳水平:完美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主要研究行为卫生、生活方式和健全人格的
形式,科学的体质锻炼方法,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因素等。(朱智贤《心理学大
辞典》)
•健康心理学是美国新建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目的是把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
预防医学,即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林传鼎《心理学辞典》)
•综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以一般正常人为对象,对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因
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增进一般人有关身心健康的知识,从而实践预防重
于治疗的原则,以期达成健康自求的理想(朱敬先,2005)。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心理因素作用规律的科学,着
重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知识与技能,研
究人类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探索其动因和影响因素及其内
在规律性,为人类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科学的标准和方法。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是关于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
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的学说。
二、健康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人们了解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基本性质,为保
持与促进身心健康打下必要的认识基础。
•有助于人们了解各种身心疾病,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非健康心理与某些不良行为,
增强人们的自我训练、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与能力。
•有助于人们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为防治心理疾病创造一定的条件。
•有助于人们了解人生各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容易出现哪些方面的健康问题,使终
身健康有所保证。
•有助于人们预防因疾病而引起的心理病理反应。
•有助于人们减少或消除致病的危险因素和不良行为,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
医疗保健费用。
三、健康心理学的邻近学科
・心身医学
•行为医学
•临床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学
四、健康心理学的历史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远古时期,中国人将健康
看作是阴阳平衡的结果、阴阳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疾病。因此,医生采用恢复阴阳平
衡的方法使患者重获健康。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则提出了体液学说,他认
为人体内有四种基本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当四种体液正常而均匀
地混合时则为健康,若其中一种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疾病。因而他特别强调促使体
液平衡和自然治愈。这种对整体性的重视是东西方医学哲学看待健康的精髓。
公元2世纪,著名罗马医生C.盖伦提出了不同的健康观,认为疾病是影响健
康的主要因素,强调疾病是由病原体(任何微生物和病毒)引起的。因而十多个世
纪以来,医学界的注意力放在疾病而非健康上。健康被十分狭义地定义为疾病的匿
迹,即健康是消极状态(疾病)的消失。
20世纪初期,心理学已与人们的健康问题联系起来。1912年,行为主义心
理学家J.B.华生提出,尽管医学有其特殊性,医生仍需要接受心理学训练以便把患
者当人看,所以要求为医学院学生开设一门心理学研究课程。但是,该设想并没有
得到医学院校的积极响应。
•20世纪50年代,疾病的死因首推心血管疾病和癌,而不再是传染病。经研究证实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行为特点多为A型,而癌症与吸烟等不良行为有关。
•20世纪60年代,将行为矫正的心理治疗技术应用于与健康相关的医疗实践,其有
效性给医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物反馈治疗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自觉
或不自觉的反应,学会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从而提供了对心身失调进行自我治疗
的非医学疗法。
•197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召开了一个由心理学家和医生参加的大会,会上提出了
行为医学的定义。行为医学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它涉及与健康和疾病相关
的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发展及融合,并涉及这些知识与技术在
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行为医学试图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融合来
促进健康、治疗疾病。
•1978年8月,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健康心理学分会,首任会长J.马特拉佐。标志
着健康心理学的正式建立。
•1982年,第一本以《健康心理学》命名的杂志正式出版。
五、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心身疾病:精神紧张引起的病理性改变
•睡眠障碍:失眠、嗜睡、梦游等
•行为障碍:药物依赖、吸烟、酗酒、吸毒等
•神经症性障碍: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
•抑郁性神经症
•慢性功能障碍:疼痛、心血管病、癌症
,应激
,自杀
六、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测验法
•个案研究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流行病学主要变量:死亡率、发病率、罹病率、相对危险
•主要研究方法:
・现况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第二章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
一、健康行为
1、健康行为的定义
・健康行为:人们为了增强或保持健康状态所采取的行为
•健康习惯:与健康行为相关,且长长自动表现出来的行为
•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各种个体因素的综合,对健康有重要意义
・不健康行为(危险行为):有损于当前或未来健康的行为
,健康习惯的指标:
•晚上7—8小时睡眠
•不吸烟
•每天吃早饭
•每天饮酒精饮料不超过1一2杯
•定期锻炼
•主餐之间不吃零食
•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0%
2、健康行为的意义
・健康行为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得病的机会,且随着年龄增长,其作
用愈发显著,可以说,它是长寿的关键,
•不健康行为是造成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
某些生活方式对寿命有显著影响
比如婚姻:
已结婚:+4
25岁后每十年单身:一1
