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专业方案_第1页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专业方案_第2页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专业方案_第3页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专业方案_第4页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专业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起源:规财处|公布日期:-12-24|阅读次数:3615】

【选择字号:大中小】甘肃省人民政府相关印发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单位: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11月6日省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经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决议,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关键举措,是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一项重大任务。这项改革包含面广,任务重,难度大,群众关注度高。全省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充足认识至三年近期改革紧迫性和艰巨性,将组织实施《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作为目前和以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关键工作,坚定信心,强力推进,主动筹措资金,强化组织培训,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确保按期全方面完成各项任务。

甘肃省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发〔〕6号)和《国务院相关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关键实施方案(—)》(国发〔〕12号)精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抓好五项关键工作:一是加紧推进基础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础药品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为落实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处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结合本省实际,突出改革关键,完善方法,落实责任,全方面完成五项关键改革任务,实现三年改革阶段性目标,稳步推进本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制订本方案。

一、巩固和完善覆盖城镇基础医疗保障制度。

(一)扩大基础医疗保障覆盖面。

1.三年内,全省城镇职员基础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员医保)、城镇居民基础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城镇全体居民,参保人数分别达成和超出275万人、285万人和1900万人,参保率均提升到并保持在90%以上。(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2.用两年左右时间,全方面处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与城镇职员基础医疗保险问题。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按属地化标准全部纳入城镇职员医保。努力处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与城镇职员医保问题,对确有困难,经企业申请,由市州政府审核,报省政府同意后,暂可参与城镇居民医保,待企业经营情况好转后,继续参与城镇职员医保。(由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负责实施)

3.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范围。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主动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参与城镇职员医保。政府对符合就业促进法要求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城镇职员医保参保费用给补助。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自愿选择参与城镇职员医保或城镇居民医保。参与城镇职员医保有困难农民工,能够自愿选择参与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新农合。(由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二)提升基础医疗保障水平。

1.提升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升到每人每十二个月120元。加大省级财政对财政困难县专题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财政补助资金立即足额到位。,全省新农合个人缴费提升到人均30元。城镇低保对象中一二类人员、农村五保户、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等个人缴费部分可由相关部门组织代缴。(由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人口委负责实施)

2.逐步提升基础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城镇职员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际报销百分比,平均报销百分比分别达成75%、60%和60%以上。扩大门诊统筹试点范围,探索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充足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特点,降低中医药起付标准20%以上,提升报销百分比10%以上,将中医、民族医诊疗服务项目列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50%以上县推行城镇职员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逐步扩大和提升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百分比。(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3.将城镇职员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升到当地职员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6倍以上,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升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8倍以上。(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三)规范基础医疗保障基金管理。

1.各类医保基金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标准。合理确定城镇职员医保基金、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年度结余和累计结余,结余过多地方要采取提升保障水平等措施,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标准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出当年统筹基金25%。(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2.建立基础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金制度。规范完善基础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金制度,严格风险金管理和使用审批制度,预防基金透支风险。(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3.严格基金管理。规范和完善基础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制度,加强基金监察、审计工作力度。基金监察、审计工作要列入监察、审计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规范和完善基金收支情况社会公告制度,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严厉查处虚报冒领、侵吞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确保基金安全。(由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审计厅、省监察厅负责实施)

(四)完善城镇医疗救助制度。

有效使用救助资金,简化救助资金审批拨付程序。资助城镇一二类低保人员、农村五保户参与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逐步提升对经济困难家庭组员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标准。(由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残联负责实施)

(五)提升基础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1.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和医药服务提供方谈判机制,继续探索付费方法改革,主动探索多个形式付费方法,合理确定药品、医疗服务和医用材料支付标准,控制成本费用。(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2.改善医疗保障服务,逐步实现省内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许可参与新农合农民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简化到县域外就医转诊手续。制订基础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措施,处理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础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域转移接续问题。建立省内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省内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异地就业务工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措施。(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3.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立全省统一社会保障卡系统。逐步推行城镇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就医“一卡通”,完成身份认定、诊疗统计和费用结算。加紧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报,实现全省互联互通。(由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4.做好城镇职员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镇医疗救助制度之间衔接。逐步建立城镇医疗救助和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统一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结算同时、监管统一“一站式”服务。(由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5.充足发挥商业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中作用,激励含有资质商业保险机构大力发展健康保险,满足多样化健康保障需求。加强对商业健康保险监管,督促商业保险机构优化理赔程序,简化理赔手续,提升理赔效率,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促进规范发展。(由甘肃保监局负责实施)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础药品制度。

