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洛阳市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思考如何发展农事生产以满足生存需要时,逐步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天象观测的传统。如距今5300年的青台遗址遗存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A.呈现出精耕细作的特征 B.提升了历法的准确程度C.加速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D.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2.下表展现了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或学派的观点。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人物或学派观点儒家“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管子“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凡观乐者,宫室台池,珠玉声乐也。此皆费财尽力,伤国之道也”墨家“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A.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B.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C.民本理念得到一定凸显 D.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3.有学者在谈及秦统一的原因时指出:“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内心修养或道德的自我反省,在这里是没有必要的,需要的是对自我以外实际世界的探求和自身物质需要的索取。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该学者意在强调(

)A.秦人汲取了法家强权的思想 B.功利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秦的统一C.秦朝的国家组织力较为强大 D.耕战思想利于强化专制集权统治4.汉高祖时期,“(诸侯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与中央官的设置类似,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以后,规定王国丞相改为相,省去御史大夫、廷尉等官。汉成帝又令相治民如太守,中尉如郡都厨。这些做法(

)A.减轻了中央财政压力 B.表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C.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了中枢行政体制逐步完善5.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写行头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这说明西汉时期(

)A.民族政策呈现镇抚相济 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6.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随后,刘渊否定西晋的政权低位,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这些做法(

)A.反映出中原故土文化依然强势 B.意在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C.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 D.有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7.20世纪70年代初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两壁上绘有一幅以六人组成的“客使图”(如下图)。位于左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位于右边的是东罗马使节和东北靺褐族的使者。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A.大唐文明的影响力强大 B.民族关系和谐稳定C.中原王朝疆域空前扩大 D.朝贡贸易开始兴起8.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蕴含着诸如华严、天台宗教义等较为深奥烦琐、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而宋代时期的新禅宗、理学以及新道教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 B.文化转型深受政治经济发展影响C.市民文学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D.宋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9.北宋时期,在士大夫们的参与设计和更革下,官、职、差遣分离,主民政的中书门下、主军政的枢密院、主财政的三司,形成事任分立的相互维系态势;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及此后的三省体制改革中,中书门下体制中决策过程出令与审核逐渐分离。这些调整(

)A.降低了中央决策与行政效能 B.反映出体制变动具有随意性C.加剧了地方冗官冗员的现象 D.适应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10.辽朝统治者很重视对儒学人才的吸纳和重用,如圣宗就曾“诏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儒生抱器能者,诸道军有勇健者,具以名闻”。此外,辽朝还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儒学人才,涌现出一批“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士。这些做法(

)A.利于推动契丹政权封建化进程 B.旨在消除契丹与汉族间矛盾C.确立了儒学在辽朝的正统地位 D.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11.元朝前期,在“尽收诸国,各依风俗”的执政思想影响下,不同职业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诉讼管辖,如有对蒙古人和两都诸色人分设审判机构。刑事案件的管辖方面遵守着属人管辖的原则,而非属地管辖。这种刑事原则(

)A.旨在维护传统封建等级秩序 B.继承了德法共治的治国理念C.适应了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 D.确保了司法系统的独立运行12.明朝洪武年间,在地方设三司,三司之一的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其为一省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督抚,督抚位高于布政使;到清朝,布政使仅为督抚僚属,专管一省财政和民政。这说明明清时期(

)A.地方行政权日益缩水 B.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地方改革已无章可循 D.中央随意干预地方政务13.下表是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期间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A.税收制度变化 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经济重心南移 D.人地矛盾日渐缓和14.1759年,乾隆举办“定西域祀典”。其中,博克达山系(今新疆境内),素来为关外之民所重,尊之为“灵山”与“圣山”,犹“东岳”之于西域,故首先被纳入清朝国家祀典体系之中,与三山五岳等同列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

)A.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 B.反映出宗教文化受到了政府重视C.表明华夷之辨旧观念瓦解 D.意在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思想控制15.清代土地契约中的“民田”并非是与“官田”相对的概念,指拥有“田底权”的田地,与“客田”(拥有“田面权”)相对。田底持有者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权,而田面持有者享有耕作权,并向田底持有人交租。民、客田用语上的区分,表明土地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离已成为清代部分地方的乡规俗例。这类现象的普遍(

)A.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B.导致旧有生产关系的瓦解C.反映了租佃经济有所发展 D.源于土地兼并的有效抑制16.明代书坊主对刊刻历史题材的故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将历朝历代的史实加以演义,编成与正史并传不朽的小说作品。到了明朝崇祯年间,历史小说的刊刻相当完备,《列国》《三国》《东西晋》等书“与二十一史并传不朽”。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出文学开始呈现世俗化趋势 B.说明市民文学素养提高C.反映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 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17.下表所示为徐继畬所著两本著作中关于澳大利亚的部分描述。这可用来说明(

)《瀛环考略》《1843年》“澳大利亚之广莫,甲于东南洋诸岛,英夷虽夺得,而视之亦不甚重,盖地虽广而荒旷未辟,物产无多……市舶无利可贪,罕有至者,则亦费经营而已”《瀛环志略》《1848年》“(澳大利亚)地之广莫,为东南洋诸岛之冠。野番兽处,亘古昏蒙。西班牙……忽见北土,以为搜奇天外,而不知地球圈转,已至亚细亚之东南洋也。荷、佛为鹬蚌之争,旋以穷荒弃之。英吉利惜其广土,极意经营。欲收效于百年之后,亦可谓好勤选略哉”A.国人对世界认识具有渐进性 B.天朝上国观念遭到摒弃C.“中体西用”思想的逐渐成熟 D.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18.晚清咸丰以后,地方督抚日渐坐大,他们以军务紧张为词,不拘常例,奏请黜陟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等官员,同时享有奏调保举官吏的权利,致使“保案踵起”。这一现象(

