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4139-2024《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_第1页
HGT 4139-2024《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_第2页
HGT 4139-2024《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_第3页
HGT 4139-2024《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_第4页
HGT 4139-2024《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CCS83.180HG代替HG/T4139—2010Releasematerialsforadhesivepro(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年11月16日)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IHG/T4139—XXXX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35技术要求 35.1外观 35.2规格尺寸和定量 35.3产品性能指标 35.4有害物质限量 46试验方法 46.1试验条件 46.2外观 46.3规格尺寸和定量及偏差 46.4物理性能 56.5有害物质限量 57检验规则 57.1组批与抽样 57.2检验分类 57.3出厂检验 57.4型式检验 57.5判定规则 6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8.1标志 68.2包装 68.3运输 68.4贮存 6附录A(规范性)离型材料离型力和残余粘着率的试验方法 7A.1适用范围 7A.2试验条件 7A.3试验仪器和材料 7A.4离型材料离型力的试验方法 7A.5离型材料残余粘着率试验方法 8 HG/T4139—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HG/T4139—2010《压敏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与HG/T4139—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删除和增加了部分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0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1—3.9和3.11);——更改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见2010年版的第4章——更改了外观要求(见5.1,2010年版的5.1);——增加了厚度偏差的性能指标(见表1,2010年版的表1);——增加了压纹离型材料的产品规格和尺寸偏差的性能指标(见5.2——增加了离型力偏差的性能指标(见表2);——更改了平面离型材料残余粘着率的性能指标(见表2,2010年版的表2——增加了压纹离型材料残余粘着率的性能指标(见表2);——增加了对有害物质的限量中的每个重金属元素含量指标(见表3,2010年版的表3——增加了有害物质中卤素的限量指标(见表3);——更改了标准环境温度(见6.1、A.2、A.4.2、A.5.2,2010年版的6.2、A.2、A.4.2——删除了试样制备(见2010年版的6.2);——更改了宽度的检测方法(见6.3.1,2010年版的6.4.1——更改了长度的检测方法(见6.3.2,2010年版的6.4.2——增加了厚度的检测方法(见6.3.3);——更改了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见6.5,2010年版的6.5.3——增加了卤素的检测方法(见6.5.2);——增加了组批与抽样(见7.1——增加了判定规则(见7.5);——增加了附录A中标准试验板的规定(见A.3.2);——增加了附录A中标准测试胶粘带的选用的规定(见A.3.7);——更改了附录A中离型力试验方法的施压时间(见A.4.2,2010年版的A.4.2);——增加了附录A中离型力试验方法示意图(见图A.1);——增加了附录A中残余粘着率的测试步骤(见A.5.2,2010年版的A.5.2——更改了附录A中A0的定义(见A.5.3,2010年版的A.5.3);——增加了参考文献。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永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皇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友谊胶粘带集团有限公司、中山新亚洲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惠州市美信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平市齐裕胶粘制品科技有限公司、皇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大(中山)有限公司、浙江欧仁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HG/T4139—XXXX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维斌、潘大满、麦启波、沈雁、杨晓明、林克华、杨永强、林学好、杨志永、罗吉尔、李健雄、陈华昌、李耀邦。