(一)初步建立基础药品供给保障体系。

1.推进基础药品合理使用。30%县实施基础药品制度,初步建立基础药品供给保障体系。实施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建立非营利性药品集中采购网络平台,由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药品中标后直接由生产企业或生产企业委托配送企业配送到医疗机构,降低流通步骤,降低药品价格。实现基础药品“三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药品购销双方要依据招标采购结果签署协议并严格履约。(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2.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将基础药品列入关键抽验品种,定时开展专题检验,并向社会公布抽验结果。完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由省食品药品监督局、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3.根据国家基础药品管理措施相关要求和程序,依据本省疾病防治特点,提出本省基层医疗机构配置使用国家基础药品目录以外药品品种目录,并根据国家基础药品制度实施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二)切实健全政府举行医疗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基础药品零差率销售。

制订基础药品管理措施。基础药品招标价格应在国家指导价格要求幅度内确定,其中包含配送费用。政府举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实施零差率销售。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础药品制度后合理赔偿,保障正常运转。(由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实施)

(三)建立基础药品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

1.从起,推行基础药品制度县市区政府举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配置全部基础药品并优先使用,其它各类医疗机构也全部必需按要求使用基础药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管。(由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实施)

2.许可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置基础药品。全部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置和销售国家基础药品,满足患者需要。激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完善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必需按要求配置执业药师或药师,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由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实施)

3.不一样层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药品使用率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基础药品全部纳入基础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且报销百分比显著高于非基础药品。(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1.完善区域卫生计划。根据国家相关卫生资源配置要求,结合当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由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编办负责实施)

2.依据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相关要求及本省实际,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其中包含医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医务人员数量和结构,医疗设备配置数量、配置品种等。(由省发改委、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3.三年内建设106个标准化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全方面建成500个乡镇卫生院,新建、改造110个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基础医疗设备。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应抢救治能力建设,加紧医疗废物处理等辅助配套设施建设。(由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1.公开招聘5000名医学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500名执业医师。公开招聘到乡镇卫生院毕业生,全部按全额拨款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和当地县市区卫生、人事部门签署机关聘用协议,并进行无偿岗前培训。其工资待遇实施国家统一要求当地机关人职员资政策标准,资金每十二个月由省财政按年人均1.5万元(月人均1250元)标准补助市县,由市县按相关政策落实。从起纳入省对市县通常性转移支付补助基数。(由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省编办负责实施)

2.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定时培养制度,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每十二个月选派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及卫生管理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习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每所三级医院支援3所县级医院,县级医疗机构全部要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并建立长久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实施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3年内为每个县市区培养15名大专以上中医药人才。(由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负责实施)

3.落实好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十二个月以上政策。激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从起,对中央所属全日制一般高校医学毕业生,自愿去乡镇卫生院工作3年以上,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五年以上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方面给倾斜。(由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编办负责实施)

(三)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赔偿机制。

1.政府负责负担其举行乡镇卫生院、城市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负担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政府购置服务等方法给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要和所在地机关工作人职员资平均水平相衔接。(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2.激励采取多个形式举行村卫生室和城市小区卫生服务站。对其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经过签署医疗保险定点合相同方法,从基础医疗保障基金等渠道赔偿。对其负担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按定额定向和政府购置服务给补助。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提升乡村服务整体水平。(由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成本制订。逐步降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加成率,基础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赔偿渠道,不得接收药品折扣。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绩效工资等管理制度。(由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4.落实村医补助政策。对负担公共卫生服务乡村医生,经考评合格后,给补助。(由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四)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础药品,大力推广包含民族医药在内中医药,为城镇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2.乡镇卫生院要转变服务方法,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要转变服务模式,主动为小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病例和地方病病例管理、人群防治指导、结核病病例管理、重型精神疾病病例管理等服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担相关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和监督考评职责。要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制订分级诊疗标准,开展小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及家庭病床制度。(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3.全方面实施人员聘用制、临聘人员人事代理制和派遣制。在全省推进人员竞聘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岗位责任制、资格准入制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关键、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考评和激励制度。(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四、促进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一)无偿为城镇居民提供基础公共卫生服务。

1.从开始,逐步在全省统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2.定时为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验,为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验,为孕产妇做产前检验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3.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开展以家庭为单元健康教育活动,提倡控烟、控酒、控盐、控油等健康生活方法。从起全省各级各类媒体要逐步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和健康教育频道,加强壮康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由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省广电局负责实施)

(二)实施国家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计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2.从开始增加开展以下项目:(由省卫生厅、省人口委负责实施)

(1)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其中,补种人数为89.26万人。

(2)为全省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常见病检验,对关键人群进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其中,为12.9万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验。

