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漯河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漯河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漯河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漯河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练习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1PAGE漯河五高2022-2023学年下期期末模拟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Ⅰ时期的观察来识别。①、②、③、④为某些生物减数分裂Ⅰ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加、倒位或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者减少。【详解】图①所示细胞中,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三条,其余皆为两条,可知为三体;图②所示细胞的染色体上链增加了一部分(片段4),为染色体片段增加;图③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故为三倍体;图④细胞的染色体下链缺失了片段3和4,为染色体片段缺失,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如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B.A和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图乙所示的精细胞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在减数分裂发生了互换D.与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最可能为aBE、Abe、Abe【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三对等位基因。分析图乙,图乙染色体与图甲相比,A基因的位置变成了a,结合染色体的颜色变化,可推测发生了互换。【详解】A、由图可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但由于这些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A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互换,使姐妹染色单体上也含有等位基因,所以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C、据图乙中染色体的颜色可知,所示的精细胞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C正确;D、如果发生互换,则与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E、abe、Abe,D错误。故选C。3.模拟实验和模型建构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由组合过程C.“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中,若要制作3对同源染色体,则需3种颜色的橡皮泥D.“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中,模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时至少需要2对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小球,模拟的是雌或雄生殖器官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种类,理论上相等,所以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A错误;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错误;C、“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中,若要制作3对同源染色体,具有同源关系的两条染色体的颜色应该不同,则需2种颜色的橡皮泥,C错误;D、“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中,模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时至少需要2对染色体,才能模拟出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过程,D正确。故选D。4.下列与基因表达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含有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B.mRNA碱基改变可能导致以其为模板翻译成的肽链变短或延长,也可能不变C.基因表达的过程一定涉及碱基互补配对D.在细胞周期中,转录生成的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其中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一个含有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不是n/2个,因为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在转录过程中,其中的某个DNA片段会发生部分解旋,A错误;B、mRNA碱基改变,突变可能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推后出现,可能导致以其为模板翻译成的肽链变短或延长;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突变后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不变,B正确;C、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这两个过程中均涉及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在细胞周期中,各个阶段染色体发生的行为变化不同,因而需要不同的蛋白质参与其中,因而可推测,在不同的时期转录生成的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A。5.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当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在没有互补碱基序列的部位,仍然是两条游离的单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合双链区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T-A、G-C、C-GB.杂合双链区两条单链DNA的碱基序列相同C.杂合双链区的形成过程需要构建磷酸二酯键D.该技术可以用来判断基因突变是否由碱基的替换引起【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详解】A、由于是DNA分子杂交,所以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T、T-A、G-C、C-G,没有A-U、U-A,A错误;B、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杂合区两条单链DNA的碱基序列互补,B错误;C、双链区是通过碱基对中的氢键形成的,而DNA单链之间的化学键,C错误;D、该技术是DNA分子杂交技术,原理是DNA单链具有互补的碱基序列时,互补的碱基序列就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杂合双链区,而若基因突变造成了碱基的替换,则该部位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形成两条游离的单链,D正确。