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0年首次发布为HG/T4139—201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HG/T4139—XXXX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本文件规定了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描述了相应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以特种纸或薄膜等材料为基材,单面或双面涂有离型剂的离型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7125胶粘带厚度的试验方法GB/T22396压敏胶粘制品术语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32370胶粘带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37861电子电气产品中卤素含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G/T5752—2020胶粘带用立面(压纹)离型材料3术语和定义GB/T223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离型剂releaseagent防粘剂隔离剂涂布在纸或塑料膜等材料的表面使之不被胶层粘住的表面处理剂。[来源:GB/T22396—2008,3.16,有修改]3.2离型材料releasematerial防粘材料隔离材料在基材的一面或两面涂布有离型剂(3.1),使用时容易从胶粘制品上揭离而不影响胶粘制品性能的一层材料。2HG/T4139—XXXX3.3离型膜releasefilm防粘膜隔离膜使用薄膜作为承载离型剂(3.1)的离型材料(3.2)。3.4离型纸releasepaper防粘纸隔离纸使用纸张作为承载离型剂(3.1)的离型材料(3.2)。3.5淋膜离型纸PE-coatedreleasepaper,PEKreleasepaper淋膜防粘纸淋膜隔离纸使用聚乙烯淋膜的纸张作为承载离型剂(3.1)的离型纸(3.4)。3.6格拉辛离型纸glassinereleasepaper格拉辛防粘纸格拉辛隔离纸使用格拉辛纸张作为承载离型剂(3.1)的离型纸(3.4)。3.7高岭土涂布离型纸clay-coatedreleasepaper,CCKreleasepaper高岭土涂布防粘纸高岭土涂布隔离纸使用表面涂布有高岭土的纸张作为承载离型剂(3.1)的离型纸(3.4)。3.8定量grammage按规定的方法测定离型材料单位面积的质量。[来源:HG/T5752—2020,3.1,有修改]3.9残余粘合力residualadhesionforce在一定条件下,胶粘制品的胶面与离型材料粘贴后,再与标准试验板之间的粘合力。3.10残余粘着率subsequentadhesionratio在一定条件下,接触离型材料后的胶粘制品(通常为标准测试胶粘带)对标准试验板的残余粘合力(3.9),与未接触离型材料的同种胶粘制品(通常为标准测试胶粘带)对同种标准试验板的粘合力的比。3.11压纹离型材料embossedreleaseliner立面离型材料通过特定的方法处理后表面形成各种立体图案或网格的离型材料(3.2)。3HG/T4139—XXXX[来源:HG/T5752—2020,3.3]4产品分类4.1产品按材质不同,分为离型膜和离型纸等类型,其中离型纸又可分为格拉辛离型纸、高岭土涂布离型纸和淋膜离型纸等。4.2产品按离型材料的表面形状不同,分为平面离型材料和压纹离型材料。4.3产品按所用离型剂的化学成分不同,主要分为无氟有机硅型、含氟型和其他类型离型材料。5技术要求5.1外观5.1.1卷筒离型材料应均匀地绕成卷状,无明显的变形及绕卷空隙,两侧面平整。5.1.2离型材料应色泽均匀,无折皱、刮花、划痕、气泡、针眼、杂质及污染物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5.1.3离型材料的离型面用手指反复揉搓5次~6次,表面应无离型剂脱落现象。5.1.4卷筒离型材料解卷时应无分层和粘烂现象。5.1.5颜色(包括印刷)由相关方协商确定其偏差。5.2规格尺寸和定量平面离型材料的产品规格尺寸和定量的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平面离型材料的产品规格尺寸和定量偏差m>500>100>300且≤500>50且≤100>500>100>300且≤500>50且≤100>500>100压纹离型材料的产品规格尺寸和定量的偏差应符合HG/T5752—2020中表1的规定。5.3产品性能指标产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产品性能指标4HG/T4139—XXXX>0.02且≤0.1>0.1且≤0.2>0.2%%5.4有害物质限量应用于对有害物质有要求的场合,重金属和卤素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有害物质限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铅汞镉溴氯6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试验温度23±1)℃,相对湿度50±5)%。各项检验均应按照其相应的试验方法中所规定的条件进行。6.2外观在充足的光线下用目测法观察试样外观。6.3规格尺寸和定量及偏差6.3.1宽度检测按照GB/T32370的规定进行。5HG/T4139—XXXX6.3.2长度检测按照GB/T32370的规定进行。6.3.3厚度检测按照GB/T7125的规定进行,对于离型纸应采用测量头直径为16mm的测试仪器。6.3.4定量检测按照GB/T451.2的规定进行。6.4物理性能6.4.1离型力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6.4.2残余粘着率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6.5有害物质限量6.5.1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含量按照GB/T26125的规定进行测定。6.5.2卤素(溴、氯、溴和氯总量)的含量按照GB/T37861的规定进行测定。7检验规则7.1组批与抽样以同一批次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条件和同一设备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抽样数量根据检验项目需要决定。