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级下数学导学案_第1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级下数学导学案_第2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级下数学导学案_第3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级下数学导学案_第4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级下数学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总课时数:59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教材第2页例1,第4~5页练习一的第1、5题)。

教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

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本课初步

学情

分析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

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2.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

目标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L认识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

教学

重点2.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件

教学

准备

【情景导入】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衣服,选哪种颜色合适?

生1:红色生2:黄色生3:蓝色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那

么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这堂课将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过程

师:我们要怎么样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设计

师: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在班里调查一下。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

喜欢的红色的请举手。

师: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全班同学对校服颜色的喜好,我们可以把它分成

4个颜色整理,红色、黄色、蓝色、白色。根据刚才同学们举手的情况,我

们可以整理出分别喜欢4种颜色的人数。

翻开课本第2页,有一个班上也有这么一个类似的统计。

如图: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6158

师:观察这个统计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1:现在全班同学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生2:所有人数加在一起就是全班人数。

师: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喜欢红色的有9人,喜欢黄色

的有6人,喜欢蓝色的有15人,喜欢白色的有9人,全班一共有38人。那

么,如果这个班订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生:蓝色。

师:为什么呢?生:喜欢这个颜色的人最多。

师:是的,通过我们刚才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表,我们可

以更直观地分析出信息,从而得出结论。喜欢蓝色的人最多,所以如果这个

班订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

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选择校服颜色的问题,现在我们来一起统计下

另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都喜欢小动物吧!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今天老师给大家

带来了几只小动物,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教师逐个贴出: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

师:现在老师非常想知道在这四种动物中,我们班的同学喜欢哪种动物

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少?你们说该怎么办?

(把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统计出来)

小结:1.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

2.调查统计。

找四名同学亲自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统计全班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的数据。

3.学生自主探究绘制统计表的新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统计,大家一起告诉我,我们班最喜欢小猫的有多少人,

小狗、小兔、小乌龟呢?

出示数据统计结果。

喜欢的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小乌龟

人数1020166

师:我们用统计的方法制成的表格就叫统计表。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第1题。

说说图中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独立完成数据

的收集、整理并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本班或者其他班级的

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然后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讨论回答后面四个

问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举手自由回答。

2.师出示全班同学最喜欢课外小组统计图。

3.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展示个别学生的统计表,请全班同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

些教学问题。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统计表。

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设计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统计红黄蓝白

板书记录96158

设计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6158

教学

反思

课题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总课时数:59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教材第3页例2)。本课教学主要为统计表的制作过

教材程,分析方法,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教学中始终注重以学生自主观察、思

学情维、探索为主导,教师引导为辅,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统计表及其相关信息的

分析积极性。

松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画“正”字等统计

目标

数据的方法。

学掌握统计表的统计及分析方法。

教学课件

准备

【复习导入】

1.下面是芳芳调查本班同学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记录。

动画片:12人

电视剧:10人

体育:9人

新闻:8人

(1)请你根据上面的记录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节目动画片电视剧体育新闻

过程

人数

设计

(2)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多。

(3)芳芳共调查了()名同学。

(4)如果调查你,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是()。

(5)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2.导入课题

关于统计的简单知识,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来具体实

践和讨论一下统计的过程。

【新课讲授】

师:翻开课本第3页例2,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这两位

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我们要怎么选呢?

生1:举手然后比一比。

生2:把支持的人名字写下来投票。

师:为了更准确公平地选出适合的同学,我们可以用投票的方法来决定

谁参加比赛。

师:观察课本第3页图片,想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选票。

,、

陈力桂

明明

明明

0。0oo

正V

正TVH00oo

正V

oo

正00

正VV

0o0o

VWoo

00o

V00o

W00o

00

Wo——

W88oy

生1:我可以一个个的数。

生2:我是用打的方法统计的。

生3:我是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的。

生4:我是画的方法统计的。

师:很不错,想出了这么多的统计方法。把这些统计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我们就有了一份直观的统计表。观察这份我们刚刚统计出来的统计表,我们

能得到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师: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生:陈小菲

师: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

样?

