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案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案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案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案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案与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课型新授授课人课题第二十一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时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第7课,主要讲授了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本课包含两个子目:《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通过讲述这些内容,生动形象地说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繁荣。本课在内容上不仅承接上一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也为本单元明清历史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丰富了历史学习的内容,也起到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在先前已经了解了明朝和清朝的相关历史,这为学生学习学习本节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课子目设置清晰,《红楼梦》、京剧、昆曲等也是学生先前能够接触了解到的内容,较为简单轻松。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导其主动学习清朝的多彩艺术,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品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目标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唯物史观: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2.时空观念: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的时空观。3.史料实证: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4.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解释《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5.家国情怀: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红楼梦》、昆曲与京剧等史实。2.难点:通过学习清朝前期多彩的文学艺术,归纳明清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理解文化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法。2.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新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红楼梦》为什么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清代的戏剧剧种有什么新的发展?让我们走入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起品红楼,赏昆曲。新课讲授第一篇品红楼知识点一:简介【教师提问】(出示图片、视频)布置【学习任务一】根据视频并结合教材,归纳《红楼梦》的作者、内容、写作特点、地位。【学生回答】完成学习任务一,回答《红楼梦》相关信息。【教师归纳】(出示图片)《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最为红学界关注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由于原著后半部分散失,较为著名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通俗版本和清代才女顾太清等的续作和整理版本。总之,《红楼梦》至今还是一部不完整的作品,也是一部读者永远猜不着底的谜书。知识点二:作者【教师提问】布置【学习任务二】结合你们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发言,介绍曹雪芹。【学生行为】整理资料,介绍曹雪芹。【教师归纳】(出示课件)曹雪芹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家,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切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由此可见,“创作是在现实基础上的深加工”。【学生行为】了解曹雪芹。知识点三:主要内容【教师提问】布置【学习任务三】结合课本108页,说一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①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材料1: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红楼梦》贡宝玉判词材料2:质本洁来还洁付去,强于污淖陷沟渠。——《葬花吟》【教师提问】(出示材料)结合材料,自由讨论:贾宝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林黛玉呢?【学生行为】讨论,教师引导下回答:贾宝玉性格乖张、不爱四书五经,不追求功名利禄,这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思想相悖;林黛玉在浊世之中坚贞高洁的情志,悲伤之下有种叛逆思想之光撼人心魄。【教师归纳】宝黛二人思想与情感与当时社会扼杀人性的纲常伦理格格不入,这也注定了二人的悲剧结局。(出示材料)《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还有哪些?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第四回【学生回答】②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③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热情歌颂了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材料1:“贾宝玉、林黛玉从长期相处中相互了解,形成了恋爱关系。贾宝玉的选择不是轻而易举的,他选择的标准是俩人思想一致,情意相投,带有一种叛逆思想,这对封建时代“门当户对”的择婚标准是一种挑战。”——谈谈《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在文学馆的演讲材料2:“丫鬟们说宝二爷没上没下,高兴时与丫鬟、仆人们一起玩儿,有时还向我们赔不是。宝二爷不把丫鬟当奴婢看待,并说人都是平等的。”——谈谈《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在文学馆的演讲【教师提问】(出示材料)阅读材料,你们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回答】贾宝玉、林黛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平等和个性解放。知识点四:艺术特色【教师讲授】《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炼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一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学生行为】知道《红楼梦》的艺术特色。知识点五:影响【教师提问】《红楼梦》问世后,无论哪一个时期,都有学者研究这部著作。这部著作的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这部小说问世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教师补充】(出示课件)后人对《红楼梦》的喜爱和评论经久不绝,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红楼梦》已有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教师行为】(出示课件)引导同学【合作探究】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等因素探究回答。【学生行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后回答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①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统治日益腐朽,人民不满情绪日益高涨;②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大,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愿望不断增强;③文化: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高压政策下知识分子寄情于文学创作;④技术:印刷术的普及;⑤其它:良好前代小说写作基础,小说本身具有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第二篇赏昆曲知识点一:兴起【教师过渡】(出示课件)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我们先来赏昆曲。昆曲是什么?【学生回答】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知识点二:发展【教师拓展】(出示课件)简要介绍昆曲的发展历程。【学生行为】了解昆曲的发展历程。知识点三:代表【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昆曲的代表作都有那些吗?【学生回答】汤显祖的《牡丹亭》。【教师行为】(出示课件)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牡丹亭》的主要内容。【学生补充】昆曲的代表作还有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昇的《长生殿》。【教师行为】(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为大家介绍《桃花扇》的主要内容。第三篇说京剧知识点一:兴起①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③京剧的发展特点【教师行为】(出示题纲)布置【学习任务四】阅读课本,尝试完成提纲。【学生行为】完成题纲:①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②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③徽调吸收了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特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知识点二:推广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页111。【教师提问】(出示材料)材料分析,京剧流传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①广大群众喜爱;②皇室扶持;③表演艺术家的创新完善。【教师补充】(出示沈容圃绘《同光名伶十三绝》)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了程长庚、谭鑫培等被誉为“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知识点三:说京剧【教师讲授】(出示材料)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脸谱也有很多颜色区分,你们知道都有哪些颜色呢?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学生回答】红色一般用来表示忠勇狭义、正直,多表现正面角色,如关公。白色脸谱来表现奸诈、阴险的反面角色,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黑色脸谱一般为刚毅、耿直、智慧、勇敢、铁面无私的化身,如包公。蓝色脸谱一般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