3、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
・人口学因素:财富,教育程度,社会压力等
•年龄因素:好一差一好
•价值观:文化差异
・个人的目标:健康的生活的习惯能否成为个人追求的目标
•个人的认知:哪些行为是有益健康的,哪些不是,这取决于个人的认知
•个人自控能力:意志的坚韧性;健康是否受个人控制的观念
・能觉察到的躯体状况:自觉到不适从而有所改变
・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周围人的的影响,可能产生模仿、暗示、从众或社交压
力,改变生活方式
•对公关健康资源的认知与利用程度:免费的政府咨询、诊断与治疗项目
二、健康促进
1、健康促进的含义
•1979年美国卫生总署发布关于健康促进和和疾病预防的报告《健康的人民》,标
志着健康促进运动的开始
•1986年,WH。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渥太华)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增强
控制及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
•1991年,美健康教育学家格林: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进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
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1995年,WH。西太区办事处发表《健康新地平线》: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家庭、
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问题的能力。
•健康促进是为了导致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条件所采取的健康教育与环境(社会、
经济、政策、法规、组织等)支持相结合的策略,即是把个人选择和社会对健康
的责任综合起来,以创造更健康的未来的一种人和环境之间的调节策略。
2、健康促进的场所与策略
•健康促进的场所:
健康促进学校
健康促进社区
健康促进医院
•健康促进的策略(1986,WHO):
•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关政策
•创造支持环境
・加强社区的行动
・发展个人技能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干预
・青少年的健康行为影响成年期的健康
•社会化
・充分利用可教育的时机
•关闭易感窗口期
对高危人群的干预
•高危人群1:儿童与青少年
・高危人群2:患有某类特殊疾病的人群
红丝带行动
・干预的益处:预防、节约经费
•干预的困难:对风险的低估、回避问题、
干预面临的伦理问题
对老年人的干预
•生活有规律
•家庭和睦
•心态乐观
•知足常乐
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
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和集体应作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
助。——WHO
・健康管理: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
预防的全过程。
第三章饮食与健康
一、饮食与文化
・食物最初只具有果腹的功能,但随着食物的不断丰富,饮食已经具有了丰富的文
化内涵,成为人们基于某种信念而选择的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
・饮食已经完全超越了满足生理需要的层次,而不断演变为个人生活中集生理的、
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为一体的文化概念。
•民以食为天
•不同个体对食物的耐受性不同
•适合于全体的健康的饮食标准实际上不存在
•健康的饮食标准需要不断调整
•应充分考虑饮食健康的心理学意义
二、饮食和疾病
・仅有35%的人接受过每天5份水果和蔬菜的建议
,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不健康的饮食
・饮食与胆固醇有密切关系
・饮食与结肠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有关,约有40%的作用
•饮食与猝死有关(食物相克中毒)
•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助于疾病治疗
多吃生果、蔬菜、谷类,少食肉、盐和脂肪,可有效预防慢性疾病
・某些饮食习惯有助于健康
如佛教与伊斯兰教,前者倡导素食,后者食牛肉,忌猪肉
,素食有美容功效
三、合理的饮食结构
四、体重标准与评估
・1、体重标准
・标准体重的标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标准体重的标准的认识有个体差异
•中国人的体重标准
•BMI法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kg/m2
•偏瘦:<18
•正常体重:18-25
,超重:25—30
•轻度肥胖:>30
•中度肥胖:>35
•重度肥胖:>40
•其他简便的计算标准
•成年人:标准体重=(身高一100)X0.9
・男性:标准体重=身高一105
•女性:标准体重=身高一100
•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一150)X0.6+50
•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一150)X0.6+48
2、体重评估
•皮褶测量:流行的肥胖评估方法,优点是可以精确评价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分布。
常用两脚规测量肱三头肌和肩胛骨下方的皮褶。
・腰臀比(WHR):肚脐至胃之间最大周围/臀部最大周围
肥胖:男性WHR>0.95女性WHR>0.8
男性式肥胖:粗腰小臀式
女性式肥胖:细腰肥臀式
五、进食障碍
•1、定义:进食障碍是一组以尽是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
・2、分类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厌食症
・主要表现为缺乏食欲,有强迫性拒绝食物的行为
・多见于女性,15—40岁女性发病率为1%,多见于城市人口
•诊断标准:
•明显的体重减轻低于正常15%
・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自我诱发呕吐、自我诱发排便、
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
・常有病理性怕胖
•常可有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
•症状至少三个月
・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排除躯体疾病的体重减轻
,病因:
•精神分析的观点:成年后的厌食行为与婴儿期的亲子关系有关,婴儿通过拒绝乳
头扁担不满,引起注意
•生物学观点:大脑活动异常,导致有机体对热量需求的异常反应
•家庭关系理论的观点:家庭纠纷多、关系紧张;从小被过分溺爱、缺乏独立性;
家族结构僵化、缺乏灵活性;经常回避家庭冲突
•治疗策略
•关键是增进饮食,恢复正常体重
•家庭治疗
・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
神经性贪食症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由于担心发胖,常采取
一些极端措施来防止发胖,如呕吐、导泄、禁食
•患者主要是神经性厌食症的延续者
•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暴食不是贪食症
,病因
•生物学理论:对饮食失控的冲动行为,与药物成瘾机制类似
•心理学理论:在意识到自己饮食失控时的焦虑感以及应对能力的欠缺;认知偏差,
自我意识的逃避等
•社会学理论: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人际关系较差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认知一行为疗法
•小组治疗方案
六、肥胖与减肥
・1、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的过度积累
•肥胖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问题
・美国有60%的人超重,27%的人肥胖(2001)
•我国居民17.6%超重,5.6%肥胖(2005)