)A.源于地方行政体制重大变革 B.反映出东南互保影响集权政治C.表明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D.推动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9.1868年,在为与列强修约做准备时,总理衙门与两江总督曾国藩、山东巡抚丁宝桢等一大批官员商议铁路事宜。曾国藩认为,无论是外国商人还是中国商人,只要修建铁路都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丁宝桢指出:“此事为害过大,使我之国计民生日耗日削于冥冥之中,不堪设想。”这表明二人(

)A.对近代化道路选择出现分歧 B.与列强“商战”的思想日隆C.尚未认清工业时代的必然性 D.强调交通对于经济的意义20.早期维新思想家薛福成指出:“余观西洋用机器之各厂,皆能养贫民数千人或数万人……用机器以造物,则利归富商,不用机器以造物,则利归西人。利归富商,则利犹在中国,必可分其余润以养吾贫民。”这一思想(

)A.对器物变革失败作出深刻反思 B.阐明应对民生问题的近代化道路C.意在维护近代国家的经济主权 D.直接推动了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21.1897年,本着“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的目的,在盛宣怀的推动下,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效仿西方各国印发、筹缴债券,并在上海承办股票市场,成为华资银行的开拓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社会新旧观念碰撞激烈 B.洋务运动路线发生改变C.实业救国思潮达到高潮 D.西方列强侵华方式转型22.1906年,清廷启动预备立宪两年后,公布了《宪政筹备九年清单》,分年列示1908~1916年预备立宪应办事宜,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政事务。清廷又谕令各部院制定本机构的九年清单,农工商部的共列128项,无一与宪政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

)A.新旧势力间的斗争影响改革成效 B.中央集权走向式微C.新政改革未能突破政治体制本身 D.预备立宪不得民心23.辛亥革命后,张謇被任命为民国政府农林工商总长,他在1913~1915年的任期内“延揽通晓工商法之人,编辑各条例,先后已成二十余种”,并指出“在各业幼稚之时”,应“舍助长外,别无他策……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限制,以防其害”。张謇的这些举措(

)A.旨在加速国内新产业的调整步伐 B.体现了鲜明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表明发展经济是革命的首要任务24.1917年,以先秦到清代的中国学术思想发展脉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录》成为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1919年后,课程更名为“国故论著集要”,钱玄同在《学术文录上编叙目》中梳理并重估了古代学术思想,以科学、辩证的角度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思想的要义。这些做法旨在(

)A.促进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 B.探讨救国道路的路线选择C.从传统文化找寻济世良策 D.回归传统家国情怀的教育25.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杜梅埃领导成立了法兰西国民地图集公司,致力于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教材,包括《国民地图集》《口袋国民地图集》系列在内,这些出版物着重普及法国最新的地理和区域知识,并以持续培养公民意识和民众政治信仰为宗旨。这些刊物的出版(

)A.旨在推动法国殖民扩张的发展 B.适应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要求C.表明法国民主发展的艰难曲折 D.反映出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及以前的农书总计只有70余种,而宋一代农书,《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分别著录为115种、136种,实则远逾其数——总计九大类255种,覆盖土壤改良、除水改良、工程改良等多种新技术门类。宋代农业新技术极大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特别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江南本土人口和南迁人口导致的人地矛盾。北宋真宗“雕印《四时纂要》《齐民要术》付诸道劝农司,以勋民务”;对地方官员来说,农桑垦殖、野无旷土、水利兴修是其考课的主要内容。宋朝统治者大开文治之风,学校教育日益推广及学生总人数的增加是此前历代都无法比拟的,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大幅提升。陈勇《农书》—反传统,将“地势之宜”列在“天时之宜”之前加以论述,且更重视人的因素,赋予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更高的主体性地位。——摘编自邱志诚《宋代农学:集大成以开新统》材料二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申说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必要性,提出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具体化意见,热切希望以西方近代农学来改进中国的农业,解决当时粮食不足、土产不兴、财政匮乏的局面。部分洋务官僚兴办农事学堂,并选派专技人员远赴海外学习西式农技,并倡议在科举中增设相关实用科目。1890年,清廷开办农工商总局,后效法日本改为农工两部。此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垦公司建立起来,它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平。从1901年起规模较大的农垦公司、大型农场则层现迭出,除少数边远地区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有所开办。——唐志强肖克之《西方近代农学对清末社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学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近代农学对清末社会的影响。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八旗义学,是清朝八旗子弟的基础教育机构之一。入关后,政府规定:“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著送一子入监读书”。雍正时期,八旗宗族内部矛盾不断,雍正帝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问题:“若非立学设教,宗室随其资质劝学兴行,导以礼义”。清朝入关后,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八旗人才捉襟见肘,地方府县均没有满员任职,因此,培养人才是当时的急务。1736年,吏部请求行文八旗,拟让义学生中,有愿考试缮写清字者,参加朝廷组织的考试,将合格者按名次在本族内“补用”。1768年尚书陆宗楷曾上疏说:“礼部八旗义学无定额,听有志读书无力延师者投呈充补,下五旗包衣得入此学。”此建议获得通过。——摘编自柳海松《论清代的八旗义学》材料二