生:无论他们选谁,陈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参加比赛的肯定是陈

小菲。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就另一个问题一起讨论一下。

请大家看课本第3页“做一做”。

组织全班同学就“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统计,选几名同学在黑板上演示记录方法。

【课堂作业】

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的统计,并就此统计结果独立

完成统计表及其分析问题。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在熟悉统计表的基础上,体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

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设计

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

常用的记录方法:数数

画“J”

板书画“O”

设计

画“正”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

票数1522

教学

反思

课题第3课时数据收集整理(3)总课时数:59第3课时

教材第5、6页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材

学情

分析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

直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

教学

准备

一、回忆本单元的内容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

吗?统计表的作用又有什么呢?

生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

表。

生2: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过程

设计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

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

生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

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师:画“正”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

数据。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对于第(2)问“你发现了

什么?”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

几份《电视报》。

三、全课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

作业

完成对应练习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第1课时平均分(1)总课时数:59第4课时

本教材第8~9页例1、例2及“做一做”。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

教材

元《表内除法(一)》的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教授“平均

学情分”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

分析

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

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除

法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在具体情境中,学生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中建立“平均

教学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目标

2.充分建立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松重难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

点概念。

<

难点: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课件;准备实物卡片

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知

1.播放《主题图》动画片的短片,激发学生分物的要求。

2.讨论交流,尝试分物

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学习活动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均分

过程学习任务:把6个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

设计

1.谈话交流,探讨分法

问题:大头儿子要把一些橘子平均分成6份,你会怎样分呢?

2.动手操作,体验分法多样性。

预设:

(1)222

(2)123

(3)114

3.观察对比,认识平均分

展示学生的三种不同分法,观察对比,找出最公平的分法。

4.小结: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5.对应练习,感知平均分

再次引导学生对比另两种不是平均分的分法,加深对平均分的感知。

再出示两道对应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点评,强化平均分的认识。

学习活动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学习任务:把18个橘子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1.明确要求,动手操作

问题:大头儿子要把一些橘子平均分成6份,你会怎样分呢?

2.动手操作,体验分法多样性。

预设:

(1)可以1个1个分

(2)可以2个2个分

(3)可以3个3个分

3.指导策略:展示分法,检验这几种分法是不是都分完了?是平均分

吗?

4.独立思考,出示习题: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独立完成,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反馈结果。

三、闯关练习

1.火眼金睛

观察题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哪种分法对?请同学们思考。

关键问题:第一题为什么错?能想办法把它变成平均分吗?

第三题是平均分,为什么也是错的呢?

小结:分物品时一定要注意看清楚是平均分成多少份。

2.快乐风车

(1)课件出示题目。同学们仔细看题,并完成在书上。

(2)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提问:一共有多少个风车?你是怎么分的?

(4)指名汇报。你是怎么分的?哪种方法更快?学生独立思考,

再汇报。

3.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师追问:香蕉的总数都是24根,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得

到的数量会不一样呢?

小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分的结果也不同。

三、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就要上完了,你有什么疑问吗?你们

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设计

第1课时平均分(1)

糖果:4444441每份分得

板书果冻:222222、同样多,

设计

橘子:333333叫平均分.

教学

反思

课题第2课时平均分(2)总课时数:59第5课时

本节课是平均分物的另一种情况一一包含。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

教材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

与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在这节课中,让学生

学情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从而为除法的

分析学习打下基础。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目标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掌握把一些物品按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

重难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课件实物图

准备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上节课我们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还记得是怎么分的吗?(平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2.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3——分果冻的情境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

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帮同学们分果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

过程

设计

3.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动新授

学习活动一:感知“每几个一份”

学习任务:把8个果冻,每2个为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1.解读信息:题目中“每2

2.