•肥胖的危害
•身体健康: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健康
•社会交往:在社会中,常因此受到他人歧视,社会适应困难
•心理压力:焦虑、低自尊等
肥胖的类型
•代谢型肥胖
•环境型肥胖
•内分泌型肥胖
•食欲调节障碍性肥胖
•脂肪细胞增生型肥胖
・强迫性进食障碍
•药源性肥胖
•肥胖的原因
•全球的肥胖调查结果显示,肥胖是由遗传易感性,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躯体
活动少这三者共同作用所致
•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肥胖者更多
•发达国家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妇女肥胖者更多
•肥胖本身是肥胖的重要因素
・2、减肥
・节食:最常用,效果明显,但效果难以长期维持
•禁食:可迅速降低体重,但有损身体
•手术:胃部手术
•药物减肥:食欲抑制药物,效果明显,但反弹效果更好
•多模式方法:
・自我监控
•控制过度饮食
•增加锻炼
•控制自我对话
•社会支持
・预防复发
一、吸烟与文化
二、吸烟的历史
・烟草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属大约有60多种,但真正用于制造卷烟和烟丝
的,基本只有红花烟草,此外还有少部分用黄花烟草,其他品种很少用。一般来
说,,烟草”在台湾称为作菸草,港澳称为作烟草。
・烟草原产于美洲I,最着在被并吸烟的是玛雅人,主要用于宗教仪式。烟草有醉人
的香气,能消除疲乏,甚至治疗疾病,被赋予“神”的力量
三、吸烟的危害
•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的非吸烟者因为被动吸
烟而死亡。
•每年全球有20万人因为在办公室吸入二手烟而死于相关疾病
•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含有2000余种有害成分,其中如多环芳煌的苯并
花、苯并:1,亚硝胺、针210、镉、碑、B-蔡胺等有致癌作用,香烟烟雾中的促
癌物有氟化物、邻甲酚、苯酚等。吸烟时,香烟烟雾大部分吸入肺部,小部分与
唾液一起进入消化道。烟中有害物质部分停留在肺部,部分进入血液循环,流向
全身。在致癌物和促癌物协同作用下,损伤正常细胞,可形成癌症。
•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几乎等于因酗酒、凶杀、自杀、吸毒、溺水、交通事故、
工业事故和艾滋病死亡人数的总和。吸烟能损害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引起癌症、
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
•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钱和年教授《吸烟和妇科肿瘤的关系》的报告指出,宫颈癌
与卵巢癌在吸烟妇女中较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高,前者为4.4,后者为2.8。
•吸烟20年以上妇女患乳腺癌危险增加30%,吸烟30年以上者这一危险增加60%;
吸烟者癌症发病比不吸烟者早8年。
•吸烟妇女比不吸烟者患子宫颈癌或恶性肿瘤的机会高出50%。
・吸烟的男性发生阳痿的危险性比不吸烟的男性要高出40%。
•吸烟能损坏男性的精子及生殖能力。
•吸烟增加男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危险。
•80%的肺癌是有吸烟引起的。
•每天吸烟1—2包,寿命减少8年
•每天吸烟45支,患冠心病机率提高11贝
•吸烟是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中的第七位
•孕妇吸烟可几大增加婴儿畸形的比率
四、影响吸烟的生理因素
•1、烟碱的药理作用
•烟碱即尼古丁,是吸烟成瘾的主要原因。
•在低度到中度剂量时,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可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并加
快心血管系统活动。也就是吸烟者产生的生理体验。
•应激条件下,尼古丁对心血管的效应进一步提高,因而吸烟者吸烟的欲望更强烈。
•机体对烟碱的耐受性使得吸烟量逐步增加。
•多巴胺学说
•有研究认为,中脑边缘的多巴胺系统(DA)是尼古丁产生作用的关键部位。
•尼古丁刺激DA系统神经元促使多巴胺的释放,这些多巴胺贝单胺氧化酶(MAO)
分解,产生一种高香草酶(HVA)的代谢物。
•吸烟者大脑中(MAO)的含量比不吸烟者低大约40%,说明吸烟者大脑中可以
保留更多的多巴胺,这是吸烟者体验到“兴奋”的根本原因。
•尼古丁因为绕论了正常的多巴胺代谢导致成瘾。
•2、遗传因素
・动物实验表明,不同种系的大白鼠对尼古丁有不同的生理反应。
・人类实验表明,不同基因类型的个体有不同的吸烟行为。
•人体中有一种专门代谢尼古丁的酶,它的释放与基因改变有密切关系,从而影响
尼古丁在体内的代谢率。
・对尼古丁代谢率低的个体更不易成瘾。
五、影响吸烟的心理因素
1、心理依赖
•心理依赖也称精神依赖,也“心瘾”或“想瘾。指吸烟成瘾后,使人产生一种愉快
满足的欣快感觉,导致吸烟者在心理上对吸烟有一种渴求以及连续不断地吸烟的
强烈欲望,继而引发强迫吸烟行为,以获得满足和避免不适感。
2、社会学习
•吸烟的条件反射——吸烟行为与吸烟带来的快感体验之间建立条件反射
•吸烟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基于对吸烟的认知期望和价值判断,如吸烟会让我……
•吸烟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认知期望和价值判断形成反馈,决定后续行为是否发生
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影响因素
•家庭成员或朋友中有人吸烟
・对同伴的吸烟行为持欣赏态度
,认为吸烟是成熟、独立、加强的标志
•社会支持缺乏
•成就动机较低
・具有冒险和叛逆的个性
・喜欢吸烟带来的情绪体验和药理反应
3、人格特质
•吸烟者多被描述为具有外向的、有点神经质和紧张的人格特征
•吸烟多的人具有更多心理苦恼
•吸烟者在不允许吸烟的情况下应激的耐受性低于不吸烟者。
•具有较多社会支持、自信、自控力高的个体可以更好地抵制吸烟的诱惑
六、影响吸烟的其他因素
・男性职业中吸烟率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人员
・女性职业中最高的是?家务人员
,经济收入越?吸烟率越高。高
・男性?人群吸烟率最高离异
•女性?人群吸烟率最高丧偶
•文化程度更?者吸烟率高低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高45
七、减少吸烟危害的策略
•1、戒烟的困难——复吸率
•2、戒烟的阶段
•计划前阶段
•计划阶段
•准备阶段
•行动阶段
•维持阶段
3、戒烟治疗的步骤
・“5A”
,询问(Ask)
•劝说(Advice)
,评估(Assess)
•帮助(Assist)
•安排随访(Arrange)
•4、戒烟的个人策略
•尼古丁替代法——疗效显著
•尼古丁口香糖——口腔吸收
•尼古丁贴剂——血液吸收
•治疗周期约一年左右
•行为治疗
•强化法
,厌恶疗法
•自我监控法
•情境一吸烟行为去联结方法
•针灸治疗
(针刺吸烟者的内关、百会、合谷、迎香、神门等学穴位,调节吸烟者血浆内
啡肽水平和口腔及有机体其他部分的内环境,进而达到戒烟目的。)
・损伤小,无副作用,效果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复吸率提高。
•多模式干预
•将戒烟的各种方法结合起来,适用于所有的吸烟者
・主要包括:态度转变、自我监控和调节、条件反射技术、药物治疗等
•5、戒烟的公众策略
禁烟的法律法规
公共场合的禁烟令
烟草销售的人群规范
禁烟运动的各方博弈
・禁烟是全社会的责任
第五章酗酒与健康
一、酒文化
二、饮酒与健康
・适当饮酒有益于健康,但有害饮酒(酒精滥用)则会带来许多有害个人与社会的
问题,如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家庭暴力,矿工,躯体疾病,抑
郁等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
•59%的人过去一年中曾经饮酒,其中男性74.9%,女性38.8%
•43.8%的人过去三个月中曾经饮酒,其中男性63.8%,女性18.3%
•22.2%男性,2.5%女性每天饮酒
•1、酒精的生理作用
・酒精是兴奋剂还是抑制剂?
・酒精进入胃部,其中一部分不通过正常的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血液。
•酒精进入血液之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首先会影响高级认知功能,随后改变
感知和运动能力。
・饮用白酒和红酒相比较,哪个更快醉?