1852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工艺学会”。1870年之后,在国家和私人的资助下出现了一批技术学院、商学院和工艺学校。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英国产业界、慈善机构以及专业团体对职业教育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1880年,富裕的“伦敦同业公会”成立了旨在从旁援助技术教育的“伦敦市成人教育协会”,不仅对劳工进行生产技术培训的同时,也从事识字、阅读等技能的讲授。到19世纪90年代末,在慈善机构的资助下,工艺学校已发展到9所,夜间制在校生达2.3万人之多。随着伦敦大学和城市学院的兴起,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始立足社会需要,为工商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摘编自刘晓《英国19世纪后半期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方式》(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的八旗义学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9世纪后半期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人民出版社曾出版15种“马克思全书”、14种“列宁全书”等共计59种书籍,旨在“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除译介外,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来宣传。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满足于“只向知识阶级作‘学理’的宣传”,他们对建立更大范围的“联合”抱以期待。为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实践中围绕“劳动”等具体观念,推动建立民众与知识阶层团结一致的阵线。1919年5月至1920年5月期间,国内各种报纸上登载俄国革命相关的译介文章约在110篇以上,其中态度客观及报以同情的文章达95篇之多。以《新青年》“俄罗斯研究”栏目为例,虽大多为译作,但内容涉及劳工联合、农业制度、经济政策、教育、妇女解放,文学文艺等众多议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摘编自蒋含平

汪娜娜《从“学说”到“思潮”的知识演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17~1921)》材料二依照刘大年的看法,在近代社会的不同阶段中,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它们的矛盾斗争各有特点。因此,新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要根据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不只讲政治事件,也要讲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不只讲汉族地区的历史,也要讲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刘大年作为亲历抗战全过程的学者,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时代作了认真地反思,他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在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刘大年认为,讲过去的事,回答现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是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摘编自张海鹏《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材料三“四史”学习教育,反映了对“四史”特点与重要性的深刻把握,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展现了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和发展、锐意进取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守正创新取得新时代十年历史性成就的历史主线和主流,贯穿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加强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摘编自刘海军《“四史”学习教育的历史溯源、核心要义与目标向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刘大年的主要史学思想。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四史”学习教育的当代价值。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学界对中国古代“中国”一词涵义的宽泛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据学者研究,在先秦古籍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78次,其含义主要有五种,一为京师之意,凡9次;二为国境之内之意,凡17次;三为诸夏之领域之意,凡145次;四为中等之国之意,凡6次;五为中央之意,凡1次。翁独健先生认为,古代中国一词“只是地域的、文化的概念,或者是一种褒称”。陈玉屏则认为“‘中国’之‘中’,并非源自地域位置,而是源自‘以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等等。——摘编自赵永春

