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2023级期末联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使之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建筑体系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把它叫作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材料二: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例,传统建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合理的布局、景观选择和材料运用,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居住空间。庭院作为建筑的核心,能让居住者与自然接触,感受自然的美妙。而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则影响着传统建筑的材料选择和使用。木材代表生命力和温暖,常用于结构和家具制作;砖石和土坯代表稳定和厚重,常用于墙体的构建。巧妙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可创造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感,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稳定的建筑氛围,让人们体验到安宁与满足。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善于利用自然界地形,依山傍水,借景造景,紧贴自然界的环境,从而使传统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在一起,营造优美景观。传统建筑内部的布局、园林景观以及古建筑等元素都可被用于营造美丽的环境。这种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们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创造宜居环境具有启示作用。当今社会,保护传统建筑的价值需要平衡城市发展和文化保护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保护政策,将传统建筑区划为保护区,限制高层建筑的兴建,并鼓励传统建筑的修复和再利用,以实现传统建筑与现代城市的良性互动。在保护、传承传统建筑的价值时,需要深入研究其历史、文化和设计理念,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和机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技术和材料,将传统建筑与当代需求相结合,创造具有传统特色和现代功能的建筑作品。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文化、经济和环境因素,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摘编自喻小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与当代传承》)材料三:西方建筑,大都以超乎寻常的尺度夸张,高耸入云,直指神秘的苍穹,极力营造神的空间和氛围,使人产生对神的恐惧感和敬畏感,以实现宗教对人心灵的威慑。而中国传统建筑,则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即使高大壮丽的宫殿、寺观,尺度虽有扩大,但也有所节制,给人一种亲和感。中国人对于宗教的这种天生的“淡泊”,即便是佛寺或佛塔建筑,也充满着理性逻辑,比起欧洲教堂来并不过分巨大的建筑尺度,使得即使身居其内,人们也不至于过分陷入宗教的迷狂,在这里洋溢着佛国净土般的宁静、平和与自然,充满着儒家提倡的人本主义的理性精神。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正在于迥异于西方的文化观念。西方以神为中心,把为侍奉上帝而建筑的教堂,视为最高等级的建筑。神是永恒的、超验的,采用坚固耐久的石材建造庞大的神庙和教堂,永恒的神灵与永恒的建筑同在,一部西方古代建筑史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石头建筑史”。而中国古人则认为,人是此在的万物的中心,人乃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现世的君主是人间的最高主宰,为人世君王建筑的宫殿,是所有建筑中等级最高的。而人生又充满着变易,淡于宗教而重于现世的文化观念,使得中国人从来没有把建筑看作是永恒的东西,建筑似乎也就没有必要用坚固耐久的石头来建造,因而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其实也就是一部宫殿和坛庙的“木头建筑史”。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之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摘编自刘月《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指出,一代又一代的匠师们严格遵守了中国建筑的“文法”,这使得中国建筑自成独特的体系。B.材料二认为,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影响着传统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同特性的建材用于不同的建筑构建。C.材料三中,西方以神为中心,认为神是永恒超验的,因此在建造教堂时,选用坚固耐久的石材作为建材。D.三则材料都涉及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层理解,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出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下列对材料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借语言文字中的术语“文法”来说明中国建筑的法式,以“文章”类比建筑,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接受。B.