故选D。6.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1~6中控制ATP水解酶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4B.细胞a~g中生理功能最为近似的应该是细胞b和细胞eC.组成1~6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D.a~g各个细胞中染色体上所含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详解】A、任何细胞生命活动都需要ATP供能,所以6个细胞中都能合成ATP水解酶,应该对应基因2,A错误;B、功能越相似的细胞,含有的蛋白质种类越相似,表达的基因越相似,所以b、e细胞的功能最为相似,B正确;C、4种脱氧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基因不同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或排列顺序不同,C错误;D、图中a~g细胞来自同一生物体,所以细胞内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D错误。故选B。7.XBB毒株是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属于单股正链RNA(+ssRNA)病毒,病毒的正链RNA(+ssRNA)可以行使mRNA的功能,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ssRNA中共含碱基8000个,其中G和C占碱基总数的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BB毒株子代病毒的合成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模板、原料、酶等B.XBB毒株和细菌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不同,但均存在RNA→蛋白质的过程C.以+ss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4800个碱基A和UD.新冠疫苗接种者不会被XBB毒株感染,平时不需特殊防护正常外出即可【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XBB毒株是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属于单股正链RNA,该病毒为RNA复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该病毒的RNA指导合成RNA聚合酶,进而催化该病毒RNA的复制过程。【详解】A、XBB毒株子代病毒的合成过程不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模板,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另外所需要的酶也是在宿主细胞中由病毒RNA指导合成的,A错误;B、XBB毒株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RNA复制和翻译过程,而细菌的遗传信息传递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可见二者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不同,但均存在RNA→蛋白质的过程,B正确;C、以+ss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实际需要RNA链复制两次,即相当于合成一个双链RNA,且这两条RNA链为互补关系,因此,共需要A和U的量为(1-40%)×8000×2=9600个,C错误;D、XBB毒株是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且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新冠疫苗接种者依然可能被XBB毒株感染,平时也需特殊防护,D错误。故选B。8.DNA甲基化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活性和表达水平而实现的,DNA甲基化可能使抑癌基因无法表达,从而促使癌症的发生和恶化。调控简图如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再分裂,故DNA不存在甲基化B.甲基化直接抑制抑癌基因的翻译,从而使基因无法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C.甲基化会改变DNA分子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碱基中嘌呤的比例D.人体肌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可能被甲基化【答案】D【解析】【分析】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经酶催化的,这种甲基化涉及重金属修饰、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调节以及核糖核酸加工。【详解】A、DNA甲基化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活性和表达水平而实现的,高度分化的细胞也可发生转录和翻译,也可以发生甲基化,A错误;B、甲基化直接抑制抑癌基因的转录,从而使基因无法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B错误;C、DNA甲基化在DNA上添加了甲基(-CH3),组成DNA的化学元素为C、H、O、N、P,因此甲基化不会改变DNA分子的化学元素组成,也不会改变碱基中嘌呤的比例,C错误;D、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只能在红细胞中表达,人体肌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可能被甲基化,因此肌肉细胞中不能合成血红蛋白,D正确。故选D。9.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B.猫叫综合征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诊断和预防C.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D.各种遗传病都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基因引起的【答案】C【解析】【分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详解】A、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B、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观察染色体形态和结构可进行诊断和预防,B错误;C、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C正确;D、染色体遗传病患者体内可能不含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D错误。故选C。10.番茄受到烟粉虱侵害时会产生有毒物质酚糖进行防御,烟粉虱在进化过程中“窃取”了番茄的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用以“解毒”。这种不依赖亲缘关系获得基因的过程被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GT)。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干扰烟粉虱体内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可使其对番茄的有毒物质敏感B.