贾淑荣《中国古代的“国号”与历史上的“中国”》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解析〗1.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天象观测”属于文明的组成部分,材料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表明我国原始农业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农业,尚未具备精耕细作的特征,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先民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但不能说明当时有了“历法”和“历法的准确程度提升了”,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原始农业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不是加速早期国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2.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孔子主张:所谓礼,就是道理,所谓乐,就是节制。管子主张:观赏玩乐是浪费钱财、消耗民力、伤害国家的事情。墨子批评孔子的礼乐学说,称儒家多方装饰他们的邪说,来迷惑当世的国君,大肆设置音乐,来惑乱愚笨的民众。儒家重视礼乐,管子认为观赏玩乐伤害国家,墨家批评礼乐制度,反映诸子百家观点不同。但三者在主张节制、反对过分享乐方面又有相似性。综上可知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礼乐制度遭到破坏,不能得出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料所说礼乐主要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而非艺术,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不同学派对礼乐的看法,儒家重视礼乐,墨家不赞同儒家的主张,从材料两家观点中不能直接看出民本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3.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推动了秦的发展,说明这些有着实用和功利色彩的价值观念有利于秦朝统一,B项正确;材料强调功利思想,并未涉及法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秦人的价值理念,不属于国家组织能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秦统一的原因,而专制集权属于秦统一后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4.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朝中央对诸侯国的官员的控制逐渐加强,并赋予其实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逐渐加强,C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央集权的加强,与财政压力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诸侯王仍然存在,选项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不属于中枢行政体制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5.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文帝时期招募人口迁徙到边疆地区,汉武帝时期,开通了通往西南夷的道路,而且招募人口到西南地区开垦土地,在新开拓的地方设置郡县,这些体现了西汉时期对边疆地区开发与治理的重视,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移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没有体现镇压和抚慰的民族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多元措施,只体现了移民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商业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6.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并结合所学可知,刘渊试图通过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等行为,是为了获得汉人对自身政权的认同,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原故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对比,无法得出其依然强势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为了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并非借鉴具体的汉族政权统治经验,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和民族矛盾的缓和,D项表述夸大了材料所述行为,排除D项。故选C项。7.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胪寺官员和东罗马使节、东北靺鞨族使者在一起,体现了唐朝与罗马帝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交往和交流,反映了大唐文明的影响力较强,A项正确;中国与罗马之间的关系属于国家关系,并非民族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唐朝与罗马帝国、东北地少数民族的交往,不能反映中原王朝的疆域,排除C项;据据材料中中国与罗马之间的交流,不能判断朝贡贸易“开始”兴起,且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的交流,并非朝贡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8.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但宋代时期,平民文化取得发展,据所学唯物史观知识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唐宋文化的不同深受唐宋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重文轻武政策对平民文化发展的推动,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推动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这不能体现禅宗、新道教的平民化,排除A项;市民文学在宋代有所发展,但并非主流文学形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文化的平民化,并非多元化,排除D项。故选B项。9.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北宋时期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各自管理民政、军政和财政,并且在宋神宗时期中书门下体制中决策过程出令与审核逐渐分离,这都能体现相劝的分散,最终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项正确;相劝三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央决策与行政效能,排除A项;材料中的体制变得是适应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不是随意变动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职的变化,不是地方冗官冗员的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10.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的中国。材料表明辽朝统治者很重视对儒学人才的吸纳和重用并且还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儒学人才,可知这促进了辽政权的封建化,A项正确;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不是消除契丹与汉族间矛盾,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辽朝统治者很重视对儒学人才的吸纳和重用,得不出儒学在辽朝确立了正统地位,排除C项;没有说对汉人重视儒学,对契丹人重视本民族的内容,得不出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1.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尽收诸国,各依风俗”“不同职业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诉讼管辖”可知,元朝在管理不用职业和民族的人的时候,采用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管辖方式,这符合元代辽阔疆域的国情,适应了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维护等级秩序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德法共治的内容,排除B项;“确保了”表述过于绝对,且未涉及司法系统的独立,排除D项。故选C项。12.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为部政使,但明朝晚期到清朝,皇帝派遣的督抚位高于部政使,清朝时期,布政使成为督抚的僚属,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权的转移,并非缩小,排除A项;地方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非无章可循,排除C项;有布政使到督抚的转变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趋势的体现,并非“随意干预”地方政务,排除D项。故选B项。13.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17世纪的中国。据材料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的图表,可看出,米价是不断上涨的趋势,白银的购买力也是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与米价不完全成正比,应该是新航路开辟后,三角贸易下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导致白银的购买力下降的问题,B项正确。14-17世纪时期,中国的税收制度没有变化,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安史之乱时期,排除C项;人地矛盾一直很紧张,并没有缓和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14.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博克达山系属于关外之民所尊奉的“灵山”与“圣山”,乾隆将其纳入清朝国家祀典体系之中,表明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控制,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A项正确;B项属于表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清朝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排除B项;此时华夷之辨旧观念依然存在,排除C项;清朝的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5.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田底持有者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权,而田面持有者享有耕作权,并向田底持有人交租”“土地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离已成为”可知,清代土地所有权和耕作权的分离,这体现的是租佃制的,而这种所有权和耕作权的分离成为“乡规俗例”,体现的是租佃制的发展,C项正确;租佃制的发展,甚至佃农取得永久租佃权,体现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土地私有制并没有随着租佃制的发展而瓦解,排除B项;租佃制源于土地兼并,自耕农破产后,租佃地主的土地,形成租佃制,排除D项。故选C项。16.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原因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明代书坊主对刊刻历史题材的故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到了明朝崇祯年间,历史小说的刊刻相当完备”可知,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市民阶层的壮大,小说的刊刻更能迎合市民基层的需要,D项正确;“开始呈现”,无法从材料中获取准确的开始时间,排除A项;小说的刊刻,并不能说明市民文学素养的状况,排除B项;此时社会主流价值观仍是儒家正统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7.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相对于《瀛环考略》,《瀛环志略》关于澳大利亚的部分描述更为具体和客观,说明国人对世界认识具有渐进性,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国人对世界认识具有渐进性,并不能说明天朝上国观念遭到摒弃,排除B项;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洋务政论家冯桂芬,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为徐继畬所著两本著作中关于澳大利亚的部分描述,未涉及近代外交意识,排除D项。故选A项。18.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和影响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晚清咸丰以后,地方督抚日渐坐大,他们以军务紧张为词,不拘常例”,可知,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地方督抚权力日益壮大,可以黜陟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等官员,同时享有奏调保举官吏的权利,说明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变动,C项正确;此时,清政府并未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并不是东南互保,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与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曾国藩认为,只要修建铁路都将使‘小民困苦无告’”“丁宝桢指出,此事为害过大”等信息可得出二人尚未认清工业时代,工商业发展会导致商品流通、人口流动加速,发展铁路交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项正确;两人都反对修建铁路,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通过发展工商业抵御资本主义侵略即“商战”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两人都反对修铁路,并未强调交通对经济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20.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薛福成认为中国人如果自己创办近代工业,利润虽然被富商赚取,但这部分利润仍旧在中国,而这些利润也会对解决贫民问题有所帮助,体现了薛福成想要通过创办近代工业应对民生问题的想法,B项正确;材料仍旧强调的是学习西方技术的影响,没有对器物变革失败作出深刻反思,没有涉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据材料“必可分其余润以养吾贫民”可知,薛福成的思想是应对民生问题,并非维护经济主权,排除C项;薛福成强调的是富商用机器造物,并非军事工业,直接推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是内忧外患,排除D项。故选B项。21.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7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为了“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中国效仿西方各国印发和筹缴债券、承办股票市场等,这是因为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逐渐以资本输出为主,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西方列强侵华方式转型,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新旧观念的碰撞,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破产,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西方列强侵华方式转型,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22.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06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公布的《宪政筹备九年清单》中将很多一般行政事务列为预备立宪应办事宜,农工商部所列清单无一与宪政有关,可见清政府对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宪政缺乏诚意,预备立宪计划不周、推进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清末新政在改革政治体制方面突破不大,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新旧势力间的斗争,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地方自主权增强,看不出中央集权式微,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的措施,未提及民众的态度,不能得出“不得民心”,排除D项。故选C项。23.