・酒精在进入体内后,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肝脏的代谢功能使得血液中的酒精
浓度每小时降低0.02%,一杯酒全部被代谢掉大约需要四小时,大量饮酒后,24
时也不一定能够完全代谢,从而会严重影响肝脏功能。
・正常成年人饮用两瓶啤酒后,1—2小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峰值,16小时以
上,才能完全代谢。
•酒精还会改变正常的食物代谢,它可以提供饮酒者所学能量的一半,因而饮酒后
可减少一半的食物摄入量。
・酒精,特别是啤酒中的酒精会改变机体的能量消耗和脂肪的储存方式。酒精会使
脂肪的分解降低大约36%,但并不改变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
•因而长期饮酒会造成营养不良及“啤酒肚”。
2、饮酒和躯体健康
(有利):
・适度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饮酒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低
•适度饮酒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有害):
・饮酒是肝脏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饮酒量的增加,与患高血压的风险成正比
•过量饮酒会增加食管癌、直肠癌、脑血管病的风险
•饮酒与脑梗塞发病有密切关系
・过量饮酒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管硬化等
•长期饮酒会造成男性生殖系统功能损伤
3、饮酒和心理健康
•借酒浇愁或借酒助兴——酒精成为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
・过量饮酒可致慢性酒精中毒,从而影响正常的心理功能
•慢性酒精中毒者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神经质等因子的得分高于正
常人,且往往缺乏责任心,对合理性批评常有不满,缺乏自控能力等。
三、酗酒及诊断标准
•1、酗酒的定义
•酗酒是一种有害饮酒行为,指一次性大量饮酒或者反复的大量饮酒,以及对饮酒
失去控制。
•酗酒是一种原发性的慢性疾病,遗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其发展和表
现,这种疾病常常呈现出进展性和致命性。其特点是对饮酒行为不能自控;思想
关注于酒;饮酒不计后果;患者有明显的思维障碍。(美国国家酗酒和药物成瘾
协会)
•酗酒是一种习惯吗?建立在疾病体系中的酗酒概念认为酗酒可能是由于某种潜
在的躯体的病理性改变而引起的可观察的症状。
・酗酒的原因可能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酗酒行为具有周期性特点,包括慢性酗酒者和狂饮者。
2、酗酒的诊断标准
•酒依赖的诊断标准(美国DSM)
,对酒精的耐受性增加
•有戒断症状(长期饮酒突然停止后的出汗心跳加快、恶心、失眠等症状)
•用量失控并长期饮用
•反复尝试节制未果
•大量时间用于饮酒即相关事件上
•社会功能收到严重影响
•不顾后果的严重而坚持饮用
•酒依赖的诊断标准(美国DSM)
・社会、家庭和工作职责受损
・在有危害的情况下饮酒,如酒后开车,有病在身仍旧饮酒
•由于饮酒而违法并反复出现
・不顾社会和心理的不良后果继续饮酒
・酒精中毒的法律标准
•BAC——酒精中毒的量化指标
•BAC即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可以使用呼吸分析器精确测定
•BAC以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来衡量
•BAC是警察判定酒后驾车的衡量标准
不同BAC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酒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酒精的吸收和代谢都是不同的,受性别、
体重、饮酒频率、代谢率、进食数量和时间等影响
•体重54KG女性,饮用360毫升啤酒后两小时,BACRT^O.1%
・体重80KG男性,饮用600毫升啤酒两小时内,8人0可能低于0.1%
•醉酒驾驶
•美国BAC>0.08%
•日本BAC>0.05%
•欧洲BAC>0.02%
•我国BAC0.02%—0.08%酒后驾车
BAC>0.08%醉酒驾车
3、酗酒的原因
•遗传因素
•多数动物实验证实,遗传对酗酒有重要影响,果蝇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也受遗传
影响
•双生子研究也表明酗酒受遗传影响
•父亲或母亲都可能把酗酒行为遗传给儿子,而不是女儿(丹麦DonaldGoodwin)
•心理因素
•酗酒者有特定的认知异常
•酗酒与焦虑、抑郁、失眠有关,但无因果关系证据
•遗传的心理易感性与酗酒行为有关,其促发因素包括家庭问题、同伴关系、伦理
背景(低收入、种族歧视)、环境剥夺等
•对饮酒的期待与酗酒行为密切相关
・家庭因素
•酗酒行为经常发生较低的社会阶层人群中
•酗酒者的父母更多地也是酗酒者
•酗酒行为具有明显的家族特征
•有酗酒行为的家庭可能同时存在其他问题行为
四、对酗酒行为的治疗
・酗酒行为治疗的目标——完全戒酒还是适量饮酒?
・约有90%的饮酒者可以控制饮酒
•进行酗酒治疗的饮酒者应是在无法有效控制饮酒的情况下进行
1、药物治疗
•通过戒酒药物使饮酒者产生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出汗等生理反应,从而使酒
精引起的快感消失
•常用的戒酒药有美沙酮、戒酒硫等,但这些药物可能产生药物依赖,并有其他副
作用,如口臭、阳痿症状等
•某些个体不适用,或不能坚持服用
•药物治疗只能够作为辅助手段
2、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法——每天逐步减少饮酒量,直到达到治疗目标
•厌恶法——需要饮酒时使用阿朴吗啡、土根碱等引起恶心反应,在饮酒和恶心之
间建立条件反射
•周期长,费用高,效果不稳定
3、嗜酒者匿名互助协会(AA)
•基于团体咨询技术的戒酒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据估计,有200万人成功戒酒
•通过同伴支持、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实现戒酒目标
•四种形式:演讲会、讨论会、措施会和研究小组报告
•不能科学验证疗效,缺乏系统理论支持是AA的问题所在
第六章艾滋病与健康
一、什么是艾滋病?
