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评估试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基础与运用(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小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和花草树木间听见回荡的心声、发现人生的影子。宗璞笔下的藤萝,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每一穗紫藤萝花,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仙露(qióng)浆,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这生机勃勃的花,寄托了宗璞赞美生命的美好情感,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迸()溅仙露(qióng)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山川溪泉中、在花草树木间,我们能够听见回荡的心声,发现人生的影子。B.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发现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看见人生的影子。C.在山川溪泉中、在花草树木间,我们能够发现回荡的心声,看见人生的影子。D.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C.《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康有为,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饮冰室合集>集外文》。D.《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本文主要运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趣和追求。4.下列各项依次为企业、茶楼、商场、书屋的楹联,对偶不太工整的一项是()(2分)A.创建名牌企业,铸造精品工程。B.善待东西南北客,畅谈兄弟姐妹情。C.百货百样百拿不烦,千客千意千言送暖。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①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來。②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③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④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6.下面是“写景·状物”类诗文佳句选辑,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原句。(8分)写景融情于景仰望泰山。(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神奇秀丽的美景、参天矗立的雄姿,让杜甫心生豪迈之意。夜泊秦淮。(2)“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朦胧月色,凄清悲凉,引发杜牧的兴亡之忧。寓理于景登飞来峰。(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浮云重重,遮天蔽日,但王安石笃信“只要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探访山村。(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出,使陆游顿悟“身处逆境,锲而不舍,也会绝处逢生”。状物托物言志独爱莲花。(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污浊境,坚守清白心,寄托周敦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借物喻人移情落红。(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葬身泥土而更护花,喻指龚自珍虽远离官场,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7.学校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6分)(1)下列句子,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2分)A.父兮生我,母兮鞠我。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相比于传统的“孝”,“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发现的两个新特点。(2分)材料一: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他们”。材料二: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特点一:特点二:(3)同学们准备到社区敬老院慰问,小亮不想去,他认为只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可以了。作为班长,你怎样劝说他改变想法?(2分)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4分)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肖复兴①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②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③他就是叶圣陶先生。④一九六三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自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⑤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⑥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创作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⑦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⑧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⑨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一定是深居简出,凡人不见的。见这样的作家如同国家元首一样难哩。现在叶圣陶先生居然要见见我这样一个初中学生,这自然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⑩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院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小巧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似乎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⑪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了。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随之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⑫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和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⑬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所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所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落日的余晖悄悄染红了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⑭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富有了生命和活力。我仿佛觉得那个夏天变长了,总有回味的嚼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⑮在我的眼中,那一片爬山虎永远都那么绿着。(选自《肖复兴散文》,有删改)8.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2分)9.请赏析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10.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4分)11.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为标题的作用。(4分)(二)请阅读下面的科幻小说,完成12-15题。(14分)山①在那儿刘慈欣①冯帆②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③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型飞船④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②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③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④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45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⑤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13公里左右,爬坡不比平地,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⑥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的已经落下了帆的救生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⑦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使得斜坡面方向的重力逐渐减小,这种重力的渐减抵消了坡度,使得重力对水坡上的物体并不产生使其下滑的重力分量。