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张謇担任“民国政府农林工商总长”期间,颁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并鼓励工商业发展,这些都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此时资本主义工商业并非“新产业”,排除A项;描述的是近代实业救国的,而非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张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但不能说明发展经济是革命的“首要任务”,排除D项。故选C项。24.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目的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根据材料,重视国学,并以科学辩证的角度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等思想,得出通过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进而寻找济世良策,C项正确。民族意识的萌发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材料只是涉及到通过传统文化探讨救国之路,没有涉及到路线的选择,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教育,而是如何救国,排除D项。故选C项。25.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地图集》《口袋国民地图集》等一系列刊物的出版,其目的在于持续培养公民意识和民众政治信仰,即培养民族意识和宣传自由平等思想,它适应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要求,B项正确;材料为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出版大量着重普及法国最新地理和区域知识的书刊,未涉及法国殖民扩张,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雅各宾派出版大量着重普及法国最新地理和区域知识的书刊,有利于培养民族意识和宣传自由平等思想,但不能体现法国民主发展的艰难曲折,排除C项;这些刊物的出版适应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要求,但未涉及工业化发展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26.(1)表现:农书数量繁多,覆盖多种新技术门类;重视人的因素,主张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背景:宋朝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奠定了政策基础;宋代教育发展较快,奠定了人才基础;宋人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进步动力。(2)影响:促进了西方近代农学在中国的传播,冲击了传统观念;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变革;导致农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解析〗(1)表现: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宋一代农书,《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分别著录为115种、136种,实则远逾其数——总计九大类255种,覆盖土壤改良、除水改良、工程改良等多种新技术门类”可知,农书数量繁多,覆盖多种新技术门类;根据材料“陈勇《农书》—反传统,将‘地势之宜’列在‘天时之宜’之前加以论述,且更重视人的因素,赋予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更高的主体性地位”可知,重视人的因素,主张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北宋真宗‘雕印《四时纂要》《齐民要术》付诸道劝农司,以勋民务’;对地方官员来说,农桑垦殖、野无旷土、水利兴修是其考课的主要内容”可知,宋朝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奠定了政策基础;根据材料“宋朝统治者大开文治之风,学校教育日益推广及学生总人数的增加是此前历代都无法比拟的,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大幅提升”可知,宋代教育发展较快,奠定了人才基础;根据材料“陈勇《农书》—反传统,将‘地势之宜’列在‘天时之宜’之前加以论述,且更重视人的因素,赋予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更高的主体性地位”可知,宋人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进步动力。(2)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申说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必要性,提出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具体化意见,热切希望以西方近代农学来改进中国的农业,解决当时粮食不足、土产不兴、财政匮乏的局面”可知,促进了西方近代农学在中国的传播,冲击了传统观念;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根据材料“部分洋务官僚兴办农事学堂,并选派专技人员远赴海外学习西式农技,并倡议在科举中增设相关实用科目。1890年,清廷开办农工商总局,后效法日本改为农工两部”可知,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根据材料“此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垦公司建立起来,它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平。从1901年起规模较大的农垦公司、大型农场则层现迭出,除少数边远地区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有所开办”可知,导致农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革。27.(1)原因:宗族内部矛盾冲突;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人才的需要;统治者和有识之士的推动等。(2)经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基础;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扶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大学要承担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作用等。〖解析〗(1)本题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八旗宗族内部矛盾不断”可知,宗族内部矛盾冲突;根据材料“雍正帝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问题”可知,教育的重要性;根据材料“培养人才是当时的急务”可知,培养人才的需要;根据材料“雍正帝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问题”“768年尚书陆宗楷曾上疏”可知,统治者和有识之士的推动等。(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经验:从英国职业教育产生的背景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基础;根据材料“1870年之后,在国家和私人的资助下出现了一批技术学院、商学院和工艺学校”可知,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扶植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根据材料“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始立足社会需要,为工商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可知,大学要承担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作用等。28.(1)特点:设置专门组织系统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有志之士投身翻译与传播工作;紧扣时局,传播实践注重“劳动”等具体观念,推动民众与知识阶层联合;俄国革命相关的译作数量多,态度客观及报以同情的占比大;译作内容涉及议题多,涵盖领域广。(2)思想:中国近代史著作要根据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中国近代史著作要讲政治事件、经济基础、意识形态;讲汉族地区的历史和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认为通过历史回答现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是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价值:“四史”学习教育,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展现了锐意进取,取得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7~1921年的中国。据材料一“人民出版社曾出版15种‘马克思全书’、14种‘列宁全书’等共计59种书籍”可得出设置专门组织系统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据材料一“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来宣传”可得出有志之士投身翻译与传播工作;据材料一可知,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建立更大范围的“联合”抱以期待,他们“在传播实践中围绕‘劳动’等具体观念,推动建立民众与知识阶层团结一致的阵线”,由此可以得出紧扣时局,传播实践注重“劳动”等具体观念,推动民众与知识阶层联合;据材料一“国内各种报纸上登载俄国革命相关的译介文章约在110篇以上,其中态度客观及报以同情的文章达95篇之多”可得出俄国革命相关的译作数量多,态度客观及报以同情的占比大;据材料一“内容涉及劳工联合、农业制度、经济政策、教育、妇女解放,文学文艺等众多议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可得出译作内容涉及议题多,涵盖领域广。(2)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和当代的中国。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二“依照刘大年的看法,在近代社会的不同阶段中,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它们的矛盾斗争各有特点。因此,新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要根据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事件”可得出中国近代史著作要根据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据材料二“不只讲政治事件,也要讲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不只讲汉族地区的历史,也要讲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可得出中国近代史著作要讲政治事件、经济基础、意识形态,讲汉族地区的历史和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据材料二“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时代作了认真地反思,他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在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可得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据材料二“刘大年认为,讲过去的事,回答现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是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可得出认为通过历史回答现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是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第二小问价值,据材料三“‘四史’学习教育,反映了对‘四史’特点与重要性的深刻把握,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可得出,“四史”学习教育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据材料三“展现了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和发展、锐意进取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守正创新取得新时代十年历史性成就的历史主线和主流”可得出展现了锐意进取,取得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据材料三“贯穿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加强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可得出“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29.看法:中国,概念视角下的文明传承阐述:作为古老的名词与概念,“中国”、“中华”等概念自出现之后,和现在人们所理解的内容差距非常大,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国”,它的意思一般就是遵从字面的意思,位于中心的城市,处在中央的国家。由于当时西周分封制度,中央之臣一般就是周天子的封地,同时“中国”变有象征着权力核心的意义。可以称作中原王朝,当时与“中国”意义相接近的词语还有“中土”、“中州”等词语,与之对立的则是“四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一词逐渐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了文化中心的内涵。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转变。两汉是“中国”一词成为历史上各个朝代通称的用法的重要时期。在司马迁的笔下,“中国”不仅是当时与匈奴相对立的大汉的国家名称,而且他把古代的王朝都称作中国,这在当时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司马迁把“中国”作为历代的通用国名,这对于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样就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导致文化的断裂。同时司马迁还有一个重大的贡献,在他的世界观中,汉王朝周边的西域、匈奴等政权虽然不是“中国”的范围,但是从民族的角度,他们仍然是黄帝的后裔,这对于后来各个民族对于整体的中华民族的认同,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从材料中的“中国”内涵来看,“中国”的内涵是在不断变化,因此可以拟定论点为中国,概念视角下的文明传承。关于阐释可从先秦时期“中国”的内涵及产生原因、两汉时期“中国”的内涵变化及对中华民族认同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如:作为古老的名词与概念,“中国”、“中华”等概念自出现之后,和现在人们所理解的内容差距非常大,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古代历史上的“中国”,它的意思一般就是遵从字面的意思,位于中心的城市,处在中央的国家。由于当时西周分封制度,中央之臣一般就是周天子的封地,同时“中国”变有象征着权力核心的意义。可以称作中原王朝,当时与“中国”意义相接近的词语还有“中土”、“中州”等词语,与之对立的则是“四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一词逐渐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了文化中心的内涵。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转变。两汉是“中国”一词成为历史上各个朝代通称的用法的重要时期。在司马迁的笔下,“中国”不仅是当时与匈奴相对立的大汉的国家名称,而且他把古代的王朝都称作中国,这在当时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司马迁把“中国”作为历代的通用国名,这对于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延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样就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导致文化的断裂。同时司马迁还有一个重大的贡献,在他的世界观中,汉王朝周边的西域、匈奴等政权虽然不是“中国”的范围,但是从民族的角度,他们仍然是黄帝的后裔,这对于后来各个民族对于整体的中华民族的认同,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河南省洛阳市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思考如何发展农事生产以满足生存需要时,逐步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天象观测的传统。如距今5300年的青台遗址遗存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A.呈现出精耕细作的特征 B.提升了历法的准确程度C.加速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D.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2.下表展现了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或学派的观点。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人物或学派观点儒家“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管子“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凡观乐者,宫室台池,珠玉声乐也。此皆费财尽力,伤国之道也”墨家“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A.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B.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C.民本理念得到一定凸显 D.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3.有学者在谈及秦统一的原因时指出:“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内心修养或道德的自我反省,在这里是没有必要的,需要的是对自我以外实际世界的探求和自身物质需要的索取。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该学者意在强调(