•1、定义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简称AIDS,音译为艾滋病。艾滋
病是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ni/LAV之后引起的人体免疫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不
良健康状况疾病。艾滋病病毒通过破坏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系统来攻击人体。经
过一段时期,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人体就失去了抵抗疾病的天然的力量。在这个
阶段,各种疾病开始侵袭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体,这个人就被称为患了艾滋
病。°
•艾滋病病毒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且并不立即导致艾滋病。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在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之前可以健康地生活很多年
•机会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2、病程与症状
•艾滋病的病程大概要经过四个阶段: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
滋病期
・症状随病程不断严重
・阶段1:急性感染期
•此阶段的感染会持续几个星期,并且会伴随短期的类似感冒的症状。大概有20%
的人的症状严重到足以需要去看医生,但是经常会遗漏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
•在这个阶段外周血中产生大量的艾滋病病毒,免疫系统通过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
和细胞毒淋巴细胞来抵抗病毒。这个过程表现为血清转化。如果在血清转化完成
之前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那么结果可能不是阳性。
•阶段2:潜伏期
•这个阶段平均会持续10年,虽然可能会有腺体肿胀,但是这个阶段不会出现主要
症状。在外周血中的艾滋病病毒数量会降到很低的水平,但是感染者还是有传染
性,而且可以检测到血液中的艾滋病抗体,因此抗体检测会显示出阳性结果。
•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艾滋病病毒并没有处于休眠期,而是在淋巴结非常活跃。可
以用一个实验来测量逃逸出淋巴结的少量艾滋病病毒。这个实验检测艾滋病病毒
的核糖核酸(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来替代病毒载量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
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阶段3:艾滋病前期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发生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有3个:
•1.因为(艾滋病病毒)多年的活动,淋巴结和淋巴组织逐渐被损坏或者“耗尽”;
•艾滋病病毒发生变异并且变得更易致病,换句话说就是更加强壮和多样,导致更
多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损坏;
•2.机体未能及时替换损失掉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
•3.因为免疫系统的损坏,各种症状开始出现。最初各种症状比较轻微,但是随着
免疫系统的日渐衰弱,这些症状会加重。
•阶段4:典型艾滋病期
・随着免疫系统损坏的日益严重,疾病会越来越严重,直到最终诊断为艾滋病。
•目前在英国确诊为艾滋病是看一个感染者是否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机会性感染
和癌变。在美国,如果血液中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计数非常低,也会被诊断为艾
滋病。很可能某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人的状况非常糟糕,但是并没有诊断为艾滋
病。
•艾滋病病人的临床症状:
•(1)原因不明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见表现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
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症状。
•(2)持续性原因不明的广泛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厘米,常见于颈、
腋及枕部等部位)以及肝、脾肿大。
•(3)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1个月
•(4)慢性腹泻每日超过4-5次,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
•(5)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
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卡波氏肉瘤和淋巴瘤等。
二、艾滋病的现状
•1981年,美国发现HIV病毒携带者
・1982年7月,艾滋病正式得名
•1987年,第一种抗艾药物AZT获得认证
•1991年,NBA巨星与约翰逊宣布感染艾滋
•1996年,联合国成立艾滋病联合计划署
・1997年,抗艾药物抗药性报告出现
•2002年,全球对抗艾滋病基金会运作
•1982年,艾滋病登录中国
•1983年,中国公民感染艾滋病毒
•1985年,一名阿根廷籍男子在中国艾滋病病发死亡
•1986年,四名血友病患者在使用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后,艾滋病毒检测结果呈阳
性
•1987年,同样原因,第一例中国公民死亡
•1990年,国爱艾滋病委员会成立
•1994年,专家认为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扩散
•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出台
・截至2006年,全球感染AIDS人数达到3950万,230万为15岁以下儿童
•2006年,新增AIDS病毒携带者430万,290万人死于艾滋病
•非洲地区是重灾区,占AIDS病毒携带者总数的63%
•截至目前,全球约2500万人死于AIDS
四、艾滋病的传播
•HIV只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接触不到含有艾滋
病毒的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宫颈分泌液、羊水等。而唾液、汗液、尿液、
粪便等在日常生活中不传染HIV病毒,因此不会通过空气、喝水、触摸等传播,
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HIV病毒。
•1、无保护的性行为
•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感染者发生性行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他就可能感染
艾滋病。性行为包括阴道性交和肛门性交。
•理论上讲,不用安全套(男性)或如牙套、女用安全套或塑料膜等遮挡物(女性)
口交的时候也会传染艾滋病和其它性病。
•2、不安全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和使用未正确灭菌的医疗器械
•如果一个人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针头或者注射器用于静脉吸毒、取血或者任何有
刺穿皮肤行为的活动,他/她都可能会被感染。用于刺穿或纹身的工具也会有一些
传染艾滋病的风险。
•输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也会感染艾滋病。
•如注射器和解剖刀之类的外科设备,甚至是使用过的用于静脉注射和血液传输的
设备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都可能会传播艾滋病。
•3、母婴传播
•母亲是HIV感染者的,她的婴儿可能是感染者也可能不是,但是婴儿在出生后几
个月都会携带着来自它们母亲的HIV抗体。如果这些婴儿没有症状,则只能在15
个月后才能使用标准的抗体检测最终诊断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为到那时
候,婴儿不太可能保持来自母亲的抗体,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它们会开始自
己产生抗体。检测艾滋病病毒本身的新技术可以在婴儿六周大的时候更准确的应
用以确定是否感染HIV。
五、艾滋病与心理健康
•1、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1)抗病毒治疗:选择不同的药物,针对复制周期中的不同环节,对艾滋病毒
的复制予以抑制。
•(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治疗,重建免疫功能,出现免疫代偿,
控制HIV;通过重建免疫功能,控制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病人的T细胞内,使之组织HIV的
复制,赋予病人新的抗病毒功能。
•(4)治疗性疫苗:选择那些抗病毒药物反应良好的患者给予疫苗治疗,经过免
疫接种的患者,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上升,病毒载量下降。
•鸡尾酒疗法:
对于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开始是单用一种抗病毒药物。后来发现,这很容易
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1995年美籍华人科学家何大一,首先提出将几类抗艾滋病
病毒的药物中的2-3种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即为“鸡尾酒疗法”,又称“高效抗逆转录
病毒疗法”。此方法可有效降低耐药性,显著提高疗效,延长存活期。但是它也存在
确定,如无法彻底清除艾滋病病毒,有较多的副作用,须长期服药,价格高,须经
常调整药物组合否则也会产生耐药。
・2、艾滋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抑郁、焦虑
•睡眠障碍
•艾滋病痴呆
,自杀倾向
•3、艾滋病社会歧视
•普通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家属对艾滋病患者的厌恶与疏远
・生活歧视:不愿共餐、共处、接触等
・就业歧视:回避、解雇及拒绝录用等
六、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援助
•1、心理支持
•(1)心理咨询
•(2)小组治疗
•(3)同伴教育
•2、临终关怀
・(1)生理关怀
•提供镇痛剂,如吗啡等
•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交叉感染
•满足合理要求,消除死亡恐惧
•安乐死
•(2)心理关怀
•艾滋病人的心理历程(库波斯•罗斯):
•震惊与否认阶段
•愤怒阶段
•讨价还价阶段
•沮丧阶段
•接纳阶段
・艾滋病临终患者多处于沮丧阶段
•尊重艾滋病人
•做好艾滋病人家属的工作
・提供情感支持
•心理减压
*3、心灵关怀
・宗教在临终关怀中具有重要作用
•艾滋患者的心灵关怀应提供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认识与体悟,帮助从容面对死亡
•鼓励艾滋病人敞开心扉,给生者以启迪
•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仍然是权益责任
实〈UniversalAccessandHumanRights)□艾滋病日是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增强
意识、加强预防、强调普遍可及和倡导行动的机会,在这一天,政府、各机构、
社区组织、企业和每个人都应该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的权利,
消除歧视和污名。
第七章应激(一)
一、什么是应激?