请拿出8个学具,每2

指导策略:注重表达,描述平均分“有8个果冻,每2个一份,可以分

成4份。”

3.练习:刚才我们把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地平均分了,现在你能

把8个果冻,按每4

学生合作每4

交流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2

教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每4个一份的方法把8个果冻

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概括成是“每几个一份地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页“做一做”的第1

(1)谈话:下面就让我们用分果冻的方法来分小棒。请拿出准备好的

12

(2

(3)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填空。指名上黑板分,注意观察分法是否正

K4)补充:12根小棒还可以每几根一份地分?学生分分看,指名上黑

板演示分法。(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的分法。)(每3

根一份;每4

(5)总结:刚才我们按每1根一份、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

根一份、每6根一份的分法把12根小棒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就是

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16

(1

(2

3.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5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表示“每4罐一份”。

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每4罐蜂蜜圈在一

起……”通过圈一圈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

均分的认识。

4.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6

小猴子正在分玉米呢!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玉米?(14个)

用情境图呈现分玉米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

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让学生独立“圈一圈”

接着提问:18

引导: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7袋,18个玉米比14个多4

个,多2袋,那就是9袋。也可以画一画,多画4个,圈一圈,一共是9袋。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的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每几个一份,

可以分成几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平均分东西的时候,

希望你们都能又准又快地把东西进行平均分配。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作业

设计

平均分(2

板书

8个果冻,每2

设计

每几个一份地分一平均分

教学

反思

课题第3课时练习课总课时数:59第6课时

教材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

学情

分析

教学1.通过练习巩固加强学生对平均分的了解。

目标2.激发以及培养学生对平均分的兴趣。

重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教学

准备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平均分,那我们是否会使用平均分

解决问题了呢?

生:不一定。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用平均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习讲授】

1.教学练习二第2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人,动手实践操作一下,往3条线上贴。

教师提示:想怎么贴⑥就怎么贴。

过程

设计

(2)学生进行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案。

(3)进行评价。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中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中第5题。

(1)出示分蜂蜜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2)提问: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和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

面,确立“把多少罐蜂蜜平均分给多少只小熊”,“按每只小熊几罐蜂蜜来分”,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3)学生独立完成本题。

(4)提问:如果每2罐蜂蜜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呢?蜂

蜜的数量都是16个,为什么两次每只小熊分的数量不一样呢?(因为平均

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每份越多分得的份

数就越少,反之,则越多)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

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5)小组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中第7题。

(1)学生独立操作。有15个木块,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

()个长方体,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

木块。

(2)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学会用平均分解决问题。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作业

设计

第3课时练习课

板书◎◎◎

~~卷~~

设计

000

教学

反思

课题第4课时除法1(等分除)总课时数:59第7课时

教材本节课结合平均分中等分的情况教学除法的含义。例题分为4个层次:

与平均分的操作活动、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

学情果,介绍除号和除法算式的读法。前两个层次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分析

1.结合具体的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认

识除号,会写、

教学会读除法算式,熟悉并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目标

2.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掌握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通过动手分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难结合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验除法算式的意义,并掌握除法

占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课件学习单圆片

准备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情境:瞧!可爱的熊猫来了,熊猫宝贝最喜欢吃竹笋啦!可是它们不

会分竹笋,你们能帮助它吗?

2.解读信息: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呢?

二、探究新知,巩固强化

学习活动一: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过程

设计学习任务:把12个竹笋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分几个?

学习要求:借助小圆片分分看,再想要怎么分才会同样多?

学生直观展示分法:明确不管一个一个分还是两个两个分,结果都一样,

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1.尝试列式,明确含义

预设:

(1)124-4=3

(2)3X4=12

指导策略:指名学生说明自己的看法。

1.介绍除法算式:写除号时先写一条横线,再上下各写一点,横线要直,

两点要圆且对齐。你们知道吗?它是由瑞士数学家拉恩在1659年所创造,

'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2.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意思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

灯泡一共有12个,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让

学生把没2个灯泡用铅笔圈一圈。

灯泡一共有12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12)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

表示每几个一份?除数应该写几?(每2个一份,除数写2)可以装()

个灯座,商应该写几?(12+2=6)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并说明每

个算式中,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除数,哪一个是商,以及算式中每一

个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

作业

完成对应练习

设计

除法的认识

板书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设计

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4-4=5

被除数除数商

教学

反思

课题第5课时除法2(包含除)总课时数:59第8课时

教材在“平均分”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与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分法,一种是按份数平均分,另一种是按每份数平均分。