)A.秦人汲取了法家强权的思想 B.功利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秦的统一C.秦朝的国家组织力较为强大 D.耕战思想利于强化专制集权统治4.汉高祖时期,“(诸侯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与中央官的设置类似,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以后,规定王国丞相改为相,省去御史大夫、廷尉等官。汉成帝又令相治民如太守,中尉如郡都厨。这些做法(

)A.减轻了中央财政压力 B.表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C.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了中枢行政体制逐步完善5.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写行头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这说明西汉时期(

)A.民族政策呈现镇抚相济 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6.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随后,刘渊否定西晋的政权低位,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这些做法(

)A.反映出中原故土文化依然强势 B.意在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C.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 D.有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7.20世纪70年代初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两壁上绘有一幅以六人组成的“客使图”(如下图)。位于左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位于右边的是东罗马使节和东北靺褐族的使者。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A.大唐文明的影响力强大 B.民族关系和谐稳定C.中原王朝疆域空前扩大 D.朝贡贸易开始兴起8.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蕴含着诸如华严、天台宗教义等较为深奥烦琐、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而宋代时期的新禅宗、理学以及新道教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 B.文化转型深受政治经济发展影响C.市民文学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D.宋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9.北宋时期,在士大夫们的参与设计和更革下,官、职、差遣分离,主民政的中书门下、主军政的枢密院、主财政的三司,形成事任分立的相互维系态势;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及此后的三省体制改革中,中书门下体制中决策过程出令与审核逐渐分离。这些调整(

)A.降低了中央决策与行政效能 B.反映出体制变动具有随意性C.加剧了地方冗官冗员的现象 D.适应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10.辽朝统治者很重视对儒学人才的吸纳和重用,如圣宗就曾“诏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儒生抱器能者,诸道军有勇健者,具以名闻”。此外,辽朝还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儒学人才,涌现出一批“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士。这些做法(

)A.利于推动契丹政权封建化进程 B.旨在消除契丹与汉族间矛盾C.确立了儒学在辽朝的正统地位 D.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11.元朝前期,在“尽收诸国,各依风俗”的执政思想影响下,不同职业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诉讼管辖,如有对蒙古人和两都诸色人分设审判机构。刑事案件的管辖方面遵守着属人管辖的原则,而非属地管辖。这种刑事原则(

