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作业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选择题1.据学者研究,清朝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朝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在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由此可知清朝知县的任期状况()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D.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2.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表明()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调整C.中国古代并未实现高度集权D.郡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需要4.元朝的疆域超过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只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他评价的是()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6.西周时期“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据此推断()①世袭制代替内外服制②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③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臣民④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礼记·礼运》中指出,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A.国家统一安定 B.王权高度集中C.实行血缘政治 D.违背历史潮流8.汉朝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9.元朝的疆域超越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元朝在全国推行()A.分封制 B.行省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10.周朝,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平民)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史料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郑子产作丘赋(军赋制度),国人谤之”。这反映出该时期()A.统治者都很重视社会舆论导向B.国人的意见左右了国家的决策C.原始民主传统对当政者具有制约作用D.政治制度具有近代民主的色彩11.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意在强调()A.分封制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固B.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分封子弟是皇权专制的一种体现D.汉初分封必然导致七国之乱1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东门被该节度使派的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B.唐长安C.宋汴梁 D.元大都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时期的贵族政治是一种典范政治,保证其正常运作的第一推动力便是贵族的典范作用,但是自西周立国百年之后,贵族阶层变得贪图享乐,素质普遍下降,以致最终失去示范,自乱其制。因此,贵族政治日渐无法正常运转,并且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春秋时期,诸侯、大夫逐级僭越,卿族之间的相互斗争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过程。面对强宗大族对君权构成的巨大威胁,君主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以打击贵族势力、维护君权,而社会也急需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以适应已经变化的客观形势,这便是官僚政治。——摘编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原因。(2)列举秦朝、唐朝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并从政治角度简析官僚制度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选择题1.据学者研究,清朝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朝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在位皇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由此可知清朝知县的任期状况()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D.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数据,可知清朝安徽知县任期时间在顺治到同治年间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这不利于地方的长治久安,不利于地方行政措施的延续和地方的长远发展,故选D项。A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知县任期短,并不能说明吏治比较清明,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解析:题干材料“领兵作战的……都是临时派遣的”“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反映了军权的重要性,军权牢牢掌握在君主手中,故选A项;秦朝没有太尉其人,所以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的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太尉并不是临时官员,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排除D项。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表明()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调整C.中国古代并未实现高度集权D.郡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需要解析: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中央政府才是正式的统一政府,故选C项。4.元朝的疆域超过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解析: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选B项;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力,故排除A项;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C项不符合史实;行省是中央派出的地方机构,故与防范宰相擅权无关,排除D项。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只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他评价的是()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解析: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中央政府才是正式的统一政府,故选C项。6.西周时期“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据此推断()①世袭制代替内外服制②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③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臣民④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而不是世袭制,①错误,A、B、C三项都含有①,均排除。根据题干材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信息,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层层分封,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②符合题意;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名义上占有全国的臣民,③符合题意;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④符合题意,②③④正确。故选D项。7.《礼记·礼运》中指出,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A.国家统一安定 B.王权高度集中C.实行血缘政治 D.违背历史潮流解析:“小康”之世是指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体现不出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安定,A项错误;夏商周时期,地方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各亲其亲”,可知《礼记·礼运》认为“小康”之世以血缘关系为标准,实行血缘政治,C项正确;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项错误。8.汉朝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知国家大事都由尚书令、尚书仆射掌握,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题干材料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项。9.元朝的疆域超越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元朝在全国推行()A.分封制 B.行省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故选B项。10.周朝,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平民)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史料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郑子产作丘赋(军赋制度),国人谤之”。这反映出该时期()A.统治者都很重视社会舆论导向B.国人的意见左右了国家的决策C.原始民主传统对当政者具有制约作用D.政治制度具有近代民主的色彩解析:题干材料“君主要征求‘国人’(平民)的意见”“影响朝政”“谤王”说明“国人”的意见对当政者有影响,反映出原始民主传统对当政者具有制约作用,故选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国人”积极参与国家管理的行为,而不是统治者重视舆论导向,排除A项;“左右了国家的决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原始民主传统不能等同于近代民主,排除D项。11.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意在强调()A.分封制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固B.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分封子弟是皇权专制的一种体现D.汉初分封必然导致七国之乱解析:题干材料中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是人民对秦朝暴政的不满导致的,并非是实行郡县制;西汉七国之乱是王国叛乱,而郡县没有参与叛乱。这说明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1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东门被该节度使派的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 B.唐长安C.宋汴梁 D.元大都解析:“节度使”是唐朝设置的地方军政长官,唐朝三省六部中的“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根据题干材料中“节度使”和“中书省”的信息可推断此时是唐朝,故B项正确。汉朝没有节度使,北宋初年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已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此后再无节度使擅权的局面。A、C、D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故排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时期的贵族政治是一种典范政治,保证其正常运作的第一推动力便是贵族的典范作用,但是自西周立国百年之后,贵族阶层变得贪图享乐,素质普遍下降,以致最终失去示范,自乱其制。因此,贵族政治日渐无法正常运转,并且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春秋时期,诸侯、大夫逐级僭越,卿族之间的相互斗争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过程。面对强宗大族对君权构成的巨大威胁,君主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以打击贵族势力、维护君权,而社会也急需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以适应已经变化的客观形势,这便是官僚政治。——摘编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