1、应激的定义
(1)应激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刺激,是外在压力的体现,如“生活事件”。可以
客观精确的测量。
(2)应激是人体对需要或者伤害的生理反应,是“躯体对所施加的任何需求
所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这些身体反应可能支持行为和心理的应对努力,也可能
导致生理伤害。
2、应激的性质
负性应激——破坏性、不愉快的体验
正性应激——积极唤起
3、应激研究的历史
stress源于物理学的术语,在工程和建筑学上指应激、负荷、应力、应变。
后来应用于人,特指困苦或逆境。
到19世纪中叶,应激开始用于生物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但当时仅把应激当
作产生作用于人体或心理的一种i°力i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应激一词首先是由沃特坎农1932年使用。他提出了应激的概念和个体恢复
平衡的关系。并指出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里最早对应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
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能引起机体应激状态的外界刺激称为应激
源。
二、什么是应激源?
[、定义
应激源即产生应激的根源,指能引起机体失调并唤起适应性反应的
环境事件与情境。如噪音、拥挤、人际关系破裂、面试失败、工作变动……
*(1)按事件性质与持续时间划分: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或变化的事情,通常指灾难性事件。包含自然灾害和人为灾
难。
•个人应激源指个人所遇到的特殊应激事件。
•日常生活应激源指日常烦心琐事。包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事情及长期慢性的问
题。
(2)按事件严重程度划分:
A、一般单一性生活应激
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无法避免的应激,其强度不足以使人崩溃,其后效不
完全是负面的。
B、叠加性应激
a、同时性叠加性应激: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应激的事件发生(四面楚歌)
b、继时性叠加性应激:两个以上应激事件相继发生(祸不单行)
C、破坏性应激:又称极端应激(严重的天灾人祸)。
灾难症候群三个阶段:
a、惊吓期(失魂落魄)
b、恢复期(后怕,逢人就说)
C、康复期
(3)按事件性质与持续时间划分:
,A.个人应激源
•a、生理疾病
•疾病导致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人对疾病的反应既可以应付应激情境,却又形成了压力。
•b、冲突
•趋近/趋近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
•趋向/回避冲突
•B、家庭应激源
•a、增加新的家庭成员
•b、离婚
•C、家庭中的疾病与死亡
•C、社会环境应激源
•a、工作和心理应激:
•工作负担过重
・某些类型的工作比其他的具有更多的应激性
•员工工作情况的评估
•b、环境的应激:
•拥挤
•噪音
•污染
(1)负性事件,比如灾难事件、慢性病
•(2)不可控事件
•(3)模棱两可的事件
•(4)超负荷事件
・(5)涉及生活核心部分的事件
三、应激的反应与影响
•1、应激的生理反应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
•肠胃反应:溃疡、肠炎
•呼吸道反应:哮喘、支气管痉挛
•肌肉骨骼反应:背痛、抽筋
•皮肤反应:麻疹、发痒
•心血管反应:头痛、偏头痛、高血压
•免疫反应:关节炎、肝炎
•fight-or-flight战斗还是逃跑(WalterCannon,1932)
•人在面对应激时产生的“战或逃”的反应
•2、应激的心理反应
•A、应激的情绪反应
・a、焦虑和恐惧
•b、愤怒
•c、抑郁和顾及
・d、冷漠
•B、应激引起的认知损伤
•面临应激情境时,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不合逻辑的思维等。
・应激通过分散注意力、增强认知负荷、耗竭认知资源而加重知觉和认知负担。
•3、应激的行为反应
•A、逃避与回避
,B、敌对与攻击
•C、退化与依赖
•D、无助与自怜
•E、不健康行为
•一般情况下,应激情境引起强烈的生理反应,增加心血管体统的负担,引起心率
不齐、甚至猝死,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应激也会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应激引起的不健康行为间接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
•应激还对个体的医疗服务产生负面影响
应激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在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控制调节下,通过下丘
脑——植物性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相应器官和内分泌系统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机
体反应.人体对应激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如果为应激而失衡的机体内环境长期
得不到恢复,或持续受到应激性刺激,则可能转为病理改变,进而导致心身疾病.
•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情绪变化而引起或影响疾病
的发生与发展.医学心理学研究证实,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血压升高,血液
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可通过肝脏转化为甘油三酯,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斑;另外,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血压也升高,会加速动脉
硬化和诱发心血管疾病.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还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多
种疾病,诸如紧张性头痛、多汗症、脱发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过敏性
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女性月经失调、男性阳痿早泄等等.同时,对免
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应激能否预测疾病呢?
•1967年,霍尔姆斯(T.H.Holmes)和雷(R.H.Rahe)在美国对5000余人进行
了关于生活事件(指造成人们生活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付的社会生活
情境和事件)对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他们将当时美国人生活中常见的43项生活
事件列成表格,把每一项生活事件引起生活变化的程度或达到社会再适应所需努
力的大小,称为生活变化单位(lifechangeunit,LCU),以此反应心理应激的
强度。
•生活事件生活转变值
•配偶去世100
•离婚73
•分居65
•入狱63
•亲密的家人去世63
•自己受伤或生病53
•结婚50
•被老板解雇47
•婚姻的调和45
•退休45
•家人健康的转变44
•怀孕40
•性功能障碍39
•新生儿诞生39
•工作变动39
•经济状况的改变38
•好友去世37
•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36
•与配偶吵架的次数改变35
•贷款超过1万美元31
•丧失贷款抵押品的赎取权30
•工作职责的转变29
•子女离家29
•吃官司29
•个人杰出的成就28
•配偶开始或停止工作26
•学业的开始或结束26
•生活水平的改变25
•个人习惯上的修正24
•和上司相处不好23
•工作时数或工作条件的改变20
•搬家20
•转校19
•娱乐的转变19
•教堂活动的改变19
•社交活动的改变18
・贷款(少于1万美元)17
•睡眠习惯的改变16
•家庭联欢时人数的改变15
•饮食习惯的改变15
•假期13
・圣诞节12
•轻微犯法11
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激惹性增高症状
・PTSD的主要临床症状
1、以下列1种以上的方式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如:
(1)反复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起这些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觉。
(2)反复而痛苦地梦及此事件。
•2.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在创伤
前不存在这种情况)如:
(1)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
(2)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
(3)不能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
(4)明显地很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
(5)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
(6)情感范围有所限制(例如,不能表示爱恋)。
・3.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在创伤前不存在),表现为:
(1)难以人睡,或睡得不深;
(2)激惹或易发怒;
(3)难以集中注意
PTSD易感人群有哪些?