)A.旨在维护传统封建等级秩序 B.继承了德法共治的治国理念C.适应了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 D.确保了司法系统的独立运行12.明朝洪武年间,在地方设三司,三司之一的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其为一省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督抚,督抚位高于布政使;到清朝,布政使仅为督抚僚属,专管一省财政和民政。这说明明清时期(

)A.地方行政权日益缩水 B.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地方改革已无章可循 D.中央随意干预地方政务13.下表是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期间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A.税收制度变化 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经济重心南移 D.人地矛盾日渐缓和14.1759年,乾隆举办“定西域祀典”。其中,博克达山系(今新疆境内),素来为关外之民所重,尊之为“灵山”与“圣山”,犹“东岳”之于西域,故首先被纳入清朝国家祀典体系之中,与三山五岳等同列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

)A.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 B.反映出宗教文化受到了政府重视C.表明华夷之辨旧观念瓦解 D.意在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思想控制15.清代土地契约中的“民田”并非是与“官田”相对的概念,指拥有“田底权”的田地,与“客田”(拥有“田面权”)相对。田底持有者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权,而田面持有者享有耕作权,并向田底持有人交租。民、客田用语上的区分,表明土地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离已成为清代部分地方的乡规俗例。这类现象的普遍(

)A.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B.导致旧有生产关系的瓦解C.反映了租佃经济有所发展 D.源于土地兼并的有效抑制16.明代书坊主对刊刻历史题材的故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将历朝历代的史实加以演义,编成与正史并传不朽的小说作品。到了明朝崇祯年间,历史小说的刊刻相当完备,《列国》《三国》《东西晋》等书“与二十一史并传不朽”。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出文学开始呈现世俗化趋势 B.说明市民文学素养提高C.反映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 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17.下表所示为徐继畬所著两本著作中关于澳大利亚的部分描述。这可用来说明(

)《瀛环考略》《1843年》“澳大利亚之广莫,甲于东南洋诸岛,英夷虽夺得,而视之亦不甚重,盖地虽广而荒旷未辟,物产无多……市舶无利可贪,罕有至者,则亦费经营而已”《瀛环志略》《1848年》“(澳大利亚)地之广莫,为东南洋诸岛之冠。野番兽处,亘古昏蒙。西班牙……忽见北土,以为搜奇天外,而不知地球圈转,已至亚细亚之东南洋也。荷、佛为鹬蚌之争,旋以穷荒弃之。英吉利惜其广土,极意经营。欲收效于百年之后,亦可谓好勤选略哉”A.国人对世界认识具有渐进性 B.天朝上国观念遭到摒弃C.“中体西用”思想的逐渐成熟 D.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18.晚清咸丰以后,地方督抚日渐坐大,他们以军务紧张为词,不拘常例,奏请黜陟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等官员,同时享有奏调保举官吏的权利,致使“保案踵起”。这一现象(

)A.源于地方行政体制重大变革 B.反映出东南互保影响集权政治C.表明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D.推动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9.1868年,在为与列强修约做准备时,总理衙门与两江总督曾国藩、山东巡抚丁宝桢等一大批官员商议铁路事宜。曾国藩认为,无论是外国商人还是中国商人,只要修建铁路都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丁宝桢指出:“此事为害过大,使我之国计民生日耗日削于冥冥之中,不堪设想。”这表明二人(

)A.对近代化道路选择出现分歧 B.与列强“商战”的思想日隆C.尚未认清工业时代的必然性 D.强调交通对于经济的意义20.早期维新思想家薛福成指出:“余观西洋用机器之各厂,皆能养贫民数千人或数万人……用机器以造物,则利归富商,不用机器以造物,则利归西人。利归富商,则利犹在中国,必可分其余润以养吾贫民。”这一思想(

)A.对器物变革失败作出深刻反思 B.阐明应对民生问题的近代化道路C.意在维护近代国家的经济主权 D.直接推动了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21.1897年,本着“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的目的,在盛宣怀的推动下,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效仿西方各国印发、筹缴债券,并在上海承办股票市场,成为华资银行的开拓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社会新旧观念碰撞激烈 B.洋务运动路线发生改变C.实业救国思潮达到高潮 D.西方列强侵华方式转型22.1906年,清廷启动预备立宪两年后,公布了《宪政筹备九年清单》,分年列示1908~1916年预备立宪应办事宜,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政事务。清廷又谕令各部院制定本机构的九年清单,农工商部的共列128项,无一与宪政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

)A.新旧势力间的斗争影响改革成效 B.中央集权走向式微C.新政改革未能突破政治体制本身 D.预备立宪不得民心23.辛亥革命后,张謇被任命为民国政府农林工商总长,他在1913~1915年的任期内“延揽通晓工商法之人,编辑各条例,先后已成二十余种”,并指出“在各业幼稚之时”,应“舍助长外,别无他策……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限制,以防其害”。张謇的这些举措(

)A.旨在加速国内新产业的调整步伐 B.体现了鲜明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表明发展经济是革命的首要任务24.1917年,以先秦到清代的中国学术思想发展脉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录》成为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1919年后,课程更名为“国故论著集要”,钱玄同在《学术文录上编叙目》中梳理并重估了古代学术思想,以科学、辩证的角度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思想的要义。这些做法旨在(

)A.促进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 B.探讨救国道路的路线选择C.从传统文化找寻济世良策 D.回归传统家国情怀的教育25.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杜梅埃领导成立了法兰西国民地图集公司,致力于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教材,包括《国民地图集》《口袋国民地图集》系列在内,这些出版物着重普及法国最新的地理和区域知识,并以持续培养公民意识和民众政治信仰为宗旨。这些刊物的出版(