学情第一课时已经学习按分数平均分,这节课就学习按每份数平均分。

分析

1.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2.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包含分的表象,经历包含

目标

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包含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重难

点难点: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准备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包含分”

1.情境引入

孩子初,是我们学校的圆梦周,瞧,有两个小朋友选了和老师一起去郊

外野餐,他们正忙着准备零食,忙着分东西呢。出示课件:苹果,果冻

2.问题导学:

哇!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打算分给谁?怎样分呢?我们一起瞧一

瞧。

二、动手操作,感受“包含分”的含义

过程

设计学习活动一:动手操作,体验包含除的含义、方法

学习任务:8个果冻,每2个分给一个小朋友,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呢?

活动预设:

1.指名读题

2.问:这题要我们分的总数是几?有什么要求?

3.追问:每2个分给一个小朋友是什么意思?

4.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平均分

5.指名到投影展示分的过程

6.说一说:他刚才分的时候,为什么每次都拿2个?

追问:他这样分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7.再次回顾分的过程

过渡:你们和他分的一样吗?好,我们把学具先推上去,一起再来回顾

一下刚才分的过程,请大家看黑板。

刚才小老师在分小圆片时,同学们都看到了他一共要分多少个?(一共要

分8个)小老师又是怎么分的?(两个两个地分)结果怎样?(分给了4个

小朋友)这样两个两个地分,数一数8里面分了()个2?(8里面有4个

2)

小结:也就是把8个小圆片,每2个一份,分成4份;还可以说8里面

有4个2。(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学习活动二:理解、掌握包含除的含义、方法

学习任务:老师也准备了12个苹果分给小朋友,它想请同学们猜一猜:

它是把12个苹果每()个一份,分给了()名小朋友。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在纸上圈一圈汇报交流,得出多种答案。

三、加强对比,理解“包含分”的意义

L延续分苹果的情景,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课件出示:12个苹果

平均分给4名小朋友,每名小朋友分()个?学生汇报

2.比较:与刚才的分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一一小组交流一一互动评价

教师小结:虽然采取的分的方法不同,但得到的结果每份同样多,也是

平均分。

三、联系生活,应用提升

1.找一找生活中包含分的例子

2.练习二第5、6题

六一艺术节,我们班要选16个同学参加朗诵。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

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想一想每()个站一排,可以站()排。把队形

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探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

完成对应练习

作业

设计

平均分

8个果冻,每2个分给一个小朋友,可以分给()个小朋友呢?

板书

设计12个苹果平均分给4名个小朋友,每名运动员分()个?

每几个一份地分一平均分

教学

反思

第6课时练习课总课时数:59第9课时

课题

教材教材第15-17页练习三。

学情

分析

1.复习除法的相关知识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目标2

难除法运算。

课件

教学

准备

【复习导入】

L我们今天来复习除法的相关知识。

2.看图演练。

看第15页练习三的第2题。

师:每只小熊分得一样多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平均分。

师:对。那有几个苹果?生:6个。

师:对!那谁会列式子了吗?

小结: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

过程

义,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设计

【练习讲授】

1.复习除法的读写。

例:8+4=2读作8除以4等于2。

引导学生读出除法等式,可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

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联系活动中掌握知识。可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

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2.除法的应用。

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中第3题。引导学生看图讨论并得出式子,说

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等式。

【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和第16页第5题。

呈现实物图。

让学生用圆圈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填写算式。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3.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7题。

让学生在独立写出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4.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8题。

(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

(2)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3)让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4)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么读除法式子以及运用除法式子。

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设计

第6课时练习课

板书

设计8+4=215+5=3

18+3=616+8=2

教学

反思

课题第7课时除法的练习总课时数:59第11课时

教材本节课是除法认识的练习课,练习一共安排了n道,形式丰富,主要意

与图是通过多种表征方式的相互转化,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巩固除法算式

学情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分析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

目商打基础。

教学巩固、理解掌握除法的含义,提高熟练度。

重难

课件

教学

准备

一、学习任务1: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7题。

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15+3=5(复习除法的各部分

名称)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

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9+3=3(复习把二个数量

过程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设计

二、学习任务2:完成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

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

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

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学习任务3: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