1.“虎口脱险”的幸存者,美国“9V1”事件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幸存者患上了
此症。
2.死难者家属及朋友,他们都会经历相似的心理历程:震惊、否认、怀疑、恐
惧、愤怒、痛苦。
3.前线救援者、媒体工作者等事后介入现场的人群。
4.敏感、易感人群,特别是女性,他们透过二手消息或经由媒体得到讯息,虽
然人不在事发现场,但由于比较敏感,所以也像亲历其境般感到不安,出现创伤后
的应激反应。
四、应激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一般适应综合症
•生理学家塞里(H.Selye)提出。他将实验动物置于种种环境刺激下,发现这些
动物体内产生特征性的生理、生化反应。他将这种见于各种刺激条件下的、涉及
全身的反应,称为“全身适应性综合征”。他认为全身适应性综合征与刺激类型基
本无关,它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故称作“非特异反应”。
•一般适应综合症
,(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
(HansSelye,1956,1976)
•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警戒期——此时的个体觉察到环境的威胁,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从而引起对抗
或逃避反应,机体为应付应激源而动员能量。
・抵抗期——此时警戒期的反应消失,机体处在与应激源作长期抗衡的状态,在神
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协调下,各系统均处于动员状态。研究者认为,每个人
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应性能量储备,这些能量储备具有身心基础,用于应付各类
应激。
・耗竭期——在此阶段,用来对抗应激的生理、心理能量已被耗竭,机体需要得到
能量补充。慢性不良刺激,如一些紧张性工作可造成警戒与抵抗持续的状态,如
果机体不再有可供动员的能量储备来对抗不良应激,则可导致严重的疾患。
CPT应激理论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拉泽鲁斯(Lazarus,1984)提出。强调认知因素在应激反应中
的作用,注重对应激过程的研究,属于心理应激范畴。也是目前心理学领域使用最
广的应激理论模型。
第八章应激(二)
应对与预防
一、什么是应激的应对
*1、定义
•应激的应对指个人在应激状态下的自我调节,包括认知的、情绪的和动机的行为
反应。是个体为消除或减轻应激刺激带来的效应的一切努力。
*2、应对的特点
•并不总是健康的
•并不总是意识清楚的
•并不是要完全消除应激刺激
•主要用于减少痛苦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有多种应对方式
・3、应对的功能
,应对主要具备两大功能:
*(1)改变导致压力的事件
•(2)调整压力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
二、应激应对的中介因素
*1>应对方式(copingstyle)
又称应对策略,指个体在应激情境中所作出的为减轻压力采取的特定行为模
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个体经常使用的应对策略代表着其应对风
格,使个体的行为富有特色。
•(1)情绪焦点应对:以控制应激性情境引起的情绪反应为目的的应对。
•(2)问题焦点应对:以减少应激性情境的需求或增加应对这一情境的资源为目
的的应对。
•情绪焦点应对:当事人尝试减轻焦虑而不是直接处理产生焦虑的情境。
•问题焦点应对:当事人估计压力情境以改变现有的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直接的
行动或问题解决行为来改变压力源。
•采取应对策略时,个体试图通过认知重建来改变对需求的感知,或是通过增加对
应激影响的承受力,从而预防应激刺激的出现。
・采取战斗策略时,个体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征服、减轻或击败应激刺激。
・这两类应对方式具有系统的性别差异
•一般认为,雄性和男性以战斗一逃跑反应为主,具体表现为幽默、酗酒、吸烟、
运动、娱乐、分散注意;而雌性和女性以互助友好为主,具体表现为寻求支持、
发泄(购物、吃东西)、易积极再评价并接受事实、宗教信仰等。
2、人格特征
•人格作为应激应对的中介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可能
・(1)人格直接导致疾病
・(2)疾病影响人格形成
•(3)人格是一个过滤器
•(4)人格与疾病相互作用
不同人格特征的应激应对
•自我治疗人格——疾病倾向人格
•总体而言,疾病倾向人格与悲观的解释与归因、负性情绪相关,在应激应对中中,
可能加剧应激作用,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自我治疗人格更多地与乐观的解释和积极情绪相关,在应激应对中,可以起到预
防、缓冲甚至治疗的作用
•A型人格一B型人格
•A型人格的特征:雄心、争强好胜、缺乏耐心、易怒、控制欲强、急躁、不易放
松,人际不融洽等
•B型人格的特征:有耐心、比较放松、不易激动、不好竞争、易相处、社交适应
性好等
•A型人格患冠心病的机率是B型人格的1.7—4.5倍
•内部控制一外部控制
•内部控制型的人有更加有效的认知系统,更加倾向于作出增强个人能力的行为
•外部控制者往往地行为的后果不负责任或很少负责,在面临威胁时更多地处于无
所作为,坐等命运安排的状况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社会性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是个体所采用应对方式时
重要的外部资源
・社会支持的来源包括父母、配偶、恋人、其他亲属、朋友、同时、工作团体、社
区组织、宠物等
,社会支持的形式:
•评估支持、实物/工具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
•社会支持的作用模型
•缓冲假说——社会支持是应激情境中的缓冲剂,通过帮助个体进行有效的应对间
接地发挥应激阻抗作用
•直接影响假说——任何情境下,社会支持都是有益的,高社会支持意味着高自尊
和高归属感,使人们觉得别人需要自己,并设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应激管理及其方法
•应激管理即设计和应用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方法以减少潜在应激经历影响的过程
•应激管理不是要消除应激,而是要将应激水平控制在一■个最佳状态
1、针对应激生理反应的管理技术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
•深呼吸
・想象
・系统脱敏法
•体育锻炼
•生物反馈
・预先设想
•信息控制
・对情境进行再评价
•敏感并即使改变消极念头
2、针对应激情绪反应的管理技术
・坦然接受
•转移注意
•自我表露
・寻找情感的社会支持
四、应激的预防
(-)加强社会支持
•1、社会支持并非仅在应激源出现后有帮助,它也能够首先防止问题的出现
•2、有些人可用的社会支持比其他人要少
•3、给予和接受社会支持的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
(二)提高个人的控制能力
•1.增加自我效能,并减少被动感和无助感
•2.培养控制感
(三)更好地组织个人生活
•1、能够减少挫折感,减少时间的浪费,减少压力发生的可能性
・2、时间管理:
•(1)确立目标