材料一通过列举梁架斗拱、屋顶构建等建筑元素和技法,论述中国建筑的“文法”,增强了论证的可信度。C.材料三采用对比论证,将中西方建筑在尺度、文化观念、建材等方面进行对比,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越性。D.材料三中引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论证了“中国人从来没有把建筑看作是永恒的东西”这一观点,令人信服。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B.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杜牧《阿房宫赋》)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当代社会我们应如何推进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创新。(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行行重行行汤成难如果我和母亲每天不把父亲从地里拔上来,父亲就要栽进地里了。他终日劳作,两条腿深深插进水田,那把与他形影不离的铁锹像是从身体里长出的另一只手臂。只有在地里时,父亲才是踏实和舒展的,他的四肢变得更长,更灵活,笃定有力地伸展挥动着。可一离开那块地,父亲就变得畏畏缩缩,连走路都不会划动手臂,僵硬地夹紧胳肢窝,好像一颗连接四肢的螺丝被谁拧紧了。地里实在没活可干时,父亲就把全部力气用来对付水田四周的田埂,他来来回回走在上面,用铁锹将多余的泥土铲去,把凹陷的地方补平,敲敲,铲铲,拍拍,细瘦的田埂被他修得笔直而又平整。我去地里喊父亲回家,说是喊,其实是不用嘴巴的,我捡起两个土块向父亲周围的水田掷去,土块激起的水花引起父亲的注意。他转过身看见我,再看看天色,就知道该回家了。如果母亲也跟着过来,她是不允许我扔土块的,而是逼着我用嘴巴完成任务。“你用嘴喊呀,喊呀。”母亲弯下腰,老虎钳一样的手死死钳住我的胳膊,她急迫地看着我,凌厉的眼神审视着我笨拙的嘴巴。我得老实交代,那时候我还是个货真价实的结巴,有时,我需要嚼碎一个个冰块,才能将那些字词释放出来,可它们经过我的舌头时,又变得面目全非。母亲非常着急,她蹲下来,一遍遍对我进行口型示范。可轮到我时,舌头又不知所措地僵硬起来。“这怎么好呢?”母亲背过身去,她这句看似自言自语的话分明是说给父亲和我听的。母亲捻起一只衣角,擦着眼睛,眼睛里或许并没泪水,但她喜欢用这个动作来表达她此时的焦急和悲伤。于是我干脆不说话了,紧咬着牙齿,囚禁住舌头,将嘴唇拉成一道直线。母亲便更加气愤了,她气愤我不听话,气愤我完全遗传了父亲。父亲虽然不结巴,但有一张被生活洗去所有表情的脸。他也总是这样抿着嘴唇,嘴唇紧抿而形成的扁长直线很少变化,似乎没有什么情绪能使其弯曲。父亲将自己从水田里拔上来,脚下发出“啵”的一声,那是泥和水挽留他的声音。田野里已经看不到别的人影,薄雾款款降临,父亲是最后一个回去的人,用母亲的话说,他不把浑身力气耗在地里,夜里都无法睡着。夜里,隔壁传来母亲和父亲的争吵,说是争吵,不如说是母亲一个人的抱怨和质问,她的语调时而低沉,时而激越。父亲并不说话,他不停地翻身,身下铺着的稻草窸窣作响,代替了父亲回答。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母亲抱怨的内容一定是关于我的结巴,因为第二天母亲对我进行口型示范的频率明显增多。她蹲在我面前,十分夸张地说话:“跟我说,嘴巴,嘴巴,吃饭,吃饭——”我抿着嘴,不动声色地看着母亲。母亲皱着眉头,说:“你说啊,开口说啊,用你的嘴巴说啊,你都十岁了还不会说话啊。”我倔强地将上下唇如同拉链一样咬合住,这样几十遍后,母亲便放弃了。父亲什么时候开始对门前那条小路动了心思,我记不得了。除了与泥土打交道,我们实在想不出父亲还能干点别的什么。我们家在小官庄的最边上,门前是一条河,河将我们与村庄阻隔开来,如果像鸟那样从上空进行俯瞰,就会发现我家如同村庄甩出去的一粒泥点子。如果我们要去村里,只能从河提上经过,那是唯一能够到达外面的道路。有一年河堤被大雨冲垮,路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和哥哥要去上学,只能划着澡盆到对岸,我们过河时,没调整好重心,澡盆倾覆了,把我死死地扣在河底。父亲把对付田埂的力气全部用来对付门前的这条路。父亲要在那尖尖的坡顶把路修出来的确难为他了,泥土似乎不听使唤,带着野性,稍不留神就溜到河道里去了。母亲抱怨父亲把每条路都修成了田埂,她不喜欢田埂。于是母亲和父亲争吵的理由又多了一条。那段时间,父亲对泥土充满怀疑且极不信任,却又如此依赖,他来来回回走在路上,姿势十分别扭,不像是走路,倒像是驯服路。他的脚试探着,好长时间都不肯抬起,脚下像长出了吸盘,被地面死死吸住,如果他用力往上拽,脚离开泥土的一瞬间,他也会长长吐一口气,同时,另一只脚连忙又落下去。有时,父亲也会走到别人家的路上,长时间地停留在那儿,是丈量还是探索,谁也说不清楚。他像一个侦察者、间谍或盗贼,他观察泥土,监视它们,同时也跟它们合作,他全神贯注,甚至整个人都陷入一个我们无法进入的世界。只有在天黑之时父亲才停下来,坐到门槛上。他对着路发呆,也对着院子里被母亲堆在旮旯里的坛坛罐罐发呆,整个人陷入某种沉思。这年初夏,父亲突然毫无征兆地出了远门。那时农忙刚刚结束,最后一粒麦谷归仓,最后一株稻秧也插进地里。出发前一天晚上,父亲将门前的路又修整一番。没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怎么行呢?父亲对我们说。他扛着铁锹走了,好像来不及将其放下就要匆忙上路,那把铁锹能给远走的父亲带来足够勇气和力量。我们也不知道父亲要去哪里,母亲说父亲去外地找活儿干了,因为要挣钱供我和哥哥继续读书。哥哥觉得父亲是偷偷学手艺去了,只有我坚定地认为父亲是去为我寻找治疗结巴的秘方。(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对父亲动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父亲与土地之间难以割舍的关系,以及他对劳动的执着与热爱。B.“我”去地里喊父亲回家时,用掷土块的方式引起父亲的注意,这表现了“我”作为一个孩子的迷茫与任性。C.母亲十分爱“我”,对于“我”结巴的问题,母亲十分焦虑,她反复对我进行口型示范,要求我开口说话。D.铁锹是父亲的劳动工具,是他的精神支柱之一,它跟随父亲出远门,让他更有勇气去面对新的环境。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标题《行行重行行》源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篇目,既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又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底蕴。