番茄中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能在烟粉虱中表达,说明不同物种中密码子是通用的C.HGT会对烟粉虱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库产生影响D.具有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烟粉虱与普通烟粉虱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分析】烟粉虱在进化过程中“窃取”了番茄的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用以“解毒”,属于跨物种的基因转移和表达,说明两者的密码子是通用的。【详解】A、干扰烟粉虱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可能会抑制该基因的翻译过程,降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烟粉虱对番茄的有毒物质敏感,A正确;B、番茄中的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能在烟粉虱中表达,说明不同物种中密码子是通用的,B正确。C、烟粉虱获得番茄的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后,基因数量增加,因此HCT对烟粉虱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库有影响,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具有酚糖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烟粉虱与普通烟粉虱是否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D。11.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保温适当时间后离心,理论上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答案】A【解析】【分析】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且DNA会进入到宿主细胞中,因此,经过适当时间的保温、离心分离后出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沉淀物;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合成蛋白质需要的原料是细菌提供的,故新合成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具有放射性,且新合成的噬菌体在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沉淀物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③14C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而用14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离心到上清液中,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14N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物和上清液;④用3H标记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均含有3H,因此,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且子代噬菌体(未释放出的)和细菌均离心到沉淀物中,可见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故选A。12.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活菌甲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B.加热致死菌乙中的某种物质能使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C.通过实验②,鼠2的血液中只能分离出活菌乙D.鼠5死亡的原因是死菌甲中的某种物质能使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答案】B【解析】【分析】由实验①可知,活菌甲不会导致小鼠死亡;由实验④可知,活菌乙会导致小鼠死亡;由实验②可知,加热致死菌乙可以将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从而导致小鼠死亡;由实验③可知,加热致死菌乙自身不会导致小鼠死亡;由实验⑤可知,活菌乙和死菌甲可以导致小鼠死亡。【详解】A、由实验①可知,活菌甲不会导致小鼠死亡;由实验④可知,活菌乙会导致小鼠死亡;因此活菌甲、乙分别对应R型细菌和S型细菌,所以活菌甲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A错误;B、实验②是将活菌甲和加热致死菌乙混合后注射到鼠2体内,活菌甲不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可推知加热致死菌乙中的某种物质能使部分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从而导致鼠2死亡,B正确;C、实验②中加热致死菌乙的某种物质将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的效率并不高,还有部分活菌甲没有被转化,因此鼠2的血液中即能分离出活菌乙,也能分离出活菌甲,C错误;D、鼠5死亡的原因是活菌乙本身就具有致死效应,D错误。故选B。13.图甲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分别提取家系中I1、I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结果如图乙(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种条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条带2代表基因aB.I2不携带致病基因C.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该病在人群中男性的患病概率高于女性【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亲本不患病,子代有患病的个体,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分析图乙:Ⅱ1患病,其电泳的条带1为致病基因,Ⅰ2和Ⅱ1具有共同的致病基因,Ⅰ1无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A、图甲可知该病为隐性病,由于Ⅱ1患病,所以条带1代表患病基因a,条带2代表基因A,A错误;B、该病是隐性病,结合电泳条带,Ⅱ1患病,其电泳的条带1为致病基因,Ⅰ2和Ⅱ1具有共同的致病基因,Ⅰ1无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XAY和XAXa,I2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C、由B选项可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C错误;D、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在人群中男性的患病概率高于女性,D正确。故选D。14.现将表现型均为红眼长翅的雌果蝇和雄果蝇进行相互交配,后代雌果蝇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长翅:红眼残翅=58:19,雄果蝇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27:10:28:8,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Bb×AaBb B.AABb×AaBBC.AaXBXb×AaXBY D.BbXAXa×BbXAY【答案】D【解析】【分析】将表现型均为红眼长翅的雌果蝇和雄果蝇进行相互交配,如果子代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一致的话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雌雄中表现型不一致则位于性染色体上。