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

里”。也可交换着玩。

四、学习任务4: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

指导重点:为什么这样列式?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作业

设计

练习课

64-3=2

板书15+3=5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

设计

204-5=4

94-3=3

教学

反思

课题第8课时用2—6的乘诀求商(第1课时)总课时数:59第11课时

教材本节课是除法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求商的方法,教材选用的被除数不超过

与12,便于学生在数据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和推理探索求商的方法。由于

学情学生是初次接触求商,教材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分析求商。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

式的商,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目标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难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八难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课件

教学

准备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你还记得吗?我们

试一试背出乘法口诀表。(学生背出乘法口诀。)

(1)用口诀算出得数。

6X3=2X4=4X5=2X3=

(2)填空。

3X()=63X()=9

过程

设计4X()=12()X3=12

()X4=205X()=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学习活动一:探究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任务1:观察主题图,提取信息,解决问题。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板书:12+3

学习任务2:探讨计算方法。

问题:我们可以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预设:

①把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第一只分3个,剩9个,再分给第

二只,剩6个,再分给第三只,剩3个,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

②1只猴子分3个,2只猴子分6个,3只猴子分9个,4只猴子分12个,

正好分完,那么,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③摆一摆。

每只猴对应摆3个,4只猴正好分完12个,12被分成4个3,根据3乘

4等于12,三(四)十二,那么12除以3的商是4。这样的方法是直接用

乘法口诀计算,我们在计算12+3时,想3x()=12,三四十二,就可以

直接得出12-3=4

学习任务3:方法优化

关键问题:刚才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第三种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比较简便,我们可以试一试

1.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计算。算一算:12+4=3尝试用乘法口诀

求商。

2.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习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请学生

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如:

3.求12+6的商,想6和几相乘得12,因为“二六十二”,所以商是2。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说说6-3表示什么?(把6个气球每3个分一份,

可以分成多少份?或把6个气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6-3等于几,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有12盆黄瓜苗,4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2)组织学生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

句口诀想商。

四、课堂小结

L问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

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哪句口诀求商。

2.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

老师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业

设计完成对应练习

板书用2—6的乘诀求商

设计124-3=4

教学

反思

课题第9课时用2—6的乘诀求商(第2课时)总课时数:59第12课时

教材本节课继续学习用2—6的乘诀求商,只是被除数扩展到了36.主题图与

与一年级上册一图四式中的作用相似。这样编排的目的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个

学情乘法算式与两个除法算式相关联,因此本节课更重要的是突出体现乘法与除

分析法之间的关系。

1.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

教学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

目标

2.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重难

难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课件

准备

一、复习导入: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填一填,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12+6=6+2=9+3=10+2=

12+4=8+4=3x7=7x2=

5x6=6x6=4x8=7x4=

二、探究合作

学习活动1: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学习任务1:发现信息,解决问题

过程

设计问题1:同学们,张师傅的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

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1)一共有24个包子。

(2)每屉装4个包子。

(3)装6屉包子。

问题2:任意选择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1.每屉装4个,装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2.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几屉?

3.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几个?

学习任务2:解决提出的问题

思考:a、怎样解决?

b、为什么用乘法(除法)?

c、怎样计算出结果?

学习任务3:比较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4x6=2424+4=624+6=4

三、巩固口诀求商方法

1、算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16・4=()乘法口诀:

30+5=()乘法口诀:

30+6=()乘法口诀:

2、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能很快求出各题的商。

5x4=206x3=183x5=15

20+4=18+3=15+3=

20+5=18-6=15-5=

3、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问题:

(1)根据图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2)每个算式是怎样算的?

4、根据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二四得八三五十五四六二十四

5、把一条绸带平均分成3份

12米

,_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_

:人、.人V,

?米?米?米

(1)为什么列除法算式?

(2)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3)怎样算出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作业

完成对应练习

设计

板书用2—6的乘诀求商

设计4x6=2424+4=624+6=4

教学

反思

课题第10课时解决问题总课时数:59第13课时

教材

与解决问题(教材第23页例3,第24〜25页练习五的第1~7题)。教学时

学情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分析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

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

目标

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1.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

重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