7.2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7.3出厂检验7.3.1出厂检验按GB/T2828.1的规定进行,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AQL)6.5。7.3.2出厂检验项目应如包括以下内容:a)外观;b)规格尺寸和定量;c)离型力及偏差;d)残余粘着率。7.4型式检验6HG/T4139—XXXX7.4.1型式检验按照GB/T2829的规定进行,采用判别水平Ⅱ的二次抽样方案,样本大小n1=n2=5,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要求的全部项目。7.4.2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产品的原料、配方、工艺有较大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情况下,每隔半年进行一次;d)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市场监督机构或相关方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5判定规则对每一批次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如符合本文件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若有不合格项目,可加倍抽样,如经检验符合要求,则判为合格品,若不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每卷离型材料包装外应注明产品名称、商标、规格、数量(或毛重、净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质检印记以及防压、防潮、防晒、防火等标志。各类标志应符合GB/T191和GB/T6388的规定,也可以按用户要求增减标志内容,但应与实物一致。每卷产品都应装有产品合格证或产品说明书。8.2包装产品包装应采用防潮材料,外包装用厚牛皮纸或其他材料。具体包装形式和包装要求应按供货合同办理。8.3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挤压,防止阳光曝晒和雨雪侵袭,不得与挥发性溶剂和腐蚀性物品混运。8.4贮存8.4.1产品应贮存在温度不超过45oC,相对湿度不超过85%的无挥发性溶剂且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存放时应注意防潮,避免阳光照射。8.4.2在符合本文件规定的运输和贮存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一年。7HG/T4139—XXXX(规范性)离型材料离型力和残余粘着率的试验方法A.1适用范围本附录描述胶粘制品用离型材料的离型力和残余粘着率的试验条件、试验仪器和材料、试验步骤以及试验结果。A.2试验条件试验温度23±1)℃,相对湿度50±5)%A.3试验仪器和材料A.3.1拉力试验机:试验机的力值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试验机夹持器的移动速率为(300±3)mm/mA.3.2标准试验板:表面应平整光滑,长至少125mm,宽至少50mm,厚至少1.1mm;材质为符合GB/T3280—2015规定的06Cr19Nil0,退火抛光,表面应光亮,粗糙度(GB/T2523—2022)为(50±25)nm,不应有污点、变色或较多划痕。使用前,在A.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停放24h以上,并应对标准试验板进行清洁;使用中,保护标准试验板试验表面不被划伤和污染。A.3.3烘箱:烘箱内温度保持在(70±5)℃的范围。A.3.4压辊:应为(2.0±0.1)kg的圆柱体钢质,直径为(85.0±2.5)mm,宽为(45.0±1.5)mm,表面包覆有(6±1)mm厚、邵氏硬度为(80±5)HA的橡胶。A.3.5金属块:长至少200mm,宽至少25mm,在试样上应能提供(6.86±0.49)kPa压强,即(70±5)g/cm2。A.3.6基座:与试样接触的基座平面应平整。A.3.7标准测试胶粘带:宽25mm,按照表A.1根据离型剂的化学体系选用不同的标准测试胶粘带,也可由相关方另行确定,但需要在测试报告中注明所选用的标准测试胶粘带。表A.1标准测试胶粘带的选用A.4离型材料离型力的试验方法A.4.1试样将标准测试胶粘带沿机器涂布方向轻轻压覆于长至少450mm、宽至少250mm的离型材料的离型面上,沿涂布离型剂方向裁切长200mm、宽25mm的试样,切口平直。用压辊以10mm/s的速率,来回辊压试样2次。试样数量为5个。8HG/T4139—XXXXA.4.2试验步骤如图A.1所示,将试样放置于A.3.5规定的金属块负载下,放入温度为(70±5)℃烘箱内20h。从烘箱中取出并卸除负载后,将试样放置在试验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环境下4h,按照GB/T2792—2014中方法1的规定测试标准测试胶粘带从离型材料的离型面上剥离的力,即离型力。单位为毫米标引序号说明:1——烘箱;2——金属块负载;3——试样;4——基座。图A.1离型力试验方法示意图A.4.3试验结果离型力以测试试样的平均值表示,单位为N/cm。从测试离型材料离型力时所得数据的分散性可以判断离型剂涂布的均匀性。A.5离型材料残余粘着率试验方法A.5.1试样和空白样A.5.1.1试样按照A.4.1描述的方法制备试样,试样数量为5个。A.5.1.2空白样空白样数量为5个。对于平面离型材料,空白样为未接触平面离型材料的同种标准测试胶粘带。对于压纹离型材料,空白样按以下步骤制备:a)标准测试胶粘带贴合在不含离型剂的压纹基材上;b)用2kg的压辊在试样上来回滚动2次,滚动速率为10mm/s。A.5.2试验步骤9HG/T4139—XXXXA.5.2.1试样将试样放置于A.3.5规定的金属块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