(3)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新生儿出生缺点。其中,补服叶酸人数为22.8万人。

(4)补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其中,补助5000人。

(5)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建设13.79万户。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鼠防机构、残疾人康复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关键加强1所省级、14所市州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加强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由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残联负责实施)

2.加强重大疾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估计预警和处理能力。为乡镇卫生院配置800辆抢救车辆和设备。(由省卫生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3.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和其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待遇政策。(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4.根据卫生部计划,在兰州建立西北地域区域卫生应急中心。以省医药集团为主,健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甘肃应急药品贮备体系,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药贮备机制。(由省卫生厅、省政府国资委负责实施)

5.加强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配置51台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为20个县市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建立孕前优生健康检验试验室。(由省人口委、省发改委负责实施)

(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1.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百分比分担。(由省财政厅负责)

2.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城镇居民无偿提供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由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口委负责实施)

3.逐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按人均15元,按人均不低于20元安排(由省财政厅负责,经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域给补助)。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至,关键指导金昌、庆阳两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1.公立医院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主动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有效形式。界定公立医院全部者和管理者责权。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疗机构职责和功效定位。(由省卫生厅、省政府国资委、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明确院长选拔任用和岗位规范,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措施和形式。(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4.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验、诊疗、诊疗、使用药品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规范诊疗步骤,优先使用基础药品和适宜技术。(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5.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做好疾病谱排序和疾病监测和分析,建立疾病预警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实施免疫计划等9项任务,有效预防控制各类疾病发生。(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6.全方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收社会监督。建立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巩固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医疗费用清单公告制度,公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自费百分比、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验费用、大型检验阳性率等,并进行横向比较,促进医疗机构降低医疗成本和费用。(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7.探索推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之间病历共用,检验化验结果共享互认,减轻患者负担。(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8.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实和控制。(由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实施)

9.探索建立由卫生、发改、人社、财政、审计、监察、医保机构、社会评定机构、群众代表和教授参与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由省卫生厅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10.主动推行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第三方处理医疗纠纷机制。(由省卫生厅、甘肃保监局负责实施)

1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统计制度,维护医患双方正当权益。开展医德医风警示教育,主动接收社会监督,树立良好卫生行业社会形象。(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二)推进公立医院赔偿机制改革。

1.逐步将公立医院赔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关键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要求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赔偿等,对公立医院负担公共卫生任务给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紧抢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给予倾斜。(由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实施)

2.根据区域卫生计划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医疗机构贷款行为。(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3.探索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不得接收药品折扣。医院由此降低收入或形成亏损经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路径处理。药事服务费纳入基础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主动探索医药分开多个有效路径。在规范医疗服务项目标基础上,合理调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基础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表现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价值。适时调整中医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验价格。激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定价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机制。(由省卫生厅、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负责实施)

4.完善医药价格监测和医疗服务成本监督审查制度,建立医疗服务成本核实体系和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控制指标,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加。(由省发改委、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5.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百分比不超出全部医疗服务10%。(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三)加紧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1.根据区域卫生计划,明确辖区内公立医院设置数量、布局、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和关键功效。(由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编办、省人社厅负责实施)

2.主动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产权多元化医疗机构。制订公立医院转制政策方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职员正当权益。(由省政府国资委、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3.激励民营资本举行非营利性医院。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和公立医院享受相同候遇。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激励扶持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政策。(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4.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各类医疗机构强化服务准入和监督管理。(由省卫生厅负责实施)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基础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8—9月,制订在校大学生、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与医保等相关管理措施,制订出台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等参与基础医疗保险实施方案。

2.9—10月,出台新农合规范化管理意见,制订城镇医疗救助同基础医保制度衔接相关方案。

3.11—12月,落实方案中各项方法。

4.,继续巩固和完善基础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全方面落实新农合和城镇居民人均120元补助标准,开展基础医保门诊统筹,不停提升基础医保受益面和受益水平。研究制订基础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措施,处理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础医疗保障问题。建立省内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及具体措施。

5.,完善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管理,改善医疗保障服务。

(二)建立基础药品制度。

1.9—11月,研究制订甘肃省药品和医疗价格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政府调控和市场调整相结合,符合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科学合理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文件。

2.9—12月,制订本省基础药品管理措施。30%县市区政府举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础药品制度,做到省级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置使用基础药品并实施零差率销售。

3.,60%以上县市区政府举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础药品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不停完善基础药品管理制度方法。

4.,全方面建立基础药品制度。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制订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完成本年度建设任务。制订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及定向培养计划。

2.,制订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