【详解】本题存在两种性状,因此在分析是进行逐对分析,先分析翅型,亲代用长翅和长翅进行交配,子代在雌雄中都表现为长翅:残翅≈3:1,因此可以推测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的基因型是Bb和Bb。分析眼色这对相对性状发现,使用红眼雌果蝇和雄果蝇交配,子代的雌果蝇中全是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可以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代的雌果蝇基因型是XAXa,雄果蝇基因型是XA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故选D。15.科研小组用某种昆虫的野生型雌性(XAXa)和雄性(XAY)个体杂交,子代中偶然出现一只雌性的突变型个体,若该突变个体的出现有三种可能性(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不同变异类型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是情况乙,则是母本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B.若甲情况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基因突变发生于母本的减数分裂过程C.甲乙丙三种可能性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丙,是由于染色体片段重复引起的D.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随机性、多利少害性等特点【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两条染色体正常,属于基因突变;图乙中有两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图丙中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是XAXa和雄性XAY,若是情况乙(XaXaY),是母本提供了两条含a基因的X染色体所致,故推测是应是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Xa、Xa未发生分离,进入同一个配子中而形成的,A正确;B、若甲情况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两条X染色体应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父方X染色体上只有A,甲是XaXa,故基因突变发生于父本的减数分裂过程中,XA变为Xa所致,B错误;C、甲(两条染色体正常,属于基因突变)、乙(两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变异)、丙(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三种可能性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丙,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C错误;D、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随机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D错误。故选A。16.紫茉莉质体的遗传是典型的细胞质遗传的实例。紫茉莉的枝叶颜色由质体中的叶绿体和白色体决定,枝叶中既有绿色部分又有白色部分的则被称为花斑,花斑植株中通常同时存在绿色、白色和花斑枝条。若将绿色枝条所开花的花粉传给白色枝条所开花的柱头,所得子代植株枝叶均为白色。据此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白色枝条的花粉传给绿色枝条的柱头,子代枝叶均为绿色B.将花斑枝条的花粉传给白色枝条的柱头,子代枝叶均为白色C.将绿色枝条的花粉传给花斑枝条的柱头,子代枝叶均为花斑D.将白色枝条的花粉传给花斑枝条的柱头,子代枝叶可能有绿色、花斑、白色【答案】C【解析】【分析】绿色、白色和花斑枝条的遗传现象属细胞质遗传,受细胞质基因控制。在细胞质遗传中,杂种后代只表现母本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详解】AB、在细胞质遗传中,杂种后代只表现母本性状,若母本为绿色枝条,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只有叶绿体,无论父本枝条何种颜色,杂交子代均为绿色;同理,若母本为白色枝条,杂交子代枝条均为白色,AB正确;CD、若母本为花斑枝条,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和白色体。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细胞器随机分配,形成的子细胞中可能只含叶绿体、只含白色体、既有叶绿体又有白色体,故杂交子代可能为绿色、白色、花斑色,C错误,D正确。故选C。17.已知小麦的抗旱(A)对敏旱(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抗旱高秆植株和纯合敏旱矮秆植株杂交,F1全为抗旱高秆植株,让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高秆:抗旱矮秆:敏旱高秆:敏旱矮秆=42:8:8:4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B.F1在测交实验中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42:8:8:42C.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若让F1自交,其后代纯合子中,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42:8:8:42【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果要验证某些性状的遗传或某些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用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亲本进行杂交,再让子代进行自交(测交),若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符合9:3:3:1或者其变式(或符合1:1:1:1或者其变式),则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详解】A、不考虑交叉互换,若两对等位基因相对独立,F1会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1:1:1:1,则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高秆:抗旱矮秆:敏旱高秆:敏旱矮秆=1:1:1:1,与题意不符,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会产生两种配子AB:ab=1:1,则测交后代2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高秆:敏旱矮秆=1:1,也与题意不符,A错误;B、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由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决定,因此F1在测交实验中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42:8:8:42,B正确;C、根据题中测交后代的比例推测,小麦的A/a和B/b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定比例的交叉互换,因此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42:8:8:42,那么自交后代的纯合子中,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AABB:AAbb:aaBB:aabb=42×42:8×8:8×8:42×42=441:16:16:441,D错误。