B.小说多处运用对比,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父亲在田里与田外的不同状态、母亲的急切与“我”的沉默等。C.小说的细节描写细腻传神,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如父亲从泥水中拔出身子的“啵”声、母亲用衣角擦眼睛的动作等。D.小说语言含蓄内敛,融记叙、描写、说明于一炉;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让故事内容更真实可信。8.小说最后提到父亲“突然毫无征兆地出了远门”,这有什么作用?(4分)9.有人评价说:“汤成难是现实生活的朴实书写者……以诗意的形式将人性的光芒呈现出来。”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臣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人,未有乏于此时者也。夫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岂非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而然乎?臣以谓方今在位之人才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则可知矣。今以一路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臣故曰:在位之人才不足,而草野闾巷之间,亦未见其多也。夫人才不足,则陛下虽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以合先王之意,大臣虽有能当陛下之意而欲领此者,九州之大,四海之远,孰能称陛下之指,以一二推行此,而人人蒙其施者乎?臣故曰:其势必未能也。孟子曰:“徒法不能以自行。”非此之谓乎?故曰:陶冶而成之者,非其道故也。(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材料二: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吾可以坐骄天下之士,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材论》)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在位者A犹不能B推行C使膏泽D加于民E而吏F辄缘之G为奸H以扰百姓。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3分)A.胜,文中指尽,与《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中的“胜”意思相同。B.患,文中指忧患、灾祸,与成语“有备无患”中的“患”意思和用法相同。C.蔽,文中指蒙蔽,与《论语·为政》“一言以蔽之”中的“蔽”意思相同。D.所以,文中指用来,与《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中的“所以”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直接指出了“人才缺乏”这一现实问题,作者观察到的情况是,在职官员和民间的人才都不多。B.材料一引用孟子的话“徒法不能以自行”,表示改革的法令需要人才来施行,强调人才的重要性。C.材料二指出,不担心人才自身的问题,只担心在上位的人不追求人才和不想让人才有作为的问题。D.材料二指出在位之人受到蒙蔽,明确表明其最大的过错在于自视甚高,认为人才会主动归向自己。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1)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4分)(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4分)1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上的异同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望岳三首·其二①杜甫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②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③问真源。[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诗人此时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②箭栝:指箭的末端。③白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紧扣诗题,表达了仰望华山之意,写出了华山的特点,又将诸峰描绘得颇具人情味。B.颔联写诗人极想攀登华山,营造了神话境界,“安得”二字,表明了诗人对登山的渴望。C.尾联写诗人最后登上了山顶,探访到白帝仙居,问询仙道的本源,语言朴实,笔力老成。D.本诗与杜甫的另一首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的情感有很大不同。16.本诗无一“险”字,却处处写“险”。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提醒统治者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句子是“”;告诫统治者要田猎有度,不要过度捕杀的句子是“”。(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后,又用两句话对后世统治者敲响警钟,这两句是“,”。(3)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致非常相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中国的切脍不知始于何时。《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以“食”“脍”对举,可见当时是相当普遍的。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提到切脍。唐人特重切脍,杜甫诗累见。宋代切脍之风亦盛,《东京梦华录》:“多垂钓之士,必于池苑所买牌子,方许捕鱼。游人得鱼,倍其价买之。临水斫脍,以荐芳樽,乃一时佳味也。”元代,关汉卿曾写过“望江楼中秋切脍”。明代切脍,也还是有的,但《金瓶梅》中未提及,很奇怪。