)A.旨在推动法国殖民扩张的发展 B.适应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要求C.表明法国民主发展的艰难曲折 D.反映出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及以前的农书总计只有70余种,而宋一代农书,《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分别著录为115种、136种,实则远逾其数——总计九大类255种,覆盖土壤改良、除水改良、工程改良等多种新技术门类。宋代农业新技术极大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特别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江南本土人口和南迁人口导致的人地矛盾。北宋真宗“雕印《四时纂要》《齐民要术》付诸道劝农司,以勋民务”;对地方官员来说,农桑垦殖、野无旷土、水利兴修是其考课的主要内容。宋朝统治者大开文治之风,学校教育日益推广及学生总人数的增加是此前历代都无法比拟的,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大幅提升。陈勇《农书》—反传统,将“地势之宜”列在“天时之宜”之前加以论述,且更重视人的因素,赋予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更高的主体性地位。——摘编自邱志诚《宋代农学:集大成以开新统》材料二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申说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必要性,提出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具体化意见,热切希望以西方近代农学来改进中国的农业,解决当时粮食不足、土产不兴、财政匮乏的局面。部分洋务官僚兴办农事学堂,并选派专技人员远赴海外学习西式农技,并倡议在科举中增设相关实用科目。1890年,清廷开办农工商总局,后效法日本改为农工两部。此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垦公司建立起来,它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平。从1901年起规模较大的农垦公司、大型农场则层现迭出,除少数边远地区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有所开办。——唐志强肖克之《西方近代农学对清末社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学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近代农学对清末社会的影响。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八旗义学,是清朝八旗子弟的基础教育机构之一。入关后,政府规定:“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著送一子入监读书”。雍正时期,八旗宗族内部矛盾不断,雍正帝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问题:“若非立学设教,宗室随其资质劝学兴行,导以礼义”。清朝入关后,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八旗人才捉襟见肘,地方府县均没有满员任职,因此,培养人才是当时的急务。1736年,吏部请求行文八旗,拟让义学生中,有愿考试缮写清字者,参加朝廷组织的考试,将合格者按名次在本族内“补用”。1768年尚书陆宗楷曾上疏说:“礼部八旗义学无定额,听有志读书无力延师者投呈充补,下五旗包衣得入此学。”此建议获得通过。——摘编自柳海松《论清代的八旗义学》材料二

1852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工艺学会”。1870年之后,在国家和私人的资助下出现了一批技术学院、商学院和工艺学校。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英国产业界、慈善机构以及专业团体对职业教育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1880年,富裕的“伦敦同业公会”成立了旨在从旁援助技术教育的“伦敦市成人教育协会”,不仅对劳工进行生产技术培训的同时,也从事识字、阅读等技能的讲授。到19世纪90年代末,在慈善机构的资助下,工艺学校已发展到9所,夜间制在校生达2.3万人之多。随着伦敦大学和城市学院的兴起,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始立足社会需要,为工商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摘编自刘晓《英国19世纪后半期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方式》(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的八旗义学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9世纪后半期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人民出版社曾出版15种“马克思全书”、14种“列宁全书”等共计59种书籍,旨在“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除译介外,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来宣传。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满足于“只向知识阶级作‘学理’的宣传”,他们对建立更大范围的“联合”抱以期待。为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实践中围绕“劳动”等具体观念,推动建立民众与知识阶层团结一致的阵线。1919年5月至1920年5月期间,国内各种报纸上登载俄国革命相关的译介文章约在110篇以上,其中态度客观及报以同情的文章达95篇之多。以《新青年》“俄罗斯研究”栏目为例,虽大多为译作,但内容涉及劳工联合、农业制度、经济政策、教育、妇女解放,文学文艺等众多议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摘编自蒋含平

汪娜娜《从“学说”到“思潮”的知识演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17~1921)》材料二依照刘大年的看法,在近代社会的不同阶段中,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它们的矛盾斗争各有特点。因此,新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要根据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不只讲政治事件,也要讲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不只讲汉族地区的历史,也要讲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刘大年作为亲历抗战全过程的学者,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时代作了认真地反思,他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在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刘大年认为,讲过去的事,回答现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是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摘编自张海鹏《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材料三“四史”学习教育,反映了对“四史”特点与重要性的深刻把握,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展现了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和发展、锐意进取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守正创新取得新时代十年历史性成就的历史主线和主流,贯穿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加强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摘编自刘海军《“四史”学习教育的历史溯源、核心要义与目标向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刘大年的主要史学思想。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四史”学习教育的当代价值。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学界对中国古代“中国”一词涵义的宽泛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据学者研究,在先秦古籍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78次,其含义主要有五种,一为京师之意,凡9次;二为国境之内之意,凡17次;三为诸夏之领域之意,凡145次;四为中等之国之意,凡6次;五为中央之意,凡1次。翁独健先生认为,古代中国一词“只是地域的、文化的概念,或者是一种褒称”。陈玉屏则认为“‘中国’之‘中’,并非源自地域位置,而是源自‘以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等等。——摘编自赵永春

贾淑荣《中国古代的“国号”与历史上的“中国”》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解析〗1.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天象观测”属于文明的组成部分,材料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表明我国原始农业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农业,尚未具备精耕细作的特征,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先民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但不能说明当时有了“历法”和“历法的准确程度提升了”,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原始农业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不是加速早期国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2.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孔子主张:所谓礼,就是道理,所谓乐,就是节制。管子主张:观赏玩乐是浪费钱财、消耗民力、伤害国家的事情。墨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