故选B。18.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B.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产生了A,为诱变育种,②④为杂交育种,③⑥为多倍体育种。【详解】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实现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由于AAaa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AA、Aa、aa,比例为1:4:1,所以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36,B错误;AA为二倍体,AAAA为四倍体,杂交产生的植株AAA为三倍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所以不育,因此AA植株和AAAA植株不是一个物种,C正确;AA为二倍体,产生的配子A含29条染色体;AAAA为四倍体,产生的AA配子含58条染色体,所以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是87条,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作物育种和物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9.果蝇的直翅和卷翅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探究该性状的遗传方式,以直翅和卷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相关系谱图如下图。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Ⅰ-1到Ⅱ-2遗传,可判断该性状的遗传方式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B.通过Ⅰ-3到Ⅱ-3的遗传,可判断该性状的遗传方式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C.可通过Ⅱ-1与Ⅰ-1杂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出该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D.若上述基因位于X染色体,则Ⅲ-1与Ⅲ-2杂交子代中出现直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不考虑突变,那么直翅卷翅遗传方式有以下可能: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X染色体显性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再结合系谱图,用A/a表示直翅卷翅相关基因,若卷翅性状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Ⅰ-1雄性的基因型为XAY,Ⅱ-1的基因型为XAXa,则表现为卷翅,与题图矛盾,故卷翅性状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详解】A、通过Ⅰ-1到Ⅱ-2的遗传,Ⅰ-1卷翅,Ⅱ-2直翅,“父子”性状不同可判断该性状的遗传方式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A正确;B、通过Ⅰ-3到Ⅱ-3的遗传,用A/a表示直翅卷翅相关基因,若卷翅性状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Ⅰ-3雄性的基因型为XAY,Ⅱ-3的基因型为XAXa,则表现为卷翅,与题图矛盾,故卷翅性状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正确;C、用A/a表示直翅卷翅相关基因,若卷翅性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雄性的基因型为aa,Ⅱ-1的基因型为Aa,Ⅱ-1与其亲本Ⅰ-1雄性杂交,则下一代雌雄个体中直翅:卷翅都是1:1;若若无眼性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Ⅰ-1雄性的基因型为Aa,Ⅱ-1的基因型为aa,Ⅱ-1与其亲本Ⅰ-1雄性杂交,则下一代雌雄个体中卷翅:直翅都是1:1;若无眼性状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雄性的基因型为XaY,Ⅱ-1的基因型为XAXa,Ⅱ-1与其亲本Ⅰ-2雄性杂交,则下一代雌雄个体中卷翅:直翅都是1:1;卷翅性状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不论无眼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隐性遗传,后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和比例都相同,因此根据下一代结果不能确定直翅卷翅性状的显隐性,C错误;D、用A/a表示直翅卷翅相关基因,若A、a位于X染色体上,则无眼性状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和Ⅰ-3的基因型都是XaY,则Ⅱ-3的基因型为XAXa,Ⅱ-2的基因型为XAY,故Ⅲ-2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Ⅲ-1的基因型为XAY,故Ⅲ-1与Ⅲ-2杂交的下一代中卷翅(XAY)的概率是1/2×3/4=3/8,D正确。故选C。20.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的绿色由基因C控制,突变型1和突变型2是两株处于开花期的植株,二者叶片都为黄色,是基因C分别突变为基因C1和基因C2导致的,且基因C1纯合的植株幼苗期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C1和基因C2都是基因C的等位基因B.突变型1连续自交,后代中C1的基因频率不断减小C.若突变型2属于隐性突变,其与突变型1杂交,子代的叶片均为黄色D.若突变型2属于显性突变,其与突变型1杂交,子代出现绿色叶,则突变型2为杂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突变的类型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显性突变: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出相应性状。隐性突变:突变性状一旦在生物个体中表现出来,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详解】A、基因C1和基因C2是由C基因突变后得到的,所以它们互为等位基因,A正确;B、突变型1是基因C分别突变为基因C1导致的,且基因C1纯合的植株幼苗期致死,所以突变型1是杂合子基因型为C1C,C1对C为显性。突变型1连续自交,后代中C1C1个体致死,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少,基因型为CC的纯合子逐渐增多,故基因C1的基因频率不断减小,B正确;C、若突变型2属于隐性突变,其基因型C2C2,突变型2(C2C2)其与突变型1(C1C)杂交,子代有C1C2(黄色)、CC2(绿色),C错误;D、若突变型2属于显性突变,且突变型2与突变型1(C1C)杂交,子代出现绿色叶(CC),说明若突变型2含有C基因,所以突变型2的基因型为C2C,为杂合子,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21.核基因P53属于一种功能强大的抑癌基因。当人体细胞DNA受损时,P53基因被激活,产生的P53蛋白既可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同时也可以启动修复酶系统促使DNA的自我修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完成①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NA损伤包括DNA分子中碱基的___________(填碱基的变化类型),也包括_______________键的水解造成DNA中单链或双链断裂等多种情况。