《红楼梦》也没有提到。到了近代,很多人对切脍是怎么回事,都茫然了。①?杜诗邵注:“鲙,即今之鱼生、肉生。”脍更多指鱼生,脍的繁体字是“鲙”,可知。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对切脍有较详细的描写。脍要切得极细,“脍不厌细”,杜诗亦云:“()。”与切脍有关联的,是“生吃螃蟹活吃虾”。生螃蟹我未吃过,想来一定非常好吃。活虾我可吃得多了。前几年回乡,家乡人知道我爱吃“呛虾”,于是餐餐有呛虾。我们家乡的呛虾是用酒把白虾(青虾不宜生吃)“醉”死了的。解放前杭州楼外楼呛虾,是酒醉而不待其死,用活虾盛于大盘中,虾蹦得满桌,客人食而捉之。用广东话说,这才真是“生猛”。听说楼外楼现在也不卖呛虾了,惜哉!我以为醉蟹是天下第一美味。家乡人贻我醉蟹一小坛。有天津客人来,特地为他剁了几只。他吃了一小块,问:“是生的?”就不敢再吃。“生的”,为什么就不敢吃呢?我以为“切脍”之风,可以恢复。如果觉得这不卫生,可以仿照纽约南海岸的办法:用“远红外”或什么东西处理一下,这样既不失本味,②。如果这样还觉得“硌应”,吞不下,吞下要反出来,那完全是观念上的问题。当然,我也不主张普遍推广,可以满足少数老饕的欲望,“内部发行”。18.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落砧何曾白纸湿B.有骨已剁觜春葱C.无声细下飞碎雪D.清觞异味情屡极19.下列对文中引号作用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B.“把白虾‘醉’死了的”中“醉”的引号表特殊含义。C.“切脍”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此处是专业术语。D.“内部发行”在本文中的含义与原义不同,其引号表示反语。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4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如果你是一名美食主播,为了让大家乐于品尝“切脍”,你会怎么介绍呢?请根据文中“切脍”的特点,写一段推荐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庖丁解牛》中“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遵循事物本质的智慧;然而最近网络上流行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却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顺应与抗争”与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包孕着国人从古到今的人生哲学,也蕴含着国家民族的发展之道。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一次以“顺应与抗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2023级期末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A2.C3.D4.(4分)文段先提出中心论点“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1分)然后举例论述了两大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1分)最后立足当今,提出中国传统建筑保护的策略和思路。(2分)5.(6分)①遵循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文法”,坚持人本主义的理性精神。②继承“天人合一”和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创造宜居环境。③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保护政策,实现城市与传统建筑的良性互动。④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和机制。⑤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技术和材料,创造具有传统特色和现代功能的建筑作品。(每点2分,任意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7.D8.(4分)①情节上形成突转,也照应标题。父亲依恋土地却毫无征兆出门,情节突转;照应标题“行行重行行”,表现父亲新的“出行”。②丰富了人物形象。父亲并不满足现状,不断探索,勇敢前行,离家远行突显了他的探索精神。③深化作品主题。父亲对泥土有很强的依赖,最后却选择离开土地,体现了其对改变家庭现状、寻求更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深化了不断探索,勇敢前行的主旨。④留白。父亲为何突然远行,引发了读者对父亲此行目的的好奇与想象,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9.(6分)①汤成难是真实自然地书写农村现实生活的创作者。文中自然真实地描写了劳作、争吵和修路等农村现实生活的场景,朴实地再现了普通农民家庭的艰辛与温暖,及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②用诗意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形式,呈现人物的人性光芒(光辉)。诗意的语言包括富有诗意、富有内涵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人性的光芒,如父亲的勤劳朴实、内敛隐忍的性格及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品格。(每点3分,“朴实的书写者”意在强调真实,能体现即可给分;“诗意的形式”则是分析叙述语言,答到诗意的环境描写或人物描写等等皆可得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EH(每处1分)11.C12.D13.(8分)(1)(4分)人才的作用,是用来作为国家的支柱,得到了它(人才),国家就会安定而繁荣,失去了它(人才),国家就会灭亡受屈辱。(判断句、“安以荣”“亡以辱”各1分,句意通顺1分)(2)(4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凶暴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六国送给秦越多,秦侵犯六国越厉害。