•(2)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列一个表
(四)锻炼:从压力走向健康
•1.增加智能
,2.增加个人控制能力
•3.减轻焦虑、抑郁、紧张和敌意
•4.有规律地参加锻炼能够通过减少压力而促进健康
(五)为应激事件做准备
•1、担心的功能对可能出现的压力事件有一定程度的担心有利于应对
•2、加强控制的双重作用
・赫尔伯特•本森,提出四种基本成分对发展放松反应很必要:
•(1)一个安静的环境
•(2)一个可以专注入静的事物
•(3)一个被动的态度
・(4)一个舒适的姿势
第九章疼痛与健康
一、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普遍的看法是,疼痛是由于伤害性刺激引起
的不愉快感受,并伴随有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躯体运动反应和内脏植物性
神经反应),如逃避、诉痛、啼哭、叫喊、出汗、痉挛、休克等。
•实际上,还存在着某些温和的刺激、非伤害性的刺激引起的疼痛(如痛觉过敏),
无损伤性疼痛(如心因性疼痛),以及伤愈后疼痛(如果截肢后的幻肢痛)
・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也可能无疼痛现象,如肿瘤、某些癌症的早期
,同时,也存在痛觉丧失的现象
•因此,“疼痛是与现实的或可能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性和情绪性体
验”(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IASP分类学委员会主席H.Merskey)
•对疼痛的理解存在着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方面的不同
•从医学层面讲,探明疼痛的感觉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生化系统中传递规律,确定疼
痛的传递途径,进而找到改善疼痛体验的方法是根本目标。
•但是,医生和患者的目标却是不一样的,医生需要找到引起疼痛的原因并治愈它,
而患者的目的却是消除疼痛。这也能够部分地解释为什么医生对疼痛的敏感性更
低。
・从心理学层面讲,疼痛与认知、情感、意志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为不同
的认知评价、情绪状态与意志水平,对疼痛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
•从社会学角度讲,个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受到教育、文化和社会角色的影
响。
•许多典型人物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榜样,如焦裕禄、邱少云等,疼痛成为激发斗志
或者创造力的源泉
•而在鼓励坚强和忍耐的文化环境中,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也会提高
•某些社会角色的疼痛的耐受性更高。如关羽“刮骨疗毒”
二、疼痛的意义
•疼痛与负面的体验相关,从而给个人带来痛苦,并被用作一种惩戒的手段。这是
疼痛的负面意义所在。
•疼痛作为身体和心理不适的反映,又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是保护有机体健康的
重要机能。这是疼痛的正面意义所在。
三、疼痛的分类
•1、根据疼痛词的分类
・(1)感觉的维度:阵痛、刺痛、烧灼痛
,(2)情感的维度:恼人的、可怕的
(3)程度评价维度:轻度、中度、重度
•2、根据临床症状分类
(1)急性疼痛
•急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在三个月以内的疼痛,包括牙痛、普通头痛、术后疼痛、
烧伤疼痛
•急性疼痛体现了痛觉的正面意义,具有“警示”作用,50%以上的病人因疼痛就诊,
也可看作是“好痛”
•通常采用医学手段容易取得明显效果
(2)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了三个月的疼痛,包括创伤痊愈后依然持续的疼痛。
•慢性疼痛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剧烈的,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不连续的。
•慢性疼痛可分为两类:
慢性难治性疼痛——在没有机体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难以根治,但不会危机生
命
慢性进行行疼痛——由于某些慢性疾病或发展性疾病引起的,会随着病程的发展
而发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可称为“坏痛”。
四、疼痛的测量
・疼痛的测量面临许多困难,疼痛感觉与病理反应有关,不能用机体的生理指标来
衡量疼痛,在具体实验中也不能排除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疼痛的测量主要有两个维度:
痛觉阈限、疼痛耐受程度
,疼痛的测量主要有两个方面: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1、直接测量
・通过无创或微创手段诱发被试的疼痛感觉,然后要求被试是否感觉到疼痛、疼痛
的程度等。
•被试需要严格的训练
・此类研究受到研究伦理的限制
•直接测量的方法:
•化学刺激法、机械刺激法、温度刺激法、电刺激法、止血法
2、间接测量
•即以疼痛导致的生理反应作为衡量疼痛的指标,比较客观但不能完全代表疼痛的
主观体验
•主要方法:
・植物性神经功能测量
•脑诱发电位
•疼痛行为分析
•药物定量评估
五、疼痛的理论解释
•1、特异学说
•最早由笛卡尔1664年提出,认为疼痛感觉来源于皮肤和大脑之间的一条特异性通
道。1895年,M.V.Frey证明皮肤中的感受器呈点状分布,皮肤中的游离神经末梢
是疼痛感受器。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脊髓、丘脑等部位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贷款进货合同(2篇)
-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11章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含答案
- 荷花 作文 课件
- 西京学院《中国文化经典选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非线性编辑》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史学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4kV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 DB32∕3920-2020 住宅设计标准
- 减肥与健康PPT
- 颈部解剖图谱.ppt
-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超全)
- 输电线路设计—导线风偏计算及校验实用教案
- 小学语文专题讲座
- 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培训(课堂PPT)
- 高速铁路桥梁救援疏散通道施工方案
-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报告
- 车库顶板行车及堆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