(3)DNA出现损伤时,P53蛋白启动P21基因的表达,产生的P21蛋白可能通过抑制______________酶与DNA母链结合从而影响DNA子链的延伸,待修复酶系统完成对损伤DNA的修复后,细胞进入正常的细胞分裂。由此推知P53蛋白会导致细胞周期中的_______________期延长。【答案】①.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②.增添、缺失或替换③.磷酸二酯④.DNA聚合⑤.间【解析】【分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间期和分裂期。【详解】(1)①过程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所需要的原料有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2)DNA的差异是由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NA损伤包括DNA分子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DNA损伤也包括磷酸二酯键的水解造成DNA中单链或双链断裂等多种情况。(3)从图中P21蛋白可以看出抑制DNA的复制,因此产生的P21蛋白可能通过抑制DNA聚合酶与DNA母链结合从而影响DNA子链的延伸。待修复酶系统完成对损伤DNA的修复后,细胞进入正常的细胞分裂。由此推知P53蛋白会导致细胞周期中的间期延长。【点睛】熟记基因表达及DNA复制的原理及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图一为某家族性疾病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图二表示该家族第I代某个体中一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图三表示该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图像(图中只显示了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答下列问题:(1)图三表示的是第Ⅱ代_____________(填“2”或“3”)号个体细胞增殖情况。图二曲线中F点与图三的____________细胞相对应。(2)据图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3)若甲病为伴性遗传(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M为正常男孩,其概率是_____________。(4)理论上Ⅱ2和II3生育的后代可以有多种基因型。尝试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答案】(1)①.3②.A(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①.BbXaY②.5/24(4)Ⅱ2和Ⅱ3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形成多种配子;受精过程中精卵的随机结合增加后代多样性。(3点任写2点即可)【解析】【分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无中生有是隐性,隐性遗传找女病,女病父子都病,很有可能为伴性;若其父子有正常的,一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有中生无是显性,显性遗传找男病,男病母子都病,很有可能是伴性;若其母女有正常,一定为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小问1详解】图三C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的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为精原细胞,为男性,所以表示的是滴II代3号个体细胞增殖情况;图二染色体数量减半,说明为减数分裂过程。F点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减数分裂II后期,与图三的A细胞相对应;【小问2详解】I代1、2号不患乙病,但是生出了患乙病的男孩,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I代4号为乙病女性患者,但是其后代II代3号男性不患乙病,说明乙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此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3详解】若甲病为伴性遗传(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代3、4号不患甲病,但是生出了患甲病的孩子,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I代1号的后代中男性不患甲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代4号患乙病,II代3号不患乙病,那么II3的基因型为BbXaY;I代1号基因型为BbXaY,I代2号基因型为BbXAX-,II代2号(不患病)的基因型为1/3BBXAXa或2/3BbXAXa,II3的基因型为BbXaY。二者生出正常男孩(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3×1+2/3×3/4)×1/4=5/24;【小问4详解】后代多样性的原因:Ⅱ2和Ⅱ3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形成多种配子;受精过程中精卵的随机结合增加后代多样性。23.某种鸟(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眼色(褐色和红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e和F、f)控制。甲、乙为红色眼的两个纯种品系,如表为甲、乙杂交实验结果。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杂交实验亲本组合子一代眼色实验1甲(♂)×乙(♀)雌雄个体均为褐色眼实验2甲(♀)×乙(♂)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1)在遗传学上,实验1和实验2的杂交组合称为________。(2)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两对基因中有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3)分析可知,此种鸟褐色眼的基因型组成特点是________。假设基因F、f位于Z染色体上,实验2的亲本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4)若让实验1子一代中褐色眼雌雄个体杂交,则子二代褐色眼雄性个体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正交和反交(正反交)(2)实验2子一代中出现鸟眼色与性别关联的现象,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3)①.同时含有基因E和F②.eeZFW、EEZfZf(4)1/6【解析】【分析】在遗传学上,实验1和实验2的杂交组合称为正交和反交(正反交),正交与反交后代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型比例不同,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中可能有一对位于性染色体Z上。【小问1详解】在遗传学上,实验1和实验2的杂交组合称为正交和反交(正反交)。【小问2详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实验2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