(“然则”“厌”“奉”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3分)同:都是关于人才的论述。(1分)异:材料一侧重点明人才不足的现象以及分析原因,指出培养造就人才的方法不正确。(1分)材料二主要论述的是在位之人不任用人才的原因,具体分析了他所受的三条蒙蔽。(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C16.(6分)①高耸突兀之“险”。首联“崚嶒”“竦”等词直接写出了华山的高耸突兀,又运用比喻,写其他山峰在华山面前像矮小的儿孙,衬托华山。②登山道路之“险”。颔联写诗人需要借助神仙的工具才能登山,颈联写峡谷艰险无归路,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③仕途坎坷之“险”。诗人写自己想要登山而不得,表现出自己报国无门,理想无法实现的境遇,流露出失意彷徨之感。(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均不给分)(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C19.D20.(4分)①脍是什么②又显得卫生(或又无致病之虞)(每处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1.(4分)(将)活虾盛于大盘中,虾蹦得满桌,客人捉而食之。(每处2分,第一处:介词误用,删掉“用”或把“用”改为“将”,或整句改为“用大盘盛活虾”;第二处:语序不当,改为“捉而食”)22.(6分)示例:经切脍的鱼片薄如蝉翼,白似玉雕,肥美鲜香,存鱼本味,只需品尝一口,美味即刻在舌尖绽放。(内容3分,切合“切脍”任一特点即可,修辞恰当2分,语言流畅1分;切脍特点:切脍美食来源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食。切脍制作工艺独特,保存了本味。切脍生虾活鱼经处理后干净卫生,不用担心)四、写作(60分)23.(60分)(一)作文参考立意: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何在顺其自然与主动抗争之间找到平衡,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影响:如何看待历史上的顺应与抗争事件,以及它们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影响。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既遵循自然规律,又不失进取精神。解析:1.A“严格遵守”文中无据;“使得中国建筑自成独特的体系”因果关系不成立。2.C“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越性”分析错误,应该是突出了中西建筑的差异性。3.D诗句描绘的是自然景象,与建筑无关。4.此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论述类文本的思路一般是:首先提出了什么论点或论题,然后怎样论证,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或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可据此结合文本具体作答。5.此题考查综合分析概括能力。材料一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都遵循一定的“文法”;材料三通过中西建筑对比,阐述了中国建筑“以人为本”的理性精神,据此综合为答案第一点。材料二第一段,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材料二第二段,分别从政策制定、传统建筑的保护、传统建筑的创新方面提出建议,据此综合为答案二、三、四、五点。6.B“这表现了‘我’作为一个孩子的迷茫与任性”曲解文意。7.D“融记叙、描写、说明于一炉”赏析错误,文中没有说明。8.此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一般从情节本身、人物形象、小说主旨、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9.此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答题时紧扣题干中的关键词“现实生活”“诗意的形式”“人性的光芒”,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展开分析即可。10.CEH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第一处主谓结构,“在职的官吏还是不能推行”,在动词“推行”后断句;第二处“使陛下的恩惠得以施予百姓”,在宾语“民”后断句;第三处“而一些官吏常常借机狼狈为奸”,句意完整,在“奸”后断句。11.C“一言以蔽之”中的“蔽”指“概括”,与文中“蔽”的意思不相同。12.D“其最大的过错在于自视甚高,认为人才会主动归向自己”错。文中对三种偏见均有驳斥。13.(1)此处为文中原句,要求翻译出关键字词“安以荣”“亡以辱”以及判断句式,句意通顺。(2)此处为课文原句,要求翻译出关键字词“然则”“厌”“奉”,句意通顺。14.本题考查概括归纳能力,两篇文章内容上都是关于人才的论述,但侧重点不同,理解文本内容后可比较异同。15.C“诗人最后登上了山顶”错误。诗人最后并未登上山顶,“稍待”二字看出这是诗人的渴望而不是现实。16.本题围绕“险”字作答,答案前两点可根据诗歌内容直接得出,第三点需结合注释,知人论世,思考本诗借写“登华山”想表达的自身境遇和情感。17.结合对题干的理解分析可得出答案,注意“驱”“度”“鉴”“顷”等字的正确书写。18.CC项指脍要切得极细,与前文照应。A项指切脍的鱼不能洗。B项指切脍一般加葱。D项指美酒佳肴,感情深厚。19.D“其引号表示反语”错误,“内部发行”表特殊含义。20.由后句对“脍”的解释可知,第一句应填写对“脍”字含义的疑问。由前文内容关键词“卫生”,逻辑关键词“既”可知,第二句填“又显得卫生”。21.第一处:介词误用,“用”删掉或改为“将”,或整句改为“用大盘盛活虾”;第二处:语序不当,改为“捉而食”。22.根据文中切脍的特点,运用恰当修辞,组成语言流畅的一段推荐文字即可。23.这是一篇议论文写作任务,主题围绕“顺应”与“抗争”。在审题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分析材料:材料给出了两个对立的观点——“顺应自然规律,遵循事物本质的智慧”(《庖丁解牛》中的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