⑧冯帆继续向上游,随着重力的减小,身体变轻了,游动变得更轻松。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⑨随着风力的增长,水坡上开始出现排浪。【A】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B】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⑩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登”了20分钟左右,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它在外星飞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⑪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⑫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入水前的最后一口气,也支撑不到自己浮上水面,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冯帆乘着上升的气泡升上天空,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⑬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节选自《刘慈欣作品集·山》有删改)【注释】①山:外星飞船入侵地球,拉起海水形成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②冯帆:海洋地质工程师。大学时曾组织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全队四人死亡,自己成为队中唯一的生还者。毕业后为逃避山来到太平洋上,以船为家。③蓝水号:即“蓝水号”考察船,冯帆的海上工作地。④巨型飞船:外星人的飞船。12.了解人物,需先了解他的经历。请完成以下冯帆挑战活动的思维导图。(4分)13.“请从文中画线的A、B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或语言角度进行赏析。”(2分)14.与众不同的挑战对象——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让冯帆的挑战更具价值。请结合全文和链接材料探究“山”的含义。(4分)【链接材料】山在那儿,总会有人去登的。登山是智慧生命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刘慈欣《山》)15.小说刻画的冯帆是一个“登山者”,更是一个“前行者”,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请结合冯帆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影响力,为其撰写一份“榜样”推荐词。(4分)三、古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20题。(共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⑥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①有仙则名②可以调素琴17.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子断句最恰当一项是()(2分)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A.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B.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C.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D.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18.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9.【甲】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2分)20.【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这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2分)(二)诗词赏析。(4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际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B.二句中的“来者”指后世来登幽州台的人们,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C.本篇在艺术表现上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与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D.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立在画面之中,画面顿时神韵飞动,感人至深。22.《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这两首诗歌中都写诗人登高望远,请结合诗人当时的境况,分析两首诗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2分)四、名著阅读(4分)23.据调查,《海底两万里》是在中学生书架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书目之一。中学生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多集中在以下三点。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点,结合内容进行简要说明。(4分)①构思巧妙,悬念迭出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③船长复杂而多面的性格五、作文(50分)24.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从那件事中,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2)鲁肃用赞美的目光看着学问大进的吕蒙,心里满是欣赏与佩服;杨利伟用冷峻的目光面对舷窗出现的裂纹,最终成功返航;宗璞用平和的目光凝视一树紫藤萝,抒发对生命的赞叹。赞美的目光能让我们发现别人的光彩;冷峻的目光能让我们不惧怕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平和的目光能让我们审视生命,获得独特感受……请以“的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主题鲜明;(3)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4)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商丘市梁园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1.(2分)bèng琼2.(2分)D3.(2分)C4.(2分)C5.(2分)B6.(8分)①阴阳割昏晓②烟笼寒水月笼沙③自缘身在最高层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⑤濯清涟而不妖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空一分,有错字不得分)7.(1)(2分)D(2)(2分)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3)(2分)示例:小亮,孝敬自己的父母固然重要,但将孝敬父母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则是一种更可贵的品德。古人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你的父母若知道你去敬老院做好事,一定会很高兴的。你说呢?二、现代文阅读(28分)8.(2分)叶老给“我”修改作文;叶老邀请“我”到他家作客。9.(4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一墙绿得沉郁的爬山虎”比作“一片浓浓的湖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浓浓的绿意、具有生机勃勃的特点,隐含着作者对叶老关怀“我”成长的感激(或赞美)之情。10.(4分)“我”到叶老家时,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可以看出叶老具有平易近人的人品。给“我”修改的作文,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可以看出叶老具有一丝不苟(或认真)的文品。11.(4分)标题借物喻人(或借景抒情),借爬山虎来比喻充满活力(或质朴真诚)的叶老,表达了“我”对叶老的赞美、崇敬(或感激、怀念)之情。标题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2.(4分)①不后悔;②停止游动,观察周围;③根据发现,继续上游;④惧怕而恐慌。13.(2分)示例A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水坡上的排浪现象,神奇而美妙,暗示在自然伟力作用下登山将是一件愉悦自在的事。B句中“接”“抛”“传递”等动词,传神的写出了冯帆在低重力下的海浪中下落上升的情景,既温柔又有力,表现在自然伟力作用下登山者的轻快和自由。14.(4分)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山”指冯帆攀登的“水山”或珠穆朗玛峰;指冯帆攀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具体包括前所未有的山的高度、峰顶坠落的死亡危险等;更指冯帆重启的登顶梦想——挑战自己,完成未尽的登山心愿。从链接材料可知,登山是智慧生命的本性,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因此,山还指所有智慧生命对更高更远的追求,想要去探索和挑战的未知领域,想要突破和超越的极限。15.(4分)冯帆开了登水山的先河,明知前路艰险充满未知,依然积极乐观,信念坚定,敢于拼搏,最终突破极限,探索出新道路。冯帆身上这种超越自我、探索未知又极具智慧的挑战精神,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指引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好的前行,激励我们去创造人生更多的可能。三、古诗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